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紫色土可溶性有机碳的吸附-解吸特征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选择代表性的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为实验材料,采用平衡吸附和动力学吸附法研究了紫色土对可溶性有机碳(DOC)的吸附-解吸特征,分析了土壤理化性质与DOC吸附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色土对DOC的吸附容量呈以下顺序:酸性紫色土>中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石灰性紫色土对DOC的解吸率明显高于酸性、中性紫色土,其迁移淋失问题值得重视.紫色土对DOC的吸附过程包括快速吸附和慢速吸附2个阶段,0~0.5 h内吸附速率最大,随后吸附速率逐渐减小,4~6 h内基本达到吸附平衡.土壤pH值、有机质、粘粒和活性铁铝氧化物含量是影响土壤DOC吸附量与解吸率的重要因素.通径分析表明,土壤理化性质对DOC吸附量的直接作用系数大小顺序为活性铝含量>土壤pH值>有机质,对DOC解吸率的直接作用系数大小顺序为活性铁含量>粘粒>有机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土壤对DOC的吸附及解吸的变化.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带性土壤磷吸附特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新疆南、北疆地带性土壤灰漠土和棕漠土的土壤磷吸附特性及磷最大吸附量与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关系,筛选影响新疆地带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的主要土壤性质。【方法】采集新疆北疆灰漠土和南疆棕漠土样品,进行磷等温吸附试验。【结果】灰漠土和棕漠土的磷等温吸附曲线都很好地拟合了Langmuir等温吸附曲线。北疆灰漠土最大吸磷量随着土壤pH值、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着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呈现明显下降趋势。棕漠土的最大吸磷量随着土壤pH值、Ca CO3含量、粘粒含量的增加而增加。两种地带性土壤吸附固磷能力与土壤游离氧化铁、全磷、速效磷含量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影响灰漠土和棕漠土的吸附固磷能力的土壤性质包括粘粒含量、有机质含量、碳酸钙含量及pH值。棕漠土碳酸钙含量高达20%左右,pH值也高于灰漠土,导致棕漠土比灰漠土具有更强的吸附固定磷的能力,供试南疆棕漠土最大吸磷量平均为1 087.59 mg/kg;北疆灰漠土平均为820.77 mg/kg。  相似文献   

3.
黄棕壤和黄褐土粘粒胶膜的元素组成特征与粘粒矿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棕壤和黄褐土粘粒胶膜中元素和粘粒矿物的分析。比较了粘粒胶膜和基质土壤的性质,元素和矿物组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粘粒胶膜的pH值,粘粒含量,有机质,P2O5,MnO2,Fe2O3,盐基等的含量和铁的活化度均比基质土壤的高;粘粒胶膜能富集Co,Pb,Zn,Cd等重金属元素。2种土壤的粘粒胶膜和基质的粘粒矿物均由1.4nm矿物,水云母,高岭石组成;黄棕壤基质和胶膜中的1.4nm矿物为1.4nm过渡矿物和蛭石的混合相,而黄褐土基质和胶膜中的1.4nm矿物全部由蛭石组成。  相似文献   

4.
土壤化学性质对结皮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有机质CEC土壤铁铝粘粒矿物含量的测定表明,有机质含量的高低明显受土地利用类型影响,而CEC土壤铁铝含量的规律性则不明显。可能与土壤类型有较大关系,但就对土壤结皮而言,土壤胶体性质的影响似乎不明显,而粘土矿物含量和类型则有可能是“表上结皮”的重要因素。粘粒矿物  相似文献   

5.
<正> 对土壤性质和吸附间关系的研究认为:粘粒和有机质含量是土壤中两个最主要的因子。一般认为,土壤以水为介质对非离子有机物的吸附主要取决于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不是土壤矿质部分。然而,通过对大量不同结构的土壤吸附杀虫剂的研究并经统计处理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8种土壤粘粒对脲酶的吸附量,以及不同pH,温度和Zn(Ⅱ)、As(Ⅴ)、Hg(Ⅱ)质量浓度对脲酶吸附量的影响。结果表明,8种土壤粘粒对脲酶均有吸附,但吸附数量不尽相同。非最适pH时,脲酶吸附量在弱碱性介质中的下降率大于弱酸性介质;温度升高,脲酶吸附量下降,且去有机质土壤粘粒的下降率大于原样土壤粘粒;Zn(Ⅱ)、As(Ⅴ)、Hg(Ⅱ)抑制相同比率的脲酶吸附量时,所需3种离子的质量浓度为As(Ⅴ)>Zn(Ⅱ)>Hg(Ⅱ),表现为Hg(Ⅱ)的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7.
交换性阳离子和胡敏酸对粘土絮凝——分散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Na、Ca^+和胡敏酸(HA)研究不同价态的交换性阳离子、土壤有机质对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絮凝分散的作用。结果:粘粒悬浮液中Na或Ca浓度较低时,土壤有机质均能提高纯矿物和土壤粘粒的分散程度,表现为粘粒悬浮液的临界絮凝浓度(CFC)随HA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当Na或Ca浓度较高时,有机质推动对粘粒的分散作用。用H2O2去除土壤有机质后,土壤粘粒分散程度明显下降,CFC减小,有机质含量较高的黄棕壤C  相似文献   

8.
阿特拉津(Atrzine)是典型的环境激素类污染物,在土壤中残留期长,且具有淋溶性,可对水生生态环境造成威胁,因而作为一种全球性的污染物而备受关注.土壤中阿特拉津的迁移、转化和降解与其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密切相关.影响土壤中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因素有很多,综述了有机质、土壤矿物、pH值、离子强度和温度等土壤理化性质对阿特拉津吸附行为的影响,及其吸附数学模型和吸附机理研究进展,并对进一步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研究土壤对氮、磷的吸附/解吸附特性对合理施肥、防止环境污染等有重要的作用。本文在介绍目前常用的描述土壤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方程(Langmuir方程、Temkin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的基础上,综述了国内外对土壤氮、磷吸附/解吸附机制、影响因素(粘粒含量、pH值、有机质、阳离子交换量以及矿物组成等)、动力学方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论文还提出应加强对根际土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研究、应长期定位研究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应加强林地及苗圃土壤氮、磷吸附/解吸附特性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土壤中影响磷吸附因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国内外有关影响土壤中磷吸附与解吸的因素的研究进行了简要综述,重点是关于土壤中磷吸附的研究.吸附过程不仅受土壤供磷量的影响,而且受铁、铝氧化物含量,温度,pH,钙盐含量,粘粒含量,有机物,有机酸等一系列环境因素的影响.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郑立庆  方娜  周庆祥  刘群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573-6575
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是农药在土壤中的重要迁移转化行为之一,它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变化有着重要的影响。阐述了农药在土壤中吸附的几种作用机理,以及影响农药吸附的主要因素,例如土壤有机质、粘土矿物、pH值、离子强度、温度和表面活性剂等,并提出了今后农药吸附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岩溶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岩溶区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机制,以广西碳酸盐岩区土壤垂直剖面、水稻子实与根系土协同样品为基础,讨论了土壤pH、有机质含量、黏土矿物含量、碳酸盐含量对土壤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有机质、黏土矿物主要对镉的吸附产生影响,其对镉生物有效性的影响程度由强到弱依次为pH、黏土矿物、有机质,碳酸盐的作用则主要体现为对土壤酸化的缓冲。总体而言,广西岩溶发育强烈,土壤中不断形成表生条件下稳定的新生黏土矿物,加之岩溶区土壤丰富的碳酸盐与有机质,都对该地区碳酸盐岩母质土壤中镉的固定较为有利,但防止土壤酸化是防控其土壤镉污染风险的首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对太原市敦化灌区5个乡镇的农田土壤重金属铜、锌、汞、镍、铅、铬、镉和砷的分布特征进行调查,每个采样点分不同深度取样,共采集样品130个,其中表层土样95个,根据国标对土壤理化性质和重金属含量进行分析测定,最后采用污染指数法对土壤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敦化灌区土壤属于壤土类,有机质含量1.69%,平均pH值为8.01,偏碱性;重金属平均含量除Cd(1.247 mg.kg-1)外,其余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值;采用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五个采样区的污染程度为:董家营村西(1.726)>王答乡南(1.524)>孟封镇北(1.500)>西谷乡东(1.474)>鹅池村南(1.344),平均综合指数为1.514。以单因子污染指数评价,在所调查的8种重金属中,Cd污染程度最严重,污染指数达2.078,其他依次为N i(0.620)>Cu(0.392)>Zn(0.383)>As(0.247)>Hg(0.171)>Cr(0.113)。总体上,清徐县土壤重金属属于轻度污染,农作物已经开始受到污染,但重金属Cd达到中度污染,应引起注意及时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磺酰脲类除草剂在土壤中的吸附、降解方式及机理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影响其残留及降解的土壤环境因子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吉林省公主岭地区土壤表层(0~20cm)pH、有机质、速效磷、速效钾、粘粒这5种土壤肥力指标的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土壤pH、有机质、速效钾、粘粒的理论模型均为球状模型;速效磷的理论模型为纯块金效应模型。粘粒、速效钾、有机质、pH的C0/(C0+C)变化范围是37.27%~49.66%,均表现出中等的空间相关性,说明其空间变异是由随机性因素和结构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目前的评价标准,该地区土壤pH和有机质主要分布在2~3级;速效磷和速效钾主要分布在2~4级;而粘粒则分布在3~4级,说明该地区肥力指标基本上处于中等级别。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地区连续施锌条件下土壤锌的形态及有效性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采用连续浸提形态分级方法,研究了连续施用锌肥后锌的土壤化学特性变化。结果表明,经过17年连续施用锌肥,锌在土壤中有明显的累积。0~60 cm各土层土壤全锌和有效锌(DTPA-Zn)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且表现出锌在表层土壤(0~15 cm)累积和向深层土壤迁移的特点。土壤中的锌主要以矿物态锌存在,占土壤全锌含量的95.57%~99.11%。其次为松结态锌,约占全锌的0.82%~3.58%。其它形态锌占全锌的比例很小,不到1.00%。锌肥施入土壤后各形态锌的含量都有较大幅度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锌有很大一部分转化为矿物态锌,只有一小部分进入土壤溶液,或与有机质、碳酸盐及氧化锰相结合。在土壤各形态锌中,交换态、松结态和碳酸盐态锌均能不同程度反映土壤锌的有效性。长期施用锌肥改善了小麦的锌营养状况,促进了小麦对锌的吸收,施锌小麦各器官锌含量和吸锌量均高于对照。  相似文献   

17.
殷培培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3):32-33,39
土壤重金属污染影响粮食安全生产,利用植物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是一种比较有应用前景的技术。盆栽试验的结果表明影响植物吸收重金属的因素除植物自身外,还有土壤pH、有机质、粘粒含量等,并进一步探讨了植物修复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蚯蚓对铅污染土壤的修复作用。[方法]通过网室盆栽试验,将蚯蚓放入不同浓度(0、100、300、500、1000mg/kg)铅污染的土壤中,研究蚯蚓对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阳离子交换量(CEC))的影响。[结果]当土壤铅浓度为0~300mg/kg时,加入蚯蚓提高了土壤的pH值。当铅浓度为500mg/kg时,加入蚯蚓降低土壤pH值,有利于植物吸收富集铅。当铅浓度为0、100、300、500mg/kg时,加入蚯蚓能提高土壤CEC,其增幅在无污染土壤中最大。随着铅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加入蚯蚓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呈增加趋势。当铅浓度为1000mg/kg时,加入蚯蚓对铅污染土壤的化学性质没有影响。[结论]在铅浓度为0~100mg/kg的土壤中,加入蚯蚓可减少作物对铅的吸收,增加作物的产量;在铅浓度为500mg/kg的土壤中,加入蚯蚓可提高植物的修复效率。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温孟滩移民区64个不同质地土壤样品的分析指出:土壤中的速效钾、有机质、土壤pH 以及土壤有效水含量等性状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有密切的相关关系。随着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的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 pH 则下降;土壤中的有效水含量在物理性粘粒含量60%左右时最高。土壤中的全氮、速效氮、全磷等含量与土壤中的物理性粘粒含量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但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低于10%时,土壤中的各种养分性状都明显恶化;当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超过70%时,土壤的通气孔隙将低于10%。在温孟滩区所进行的工程改土中,应以土壤中物理性粘粒含量在10%~70%为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