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人类活动导致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重要原因。依据土地利用碳排放测算方法,得出1996~2012年江苏省徐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特征,并探究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效应。研究得出:(1)1996~2012年徐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由1399.16万t增长至3202.19万t,年均增长率为4.99%,主要归因于建设用地激增。(2)徐州市土地利用地均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强度、单位GDP碳排放强度年均增长分别为4.99%、4.20%、-7.25%。(3)徐州市土地利用碳排放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速度,主要表现为弱脱钩,但碳排放总量居高且呈增长态势。合理控制建设用地规模、转变土地利用方式为徐州市低碳经济发展改革方向。  相似文献   

2.
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推进使得襄阳市减量化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越发尖锐。基于直接、间接系数法,本文测度了各类土地利用的碳排放总量及其变化趋势,并运用LMDI因素分解法,对其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2006-2018年期间,襄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处于持续增长的状态;(2)经济规模、土地结构、人口规模是襄阳市的土地利用碳排放增加的决定性因素,而能源强度对碳排放增长保持较强的负向效应;(3)近年来,襄阳市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关系状态整体是保持弱脱钩关系,碳排放的增长速率略低于经济增长的速率。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Tapio脱钩弹性测度云南省能源消费相关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程度,结果表明,有6个年份云南省碳排放量的GDP弹性介于0~0.8,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弱脱钩状态。极少年份,如2000、2008、2013年,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呈现出强脱钩的现象。总体而言,在2000~2014年,云南省碳排放与GDP的脱钩指数为0.303,表现为弱脱钩状态。这说明随着云南省经济的不断增长,碳排放也在不断增长。运用脱钩分析,可以很好了解云南省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联关系和协调性。  相似文献   

4.
武汉市土地利用变化碳排放及碳足迹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武汉市1996-2010年的土地利用变更数据、能源数据以及相关经济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碳足迹模型,测算近15年来武汉市土地利用的碳排放量和碳足迹,并分析其碳排放量、碳足迹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武汉市建设用地碳排放量占碳排放总量的98%以上,在1996-2010年处于逐年增加的状态,2010年已达到1996年的1.4倍;武汉市的总碳足迹和人均碳足迹也在逐年增加,碳赤字较为严重。碳排放总量的不断增加主要是由武汉市建设用地不断扩大以及经济增长方式和能源结构不合理造成。为此,武汉市不仅要控制建设用地的扩张,同时还应改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能源消费结构。  相似文献   

5.
为了了解陕西省土地利用中能源消耗与碳足迹之间的情况,收集陕西省2009—2016年国土资源公报提供的土地利用数据、陕西省统计年鉴提供的2009—2016年经济数据和能源平衡表中各类产业中不同能源的数据消耗。利用以上数据通过构建碳排放模型,对陕西省8a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及碳足迹进行了定量分析。将得出的碳足迹与经济数据进行脱钩指数计算。得出以下结论:陕西省土地利用的能源消费在2014年之前,碳排放量逐年增长; 2014年之后,碳排放总量逐渐下降,主要集中于居民点以及工矿用地,碳足迹大,并且占比逐年上升。陕西省碳足迹暂时能源消耗所产生的碳排放并没有造成生态赤字,但是发展方向不理想。从脱钩指数来看,碳足迹与GDP指数的脱钩越发明显,说明2009年以来,陕西省土地利用正向高GDP产出类型土地转变。  相似文献   

6.
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有利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协调区域经济发展。以江西省为例,基于2005—2018年土地利用数据和能源消费数据,采用碳排放系数法和Tapio脱钩模型,对碳排放时空特征及经济发展的脱钩关系进行分析。研究发现,2005—2018年江西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前期增长较快,后期增长较缓,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源,林地是主要碳汇。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总体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碳排放强度整体呈现下降趋势。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呈现弱脱钩状态,建议优化土地利用布局,重点通过产业结构调整、能源利用率提高来控制建设用地的碳排放量,以实现低碳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7.
基于脱钩理论,以山东省为研究目标,建立2000—2015年土地利用碳足迹与经济增长的脱钩体系,分析其关系并给出土地利用优化与布局建议。结果表明,2000—2015年山东省土地利用碳排放总量逐年增加,建设用地是主要碳排放的来源。山东省碳足迹逐年增加,生态赤字增加迅速,并且与碳足迹之间的差距逐年增加。2000—2015年,山东省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碳足迹与经济增长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向经济发展的理想状态发展。当前,山东省经济正处于由粗放向集约的状态发展,正确、合理调节整各用地类型之间的比例关系,采取创新、节能的经济发展手段才能保证碳足迹与经济增长处于绝对脱钩,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一带一路”核心区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视角探析"一带一路"倡议中新疆和福建两核心区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差异,为绿色"一带一路"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文章采用碳排放系数法测算新疆和福建1996~2016年农业碳排放量,构建脱钩弹性模型对比两省区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结果表明:碳排总量累计增长上新疆是福建的5倍左右,而年均增速新疆近福建的3.85倍;碳源排名中,化肥和农膜是新疆的主要碳源,化肥和柴油是福建的主要碳源,6类碳源产生的碳排总量在两核心区存在差异;脱钩关系上,新疆理想脱钩状态占比年份为40%,态势尚不稳定;福建以弱脱钩为主,占研究期的75%,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显著。总体上两核心区农业碳排放量和脱钩关系差异悬殊,新疆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响应程度弱于福建。  相似文献   

9.
基于农业生产中翻耕、化肥、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农村用电等6个方面,测算了安阳市1993~2014年的农业碳排放量。结果表明,安阳市农业碳排放总量整体呈上升趋势,碳排放总量由1993年的36.62×104t增加到2014年的143.84×104t,年均增长7.52%,总体上呈"高速—负增长—高速—低速"四阶段演化特征。安阳市农业碳排放总量与经济发展呈典型的倒"U"型曲线关系,目前处于倒"U"型曲线的左侧,拐点还未出现。农业碳排放总量的组成结构随时间变化,从平均占比情况来看依次为农村用电、化肥、农用柴油、农膜、农药和翻耕。运用LMDI模型对安阳市农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分解,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发展对碳排放具有较强促进作用,与基期相比,累计实现了178.09×104t的碳增量,而生产效率、劳动力因素和产业结构因素则对碳排放有抑制作用,分别累计实现52.51×10~4t、12.37×10~4t和5.99×104t的碳减排。Tapio脱钩分析表明,目前安阳市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关系以扩张负脱钩为主。安阳市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尽早实现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的脱钩。  相似文献   

10.
为了深入认识安徽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的相互关系,并为区域低碳农业发展政策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采用Tapio与LMDI模型对安徽省农业碳排放的脱钩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8—2014年安徽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呈波动上升趋势,具体表现为“快速增长-持续〖JP2〗下降-缓慢上升”三阶段特征;研究期内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间的脱钩关系以弱脱钩和强脱钩为主,说明安徽省农业低碳减排工作取得一定成效;效率因素、劳动力因素和结构因素均对农业碳排放增长具有抑制作用,它们在研究期内的累计减排贡献量分别为896.51万t,341.62万t和253.67万t,〖JP〗而农业经济发展则是碳排放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其引发的累计碳排放增量高达1552.29万t。  相似文献   

11.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及经济关联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波  杜建国  刘雪琪 《中国农业科学》2019,52(23):4309-4319
【目的】湖北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生产的碳排放在总碳排放中占据较大的比重,碳排放所带来的温室效应和农业生产导致的面源污染等环境问题不容忽视。基于此,通过分析农业经济增长和农业碳排放之间的协整关系,并对其进行误差修正,为湖北省未来的碳减排工作的开展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参考。【方法】基于6个主要方面碳源,测算了1993–2017年湖北省农业生产活动所导致的碳排放量,并分析农业碳排放的时空特征。进一步通过Kernel密度估计发现,湖北省各地市州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最后,综合运用协整理论及误差修正模型,实证湖北省农业经济增长与碳排放之间的关系。【结果】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年均增长率分别为2.32%、2.21%,从总体来看环比增速呈现下降的趋势。农药、农膜、化肥、农用柴油、翻耕和农业灌溉等所产生碳排放年均递增率分别为2.23%、2.44%、2.40%、3.32%、0.44%和2.32%;通过Kernel密度估计发现,在此样本考察期间内湖北省各地市州农业碳排放的地区差距有明显的扩大。湖北省农业碳排放与农业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的有:农业碳排放总强度,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灌溉等4类碳源导致的碳排放强度,且当湖北省人均农业总产值每增加1%时,农药、农膜、农用柴油和农业灌溉等4类碳源的碳排放强度分别增加了0.58%、0.59%、0.25%和0.15%,农业碳排放总强度便增加0.19%。【结论】湖北省农业经济发展、生产条件和地区发展战略不同,而导致地区间的农业碳排放差距越来越明显。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碳排放存在长期稳定关系,这表明湖北省还处于传统耕作模式向绿色低碳耕作模式转型的关键期,并且这种发展模式已存在较长时间。  相似文献   

12.
根据1990~2012年河南省统计数据,在计算河南省碳排放总量的基础上构建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分析模型,研究经济增长与碳排放间的脱钩关系。结果表明:1990~2012年河南省能源碳排放的GDP弹性值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趋势,在2000~2005年出现未脱钩的情况之后,2005~2012年弹性值持续下降,脱钩趋势越来越显著。脱钩的程度受宏观调控和经济政策的影响较大,在目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仍会保持相对脱钩状态,但要实现绝对脱钩还比较困难。因此河南省在今后的发展中要做到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产业,开发利用新型能源,走低碳经济之路。  相似文献   

13.
选取1980~2011年的样本数据,应用IPCC碳排放计算方法对河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及经济发展进行阶段分析,同时利用LMDI模型对碳排放增量进行影响因素分解,分析人口、经济产出、产业结构、能源强度、能源消费结构对碳排放的作用程度。结果表明:1980~2011年河北省碳排放经历了稳定增长(1980~1996年)、低速增长(1996~2000年)和快速增长(2000~2011年)3个阶段,且3个阶段的GDP增速明显大于碳排放增速,河北经济发展与能源碳排放整体处于弱脱钩状态,与实现强脱钩还有一定的差距。LMDI模型分解结果显示,碳排放的驱动因素是人口、经济产出和产业结构,贡献度分别为8.92%、292.39%和14.95%;抑制因素是能源强度和能源结构,贡献度分别为-202.94%和-14.35%。  相似文献   

14.
基于碳足迹视角的湖北省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温室气体的累积排放导致全球增温趋势明显,人类生存面临挑战的气候环境条件下,研究蔬菜生产碳足迹,对于控制蔬菜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缓解气候变化与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具有积极意义。基于IPCC国家温室气体清单指南,运用过程生命周期评价法、动态评估及多元回归分析,对湖北省2003-2013年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进行了核算。结果表明,湖北省蔬菜生产系统碳足迹由2003年的116.05万t CE增长到2013年的142.81万t CE,增加了23.06%。各生产投入品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排在前3位的为肥料、农药和排灌电能,分别占总排放碳足迹的58.07%、18.47%、9.03%。2003-2013年土地利用碳强度保持在0.97-1.29 t CE/hm2;单位产量碳强度从2003年的37.06 kg CE/t提高到39.91 kg CE/t,收益碳强度从2003年的0.10 kg CE/元降低到2013年的0.02 kg CE/元;碳生态效率从2003年的1.87降低到2013年的1.73。多元回归分析表明,湖北省蔬菜生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碳足迹与肥料用量、农药使用量、排灌电能三者间存在显著的线性相关,其相关性分别为0.571、0.341和0.228。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强化科学施肥力度,提高土地规模化经营水平;推广生物防治,建设绿色防控体系;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等可显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田云  王梦晨 《中国农业科学》2020,53(24):5063-5072
【目的】传统农业大省湖北省对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的依赖度过高,客观上导致其农业生产相对高碳。本研究目的在于厘清其农业碳排放效率及影响因素,为湖北省农业低碳生产的切实推进提供参考依据与政策启示。【方法】利用DEA-Malmquist分解法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进行有效测度并分析其时空差异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模型探究影响其碳排放效率变化的关键因素。【结果】2011年以来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虽年际间存在一定波动,但总体处于增长态势,年平均增速为2.9%;从驱动源泉来看其提升主要依赖于前沿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改善,进一步对技术效率分解可知,纯技术效率恶化趋势较为明显而规模效率得到了轻微改善。湖北省各市(州)农业碳排放效率差异明显,其中以武汉最高,达到了1.584,而荆门最低,仅为0.803;结合数值差异可将15个地区划分为高速增长、低速增长以及下降等3个不同组别;前沿技术进步在推进各地区农业碳排放效率提升上发挥了更为明显的作用,而技术效率改善所起作用相对较小,分解技术效率可知,纯技术效率与规模效率的作用方向因地而异,但后者作用力度要略大于前者。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农村用电量均对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即在其他条件维持不变的前提下,农民人均纯收入越高、或者城镇化水平越高、或者农村用电量越大,农业碳排放效率越高;而农业产业结构所处情形正好相反,具体表现为,种植业产值比重越高越不利于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结论】湖北省农业碳排放效率总体处于上升态势,但伴随着年际波动各市(州)碳排放效率存在较大差异,无论是湖北省还是各市(州)其农业碳排放效率的提升都更多地依赖于前沿技术进步而非技术效率的改善,这也要求我们在推进湖北农业低碳生产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新技术的研发,更需强化对各类技术的合理运用。考虑到农村经济发展、城镇化水平、农村用电量以及农业产业结构均对农业碳排放效率产生了显著影响的现实境况,实践中可以通过繁荣农村经济发展、提升城镇化水平、保障农村用电需求、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完善法制建设与制度保障等手段来切实确保农业碳排放效率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16.
张继义  王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22-3623,3681
根据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2006年提出的能源碳排放计算方法,计算了甘肃省1995~2009年化石燃料消费的CO2排放量。结果表明,1995年以来,甘肃省化石燃料消费的CO2排放量呈增加趋势,排放强度不断下降,由1995年的11.01 t/万元下降到2009年的3.42 t/万元。甘肃省化石燃料消费增长迅速,但化石燃料消费结构变化不大。未来甘肃省节能减排压力巨大,要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效率,同时加大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尤其加大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  相似文献   

17.
在相关能源消费和土地利用面积数据基础上,采用碳排放模型的研究方法,分析贵州省2001-2010年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碳排放效益和时空格局。结论如下:贵州省碳排放总量2001-2010年以来总体呈增长的趋势,年均增加295.56万t ;建设用地的碳排放贡献率达96.86%以上,且呈递增趋势;2001-2010年贵州省碳排放强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由2001年的2.21万t ·亿元-1下降到2010年的1.21万t ·亿元-1,下降率为6.95%,远小于16.85%的GDP增长率;碳排放收支不平衡,造成生态赤字;2010年,贵州省净碳排放量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总体上呈现出从西到东逐渐减小的趋势,其中六盘水市、黔西南州属于高排放-低效率(HE-LE)类型,黔东南州、铜仁市、遵义市、安顺市属于低排放-高效率(LE-HE)类型,贵阳市、黔南州、毕节市属于中排放-中效率(M E-M E )类型。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农业碳排放动态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农业物质投入的五个方面:化肥、农膜、农药、农用柴油及农村用电,利用农业碳排放量估算模型,计算吉林省1999-2011年的农业碳排放量,分析农业碳排放总量、组成结构以及农业碳排放强度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吉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变化分为二个阶段,即波动增长阶段和稳步增长阶段。碳排放总量由1999年的205.3632万t增加到2011年的371.7199万t;农业碳排放总量的组成结构保持不变,依次是化肥、农村用电、农膜、柴油、农药碳排放量;农业碳排放强度从1999年的505.2855kg/hm2升高到2011年的711.7935kg/hm2,其与人均GDP 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呈三次函数曲线,预计2012年将达到转折点。基于STIRPAT模型,揭示了人口总数、人均GDP、农业贡献值、农用机械总动力、农户固定资产投资等驱动因素的弹性系数分别为2.6806、0.0767、0.2160、0.1247、0.0572。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显示:2012-2016年,吉林省农业碳排放总量将由392.4663万t增加到494.1911万t,农业碳排放强度由709.1317kg/hm2下降到561.4089kg/hm2。吉林省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改变现有的农业生产发展模式、改善农业生产结构,加强农业科学技术发展,否则,吉林省农业减排的形势将更加严峻。  相似文献   

19.
依照IPCC的碳排放计算方法,对河南省1995-2009年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人均碳排放量及3个产业的碳排放量、碳排放强度进行测算,分析了河南省历年碳排放总量和3个产业终端能源消费碳排放量的变化情况,得出了河南省终端能源利用碳排放量的增长与碳排放强度的降低均主要在第2产业.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了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面临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较低和碳排放基数较大等诸多问题,这给双碳战略的有效实施带来了挑战。本研究旨在系统研究河南省土地利用变化对碳排放量时空格局的影响,为政府制定低碳土地利用模式以及差异化的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00—202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和能源消费数据,结合土地利用碳排放量方法和ArcGIS技术,本研究量化了河南省碳排放的时空格局分布,并借助地理探测器方法分析了河南省土地利用碳排放量空间分异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建设用地和耕地是河南省主要的碳源,林地则是主要的碳汇,碳吸收量占总吸收量的90%以上。总体上,河南省碳排放量呈现出先快速增长后缓慢下降的趋势,从2000年的3.367×107 t增长到2010年的7.337×107 t,增长率为118%;而在2010—2020年下降了5.247×106 t,下降率为7%。空间上,不同市域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碳排放量水平差异,部分市域存在碳收支不平衡,且碳排放量远超碳吸收量。此外,城镇化水平、人口规模和建设用地占比对碳排放量产生显著影响,尤其是建设用地q值增长幅度最大,而人口规模q值在2020年最高。通过探究土地利用变化导致的碳排放量变化和空间格局变化以及碳排放格局的驱动力,对推动河南省土地利用方式向低碳化转变,制定有效的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