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解决中国农业长期粗放经营问题,研究中国耕地与生态文明协同保护体系,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归纳演绎法,分析东亚地区代表国家环境保全型农业下的耕地农业协同体系。研究表明,日本的耕地农业环境保护支付制度、生态补偿市场认证体系、耕地农业法律制度保障,是建立在生态补偿原则上,经过实践检验行之有效的,能够提升市场参与度及农民自主性投入的耕地生态协同保护措施。中国在推广耕地合理利用实践方面做出了不懈努力,但是在建立耕地生态协同保护的休耕制度、因地制宜建立生态补偿体系、加快推进耕地生态协同保护专项基金的设立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坚持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保障乡村产业振兴的视角提出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以文献梳理与现实对照的方法,分析主流经济学针对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支付或农业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方面存在的缺陷,解析现有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和实践过程存在的问题。从理论研究、路径选择和试点建设等三方面提出:健全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助力中国乡村产业振兴。  相似文献   

3.
农业生态补偿的原理与决策模型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生态补偿是确保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与农民经济利益平衡的关键,从经济学、社会学以及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阐述了农业生态补偿的理论依据,探讨了建立农业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价值流循环互动的补偿决策模型。  相似文献   

4.
农业节水生态补偿政策评价及影响因素可以促进政策的顺利实施与改进。本研究选取了甘肃省酒泉地区,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5个角度对影响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农业节水生态补偿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原理分析和计算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因素涉及社会经济因素、国家政策及其环境影响,是制约农业节水生态补偿发展的最主要因素,为中国的农业生态补偿法律法规以及国家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撑,能够增强农业节水生态补偿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促进农业节水具有更广泛的影响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运行机制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索建立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长效运行机制,本文深入分析了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工作的发展和现状,并结合其工作效果,从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角度入手,详细阐述了宏观调控机制、供求均衡机制、人才流动机制、利益驱动机制、风险防范与补偿机制以及信息传递机制等六大机制对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期运行所发挥的作用和产生的重大影响,最后对天津市科技特派员工作长效机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云南洱海流域为研究对象,针对农业非点源污染防控,依托项目示范对洱海流域农业生态补偿机制进行研究。以大理州地方政府为补偿主体,流域内农户为补偿对象,试行资金补贴、技术补偿、智力补偿等补偿方式,实施种植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畜禽粪污的资源化利用,有效削减了氮、磷等污染物排放量,降低了畜禽废弃物对洱海水体的污染。通过宣传、培训,加强了农民群众和农技人员在思想上的认识,产生了良好且积极的示范效果。最后提出了加大补偿力度、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标准、逐步构建适合洱海流域农业不断发展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的意见》。《意见》指出,近年来,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生态保护补偿的范围仍然偏小、标准偏低,保护者和受益者良性互动的体制机制尚不完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行动的成效,须进一步健全生态保护补偿机制。《意见》强调,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不断完善转移支付制度,探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为完善各地区耕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笔者以集中连片耕地大省黑龙江省为研究区,构建耕地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综合评价法及障碍度模型对黑龙江省2007—2016年的耕地安全状况及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2007—2016年黑龙江省耕地资源安全经历了“临界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安全”的波动状态;(2)通过对准则层分值及趋势进行分析,发现生态安全分值有较大波动的下降,耕地生态安全问题凸显;(3)以障碍度模型对2007—2016年研究区指标数据进行计算,发现生态安全指标因子的障碍度在中后期愈发凸显,问题集中在农耕化学生产资料的过量投入。基于此,控制化学生产资料投入,实行有效轮耕、休耕制度和农业生产补偿机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为缓解生态保护与当地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本文以河北省青崖寨自然保护区为例,采用调查问卷和条件价值评估法,研究分析当地农户生态补偿意愿与生计资本。结果表明,保护区农户平均生态补偿意愿期望值为4148元/hm2,农户需求的主要补偿方式为现金补偿,其次为政策补偿和实物补偿,技术补偿需求度最低。农户政策补偿需求最高的两项分别为惠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物补偿中,农户对粮食和有机化肥、环保农药的需求分别位于第一、第二位;在技术补偿方面,对果木蔬菜种植技术、农业种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需求度高。保护区自然资本为0.1812,人力资本为0.4431,物质资本为0.1638,金融资本为0.4165,社会资本为0.2998。生计资本总体发展不平衡,呈现脆弱性,且不同受偿意愿农户的生计资本呈现差异性。本研究为当地制定生态补偿政策,构建当地自然保护区生态补偿机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整治农村贫困地区日趋恶化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的前提是进行生态补偿。可以将生态补偿理解为一种环境保护的经济手段,看成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协调机制。农村贫困地区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良性耦合的补偿机制包括建立绿色国民帐户、资金补偿和政策补偿。  相似文献   

11.
曾蓓  胡雨村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26):279-284
为实现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性发展,运用复杂系统的观点研究分析了农业发展的特点,将黑龙江农业发展系统划分为农业经济、农业技术、农村社会、农业环境4个子系统。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各子系统间的关联及影响机理,利用Vensim DSS软件及《黑龙江省统计年鉴》等历史数据,经过参数估计及有效性检验,从而建立并完善了黑龙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然后对黑龙江省2005—2020年农业各子系统发展的可持续性进行仿真模拟与预测。结果发现黑龙江省的农业经济可持续度发展最好,农业技术次之,农业社会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最差。  相似文献   

12.
基于灰色理论的湖南粮食生产发展因素影响力评价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了解“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粮食生产能力发展态势,促进湖南省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采用灰色理论,建立了湖南省粮食生产发展因素影响力评价模型,对湖南省粮食生产发展主要因素影响的影响力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0年间,湖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7个主要因素对粮食总产量的关联度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化肥施用量、播种面积、农机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农业用电量、农业劳动力、成灾面积;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十二五”期间,湖南省粮食生产将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因此,应结合湖南实际,综合考虑各因素作用,确保湖南省粮食生产主要发展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相似文献   

13.
县域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探索——以江西省余干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农业产业化已经成为中国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关键措施,也是解决“三农”问题,整体推进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手段。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日趋完善的同时,由此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土地持续利用、农村环境改善、农产品加工废物、循环产业链延长等)也逐步凸现出来,对农业产业化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挑战。本研究以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为例,通过对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现状、问题及生态足迹的分析,发现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并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探讨了余干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农业产业化与旅游观光业相结合),以期为县域农业产业化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失地农民的核心问题是安置补偿问题.通过建立幸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在对学堂堡安置点100户失地农民实际调研的基础上,采用熵值法、合成方法计算幸福指数,并以测度的幸福指数结果为依据反思安置补偿中存在的问题.结果表明:学堂堡安置点失地农民的总体幸福指数不高,处于“不太幸福”的等级.反思主要问题在于住房和货币补偿水平偏低;安置补偿中缺乏科学的就业指导,再就业不理想;社会保障实施范围狭窄等.故必须提高住房和货币安置的补偿标准,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失地农民诉求渠道,以期恰当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问题.  相似文献   

15.
政府定价机制下黑龙江省农户灌溉行为的负外部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合黑龙江省农业水价的政策现状和调研走访情况,认识农户灌溉行为产生的初因,指出农户灌溉行为的负外部性表现,并对负外部性的实质进行经济学分析。研究表明:在政府定价机制下,农业用水价格的实施不利于鼓励农户在生产中主动节约用水,农业水资源的浪费会增加社会用水的边际成本。适宜采取产权界定的方式将外部性内部化,通过农业水资源的合理经营和再配置,将农业水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逐步市场化,通过价格杠杆作用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帕累托最优。  相似文献   

16.
基于平度市的耕地保护公共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实现耕地保护目标以及为中国社会经济尤其是农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通过对平度市两次土地调查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分析了耕地变化的规律,探究出耕地减少的原因,指出耕地保护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今后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强保护耕地的必要性,并明确提出创新型的耕地保护公共政策,包括设立耕地保护基金、建立耕地保护共同责任新机制、完善征地补偿新机制等7个方面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研究者与企业联合申请的基于物联网设施蔬菜生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世行食品安全课题为载体,开展需求为导向的“三位一体”的研究-推广-应用模式研究;从课题组组织管理体系构建、技术开发沟通机制建立、需求为导向“三位一体”设施蔬菜物联网技术产品应用的软硬条件,进而提出需求为导向“三位一体”农业研究与推广模式的作用,表现在:(1)有利于实现技术创新与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缩短信息传播的链条,提高研究的效率和效果;(2)有利于构建以全产业需求为导向的专业化农业推广服务体系;(3)有利于改变研究者的价值取向,促进科研组织激励的学术化向实用化转型;(4)有利于推动公益性的农业推广向多元化化服务模式转变,提高农业推广组织管理运行效率和效果。以期能够为中国现代农业发展阶段农业推广体系的转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北京市农业局GIS通用开发平台构建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解决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满足北京市农业局各不同业务单位不同GIS应用快速定制开发的需求,实现农业GIS应用的统一标准规范,快速搭建农业GIS应用,我们将中间件技术思路引入到北京市农业局GIS通用开发平台的建设中,并采用嵌入式对象技术和无缝对接技术,快速实现业务系统之间的通用和共享,避免大量重复软件的开发工作,提高农业GIS应用的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缩短了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9.
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内容和显著标志之一,首都农业发展到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阶段,需要建立能促进其快速发展的农业标准体系。应围绕首都农业产业融合化、特色化、多功能性、国际化的特点,建立具有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特色的标准化体系,最终实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能值分析的贵州生态经济系统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定量分析贵州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结构、功能特点、生态经济效益及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运用能值理论与方法分析了2001-2010年贵州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情况,并对能值自给率、进出口能值比、人均使用能值、能值密度、环境负荷率,基于能值分析的可持续发展指数等指标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贵州生态经济系统能值不断增加,年均增长率为11.34%,但有1/2以上来自不可更新资源及产品增加的能值,表明贵州社会经济系统财富的增加,是建立在本地储存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基础之上。(2)系统所需能值99%来自系统内部,系统GDP逐年增加,人均使用能值也以年均11.14%的速度上升,但表征环境压力的环境负荷率却以31.70%的速度逐年递增,表明经济财富的增长是以对环境更大速度的毁坏为代价,在这种发展模式下,贵州省可持续发展指数逐年下降。(3)农业子系统能值产出介于4.82×1022~5.96×1022 sej之间,年均增长率为1.88%;投入的能值介于2.79×1023~3.14×1023 sej之间,年均增长率为-1.27%,表明农业子系统生产效率不断提高。(4)农业子系统能值在系统中所占比重以8.43%的速率逐年下降,使贵州省的产业结构由原来的“321”型变成了现在的“231”型,产业结构更加优化。贵州农业子系统的能值投入绝大部分是农业从业人员的劳务输入,机械、化肥等能值的投入很少,表明贵州农业的现代化水平还很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