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1什么是95%粮食安全最基本的含义就是数量的安全,粮食自给率是衡量数量安全的首要指标之一。粮食自给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粮食总生产量(S)占总需求量(D)的百分数(其公式为:a=(S/D)×100%)。完全自给自足(可称为100%战略或者封闭模式)是我国过去的保证粮食安全的方式;新时期,“二维战略”(即用粮食生产和贸易来保障粮食安全)逐步代表了主流思想和观点。因此,粮食安全就转变为一个国家的粮食在多大程度上达到自给的问题,即粮食自给适度区间的确定和把握问题。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正常年份粮食自给率不低于95%就表明一国基本达到了粮…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究江苏省耕地资源的安全状况,以便为有效地进行耕地利用、保护和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采用江苏省1971—2009年修正后的耕地数据,使用最小人均耕地面积和耕地压力指数对江苏省及其地市耕地压力进行测算。结果表明,在20世纪的后20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解放了农业生产力,耕地压力指数呈逐年减小的总趋势;进入21世纪后,城市化和工业化建设对耕地的大量占用,以及农民种粮积极性的降低,使得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下降,耕地压力逐渐增大,继而政府进行的宏观调控,又使全省平均耕地压力有所缓解。然而,全省13个地市耕地压力程度呈现出显著差异,其中南京、无锡、苏州和常州耕地承受巨大压力;徐州、镇江和南通耕地压力初现;其余6个地市无耕地压力。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压力研究表明,缓解耕地压力的途径一是提高耕地粮食综合生产力,二是防止耕地的继续流失。  相似文献   

3.
国外粮食安全保障机制及对中国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别对粮食出口国(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盟)和粮食进口国(如日本、印度)的粮食安全状况及保障系统的运作机制和模式进行了概述.并提出对中国粮食安全保障系统建设的一些启示,主要包括:(1)健全粮食价格保护政策;(2)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3)建立高效的粮食储备机制;(4)加强粮食国际贸易;(5)建立粮食安全顸警系统。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粮食安全发展报告(2013-2014)》近日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部粮食安全评估报告。报告认为,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整体比较安全,大豆生产存在风险。报告从评估角度对我国粮食安全进行分析,初步建立起了粮食安全评估体系,将粮食安全等级划分为"粮食安全"、"粮食比较安全"、"粮食不安全"和"粮食危机"。经评估,2013年我国粮食生产整体状况为"比较安全",粮食流通、消费、宏观调控的等级也为"比较安全"。  相似文献   

5.
为了科学预测耕地人口承载力水平,以成都市郫县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在产能核算的基础上,形成了耕地生产能力的动态预测模型和土地承载力模型,进而划分人口承载力分区,并对郫县耕地的人口承载力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郫县2020年耕地生能力为50.5718万t,未来的耕地人口承载力较大,但是分布非常不均匀,乡镇之间可承载人数差距最大可达194377人;(2)犀浦、郫筒、红光等社会经济发达的地区耕地的人口承载力较小,人地矛盾尖锐,SR均大于0.90;(3)根据实证研究本测算方法符合了当地实际,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6.
耕地的数量是粮食生产能力的核心要素,为保障三峡库区粮食战略安全及民生稳定,保护耕地是关键。笔者以库区巫山县为例,采用粮食安全耕地面积模型,综合分析人口、粮食单产、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耕地等因素,预测2010年、2020年巫山县耕地需求量及有效耕地供给量。分析得出,巫山县2010年、2020年耕地需求量分别为33428.57 hm2、33391.25 hm2;耕地可供给量分别为41102.82 hm2、40205.62 hm2。结合县情及当地农业生产条件,确定巫山县2010年、2020年的耕地保护规模分别为41200.00 hm2、40400.00 hm2。通过对耕地供需平衡分析得出,基于粮食安全的耕地可供给量大于耕地需求量,能够满足未来粮食生产目标。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保障耕地数量及粮食安全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上接第7期)4建议及对策4.1保护耕地资源,树立节约观念"三山六水一分田"是古人对我国国土面积的形象描述,这更像是对后人的一句警示。中国目前有将近14亿人口,按照我国现代粮食生产水平和国际公认的人均粮食安全线是370kg,"18亿亩"则是中国现阶段耕地保有量的下限,这既是保护耕地的高压线,也是粮食安全的警戒线。一是要通过农田整治、宜耕后备土地开发和损毁土地复垦,进一步盘活农业用地存量,适时补充耕地和提升土地产能。  相似文献   

8.
正2020年11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举措防止耕地"非粮化",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意见》强调,要充分认识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重要性紧迫性。  相似文献   

9.
宋伟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129-133
为了提高农村居民点用地挖潜的可行性,促进农村居民点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探讨了经济欠发达区域农村居民点的用地标准。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通过农村宅基地挖潜的可行性分析推定,农村宅基地数据主要来源于农户调查。结果表明:(1)农村宅基地可以划分为生产用地和生活用地2个类型,生产用地主要包括农村宅基地内的种植、养殖以及农机具存储用地,生活用地主要包括起居室、堂屋、粮食储存等用地;(2)在保障农民必要生产和生活用地的基础上,舒兰县农户的人均农村宅基地标准在162.46m2左右比较合适;(3)通过农村宅基地用地标准推定,舒兰县合理的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应在232~295m2之间。人均150m2的农村居民点用地标准缺乏挖潜的可行性,标准应该按照保证农民正常生产与生活需求的原则确定。  相似文献   

10.
为了明确三峡库区(重庆段)各区(县)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并明确对应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之间的关系,笔者运用了统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研究区城市化率增长速度快,根据城市化率确定了不同时期各区(县)所处的城市化阶段;(2)粮食播种面积总体上呈现下降趋势与"适度增加—急剧减少—小幅增加—小幅减少"的状态,并且区(县)差异明显;(3)粮食播种面积驱动力空间分区可分为最优型经济福利—生态安全驱动区、最优型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生存型经济福利—粮食安全驱动区;(4)确定了研究区城市化阶段与粮食播种面积变化驱动力分区的对应关系。此项研究有利于缓和粮食安全保障与经济发展的矛盾,也可为研究区制定差异化的粮食安全保障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粮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生活消费品,粮食问题事关一个国家的国计民生。松辽流域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承担着国家粮食生产的重任。本文运用松辽流域1986-2008年的粮食生产数据,采用非参数M alnquist指数方法,分析转型期的松辽流域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变化特征及其主要制约因素。结果表明,松辽流域粮食生产资源投入要素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技术效率变化率偏低,规模效率是制约粮食生产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的主要因素。因此,政府应该加大力度推进技术进步,提高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率;规范土地转租行为,同时加快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实现规模经济,从而提高粮食生产率和资源配置效率,切实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2.
龚宇  张红红 《中国农学通报》2010,26(23):375-379
以1991a-2006a唐山地区夏粮作物旱灾面积为基础,从产量损失和经济损失两方面对旱灾损失进行了估算。结果显示:⑴1991a-2006a夏粮因旱累计减产17.99×108kg,平均每年减产1.12×108kg;产量损失最大年份为1999a(减产2.2×108kg),产量损失最小年份为2006a(减产0.2×108kg);(2)按1990a不变价格计算,累计经济损失15.3×108元,平均每年损失0.96×108元。按当年价格计算,累计经济损失19.6×108元,平均每年损失1.2×108元;(3)减产利润损失最大年份为1995a(利润损失为0.68×108元),利润损失最小年份为2000a(利润损失为-178.4×104元)。不变价格和当年价格计算的经济损失以及产量损失与利润损失间的非一致性,对农业保险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李娜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23):302-309
2010年,一系列“蒜你狠”、“豆你玩”、“姜你军”的接力上涨所产生的示范效应引起了更大范围的菜价持续性上涨,使得居民手中的“菜篮子”沉重起来,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2004-2011年蔬菜(以大白菜、黄瓜、西红柿、豆角和土豆为例)生产者出售价格、批发价格、零售价格以及批发价格与居民消费相关数据(可支配收入、消费性支出、鲜菜购买量)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五种蔬菜平均价格(出售价格、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普遍上涨;2004-2011年五种蔬菜的平均价格水平变化幅度存在一定的差异;2004年以来尤其是2009年以来我国蔬菜价格过高、过快上涨影响到了城镇居民特别是低收入水平家庭(最低收入户、困难户、低收入户)的消费。  相似文献   

14.
分析1949-2007年我国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的统计资料,建立粮食、棉花、油料、糖料、水产品人均占有量的向量求和自回归模型,优于单变量求和自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预测了未来10年我国粮食、棉花、油料、糖料、水产品的人均占有量。  相似文献   

15.
为明确已认可的中国东方蜜蜂亚种和地理种群,确定一个地方良种提供依据。从中国蜂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出发,利用东方蜜蜂形态测量和分子数据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1944年以来,中国东方蜜蜂(Apis cerana F.)已确立有13个亚种,按国际动物命名法规,1970年以后东方蜜蜂的三名法(亚种名)不再具有法律效力,亚种的拉丁学名均系异名,不能再用;东方蜜蜂形态测量研究表明,中国东部地理种群是中华亚种,云南南部地理种群是印度亚种,云南南部地理种群和阿坝种群可以区分,但不能区分云南南部、海南和西藏的东方蜜蜂地理种群;分子数据分析研究表明,中国的东方蜜蜂线粒体DNA单倍型(基因型)和印度、日本、朝鲜一样,都同属亚洲大陆组并无分化。并证实甘肃南部和四川北部阿坝的单倍型(基因型)最为丰富,东方蜜蜂的阿坝地理种群应有存在。  相似文献   

16.
基于生猪产业与粮食安全的相互依存关系,旨在判断两者的协调发展程度,寻找促进两者协调共生的途径。本研究采用协调度计算方法,构建了生猪产业与粮食安全协调度指标体系,对生猪产业与粮食安全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根据CCDPIFS的取值将生猪产业分为4种模式并以黑龙江省为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猪产业处于基本协调模式,通过协调度指标可以有效的描述生猪产业和粮食安全的竞协状态,并可以此为依据调整生产实践。本研究得出结论,可以从保持粮食产量、开发“非粮”饲料、提高饲料利用率以及养殖模式选择等方面促进生猪产业与粮食产业的协调共生。  相似文献   

17.
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中国粮食安全形势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出中国粮食安全的观念、制度与技术创新思路。在粮食安全观念创新上,要树立“大粮食”观念,逐步实现粮食的数量安全、经济安全和营养安全三级目标,确保粮食增产与增收同步,并重点保障口粮安全,开放非口粮市场。在粮食安全的制度创新上,要推进土地股份合作制,强化耕地评审管理制度,建立和健全粮食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粮食市场购销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强化粮食产购中的调控与管理力度。在粮食安全的技术创新上,着重调整粮食产销的区域布局,推行多熟超高产生产技术,构建“大粮食”生产结构。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农业CGE模型的耕地政策对粮食安全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通过构建农业一般均衡模型(CGE),本研究分析了耕地面积减少条件下的粮食安全问题。模拟结果显示,粮食耕地面积减少将导致土地租金、物价指数、GDP价格指数、投资价格指数、出口价格指数增长,导致投资、资本和实质GDP减少,直接影响就业、实际工资、名义工资、家庭可支配收入,家庭消费和政府消费缩减。人民币升值影响出口、关税收入减少,净出口对GDP贡献减少,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变坏。因此,在保障粮食安全政策中,必须坚决维护1.2亿hm2耕地红线不动摇,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对新疆南疆干旱区科学制定农业发展规划、促进农林牧协调发展和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决策依据。以新疆和田县为例,通过对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采用灰色线性规划方法,构建优化模型,进行农业产业结构及生产布局的优化配置和合理布局研究。优化结果表明:通过优化,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分别由2009年的43%、38%、17%调整为33%、45%、19%,农业内部形成了以林为主、以农带牧、以牧促林、农林牧统筹协调发展的产业联动格局;种植业内部结构趋于合理,粮经草的种植比重由74:21:5调整为60:25:15;特色林果业中核桃、红枣、葡萄的优势地位得到巩固,种植面积占总面积的88%,"南核北枣"、"北葡"战略布局全面形成,南部乡镇核桃种植面积占72%,北部乡镇红枣和葡萄种植面积分别占89%和82%;畜牧业牲畜存栏头数达到77.31×104头(只),保持平稳增长,养禽出栏规模为103.8×104只,呈快速增长态势;农业综合效益明显增加,农业净产值达到11.55亿元,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农业纯收入达到5200元。表明农业产业结构和生产布局优化方案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且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对当地农业结构调整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四川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及其动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揭示四川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粮食单产变化的主要原因。基于1988-2008年四川省21个市州区统计数据,运用统计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分析该省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动因。研究结果表明:(1)四川省多年平均粮食单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市州区粮食单产总体呈增长趋势。(2)各市州区粮食单产水平差异显著,最高的是德阳市,最低的是甘孜州,前者为后者的2.5倍,市州区间单产水平差距逐渐减小。(3)粮食单产水平显著上升的市州区个数占总数的一半以上,除资阳市粮食单产略有减少外,其他市州区稳中略有增加。(4)化肥用量、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指数和粮食收购价格指数是影响粮食单产时空变化的主要动因。笔者提出增加农业生产物质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改良中低产田是挖掘粮食单产,提高粮食产量和增强粮食安全保障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