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 毫秒
1.
西星白糯2号 西星白糯2号是山东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西由种子分公司特种玉米育种室.经多年以多抗高配合力的自交系组配,通过基因转换定向选育的新型糯玉米自交系杂交育成的优质、高产、大穗、多抗性于一体的糯玉米新品种,可作为优质粮食、优质饲料及支链淀粉加工的重要原料,是进行糯玉米淀粉加工最具开发前景的新品种之一。[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把热带、亚热带QPM种质导入我国现有材料中,对拓宽我国玉米种质基础、创造新种质具有重要作用。综合利用o2与m两基因系统,可能是解决o2玉米优质与高产矛盾的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3.
迎接高油玉米新世纪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宋同明 《种子科技》2001,19(5):279-281
高油玉米把玉米的高产与优质结合起来,既符合我国玉米结构调整的大方向,也符合世纪玉米发展的大趋势。从其科技含量之高、遗传增值之多和用途之来判断,有可能成为21世纪玉米的主要栽培类型。创造众多的具有遗传多样性的高油玉米种质资源是高油玉米育种成功的前提条件。我国在创造独居知识产权高油种质资源的同时,对合法引进材料进行系统改进和发展,因而当前掌握种质资源之多与含油量之高均居世界前列。根据市场需要和终端产品的技术要求,高油玉米的三个发展方向是:多抗稳产生态保护型、常规玉米高油化普及型和加工专用型。  相似文献   

4.
糯玉米是玉米属的一个亚种,最初起源于我国的广西、云南的亚热带地区,这些地区形成了糯玉米种质多样性中心,具有十分丰富的糯玉米品种资源,但在育种上要直接利用自然授粉糯性品种选优良自交系具有较大的难度.因此,我们在糯玉米育种上以糯性子粒表现型为标记,将普通优良玉米自交系转育成同型糯性自交系,再育成糯玉米杂交种.经过几年的工作,育成了优质、高产、多抗、早熟、制种高产的糯玉米杂交种玉美头601,成功地解决了糯玉米制种产量低,成本高的问题,也解决了糯玉米育种高产与优质,高产与早熟的矛盾,为农业生产提供新的应用品种.  相似文献   

5.
关于优质专用玉米发展前景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功礼  柳金山 《种子科技》2000,18(3):144-145
玉米是山东省第二大粮食作物和第一大饲料作物 ,在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变化 ,优质专用玉米发展较快 ,并将成为山东省玉米生产与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1 山东优质专用玉米研究开发现状优质专用玉米包括糯玉米、甜玉米、爆玉米、笋玉米、高油玉米、高赖氨酸玉米和青饲玉米等。山东省自70年代就开始了优质专用玉米的选育工作 ,烟台市农科所育成了我国第一个高产白粒糯玉米单交种烟单 5号 ,产量比地方农家品种增产 50 %以上。到“七五”末 ,鲁糯玉 1号、鲁甜玉 1号和 2号、泰爆玉 1号…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晋鲜糯系列玉米品种晋鲜糯1号、晋鲜糯2号、晋鲜糯6号、晋鲜糯8号等的特征特性,及其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旨在为种植、生产、加工甜糯玉米的种植者、加工厂家提供参考依据,以便更好地实现特色玉米、专用玉米的优质与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7.
张曦 《种子科技》2023,(17):139-141
玉米在粮食生产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价值,具有保障民生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文章分析了推广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重视程度、构建科学推广系统、加大资金投入、提升玉米防治水平、优化玉米品种研发和应用、做好教育培训以及注重高效宣传等措施,助力优质高产玉米种植技术的普遍推广,促进农业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优质蛋白玉米又称高赖氨酸玉米或高营养玉米,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开发潜力,要实现优质蛋白玉米优质高产的目标,主要需掌握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9.
王兴才 《种子科技》2023,(22):60-62
玉米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保障粮食安全和工业原料生产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完善,应积极提高玉米生产效益,适应我国农业转型的需求,引入玉米配套高产栽培创新技术。通过介绍优质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整理了优质玉米栽培管理措施并提出优质玉米配套高产栽培技术的建议,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思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杨成义 《种子科技》2023,(10):67-6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稳定发展,农作物高产高效种植技术逐渐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农作物种植的价值和潜力也逐渐显现出来。在众多农作物中,玉米作为我国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经过品种改良和种植技术提升后逐渐发挥出其优质高产的优势,吸引了很多种植户学习新的玉米种植技术。文章阐述了高产优质玉米种植技术,分析了应用玉米高产优质种植技术的意义和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春玉米优质栽培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春玉米生产水平的提高和计算机的应用,许多专家、学者先后开展了作物模式化高产栽培研究。但这些研究均未涉及高产下的优质问题。近年来,江苏农科院及南京农业大学等研究了氮、磷肥对小麦籽粒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但有关玉米优质栽培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在春玉米模式化高产栽培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进行了本项研究,旨在探讨春玉米高产条件下,栽培措施与品质间的关系,及筛选出优质栽培的最佳农艺组合方案,为春玉米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品种来源 衡单10号玉米单交种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抗旱、抗虫玉米新品种。其母本是利用美国杂交种78599,经多年南繁北育连续选株自交,并进行配合力测定,培育出抗病、抗倒、株型紧凑、根系发达,茎秆坚韧、配合力高的一系列优良玉米自交系。并于1994年应用优势种质组合模式(组合是2208×H21)组配成了高产、优质、高抗玉米新品种衡单10号。2000年先后通过了天津市和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大面积玉米制种优质高产的实践经验,总结出玉米制种应在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通过选用高纯度亲本种子,选择优良基地,提高播种质量,运用合理密植、中耕、科学施肥灌溉、病虫害防治、化学调控等综合措施,从而实现玉米制种的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14.
云南省优质蛋白玉米育种的进展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在分析云南省玉米生产的成就和面临的问题及挑战后,提出了“发展优质蛋白玉米促进农牧业持续、协调、高效发展”的战略。几年来利用国际玉米小麦改良中心的适应型种质与国内自选系组配,构建了“优质蛋白玉米温带系×热带、亚热带系”的杂种优势模式,并选育出了一批优良优质蛋白玉米杂交种,目前正在进行区试试验,已展示了很好的应用前景,为发展优质蛋白玉米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障及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贵州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现状与利用潜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了贵州省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搜集与保存状况,对搜集到的资源进行了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抗性鉴定和配合力测定,初步了解贵州玉米地方品种的特点并作出评价.通过综合鉴定,筛选出一批具有不同特点的优异种质,编入中国玉米品种志、国家玉米种质资源目录和优异种质资源目录,并对玉米地方种质资源的利用潜力与对策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6.
名玉20(原参试代号高雨6号)是陕西高农种业有限公司用自选系G156和自选系G068杂交于2007年选育而成。该品种是根据陕西省夏玉米生产发展与品种利用现状,确定以高产、稳产、耐密性好、适应性广、抗逆性强为玉米杂交种选育目标.并通过引进国外及热带种质资源,扩大育种材料的种质基础.进一步挖掘杂种优势的增产潜力.增强杂交种耐密性和多抗性.  相似文献   

17.
美国玉米种质78599的利用与改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国外玉米种质的引进、利用与改良是中国玉米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育种成败的关键。美国先锋公司选育的78599杂交种引入中国并通过试验,具有高产、优质、多抗等特点,受到中国育种家的重视。用其作育种基础材料成功地选育了齐319,178,丹599,P138,丹598,K22等一系列优良自交系和改良系。据不完全统计,所组配育成并经省市以上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品种达50余个,在全国各地累计推广面积799.3×104 hm2,成为中国玉米育种新的核心种质。育种实践证明,与传统核心种质系统之间进行有利基因的渐渗是可行的,其改良的效果是明显的。  相似文献   

18.
巡天 16是由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独家选育开发的抗病、高产、优质玉米新品种, 2004年通过河北省审定.该品种选育目的主要针对我国北方部分春玉米种植区玉米丝黑穗病发病呈上升趋势而推出的.  相似文献   

19.
冉伟 《中国种业》2017,(9):15-18
种质遗传基础狭窄已成为制约我国玉米育种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收集、整理现有国内外玉米种质,研究其杂种优势关系并建立杂种优势模式,进而施行种质改良与创新是解决此问题的重要途径。其中,合理利用美国玉米种质对我国玉米平均产量的提高尤为显著。文章综述了美国主要玉米种质资源的应用状况,对我国玉米高产品种的选育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日前,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牵头的973项目"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全基因组选择育种的基础研究"启动会在京召开。此项目的实施将有望揭开玉米高产优质背后的基因密码,实现玉米种质创新和育种效率的突破。该项目首席科学家王国英,就玉米的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