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甘薯为材料,经打浆、过滤、酶解制成甘薯汁,加以适量脱脂奶粉、白砂糖调配,研制成甘薯乳饮料。甘薯乳饮料的研究主要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试验得出,影响甘薯乳饮料品质的主要因素是甘薯汁的添加量,影响甘薯乳饮料稳定性的主要因素是CMC-Na的添加量。结果表明,甘薯乳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甘薯汁30%,脱脂奶粉4%,白砂糖4%,CMC-Na 0.1%,黄原胶0.02%,瓜尔胶0.03%,成品具有营养丰富、均匀稳定、口感良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2.
为减少紫甘薯全质饮料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分层现象,达到长期稳定的目的,采用响应面分析试验研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钠、海藻酸钠3种常见的稳定剂对紫甘薯全质饮料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3种单一稳定剂对紫甘薯全质饮料的稳定均有效果;0.10%黄原胶、0.16%羧甲基纤维素钠和0.18%海藻酸钠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对紫甘薯全质饮料的稳定性最好,且具有良好的口感,使用该复合稳定剂生产的紫甘薯全质饮料,稠而不黏、均匀无分层、口感协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以大樱桃、苹果为主要原料,经过制浆、发酵、调配、均质、杀菌制得发酵果蔬汁饮料。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时间24 h,发酵温度36℃,菌种接种量5%;最佳配料为大樱桃、苹果的配比4∶1,白砂糖添加量7%,柠檬酸添加量0.20%;最佳稳定剂配方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08%,黄原胶添加量0.08%,海藻酸钠添加量0.03%,瓜尔胶添加量0.03%。  相似文献   

4.
成虫取食主要取决于气味诱导和对物体性状的偏好,为了解小象甲对不同品种甘薯气味的选择性与品种抗虫的相关性;选取14个甘薯品种,利用Y型嗅觉仪测定小象甲对14个甘薯品种进行气味选择试验,并计算各品种的抗性。结果显示,小象甲对14个不同品种甘薯的反应率、诱集率以及选择系数都具有差异显著性,小象甲对14个甘薯品种的反应率在0.3~1之间,不同品种对甘薯小象甲的诱集率在0.2~0.9556之间,小象甲对不同甘薯品种之间的选择系数在-0.03~0.91之间,其中‘鄂薯15’选择系数最小为-0.03,表现为最抗小象甲;‘鄂薯6号’和‘商薯19’的选择系数最大且都为0.91,表现为最感小象甲。本研究为甘薯小象甲的防治奠定了基础,对今后完善抗甘薯小象甲品种的鉴定工作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为了减少樱桃番茄果汁在加工贮藏过程中的分层现象,提高其稳定性,改善其品质,达到使樱桃番茄果汁长期稳定的目的,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琼脂、海藻酸钠、卡拉胶、食用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黄原胶等6种常见的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效果。结果表明,单一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效果依次是:黄原胶琼脂CMC-Na海藻酸钠卡拉胶食用明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0.03%的黄原胶,0.03%的琼脂,0.1%的CMC-Na组成的复合稳定剂对樱桃番茄果汁的稳定性最好。使用该复合稳定剂生产的樱桃番茄果汁,黏度适当、果肉颗粒分散均匀、口感协调,具有较高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以甘薯茎尖和山楂为原料,进行复合型饮料的研制。结果表明,绵白糖、蛋白糖、山楂的添加量依次为2.20%,0.03%,5.00%时,产品的风味最佳。其主要营养成分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30%,可溶性蛋白含量6.53μg/g,可溶性总糖含量1.44%,可滴定总酸0.024 g/100 mL,黄酮甙总量0.80 mg/g。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慈姑甘蔗汁的澄清工艺,以透光率为指标,选取瓜尔豆胶、明胶、羧甲基纤维素钠及壳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结合正交试验,研究澄清剂对慈姑甘蔗汁澄清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慈姑甘蔗复合饮料澄清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瓜尔豆胶添加量0.04%,明胶添加量0.20%,羧甲基纤维素钠添加量0.25%,壳聚糖添加量0.03%,具有较好的澄清效果。  相似文献   

8.
紫甘薯乳饮料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稳定剂和糖酸比对紫甘薯乳饮料的影响,采用正交试验法对紫甘薯乳饮料的最佳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紫甘薯加入5倍量的水打成浆液后,再加入8%的白砂糖、0.2%的柠檬酸、3%脱脂奶粉、0.45%的复合稳定剂(0.1%琼脂+0.1%黄原胶+0.1%CMC-Na)/进行调配,在30MPa压力下均质,即可得到营养丰富、口感较好的紫甘薯乳饮料。  相似文献   

9.
对松仁乳专用乳化稳定剂进行优选,并对松仁乳产品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松仁乳专用乳化稳定剂的最佳配比为:单甘脂0.12%,蔗糖酯0.08%,黄原胶0.02%.瓜尔豆胶0.03%,PURFIYGUM0.02%,海藻酸钠0.02%。松仁乳的HLB值为6,【Ca+】≤1mmol/L,在80℃-85℃,pH值6.5-7.5,40MPa均质两次,松仁乳产品具有较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揭示土壤微生物群落对甘薯不同种植制度的响应机制,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设置甘薯连作、甘薯–小麦轮作、甘薯–玉米间作3个处理,采用磷脂脂肪酸(PLFA)和生态板(BIOLOG ECO)技术手段,研究了轮作与间作对甘薯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碳源利用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甘薯连作处理相比,轮作与间作改变了土壤微生物主要类别的PLFA生物量,甘薯–小麦轮作与甘薯–玉米间作处理的细菌含量分别显著(P<0.05)增加21.82%和38.77%,放线菌含量分别显著增加6.98%和12.77%,革兰氏阳性菌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28.60%和63.44%,革兰氏阴性菌生物量分别显著增加18.21%和22.29%,真菌含量分别显著降低16.60%和13.03%;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甘薯–玉米间作处理的平均颜色变化率(AWCD值)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甘薯–玉米间作处理对羧酸类化合物、多聚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化合物和胺类化合物的利用能力较甘薯连作处理分别显著增加17.28%、14.67%、54.17%、36.62%和20.00%;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土壤速效钾和全氮为主要驱动因子;甘薯–小麦轮作与甘薯–玉米间作在一定程度上均可优化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提升微生物功能多样性,其中甘薯–玉米间作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发酵工艺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贾娟  王方 《保鲜与加工》2013,13(2):21-25
以紫薯、金针菇和脱脂乳粉为主要原料,添加蔗糖和稳定剂,经乳酸菌发酵,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优化,研制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影响紫薯金针菇复合保健酸乳品质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紫薯添加量>蔗糖添加量>金针菇添加量>发酵剂接种量;最优配方及制备工艺条件为:紫薯添加量10%,金针菇添加量15%,蔗糖添加量7%,发酵剂接种量5%,复合稳定剂CMC-Na+海藻酸钠(1∶1)的添加量为0.2%,在42℃温度条件下发酵4 h。制得的紫薯金针菇复合酸乳色泽为均匀一致的紫色,组织细腻、稳定,酸甜适口,具有紫薯和金针菇的清香和奶香味,风味独特,营养丰富,是一种良好的保健酸乳。  相似文献   

12.
以胡萝卜及甘薯的原浆和牛奶为乳酸菌的发酵基质,经加工处理、调配后进行乳酸发酵,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其最适工艺条件。实验表明,胡萝卜、甘薯经处理后与牛奶、蔗糖按一定比例配合(甘薯浆∶胡萝卜浆为1.5∶1;牛奶液的用量为75%,蔗糖用量为5%),接种量为4%,前发酵温度为41℃,前发酵时间为7h,可生产出营养丰富、口味独特的胡萝卜甘薯酸奶,同时增加了酸奶纤维素、维生素和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减少了脂肪含量。该工艺可降低传统酸奶的生产成本,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以新鲜土豆、全脂牛乳为主要原料,探究了新型土豆牛奶冰激凌的最佳配方。以感官评价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土豆泥用量、全脂牛乳用量、白砂糖用量、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对土豆牛奶冰激凌品质的影响。最终试验结果表明,在土豆泥用量55 g,全脂牛乳用量30 g,白砂糖用量15 g,羧甲基纤维素钠用量1.5 g的工艺下制备的冰激凌品质最佳、口感细腻、爽滑香甜。  相似文献   

14.
中国甘薯研究开发利用的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17  
阐述了甘薯品种、生产和加工方面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状况,指出提高甘薯育种的科研水平,加强甘薯种植技术研究与推广,拓宽和深化以甘薯为原料的产品研究与开发,全面?提升甘薯产业的产业化水平,是甘薯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概述了以甘薯为原料进行酿酒,以及开发发酵甘薯饮料、甘薯茎叶保健饮料、甘薯叶保健茶、甘薯全质液态制品和甘薯酸奶制品的情况。  相似文献   

16.
赏食兼用型甘薯及其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甘薯的利用价值及利用现状进行了简述,在观赏甘薯的基础上,开创性地提出了赏食兼用型甘薯的概念,并对赏食兼用型甘薯的开发原则及发展建议进行了阐述,指出赏食兼用型甘薯的选育必须建立新的育种目标、加大宣传和引导力度,最后对赏食兼用型甘薯的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甘薯系列产品的加工技术,如甘薯全粉、甘薯膳食纤维奶粉、脱水甘薯的产品特性及工艺条件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郭琪琳  吴海云  李欢  刘庆 《作物杂志》2020,36(2):41-325
选取3个鲜食型、3个淀粉型和3个紫甘薯品种,于不同生育期采集地上部茎、叶样品,测定其碳(C)、氮(N)、磷(P)含量,研究不同类型甘薯C、N、P生态化学计量学特征及其随生育期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甘薯叶中C、N、P含量范围分别为391~399、26.3~29.1、2.90~3.10mg/g,茎中分别为421~428、11.6~15.2、4.99~5.77mg/g,其在茎、叶中的差异大于甘薯类型间的差异;茎中C含量随生育期延长略有增加,但茎、叶中N和P含量则随生育期延长而降低,茎、叶中C、N、P含量随生育时期的变化大于甘薯类型间的变化。不同类型甘薯叶中C/N、C/P分别以紫甘薯和淀粉型甘薯最大,说明紫甘薯和淀粉型甘薯有较高的碳同化能力;3种类型甘薯叶中N/P为8.57~9.97,表明N元素是甘薯茎叶生长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水培甘薯的光合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使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三种水培甘薯食用型南薯88、兼用型徐薯18和特用型南紫薯008的光合进行了测定,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对三种甘薯品种的光合作用生理参数进行拟合。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甘薯品种的光响应曲线的特征参数存在着差异,食用品种南薯88的光和潜力最强,可在高密度栽培下发挥群体优势达到高产;兼用型品种徐薯18对光的适应性次之,在较高密度栽培下能发挥群体优势;特用型品种南紫薯008的光合潜力和对光的适应性均最弱,但对弱光的利用率最高,最适合于间套作。不同类型甘薯品种间的生理指标存在相似的变化,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对净光合速率的影响达极显著正相关,胞间CO2浓度对甘薯净光合速率的影响呈极显著负相关,揭示了不同类型甘薯品种在光能利用上的差异。南紫薯008在较低光强下能很快使气孔打开,蒸腾速率也快速增加,从而使光合速率也加强。在高光强下,南薯88的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值最大,这可能是南薯88光合速率高的原因。为田间甘薯的共性和特异性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