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干旱半干旱地区通过植被治沙造林技术可以提高植被的覆盖率,对促进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自然条件比较恶劣,土壤贫瘠,降水稀少,增加了植树造林的难度。为此,应该加大对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的研究,提高人工造林的成活率,提高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的覆盖率,改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生态环境,推动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辽西地区常年干旱少雨,且降水量相对集中,所以当地林业发展状况不佳。因此做好杨树速生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对当地林业的健康发展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3.
辽西地区干旱少雨、土地贫瘠,为了改善当地的林业状况,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应合理改进野生平榛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胡杨具有抗干旱、耐盐碱等特点。天然胡杨林是干旱荒漠地区唯一的乔木森林树种,在一些盐碱地上,用其它树种造林几经失败,改种胡杨常获得成功。新疆干旱,盐碱地面积大,要发展林业,种植胡杨这种适应性强的优良乡土树种是一种很好的选择。因此,掌握胡杨的育苗技术,对于大力发展胡杨人工林,促进干旱地区林业资源建设,使之山川秀美,将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缺水大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5%,水资源的缺乏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严重阻碍,也极大地限制了林业技术的发展。在广阔的土地上如何解决林木的抗旱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林木的成活率,一直是林业技术人员不断研究与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6.
辽西地区干旱少雨,同时土地相对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由于过去育苗的技术落后,每年都会使大量的树苗死亡。通过使用容器育苗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侧柏苗木的成活率,避免人力和物质资源的浪费,对提高辽西地区林业育苗有很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7.
四翅滨藜的育苗与造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翅滨藜属于藜科滨藜属常绿或半常绿饲料灌木(Atriplexcanescens犤Pursh犦Nntt.),是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典型植物。现已在美国、澳大利亚、以色列、印度和我国种植,广泛用于牧场改良、造林绿化和水土保持,具有很多优良特性。在我国六大林业重点工程实施过程中,四翅滨藜这一优良  相似文献   

8.
探析提高定边县林业造林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林业在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出来,并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陕西省定边县生态环境非常糟糕,气候干旱,荒漠化非常严重,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地方,生态建设任务艰巨。要改变定边县恶劣的生态环境,使得本地区的林业朝着一个良性的状态发展,只有强化生态林业建设,才能最终达到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正>2月16日,国家林业局发出《关于切实抓好春季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切实加强防范工作,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据专家紧急会商预测,由于持续干旱和2008年雨雪冰冻灾害造成的次生  相似文献   

10.
师新忠 《种子科技》2020,(3):40-40,43
干旱地区及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在土壤贫瘠的情况下,不仅树木难以成活,就连造林工程的规划、建设等都面临着诸多问题。要想改善恶劣环境,利用有效的人工造林技术进一步提升林木成活率显得非常必要且关键。针对干旱半干旱地区抗旱造林技术的实际应用做了具体的研究,希望能为有关人员完成造林任务、推进抗旱工作等提供些许帮助,为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去积极影响,最终达到改善环境、科学造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天水地区干旱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定量评估,本文采用天水地区7个气象站1965~2012年4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依据风险评估和正态分布等相关理论,首先确定了干旱过程综合评估指数;其次分析了天水地区干旱过程的变化特征;第三利用干旱过程综合评估指数序列对天水地区干旱过程强度风险评估等级进行划分,确定了明显干旱过程重现期评估指标;最后利用等级划分指标及重现期评估指标对2013年天水明显干旱过程进行了试评估。结果表明,该方法能科学、及时、有效的对天水干旱过程风险进行量化评估,对提高防灾减灾和决策气象服务的实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聊城市自然降水的亏缺状况,探索聊城区域内干旱规律。利用聊城地区8个气象站1970—2010年逐月降水资料,采用Z指数方法计算各站旱涝指标,在此基础上确定旱涝等级,从时间和空间2个方面对聊城地区40多年干旱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际变化中,旱涝交替发生,易发生连续性气象干旱,总体干旱多于涝,旱涝3年和7年周期显著。空间分布中,特旱东北地区高于西南地区,大旱东部地区高于西部地区,偏旱西部高于东部,总的干旱西北部地区最高。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干旱已成为本溪地区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本研究利用VB 6.0和Access数据库管理等现代技术,开发建成了“本溪地区干旱监测评估系统”。该系统包括气候资料数据库子系统、气候影响客观评价子系统、干旱指标库、干旱灾害历史数据库查询子系统、干旱产品服务子系统5个部分,能够进行大气干旱Z指数和农业干旱β指数模型的自动计算,可实现对全地区干旱监测、分析和评估等业务工作的支持,为大气和农业等领域的干旱监测评估工作提供丰富的图形、表格和文本等数据信息,为农业生产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中华松梢蚧(Sonsaucoccus sinensis Chen)是豫西地区油松的主要害虫之一,属河南省林业有害生物补充检疫对象,为摸清发生原因及危害规律,作者在豫西地区对影响中华松梢蚧种群发生、发展和环境因素作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华松梢蚧的发生与气候、坡向、海拔和营林方式关系密切,发生程度一般表现为春天干旱少雨,发生严重;海拔在800m~1300m之间,危害较重;阳坡重于阴坡;飞播林重于人工林.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农业干旱灾害风险评价与区划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摘 要:本文运用降水距平公式对黑龙江省1971-2000年干旱程度进行划分,分析了不同时期干旱灾害的时间分布特征及规律,对黑龙江省74个站点,采用人类生存环境风险评价法,结合GIS软件对玉米干旱灾害风险指数DDRI进行研究与区划。结果表明:(1)黑龙江省一般干旱和强干旱的发生频率均表现为20世纪70年代最高,90年代次之,80年代最低;(2)黑龙江省玉米干旱灾害高风险区主要集中在西部齐齐哈尔和大庆地区,这一地区应该成为黑龙江省防御农业干旱的重点区域,低风险和轻微风险主要分布在中部地区及东部平原区。  相似文献   

16.
4种干旱指标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适用性评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对比4种干旱指标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适用性,利用中国气象局提供的河西地区12个气象站点1960—2013年地面观测数据,计算出该区4种干旱指标,并对照《中国气象灾害大典》的实况干旱记录资料,评估这4种干旱指标在河西走廊地区的适用性。结果显示:(1)在年际尺度上,Pa和MI所判定的干旱等级高于实测干旱等级,SPI和SPEI的模拟能力相对较好;在季节尺度上,SPEI的判断结果与实际情况更为接近;(2)Pa、SPI和MI在整个河西走廊的部分区域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变湿趋势,而SPEI的倾向率空间分布特征表明河西走廊地区以不同的速率变干;(3)Pa、SPI和SPEI的干旱频率一致;MI在降水更加稀少的干旱区域适应性和可靠性相对较差;(4)SPEI与MI的相关性在干旱的疏勒河流域较差;(5)通过与实际干旱记录的对比,发现4种指标的出现错误的频率为MI>SPI和Pa>SPEI。  相似文献   

17.
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使用造林技术,不仅可以转变生态环境,同时也可以促进当地社会的发展。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中要选择适合的造林技术,提升林木成活率与生长率,改善当地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简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技术目前存在的不足,以及造林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8.
干旱半干旱地区对蔬菜的种植与生产具有极高的要求。在我国西部地区,黄土高原上遍布丘陵与沟壑,复杂的地形地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干旱半干旱地区的蔬菜生产。以干旱半干旱地区无公害蔬菜生产为主题,从蓄水设施与生产设施的建设、灌溉方式的选择、作物栽培及栽培管理等方面探讨了无公害蔬菜的种植与生产。  相似文献   

19.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1981—2013年西藏干旱时空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为了研究西藏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利用西藏38个气象站点1980—2013年的月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SPI)作为干旱指标,分析了西藏旱季和雨季的干旱及重旱频率分布特点。结果表明:东南部旱季干旱频率较高,西部雨季干旱频率较高;而旱季和雨季的重旱频率高的地区都在中、东部;20世纪90年代旱季干旱和重旱发生频率最高,21世纪初雨季干旱和重旱频率最高。对西藏不同区域干旱强度演变情况分析表明,各区域1981—2013年旱季和雨季干旱强度变化都不一致,总体来说,沿江一线和东部地区变化相对稳定,南部边缘变化相对较剧烈。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各地政府大力关注林业经济发展,加强营林技术应用,目的在于提升林业整体发展水平,提高林业经济效益。地区林业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森林病虫害的影响,若病虫害大面积暴发,不仅会降低林业经济效益,更会直接影响林区生态系统稳定,不利于地区林业的可持续发展。简要分析了营林技术及其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对营林技术在森林病虫害防治中的应用路径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为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