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辽阳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省辽阳县作为国家"四部一办"的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试点县之一,按照中央关于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的基本精神,分离了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服务,强化了公益性职能,放开了经营性服务,为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服务支撑,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基层国家农技推广机构的体制不顺、经费不足、机制不活、职能不清、队伍不稳、服务不力等问题的途径,焕发了公益性农技推广工作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臧一鸣  马晶  马静 《农学学报》2021,11(3):41-45
陕西省大荔县将农业信息服务中的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进行有机整合,构建了一种新型科技服务体系(简称为大荔模式),这是对国内农业信息传播模式的有益探索。笔者以陕西大荔模式为例,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大荔模式的建设情况,对大荔模式的运行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保障机制是大荔模式运行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益分配机制是大荔模式运行机制的核心部分。大荔模式通过企业的资金和物质支持、政府的体制和政策支撑、专家的技术支援,保障了农业信息服务体系的高效运行,调动了各方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相似文献   

3.
通过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与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有效结合,既充分发挥了公益性农技推广部门的作用,又大力提高了农业科技利用率,还全面提升了经营性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服务效能和经济效益,积极助推了现代农业发展。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主体的行为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技术推广涉及众多相对独立的行为主体,各主体的自身发展、行为实践及相互协作程度,影响着农业技术推广的进程和力度。本文基于陕西、甘肃、河北等8省调研,采取案例研究和对比方法,总结归纳我国农技推广各主体的行为实践和经验,为完善农技推广体系提供对策建议。研究表明,我国公益性农技推广职能得到全面履行,引导和规范了社会化服务、建设了类型多样试验示范基地、探索了效率优先的工作新机制、实现了对现代农业的有力支撑。我国公益性和经营性农技推广主体探索了延伸式服务、合作式服务、引导式服务、农技综合服务、农业信息化服务、技术示范带动服务和托管式技术服务7种模式,教学科研机构创新了科技小院、试验示范站、四体融合、三位一体和技术总承包等5种模式。然而,不同主体农技推广过程中,存在基层公益性农技推广主体活力不足、经营性服务组织能力不强、教学科研主体创新不够、多元化主体融合度不高等问题。因此,需要从深化基层农技推广机构改革、扶持经营性主体发展壮大、推进农科教推一体化建设、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协同推广机制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现阶段,我国农技推广服务由政府推广机构、农民专业合作社、群众性科技组织、农业生产服务组织、农资销售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高等院校、农业科研机构多方承担,突出农技推广服务的公益性,健全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统筹规划管理农技推广服务,发展壮大多元化服务主体,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探索多种农技推广服务模式,可有效提升农技推广效率。  相似文献   

6.
按照“强化公益性、放活经营性”的原则,建立以国家公益性服务为主体,民营社会化服务为补充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通过构建县、区、村、示范户的四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推进农业科技进村入户;通过创新运行机制、服务方式和提高服务手段,增强农技人员的工作热情和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7.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需要。近年来,潍坊市以农业转型创新发展为目标,突出抓好基层公益性服务机构建设、健全农业公共服务体系的同时,大力发展经营性、农民互助性服务组织,积极培育多元化服务主体,创新服务机制,强化扶持引导,逐步形成了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政府公共服务机构为主导的公益性服务体系、以市场化及营利性服务组织为主体的经营性服务体系和公益性与经营性融合式服务体系共存发展的格局。  相似文献   

8.
自《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下发一年多来,各地在基层农技推广体制改革上加快了步伐,如安徽、上海等地按区域设置农技推广机构等。而河南省新郑市农业局从2004年就进行了一场“无痛改革”,在一不动人、二不要钱、三不要物、四不撤并机构的情况下,探索出一套“公益性+经营性”金字塔式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山丹县把推进农业全程社会化服务作为加快农技推广的重要举措,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完善服务机制和服务体系,不断探索建立公益性推广机构与经营性合作组织联合开展农技推广的全新服务模式,有效解决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服务难题。  相似文献   

11.
为形成上中下游紧密衔接的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新局面,以山东省济宁市为例,介绍了济宁市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服务的“2345”体系。  相似文献   

12.
政府主导与农民需求相结合的农业技术推广机制的建立是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在介绍浙江省临安市农业技术推广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思路与对策。主要包括:①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完善服务机制;②以各类专业合作组织为依托,提高农业技术服务水平,不断扩大服务范围;③组织实施推广项目,加速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④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高农业技术人员的自身素质;⑤提高待遇,稳定农业技术推广队伍;⑥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3.
桂林市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在全面系统调研“十五”期间桂林市农业高新技术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当前农业高新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十一五”期间,桂林市应强化政府对农业高新技术推广应用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增加资金投入,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加快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的改革步伐,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农技推广应用模式,构建农业技术成果转化的长效机制,促进农业高新技术在桂林市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农业科研单位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主要源头,又是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的重要力量。近年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不断创新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方式方法,搭建起全院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管理平台,形成了“1+3”农业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机制,建立了“农业综合试验站、专家工作站、科技小院、示范基地”四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文章立足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具体实践,对农业科研单位科技推广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了深入分析,可为新形势下农业科研单位开展科技推广服务工作提供很好借鉴。  相似文献   

15.
积极探索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充分发挥大学科技资源,促进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推进大学融入社会经济发展,引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战略选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积极探索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新机制,构建了以农业试验示范站为基础,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为核心,以信息咨询服务网络和农业科技培训体系为支撑,以农民科技示范户为切入点,以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结合点,联合地方农业科技推广部门,开展农业新技术推广的以大学为依托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创建了大学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6.
面对江西省农业进位赶超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新形势,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尤为迫切。文章以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为例,分析了省级农科院在农业科技服务中的优势与制约因素,指出要创新省级农科院农业科技服务工作体制机制,并针对农业科技服务中存在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明确农业科研单位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的地位、创建农技推广联盟、加大对科研单位参加成果转化的专项投入力度等加强省级农科院科技服务乡村振兴工作的宏观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快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整合农业科技资源,构建新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强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多元化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强化农民科技培训,提升农民接受新技术成果的能力;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加快安徽省农业科技进步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国外立法情况对我国建立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实践证明,不断完善创新制度及相关政策是农业创新型国家确保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正常运转的重要保证。文章介绍了我国农业技术推广的现状,分析了美国、日本、法国等发达国家农业科技推广工作的立法情况,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制定宏观政策措施,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三位一体"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北京市都市型现代农业战略的定位,提高农机新产品、新技术的应用与推广水平,完善、发展农机推广体系建设,为京郊农业做好现代物质装备和科学技术支撑,成为促进北京市农机推广工作紧紧围绕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科技推广供需匹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新疆不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需求与技术供给之间的均衡程度,建立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相适应的多元化农业技术推广体制。【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典型案例分析、微信网络平台收集数据,运用比对法,分析农民合作社和农户的技术供需类型、科技推广主体供需、技术供需认知。【结果】各类农业推广技术供需重点基本一致;推广技术供需不匹配的矛盾较为突出;新型经营主体作为科技推广主体在供需匹配方面矛盾较为突出;农技推广机构作用亟需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方式渠道手段较为集中,不能很好满足各类经营主体需求。【结论】新疆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系中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的不匹配性,建立农户需求反馈机制和技术供给主体之间协作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农技推广体系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提升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提升新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技推广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