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邝冢遗址位于济阳县庙廊乡邝家村西约500米处。1973年夏,王尔俊同志在此打一2米长,宽1米的探沟,出土了龙山——商周——战国——秦汉之遗扬。在商周地层中出土了一蚌制鱼钩(?),  相似文献   

2.
三角帆蚌是一种优良的育珠蚌,其人工繁殖技术早已成功,幼蚌加速培育技术的研究也取得一定进展,为了推广这一技术,现将技术基本关键,简介如下: 一、三角帆蚌的雌雄鉴别与亲蚌选择 雌雄蚌的性腺都处在肠管周围,埋藏在斧足上方的内脏囊里。成熟的雄蚌,性腺呈白色,用针穿刺性腺后,有乳白色浆液流出(精液)。雌蚌性腺呈黄色,用针穿刺后有颗粒状东西流出(卵粒)。 亲蚌一般选雄蚌3~4龄,雌蚌4~5龄。贝壳完整无缺,蚌体健壮丰满,外鳃瓣无伤。人工繁殖,雌雄比例以1:1或1:2为好。亲蚌按比例放入笼中或吊养(吊养蚌相互间隔以3寸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3.
南洞庭湖15种野生蚌类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RAPD技术,选用11条有效随机引物研究了南洞庭湖15种野生蚌(圆顶珠蚌、尖锄蚌、圆头楔蚌、鱼尾楔蚌、巨首楔蚌、射线裂脊蚌、球形无齿蚌、勇士尖嵴蚌、扭蚌、杜氏珠蚌、背瘤丽蚌、短褶矛蚌、三巨瘤丽蚌、环带丽蚌、蚶形无齿蚌)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得到RAPD-DNA扩增条带1 775条,片段长度500~1 500 bp,平均每条引物扩增出43.5条带,这些条带构成了南洞庭湖15种野生蚌的遗传多样性图谱.分析表明,属间的遗传距离以裂脊蚌属和尖嵴蚌属间最近,为0.485 7,丽蚌属与其他属间的遗传距离最远,为0.729 2;种间的遗传距离以圆头楔蚌和巨首楔蚌间最小,为0.333 3,背瘤丽蚌与三巨瘤丽蚌及环带丽蚌的遗传距离最大,为0.678 2.从种属关系归属来看,丽蚌属和尖锄蚌属归属于小方蚌亚科;无齿蚌属归属于无齿蚌亚科;矛蚌属、扭蚌属、裂脊蚌属、尖嵴蚌属、楔蚌属和珠蚌属同归属于珠蚌亚科.  相似文献   

4.
1983年我们分别对同一批人工繁殖获得的2龄三角帆蚌,在同一池塘中进行网袋挂养和穿孔吊养的对比试验,两种方式饲养的深度和管理情况均一致。网袋挂养采用9号网片制成单层5个袋一排的网袋,每个袋放1只蚌,蚌的腹缘向上,隔一段时间变动一下蚌的体位,但腹缘始终向上放置。吊养即是在蚌的翼部钻一小孔,用尼龙绳穿起,蚌的腹缘向下,挂养池中。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消费者开始关注河蚌,因为河蚌是摄食水体中的细菌、藻类、有机碎屑等生物,不需要投喂任何饲料,养殖水体水质好,属于健康型养殖。下面介绍一种新型食用河蚌———橄榄蛏蚌。1.橄榄蛏蚌的形态特征橄榄蛏蚌属瓣鳃纲、蚌目、蚌科。橄榄蛏蚌壳窄长形,壳薄。壳顶低,不显著,位于  相似文献   

6.
一、鱼一蚌一畜一禽主体养殖以水面为依托,以渔业为中心,实行水中养鱼,水面育珠,水底(网箱)养蚌,塘边建舍养猪、养鸭或养鹅,畜禽粪便入塘肥水,转化成浮游生物,为鱼蚌提供天然饵料。综合养鱼配比,一般每667平方米池塘养鱼400~450尾,吊养育珠蚌1000只左右,养小蚌3000~4000只,配  相似文献   

7.
绢丝丽蚌的繁殖习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绢丝丽蚌的性脲发育分为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5个时期9月为成熟期,10月进入排放期,10月至翌年1月中旬为繁殖期。一年一个生殖周期,一次产卵类型。以雌蚌两片外锶为育儿囊。钩介幼虫呈亚三角形,有壳钩和足丝。壳钩止有棘刺,壳表有有凹穴,建议每年2月至6月网湖绢丝丽蚌的采捕季节,蚌耙龄距为3.6cm。在湖区建立绢丝丽蚌保护区,人工繁育幼蚌放流,以达到绢 丝丽蚌永续利用目的。  相似文献   

8.
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主要是石器,它对史前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除了石器以外,还有骨器和蚌器等,它们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过去比较注重石器的研究,骨制和蚌制生产工具却投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以蚌壳为材料制作的器具统称为蚌器,也包括其它一些介壳类为原料的制品。有的文章依文献称蚌器为蜃器,不过《周礼·地官·掌蜃》所说的“蜃器”,是指“蜃饰”之器,即今谓之的螺钿。所以,还是应当把由介壳类材料制成的器物都泛称为蚌器,而不能以蜃器一称代之。我国新石器时代蚌器应用范围比较广泛,蚌器种类多,基本上可以划为三大类:一是生  相似文献   

9.
为了发展蚌珠生产,提高经济效益,江苏省武进县洛阳镇农户朱永清使用了添加剂养蚌,最近获得成功,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使用添加剂养蚌的优点是:能促使幼蚌生长快,成活率高,蚌体健壮,且蚌壳色好,有效地改变老、僵蚌.使用添加剂养蚌有三种方法:一是网箱养蚌:将广东翠竹牌添加剂或畜用生长素与菜饼(碎屑,量为添加剂的10至20倍)干拌均匀后加水湿拌,至能捏成团又能撒开状,二是水底养蚌:将上述湿药饼,均匀撒于水面,让其沉入水底,容易吸收消化;三是网袋吊养蚌:把添加剂溶入水中,将喷雾器对准网袋,沿绳喷雾.一般每月1至2次即可,但切不可过量.  相似文献   

10.
正一、康乐蚌的来源康乐蚌是上海水产大学和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2000年至2006年历经7年时间共同培育而成,2007年1月被全国水产原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适宜在全国推广养殖的优良杂交种,它是以池蝶蚌选育群体为母本,三角帆蚌鄱阳湖选育群体为父本,杂交而获得。母本池蝶蚌从日本引进,取回后吊养于浙江省诸暨市王家井珍珠养殖场的池塘进行保种,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交配套系;父本三角帆蚌选用鄱阳湖群体,并进行群体选育,培育杂交配套系。鄱阳  相似文献   

11.
一、农业的起源江西农业起源于何时,目前在农史界和考古界尚无定论。李恒贤先生在《江西古农具定名初探》一文中也提出了此问题。他认为:在大约距今八干年的万年仙人洞已经有了农业。他还认为:蚌器是可以作为农业工具的,“角凿”和“骨凿”也可能是农业工具。认为万年仙人洞出现的陶器与农业有关。并进一步提出:万年仙人洞是“高级采集经济向农业的过渡阶段”。我完全同意李恒贤先生的论据。现再补充几点。 (1)穿孔蚌器,可以作为蚌刀,收割稻谷,也可以作为蚌耜,浅翻土地,作为耕种工具,这在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的研究中得到印证。万年仙人洞出土的为厚壳蚌,制作的蚌刀或蚌耜可以成为很适用的劳动工具。  相似文献   

12.
1快速育小蚌 褶纹冠蚌用鱼塘肥水快速养殖,三角帆蚌用土池肥水,流水浅栖培育法,使当年繁殖的幼蚌到11月份左右,基本可以达到手术蚌要求.  相似文献   

13.
温度对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及其昼夜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静水呼吸法测定了在3个不同温度条件下紫黑翼蚌耗氧率及排氨率的变化,比较了雌雄蚌的呼吸代谢差异,并研究了其昼夜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17~27℃条件下,紫黑翼蚌的耗氧率和排氨率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雄蚌耗氧率高于雌蚌,但无显著性差异;而雄蚌排氨率低于雌蚌,且在22℃、27℃条件下排氨率差异显著(P=0.014,P0.01);在27℃条件下,雄蚌的氧氮比显著高于雌蚌(P=0.019),这可能与紫黑翼蚌雌雄生理差异有关;22℃时,紫黑翼蚌耗氧率和排氨率均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夜间显著高于白天,雌雄蚌的呼吸代谢高峰均出现在凌晨1:00~3:00,除雄蚌的排氨率低谷出现在9:00~11:00,其他低谷均出现15:00~17:00。在22℃条件下,雄蚌一昼夜平均耗氧率高于雌蚌,而平均排氨率低于雌蚌,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结果初步揭示了温度对雌雄紫黑翼蚌呼吸代谢的影响及昼夜变化规律,为提高其人工驯养成活率、池塘合理放养及雌雄生长差异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血细胞分类、形态特征以及温度和蚌龄对三角帆蚌血细胞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和蚌龄对三角帆蚌血细胞的密度均有明显的影响,温度越高,血细胞密度越高;蚌龄越大,血细胞密度越高;三角帆蚌的血细胞分为大颗粒细胞、小颗粒细胞、透明细胞、淋巴样细胞、血栓细胞,依次占血细胞总数的5.5%、56.8%、9.5%、22.5%和5.7%。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减少育珠蚌的死亡,预防各种蚌病的发生,防止水质老化,提高珍珠的质量和产量,在养蚌育珠开始必须选好水域,准备塘口。因为育珠周期较长,在内塘育珠期间清整池塘比较麻烦,所以在放养蚌之前就应该彻底清整,并应在每进行一个周期的养蚌育珠之后,都进行一次清整。其中特别要注意底质的改良,池塘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16.
黄泥湖丽蚌资源调查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泥湖丽蚌资源调查结果表明 ,黄泥湖中绢丝丽蚌和背瘤丽蚌资源逐渐衰退。建议有关部门在黄泥湖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丽蚌资源  相似文献   

17.
2004年7月28日-10月28日在浙江省诸暨市淡水珍珠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枫桥实验基地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放养和管理模式对1龄和2龄三角帆蚌生长与养殖产量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三种放养模式:三角帆蚌单养,三角帆蚌与鲢、鳙混养,三角帆蚌与异育银鲫混养。每种放养模式采用施肥、施肥结合投喂鱼或蚌配合饲料两种管理措施。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三角帆蚌壳长、蚌壳宽、蚌重和鱼体重,根据蚌、鱼成活率和生长计算产量。实验结果表明:1龄和2龄三角帆蚌生长和养殖产量因放养模式而异,鱼蚌混养不仅额外获得鱼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蚌产量。两种鱼蚌混养模式相比,混养异育银鲫对1龄三角帆蚌生长较有利,混养鲢和鳙对2龄三角帆蚌生长较有利。在施肥、施肥结合投喂鱼或蚌配合饲料两种管理措施下,三角帆蚌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鳜蚌混养是将河蚌育珠和池塘养鱼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生态渔业形式。实践表明,鳜蚌混养每667平方米产鳜鱼30公斤以上,收珍珠15公斤-20公斤,可获纯利3500—4000元。 一、养殖条件 鳜蚌混养池塘为标准的长方形土池若干口,水深2米左右。每口池设置  相似文献   

19.
不同放养和管理模式对三角帆蚌生长与养殖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04年7月28日-10月28日在浙江省诸暨市淡水珍珠业省级科技创新服务中心枫桥实验基地通过围隔实验研究了不同放养和管理模式对1龄和2龄三角帆蚌生长与养殖产量的影响。实验中采用三种放养模式:三角帆蚌单养,三角帆蚌与鲢、鳙混养,三角帆蚌与异育银鲫混养。每种放养模式采用施肥、施肥结合投喂鱼或蚌配合饲料两种管理措施。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量三角帆蚌壳长、蚌壳宽、蚌重和鱼体重,根据蚌、鱼成活率和生长计算产量。实验结果表明:1龄和2龄三角帆蚌生长和养殖产量因放养模式而异,鱼蚌混养不仅额外获得鱼产量,同时也提高了蚌产量。两种鱼蚌混养模式相比,混养异育银鲫对1龄三角帆蚌生长较有利,混养鲢和鳙对2龄三角帆蚌生长较有利。在施肥、施肥结合投喂鱼或蚌配合饲料两种管理措施下,三角帆蚌生长和产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0.
池塘养殖三角帆蚌的耗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流水法现场研究在池塘养殖条件下不同规格(一龄蚌,蚌壳长分别为52和77mm;二龄蚌,蚌壳长分别为69、87和102mm)三角帆蚌的耗氧率.结果表明:在水温为(22.7±0.7)℃,pH为8.07±0.02,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DO)为(6.05±0.52)mg/L的条件下,蚌壳长为52、77、69、87和102mm的三角帆蚌的单位质量耗氧率分别为(27.85±7.15)、(17.94±4.89)、(18.76±6.55)、(14.26±3.24)和(14.25±2.51)mg/(kg.h);三角帆蚌个体耗氧率与蚌质量和蚌壳长均显著相关;在实验期间,三角帆蚌单位质量耗氧率存在昼夜差异,夜间(0:00)耗氧率高于白天(12:00);经过3d饥饿后三角帆蚌耗氧率未出现大幅度下降.本结果揭示池塘养殖的三角帆蚌代谢强度远远低于混养的淡水鱼类,说明三角帆蚌养殖不是鱼蚌综合养殖池塘中DO消耗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