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产小麦氮肥施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随着小麦高产品种的选育和栽培技术的改进,中国小麦产量不断提高,高产和超高产小麦面积不断增加,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生产中高产小麦所占比例较小,高产品种的生物学潜力没有充分发挥。氮肥是小麦生产中重要的物质投入,对于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2004年全国小麦平均氮肥用量达153.45 kg/hm2,总用量达到331.85万t,占全国氮肥用量的14.93%。由于缺乏科学技术指导,中国不同区域和不同农户之间氮肥用量差别较大,氮肥利用率不高,对环境带来极大的压力。对中国高产小麦的生产和氮肥施用状况、高产小麦需氮规律、高产小麦氮肥施用技术和麦田的土壤肥力状况等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高产小麦氮素管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小麦玉米两茬平播全年氮化肥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理施用氮化肥是小麦、玉米高产的关键措施之一。鉴于目前生产上小麦施氮肥量大,玉米施肥则普遍不足的情况下,如何统筹考虑小麦、玉米两茬的氮肥的分配是全年高产的关键。为此,我们于1987~1990年在北京郊区对小麦、玉米两茬进行了不同氮化肥量的分配试验,其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3.
花后营养调控已成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栽培中抗早衰,增加籽粒重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了验证花后不同养分调控策略对高产超高产冬小麦灌浆期物质生产,氮素吸收及再转移的影响,并为高产超高产冬小麦花后养分调控提供理论支撑,在大田试验中,研究了花后1次氮肥调控、4次氮肥调控、喷施磷酸二氢钾处理对小麦籽粒灌浆及氮素再运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高产栽培条件下,花后无调控处理(对照)的小麦籽粒产量为8.7 t/hm2。即使在高产条件,花后营养调控仍增加籽粒产量,其中花后4次氮肥、一次氮肥处理和花后喷施磷酸二氢钾分别较对照处理提高产量9.9%,8.9%和11.6%。与对照相比,花后营养调控增加了后期干物质与养分积累,促进花前干物质与养分的再转移,增加小麦千粒重,最终提高小麦籽粒产量。综合以上结果,在高产超高产条件,冬小麦花后的氮素管理有利于保证氮素充分供应,结合喷施磷酸二氢钾有助于延缓花后胁迫导致的早衰,改善灌浆过程,可以明显增加小麦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4.
冬小麦氮肥后移高产栽培技术,是适用于中筋、强筋小麦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技术体系,主要内容包括追底肥比例后移、春季追氮时期后移和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冬小麦节水省肥高产技术的要点,以在确保高产稳产的前提下提高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从而转变小麦生产方式,促进区域小麦生产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是在小麦新品种济宁16号通过省审后,所做的一项高产配套栽培技术研究。本试验用等量标准氮肥,做了3种不同处理追施。结果为:以标准氮肥的50%作为底肥,50%作为拔节肥,小麦群体变化最合理;以标准氮肥50%作为底肥,50%作为拔节肥追施,小麦增产达极显著水平,此处理下的小麦产量比以标准氮肥的50%作为底肥,50%作为起身肥处理下的产量增产显著;以标准氮肥50%作为底肥,50%作为拔节肥的小麦灌浆时间最长,千粒重最大;以标准氮肥50%作为底肥,40%作为起身肥,10%作为挑旗肥为处理的倒伏最严重,以标准氮肥50%作为底肥,50%作为拔节肥的小麦倒伏最轻。  相似文献   

7.
小麦白粉病(Erysiphe graminis.f.sp.tritoei)在世界各麦区广泛流行。随着高产、抗倒、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特别是氮肥施用水平的提高,增加了植株群体的稠密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由于气候、品种、栽培、肥料等因素,小麦纹枯病的发生呈上升趋势,现已成为影响小麦高产的一大障碍.试验和调查结果表明:小麦种植密度和氮肥运筹会直接影响小麦纹枯病的发生,进而影响产量.而在高沙土地区的特定土质条件和目前生产水平下,如何通过群体质量栽培的密度和氮肥运筹来控制小麦纹枯病的发生,促进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
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肥时期应根据小麦的需肥动态和肥效时期来确定。一般冬小麦生长期较长,播种前一次性施肥的麦田易出现前期生产旺而后期脱肥早衰的现象。后期追施氮肥,对提高粒重和蛋白质含量的效果较好。高产麦区,有机肥、磷肥、钾肥的全部及氮肥的30%~40%可施作底肥,小麦返青至拔节期可追施60%~70%的氮肥;中产麦区,有机肥、磷肥、钾肥的全部及氮肥的40%~50%可施作底肥,小麦返青期可追施50%~60%的氮肥。  相似文献   

10.
北方冬麦区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45,自引:6,他引:39  
针对全球气候变暖对我国小麦生产的影响和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根据气温变化调整播期,根据优势蘖理论调整基本苗,根据小麦水肥高效利用和节本增效原则节省返青水和氮肥用量为核心的冬小麦高产高效应变栽培技术体系,在此基础上制定了我国北方冬小麦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1.
怀川916小麦高产优质同步优化关键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怀川916小麦高产优质同步优化关键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培肥地力、合理运筹氮肥和灌溉,在一播全苗基础上,确保壮苗越冬,返青期控制肥水。实施氮肥后移技术,拔节至孕穗期水肥齐攻,保穗保花。后期控水、喷氮,保质保量搞好一喷三防,实现高产优质同步优化。  相似文献   

12.
蔡玉金 《中国种业》2014,(10):72-72
日照市莒县地处山东省东南部,常年种植小麦2.67万hm2。2009年实施省部小麦高产创建活动以来,由于狠抓了优良品种的筛选和宽幅精播、氮肥后移等高产创建技术推广应用,小麦单产、总产水平逐年走高。2013—2014年在店子集镇康家村、招贤镇相家官庄村、刘官庄镇后沙岭村实施的3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每667m2平均产量均超过600kg.  相似文献   

13.
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一四八团,通过实施宽窄行种植、水肥一体化和氮肥后移技术,1 586.7 hm~2滴灌小麦常年平均单产达到8 500 kg/hm~2以上,特别是2013年平均单产为9 087 kg/hm~2。成本效益分析得出,滴灌小麦高产田净利润达到7 002.45~7 524.75元/hm~2;技术分析表明,高产田选用高地力和高产稳产品种,集成合理密植、宽窄行配置、干播湿出、水肥一体化和氮肥后移等关键技术,构建高产高效的光、穗、叶和根、水、土系统,为新疆滴灌小麦高产和稳产栽培提供范例。  相似文献   

14.
不同类型氮肥对强筋小麦临优14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氮肥是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合理运筹是实现强筋小麦优质高产的重要措施。本文研究不同类型氮肥及施用方法对强筋小麦临优145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形式施用的方法比传统施肥处理方法,不论从产量,还是品质方面都表现出较好的优势,尤其是施用硫铵的处理在面团的吸水率、形成时间、稳定时间明显提高。因此在生产优质强筋小麦的地区,应推广施用硫铵,达到优质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15.
氮肥运筹对小麦产量及品质的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降低前期氮肥施用比例,增施拔节肥、孕穗肥,有利于协调群体与个体矛盾,形成合理的群体结构和产量结构.增加中后期氮肥运筹比例,能明显提高强筋小麦子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改善品质.强筋小麦栽培,应选用基肥50%、平衡肥10%、拔节肥20%、孕穗肥20%的氮肥运筹方法,容易实现高产、优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旱地小麦定量化栽培效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五元二次正交回归旋转设计试验,对黄土高原旱地小麦进行了多因素多指标的定量化综合研究.以二年田间试验的数据结果为依据,应用微机建立数学模型,解析各因素作用的量化强度,并选出生产上成套的高产组合方案.研究表明,在旱地小麦生产中,不仅要重视氮磷肥和有机肥的配合,还应讲究其量比的协调.正常年份下氮肥增产的潜力较大,应稳住磷肥增施氮肥;干旱年份氮肥用量过高明显造成减产,应稳住氮肥增施磷肥.以播期播量调节群体,以有机无机互调肥效,提高水份利用率是当前旱地小麦生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7.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强筋春小麦产区,虽然培育出了多个优质强筋麦品种,但是如何通过合理的施肥技术等保证小麦品质已成为黑龙江小麦生产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在相同HMW-GS背景下研究了氮肥与硫肥施用对小麦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分设4个施肥处理(未施肥、单施纯硫50kg/hm^2、单施纯氮150kg/hm^2、纯硫50kg/hm^2+纯氮150kg/hm^2)。结果表明:不同小麦品种(系)在不同的施肥处理下,小麦的千粒重、容重和产量都发生了显著变化,单施硫肥、氮肥以及二者混合施用提高了小麦的籽粒产量,尤以硫肥与氮肥混合处理的效果最好。氮肥与硫肥的不同处理对小麦籽粒的蛋白质、湿面筋含量以及沉降值都有明显影响。施硫肥、氮肥以及2种肥料混施提高了上述品质指标。综合研究表明,在3种处理方式上。氮肥与硫肥混合施用对产量和品质指标的影响最大。因此,生产上在提高氮肥用量的同时,可通过增施硫肥,以达到小麦高产优质目的。  相似文献   

18.
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多年多点多品种的小区试验、定位试验及不同播期播量的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对高产小麦氮肥适宜用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中产土壤条件下,666.7 m2产小麦450~500 kg,以持续高产和提高土壤肥力为前提,每年应666.7 m2施优质有机肥3 000 kg、纯N 12~14 kg、P2O5 6~8 kg.  相似文献   

19.
氮肥运筹对小麦群体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小麦持续增产提供重要技术途径,对氮肥不同施用量和不同底追比例进行研究,选用‘周麦18’作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肥运筹技术对小麦群体动态变化、穗粒数分布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前轻中重后补充”的氮肥运筹技术降低了小麦生育期的最高群体,小麦分蘖成穗率较传统施肥处理提高了3.1个百分点,同时增加了穗粒重、提高了千粒重,单穗重显著提高了0.2 g;在每公顷施纯氮240 kg和180 kg条件下,运用“前轻中重后补充”氮肥运筹技术较传统施肥处理(全底)增产694.5 kg/hm2、486.0 kg/hm2,增幅分别为10.1%和7.2%。结果说明“前轻中重后补充”的氮肥应用策略是一项高产高效的氮肥运筹技术。  相似文献   

20.
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为进一步挖掘小麦高产潜力,带动鲁西沿黄平原小麦持续稳定增产,进行了小麦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应用小麦氮肥后移增穗保粒超高产栽培技术,连续两年创造了小麦平均单产1134.9kg/hm^2和10911.45kg/hm^2的全省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