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任长根 《茶业通报》1998,20(2):30-31
皖南山区的泾县汀溪乡,以荣林生产为主,茶园总面积260余Km2,茶叶收人占农民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为任县重点产茶乡之一。该乡一直以生产条茶和尖茶为主,但因近几年来生产成本上升,条茶售价低、呈亏本性生产,生产的尖茶,虽以其优良的内质深受消费者喜爱,但因产品结构单一,难以适应多层次消费需求,且受山区地理、气候影响,使得茶叶开采迟、上市晚,市场抢新乏力,价格难以提高,茶农收入低,种茶积极性不高,以致制约着山区经济的整体发展。1"汀溪兰香"茶的研制过程为尽早改变上述状况,发挥山区茶叶优势,振兴农村经济,在深入茶区…  相似文献   

2.
丁仕海 《茶业通报》2003,25(3):128-129
1产销概况茶叶是泾县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全县现有茶园面积4000余hm2,年产干茶近千t,产值约有5500万元左右。茶叶产品销往日本、韩国、朝鲜等10多个国家。全县目前已有国际、国内获奖名优茶15个,其中以“汀溪兰香”、“涌溪火青”、“爱民翠尖”、“桐山龙芽”较为突出,总产量约为250t,产值达2700万元以上。1998年10月,被国家农业部命名为“中国绿茶之乡”。2存在问题及制约因素80年代后期,茶叶生产由计划经济全面转向市场经济。为了适应这一转变,泾县茶区千方百计推出茶类生产高档次、多品牌;茶叶销售跨地区、多渠道的举措,以质取…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泾县政府高度重视茶产业发展,将茶业与宣纸、电机一同列为全县重点建设的"十大产业集群"之一。泾县茶业协会及安徽兰香茶业公司等企业借此东风,积极行动,开拓思路,努力创新,投资实施一系列技术研发和产业拓展活动,取得了可喜的工作成效。1以茶业助推旅游业,建成"长三角茶香文化体验之旅示范点"协会常务理事单位安徽兰香茶业公司借助汀溪优越的生态环境及悠久的产茶历史,充分挖掘和丰富当地茶文化内涵,合理开发和利用兰香茶产业资  相似文献   

4.
泾县白茶树     
皖南泾县,是个老茶区,产茶历史早,据泾县《县志》记载,在唐宋时(公元618—960年)就产有白云茶。近几年,在本县境内主要产茶山区如汀溪、爱民、南容、太元、潘村乡等地均巳陆续发现有白茶树。今年春茶期间,我们几次到汀溪乡查看了两棵白茶树,现将情况介绍如下:(一)大坑村小坑村民组吕长青家屋前茶园地里,有自茶一棵,树高130厘米,树幅80厘米。据当地茶农介绍,前几年这棵自茶的叶色比今年白。今年萌发的新枝叶色浅黄带白,叶脉稍绿。制出的千尖茶样品呈绿黄色,冲泡后绿色逐渐消失,叶底呈黄白色,汤色  相似文献   

5.
信息     
泾县“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品尝推介会在肥举行由安徽省茶业学会、泾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品尝推介会,于2005年4月10日在合肥市新正源大酒店举行。安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林关胜、安徽省政协常委、省茶业学会秘书长、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夏涛教授、安徽省茶业学会副理事长、省农委杨庆处长、安徽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李念华总经理、泾县人民政府领导、泾县农委领导及在肥的部分老专家、教授、茶业企业界代表等六十余人参加品尝推介会。此次“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品尝推介会引起了…  相似文献   

6.
李立祥 《茶业通报》2005,27(2):M050-M050
由安徽省茶业学会、泾县人民政府主办的“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品尝推介会,于2005年4月10日在合肥市新正源大酒店举行。安徽农业大学原党委书记林关胜、安徽省政协常委、省茶业学会秘书长、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夏涛教授、安徽省茶业学会副理事长、省农委杨庆处长、安徽省茶叶进出口有限公司李念华总经理、泾县人民政府领导、泾县农委领导及在肥的部分老专家、教授、茶业企业界代表等六十余人参加品尝推介会。此次“汀溪兰香”、“涌溪火青”品尝推介会引起了新闻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7.
信阳茶文化研究会,5月4日在河南信阳茶区宣告成立。在首届理事会上,选举产生了信阳茶文化研究会名誉会长、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常务理事和理事共83人。信阳是我国北方古老茶区,有着两千余年的悠久种茶历史,唐代属我国著名八大茶区之一的淮南茶区。信阳地处高纬度茶区,有着生产优质绿茶的得天独厚自然环境,所产信阳毛尖,早在191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就获得金质奖。新中国诞生不久评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990  相似文献   

8.
正茶歌茶舞是茶区群众在长期从事茶叶种植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文化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所反映的实际上是茶叶生产的历史,它诠释了茶文化的内涵。可以说,了解茶歌茶舞是我们了解茶文化的基础、是认识和传承茶文化的关键,也是帮助我们充分了解该地区民俗风情和发展历史的载体。  相似文献   

9.
1引言汀溪兰香系1989年首创于皖南泾县汀溪乡的名优绿茶,其产区拥有万亩原始森林,并与一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相连。复杂的地貌构成众多相对封闭的小范围生态环境,为茶叶的无害化生产提供了丰富优良的生态环境资源。自1993年开始了有机茶生产开发的宣传和探索活动。2001年汀溪兰香通过本省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03年由当地茶叶产销大户组建的绿源公司又使之获得有机茶生产、加工和销售三项认证,建立有机茶生产基地140hm2,年产兰香有机茶20余t,年创产值300多万元,并通过了有机食品的全部检测。2主要监管措施山区名优茶产地的茶园多较为分散,且…  相似文献   

10.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泾县茶区名优绿茶生产逐渐取代大宗茶生产,质量要求越来越高,鲜叶采摘也越来越嫩。而茶叶质量与优越的自然条件、优良的茶树品种、高技术的栽培管理及精湛的采制工艺密不可分。尤其在采摘和制作工艺上各地有其特殊的要求。结合当前生产,  相似文献   

11.
泾县是个古老的茶区,现有茶园2667hm2。位于黄山山脉东北麓的泾县东南部,是泾县茶叶的主要产区。传统的历史名茶涌溪火青、泾县特尖均出产在这一带的几个主要产茶乡(镇),面积为1666.6hm2。北部及丘陵地区多为五十年代后期和七十年代开辟的新茶区。茶...  相似文献   

12.
一、泾县特尖的品质特点特尖是选特别好的山场;拣特别好的茶种(尖叶种);采特别细嫩芽叶;用特别手艺,吸收传统制法,制作的茶叶,叫特尖。泾县特尖,是一片形绿茶、古人有诗传诵:“二月东风草着花,草花觅路得山家,山中女伴青丝笼,去采针头绿雪茶。”特尖形似绿的雪片,外形扁平挺直,白毫满身披露。翠绿鲜艳,青香嫩鲜,叶底二刀一枪(二叶一芽),细嫩肥壮,汤色浅黄带绿,味醇爽口,回味泛甜,青香朴鼻,有茶到口,香渗鼻,沁人肺腑,令人一种美的感受。好奇的茶客,赞为“到口香”茶,每逢茶季,远道茶客,慕名而来,都为买到泾县特尖,感到心满意足。  相似文献   

13.
为充分发掘和利用青阳、泾县等地优异茶树资源,分别在青阳、泾县开展茶树品种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皖茶8号’(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40005)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2天;产量超过福鼎大白茶,与高产型品种舒茶早相当或略高;品质优良,制绿茶品质评分超过舒茶早,与福鼎大白茶相当或略高,制红茶品质中等;抗逆性强;‘皖茶9号’(登记号为GPD茶树[2019]340006)发芽期比福鼎大白茶早3天;产量超过福鼎大白茶,与高产型品种舒茶早相当;品质优良,制绿茶品质评分超过舒茶早,比福鼎大白茶稍低,制红茶品质中等;抗逆性强,尤其耐寒性强;2个新品种适宜安徽省江南茶区种植,江北茶区可少量引种试种。  相似文献   

14.
岳龙 《贵州茶叶》2006,34(1):28-31
中国是发现和利用茶叶最早的国家,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如今在世界饮料年消费量中茶的消费比例已占25%左右,位居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茶叶产业已成为我国经济中不可或缺的产业之一,并具有独特的意义。悠久的茶文化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与茶产业互为条件,相互促进。茶生中国,根在西南,贵州是古老的产茶区之一,产茶历史悠久,茶文化深厚,茶叶品质优良。贵州境内民族众多,  相似文献   

15.
泾县特尖     
泾县特尖是安徽省传统名茶之一,产于皖南山区泾县。特尖茶芽叶挺直,毫多肥壮,色泽苍绿,形似待放的兰花;香高爽芬芳,汤色清沏,味甘醇鲜爽,一九○○年前已深受消费者的欢迎而畅销。特尖主要产在泾县的铜山、南容、茂林、江溪、爱民乡一带的深山地区,自然条件独厚,林木葱郁,常年阵阵云雨即朝雾,阳光直射时间矩,昼夜温差大;深秋林木落叶形成天然有机质,茶园土壤肥沃;加之阳春三月遍野兰花吐芳,幽香四溢,茶芽受薰染。特尖茶采摘考究,炒制精细。一般在谷雨前开采,选壮棵壮芽,无对夹、病虫害和破损芽叶:只采上午,及时炒制。目前仍传统手工制法,炒制必须狠抓二道美、一是杀青、用平口茶锅,锅要擦净,保持光滑清洁,每炒三至五锅就要用新草专将锅撩一次。锅温吞茶叶情况通  相似文献   

16.
位于赣东北边陲的婺源县,具有栽培茶树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著名的产茶区。婺源人在种茶、制茶、售茶、饮茶中积淀了深厚的茶文化。本文对婺绿产茶历史,茶乡风俗,茶道表演,茶诗楹联等进行了论述,系统地挖掘婺绿茶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在安徽黄山附近的泾县汀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位吸引联合国和国家环保部官员前来拜访的传奇兽医陈光荣,他通过30多年摸索,在10万余亩原始森林中的一座高山之巅创办“野猪婚姻介绍所”,用从美国进口猪与我国野猪交配尝试“跨国婚姻”,共培育出三代杂交品种,不仅缔造了自己的传奇财富神话,也让数万父老乡亲放下猎枪和柴刀,走上可持续发展的小康之路,打造出一个人与自然高度和谐共荣的原始森林生态特区圈模式。  相似文献   

18.
章传政 《茶业通报》2012,(3):124-127
安徽采茶戏主要有茶歌、茶灯、茶戏等形式,内容大多反映安徽茶区的茶事活动,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特色。安徽采茶戏是安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安徽文化百花园中一朵鲜艳的奇葩。弘扬安徽采茶戏艺术,有益于推进文化建设与繁荣。  相似文献   

19.
张其生 《贵州茶叶》2004,32(3):30-32
贵州高原是茶的故乡,茶事和茶文化历史悠久,早在唐代,贵州系黔中茶区,为我国十二个茶区之一。当时湄潭叫义泉隶夷州,系夷州的一个茶区,“其思、播、费、夷……往往得之,其味极佳”。说明湄潭所产之茶品质优良。大自然赋予湄潭的天然秀,孕育了湄潭茶  相似文献   

20.
<正>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具有文化的一般功能。由于茶文化有"茶叶"这种实实在在的物质载体,因而又表现其独特的文化特征。印江茶文化是茶文化与印江这个特定的地域结合的产物。随着茶叶生产技术的提高、推广,茶叶产品的同质性越来越强,提高茶产品附着价值,对做大、做强印江县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