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1 毫秒
1.
以樱桃番茄为原料,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和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分析。通过对活性干酵母和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樱桃番茄果酒的试验进行比较,并对固定化酵母细胞连续发酵进行了对比分析,最后对固定化酵母发酵过程中发酵料的起始糖度、主发酵温度、初始pH值和SO2浓度对固定化发酵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固定化酵母比游离酵母发酵速度快;固定化酵母可以重复利用发酵樱桃番茄果酒。固定化酵母发酵制备樱桃番茄果酒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初始糖质量分数为20%,pH值5.0,SO2添加量为30 mg/L,在25℃下,发酵7 d。采用明胶—单宁复合澄清剂澄清处理,最后在75℃下杀菌15 min,得到果香浓郁、色泽金黄、澄清透明的优质樱桃番茄果酒。  相似文献   

2.
以自选的5株酵母菌为出发菌种进行酒精发酵试验,最终获得1株适宜以甜高梁汁液为原料进行液体发酵的高产酵母菌株,其最佳发酵条件为:温度32℃,pH值5.5,接种量0.6mL,糖度19Brix。  相似文献   

3.
混合菌种用于发酵香肠中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菌3个菌种作为发酵剂,通过耐盐和耐亚硝酸盐以及正交试验得到最佳生产条件为:植物乳杆菌:葡萄球菌:汉逊酵母为2:1:2,发酵温度30℃,接种量2%时是最优配比,发酵香肠时间为18小时。  相似文献   

4.
菌种和辅料对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讨菌种和辅料对鸡粪堆肥效果的影响,试验以鸡粪和木屑、稻壳为发酵原料,分别添加酵母菌和乳酸菌,研究菌种和辅料对鸡粪发酵过程中温度、大肠杆菌群数和臭味的变化。结果发现:(1)添加酵母菌组的发酵最高温度达到67.6℃,比乳酸菌组高6.9℃,且酵母组发酵温度在55℃以上持续了16天,比乳酸菌组多5天,两组均高于对照组(55.9℃和5天);(2)添加木屑组的发酵最高温度比稻壳组高2.2℃,55℃以上的持续时间多3天;(3)酵母菌组、乳酸菌组的粪中大肠杆菌的数量由105个/g下降到102个/g,其粪臭味分别在第7天和第8天消失。因此,在该试验条件下,在鸡粪中添加酵母菌和木屑的堆肥发酵效果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5.
以成熟度适当的优质青梅为原料,用白砂糖调整青梅汁糖度,在料液比为1∶2,培养时间、温度相同的条件下,采用单因素试验进行青梅果酒发酵工艺优化,以酒精度、糖度和感官指标为考查参数,选出发酵能力强、酿造果酒品质良好的酵母为最优菌种。结果表明,以帝伯仕酵母D254为发酵菌种,接种量为1 g/L,当青梅酒初始糖度为25%,发酵温度为28℃时,发酵过程稳定,发酵15 d后,将原酒置于20℃后发酵30 d,即获得口感可口且具有青梅特有清香的青梅酒。  相似文献   

6.
以油茶枯饼为原料,筛选生产优质高蛋白饲料的菌种为目的。通过平板点种试验,选用黑曲霉为指示菌,又根据刺激圈试验以及三角瓶发酵培养,获得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油茶枯饼发酵后粗蛋白含量为16.94%,较未发酵时的10.82%提高了56.56%。试验结果表明,油茶枯饼生产蛋白饲料的最佳菌种组合为:地衣芽孢杆菌10181︰黑曲霉︰葡萄汁酵母1445︰米曲霉=1︰1︰1︰1时为优选接种比例。  相似文献   

7.
以糙米为主要原料,经调制后接入酵母菌发酵,研究发酵温度、时间和接种量等工艺对γ-氨基丁酸和谷胱甘肽含量的影响情况,并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发酵温度为30℃,发酵时间为6 h和酵母接种量为4%最优组合时,γ-氨基丁酸含量可达0.85 mg/mL,而谷胱甘肽含量可达2.97μg/mL。  相似文献   

8.
为选育山西老陈醋用微生物发酵剂,从传统发酵工艺生产的山西老陈醋中分离筛选到5株增香酵母菌。结合形态学和酵母菌26S rDNA Dl/D2区序列分析,初步鉴定Y1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Y26为毕赤酵母(Pichia scaptomyzae),Y30为假丝酵母(Candida humilis),Y68为红酵母(Rhodotorula sp.),Y70为盔形毕赤酵母(Pichia membranifaciens)。采用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技术分析这5株酵母发酵液的主要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醇类和酯类挥发性成分种类和组成差异较大;对这5株酵母菌进行耐酸性、乙醇耐受性、高温耐受性发酵试验,结果表明毕赤酵母Y26具有优良的耐酸性、乙醇耐受性。综合其具有高产乙酯类、低产高级醇的特性,毕赤酵母Y26有望开发为山西老陈醋的新型发酵剂。  相似文献   

9.
目前,葡萄酿酒酵母菌的研究不再局限于酿酒酵母菌,非酿酒酵母的酿酒特性研究、生物多样性研究等研究成为国外近年来的研究热点,而用本土菌种接种发酵或者与其他菌种混合进行发酵,生产出具有地区特色的葡萄酒将是未来葡萄酒的一大趋势。本文综述了葡萄酒酵母菌的来源和筛选现状以及研究趋势,为以后的葡萄酒酵母菌的筛选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别以热带假丝酵母、产朊假丝酵母、绿色木霉、黑曲霉为出发菌株对菠萝皮渣生产优质高菌体蛋白饲料进行发酵优良菌种的筛选试验,以发酵产物中的粗蛋白含量为考核指标,筛选出1~2株优势菌株;将筛选出的优势菌株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研究了接种量、料液比、温度、发酵时间等对发酵产物理化品质及感官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为试验的较优菌种;将绿色木霉与产朊假丝酵母1∶1体积比混合种子液使用对菠萝皮渣进行固态发酵:混合菌种总接种量10%,料液比1∶3,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96 h为最优发酵条件。此工艺条件下,菠萝皮渣发酵所得的蛋白饲料产物的粗蛋白质含量最高、气味也比较好。  相似文献   

11.
脂肪酶的大孔树脂固定化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孔树脂为载体,采用正交试验,探讨了脂肪酶的固定化条件。分别考察了5种不同载体固定脂肪酶的蛋白吸附率的大小,从而确定最佳载体;同时研究了固定化时间、温度、pH值和酶液用量对固定化酶酶活回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KA-9的固定化率最高,为脂肪酶固定化的最佳载体;固定化最佳工艺条件为:温度33℃,固定化时间2h,酶液质量浓度为0.04g/mL,pH值为7.8。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固定化脂肪酶,其酶活回收率平均达96.66%。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酶作为一种绿色生物催化剂,在食品工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但其结构容易破坏,稳定性差,固定化脂肪酶是提高其稳定性的关键。采用微球酶、改性核桃壳固定化脂肪酶和LX-1000HA树脂固定化脂肪酶3种固定化方法,固定化猪肉内源性脂肪酶,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和电子鼻检测鸡肉经固定化猪肉内源性脂肪酶处理前后的风味变化,并分析鸡肉样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同一条件下,3种脂肪酶固定化方法中以改性核桃壳固定化脂肪酶的活力最高,达169.8 U/mL;电子鼻结合HS-SPME-GC-MS技术共检测出53种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醛类、烯烃类、芳香族类、酯类、醇类和含硫化合物等,脂肪酶经固定化后可以有效改善鸡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13.
杨梅汁中酿酒酵母的分离、鉴定及生长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得到适合发酵杨梅果酒的酵母菌株,从优质自然发酵杨梅汁中分离筛选到一株酵母Y-9,对该酵母菌进行形态学鉴定、生理生化等试验,结果显示,杨梅酒中的酵母菌为郎比可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 lambicus)。该菌在麦芽汁中的最适生长温度为34℃,最低和最高生长温度分别为10℃和39℃;最适生长pH为4.5,最低和最高生长pH分别为2.5和9.0;耐酒精为14%。  相似文献   

14.
构建了含中间偃麦草ERF转录因子基因TiERF1a的酵母表达载体pYepGAP-TiERF1a及含GCC box/ mGCC box和lacZ基因的酵母报告子,将pYepGAP-TiERF1a成功转到报告子酵母细胞中,对转化的酵母细胞内lacZ基因表达产物(β-半乳糖苷酶)活性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TiERF1a在酵母体内能与GCC box顺式元件结合并激活下游lacZ基因的表达。本方法还可用于比较和研究其他转录因子的转录调控特性。  相似文献   

15.
16.
以拮抗酵母菌BS-316为试材,研究酵母菌及其培养液对灰霉菌的抑菌性,用柱层析的方法对酵母培养液进一步分离纯化,并测定了粗提纯组分对灰霉菌的抑菌性。结果表明,酵母菌及其培养液对灰霉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酵母菌悬液对灰霉菌的抑菌性高于酵母培养液;酵母培养液经粗提取后,随着接种时间的延长,粗提纯组分对灰霉菌的抑制作用高于培养原液;活体试验中,粗提纯组分对番茄果实灰霉病的扩展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病斑直径显著小于酵母培养液处理(P0.05)。表明拮抗酵母菌BS-316除了细胞抑菌外,还可能产生了某些抑菌物质存在于培养液中,并且经纯化后可能用于果实灰霉病的防治保鲜。  相似文献   

17.
为了阐明拟南芥ROP蛋白家族成员ROP2与蛋白异戊二烯化中I型香叶酰基的β亚基GGB的互作关系,本研究先后采用酵母双杂交和三杂交技术分析了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ROP2与GGB之间在酵母细胞中并没有发生相互作用。我们又采用双分子荧光互补(BiFC)技术在植物体内再次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构建了一套带多克隆位点的常规BiFC重组表达载体,基于这套BiFC载体,进行了验证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在本氏烟草的表皮细胞中发现了黄色荧光信号,并且信号定位在细胞膜上,而阴性对照组未发现荧光信号,说明GGB蛋白与ROP2蛋白在植物体内存在相互作用,并且这种相互作用发生在细胞膜上。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揭示ROP2的生化调控机制奠定了前期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究酵母菌、双歧杆菌分段发酵对大麦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研究了酵母菌、双歧杆菌组合发酵大麦苗的工艺及抗氧化活性的变化,以满足市场对大麦苗的需求,提升其经济效益和应用价值。以大麦苗粉为主要原料,SOD活力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酵母菌发酵的工艺参数;再接种双歧杆菌,进行厌氧发酵,并研究最佳发酵工艺参数,最后对样品的抗氧化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酵母菌添加量对大麦苗的SOD活力影响最显著,其次为发酵时间;酵母菌发酵的最优工艺组合为:D-阿洛酮糖添加量6%,酵母菌接种量0.85%,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28 h,制成的麦苗酵素SOD活力最高,为76.9 U/mL。双歧杆菌发酵的最优工艺条件为:接种1.5%双歧杆菌,发酵温度37℃,发酵24 h,此条件下样品的双歧杆菌浓度和可滴定酸含量指标最佳。经酵母菌和双歧杆菌发酵后,大麦苗样品的总酚含量、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比对照组(未发酵的大麦苗液)提高了81.63%和109.03%,显示了较好的抗氧化活性。上述结果表明:酵母菌、双歧杆菌分段发酵可提高大麦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保持和改善鲜切菠萝的贮藏品质,以‘巴厘’菠萝为试材,研究不同预处理方法(对照, 有机酸, 漂烫和有机酸+漂烫)对鲜切菠萝微生物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处理的大肠菌群发生较少且总数极低;在对霉菌的影响上,漂烫处理的抑制效果最明显,至贮藏末期,其霉菌总数仅为CK的1/10,其次是综合处理;鲜切菠萝的酵母菌含量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不断增多,对照处理上升最快,其次是有机酸处理,而漂烫处理和综合处理的增加缓慢,至贮藏末期(11天),分别比对照低1.7×106 cfu/g和1.5×106 cfu/g,处理间差异极显著(P<0.01);鲜切菠萝的菌落总数不断增加,对照处理上升最快,其次是有机酸处理,漂烫处理的增加最慢。说明霉菌、酵母菌是鲜切菠萝的主要微生物,漂烫处理能够较显著地抑制鲜切菠萝霉菌、酵母菌和菌落总数的上升,防止果实腐烂变质,而对照和单独酸处理在鲜切菠萝品质保持方面的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