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李楠  唐永金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72-10274
从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景观多样性、结构多样性和功能多样性几个方面探讨了生物多样性的基本思想及其在园林中的应用,为生态园林建设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园林是人类接触大自然的一面窗口,其生态系统功能关系到人居环境质量的提高,在园林的生态系统当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园林生态系统质量息息相关,但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得园林生态系统面临各种问题,因此本文将在对园林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探讨相关的保护措施,以提高园林生态生物系统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3.
园林绿地作为城市重要的绿色公共空间,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分。建设优质高效的园林绿地有利于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目前中国城市在园林绿地建设中存在着绿地生态功能不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不力、城市绿地功能性模糊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保护和维持生物多样性、营造景观多样性、就地取材、"以人为本"等对策。  相似文献   

4.
南宁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及其应用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多样性是城市园林绿化特色的基础,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为形成城市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奠定了基础。为了进一步了解全南宁市各类园林观赏植物的具体布局,为南宁市园林建设规划发展,继续打造和保持“四季常绿绿满城,花果飘香香满街”的“中国绿城”新形象,本文在参考和借鉴前人  相似文献   

5.
关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园林绿化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随着人类对大自然的干扰和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以空前速度丧失,使人类自身发展面临严重挑战。城市生物多样性是整个城市生态环境稳定与协调发展的基础,而园林绿化在保护与发展生物多样性方面具备了许多有利条件。因此,本文就园林绿地建设中如何保护、改善生物多样性的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昆明市新建居住区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现状的调查,分析居住区园林植物群落多样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建议对昆明构建和谐居住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北方园林木本植物的越冬问题是提高当地园林木本植物多样性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的苗木所采用的防寒技术进行详细论述。旨在指导实践、有的放矢的丰富北方园林木本植物品种,为北方园林建设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草本地被植物的选择标准,分析了怀化草本地被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和类型多样性,并对园林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筛选了121种有应用前景的草本地被植物,介绍了它们的生境、观赏特性和园林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研究现行的几种景观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指出植物多样性理论在景观评价中的作用。植物多样性指数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场景中的植物种类、植物个体数量,但它却不适于做为评价景观效果的直接指标;植物多样性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场景的客容量、景观场景供游人参与园林活动的机率:D→0或D→1,游人参与园林活动的机率低,D→0.5,游人参与园林活动的机率高;D值越大,景观场景中植物种类与个体数量越少,乔木类所占比例越低。为使景观评价方法更客观、科学,对园林景观场景中野生杂草与人工疏林中的耐践踏草种类多样性统计问题进行更深入地研究。  相似文献   

10.
1 农业生物多样性的概念 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活的有机体(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的种类,变异及其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 农业生物多样性是指与食物及农业生产相关的所有生物的总称,它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及生态系统多样性.农业生物多样性包括:①高等植物:农作物,作为食物而管理的野生植物(经济野生植物),庭院树木,草场或牧场物种.  相似文献   

11.
廖莹  沈一  李燕群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0):6009-6011
基于田园城市理论,分析了现代田园城市思想的演变过程,并提出以消极景观为基点的景观复兴之路。从生态破损型和功能变化型两种消极景观的典型类型出发,举出成都市十陵镇城市生态湿地公园规划和北京798工业区重建为艺术区这2个实例,说明消极景观再生不仅是单纯的景观再生,更重要的是人类生存环境的再生,是物质再生到人本心灵的文化再生,是田园城市理论的进一步扩展。  相似文献   

12.
李全发  吴静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289-19290,19309
介绍了雪松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习性,分析了其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在观赏性、防护作用、经济价值及文化价值中的作用,阐述了其孤植、对植、列植、从植、群植5种造景形式,并论述了其在城市街道、居民区、厂区和工业区、风景区和森林公园5类不同区域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公园绿地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改善城市环境的首要因素之一。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大兴区公园绿地建设也得到加强,但仍面临众多挑战。大兴新区发展定位正在由农业重区向产业新区迈进,大兴区园林绿化工作也向着产业环境承载、京南生态门户、绿色和谐家园、创新高效园林的定位发展。在充分了解大兴区公园绿地现状的情况下,进行分析研究,就大兴区公园绿地提出建设性意见。大兴区公园绿地现状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存在其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类型单调、建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建议相关部门完善体制机制建设,规划指导实施,加强多部门配合,动员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4.
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植物是湿地公园必不可少的造景要素,笔者根据湿地公园功能分区特点,从规划方面对湿地生态核心保护区及恢复区、湿地缓冲区及湿地展示区、游憩活动区、服务设施区等不同功能区域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了阐述;同时结合植物实际所处环境状况,将湿地公园划分为水面、堤岸、浮岛、园林建筑周边、陆生、园路等生境类型,探讨了湿地公园的植物配置,最终以求达到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中生态与景观效益兼具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叶明琴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981-12983,12990
公园规划应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注重生态原貌保护,把低碳节能的理念应用到公园规划设计的整体过程中。基于尊重地域历史文化,功能完善、要素配套,以人为本、统筹兼顾,尊重地方(场地)特色,满足公园经营需求,贯彻低碳、节能,避免过度设计等设计原则,以蒙山县古榕公园规划为例,本着保护公园自然原貌、历史文化原貌和地方特色原貌,尽量为居民提供多种活动所需的空间场所。融入现代审美形式,强调自然环境的文化内涵,营造出与基址环境相适应的古榕公园景观空间系统。公园总体布局分为体育竞技运动区、全民健身广场区、园林休闲游憩区、古榕书院文化区4个功能区,根据各分区的不同功能展开设计,营造出既独立又统一的节约型园林景观空间。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是我国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重要载体。基于保护地类型的多样性和区域地理条件与历史脉络的差异性,借助Arc GIS、SPSS软件分析,以长江中下游地区6省1市为研究区域,以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水利风景区、湿地公园、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文化名城及历史文化名镇名村9类国家级保护地形式为研究对象,引入最邻近点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及Kernel核密度指数分析长江中下游保护地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影响自然与人文保护地分布的主要因素。结果表明,保护地总体趋于集聚分布,但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和历史文化名城的最邻近点指数R1,趋于均匀分布,其他类型的保护地均呈集聚分布。省域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江苏最高,江西最低;各类型保护地地理集中指数相差不大,分布较为均衡。自然保护地分布形成环太湖都市圈、南京都市圈、武汉都市圈和长沙都市圈4个高密度地区;人文保护地高密度地区集中在浙江、安徽和江苏3省。自然保护地分布受资源禀赋影响最大,而人文保护地与城市发展状况关系紧密。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铜梁·桂园都市生态农业园区规划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田  秦华  王显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9):14456-14458
以重庆市铜梁·桂园都市生态农业园区为例,对生态农业观光园区规划主题定位为“都市生态农业园”,通过对园区总体布局规划,产业项目策划,园林景观专项规划,将城郊型生态观光农业园区相关规划理论融入实践, 以期为以现代都市为依托的城郊型生态观光农业园区规划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国家公园已经发展了140余年,目前在IUCN推行的"保护地"事业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对全球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发挥着关键作用。我国虽然在"国家级公园"和自然保护区等方面的建设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但还尚未形成完整的国家公园体系。基于我国"国家级公园"面临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立包括国家公园在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新体系、设立国家公园管理机构、整理现有"国家级公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中国园林中的山石、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江南私家园林等案例的美学布局和营造规律进行详细介绍与总结,从和谐、超然、整体和含蓄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特征,同时又对中国园林做了深入的文化透视。最后论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对当代生态环境建设的积极意义,指出了未来应将中国古典园林的美学内涵融入到我国城市道路景观改造、小区规划、主题公园和乡村改造等景观规划项目中去。  相似文献   

20.
西方城市公园发展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西方城市公园发展的四个阶段(田园模式发展时期、对称几何式盛行时期、实用主义设计时期、多层次发展时期)的研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实例研究,力图寻找城市公园发展的脉络,从而为当代城市公园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具有借鉴意义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