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围绕菏泽种业新品种选育、种质资源保护利用、良种繁育、推广、经营等重点领域开展调研,通过对菏泽市种业现状的梳理,指出了种业发展中存在育种创新能力缺乏、种业企业实力不强、商业化育种能力薄弱、良繁基地建设标准低等问题。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商业化育种能力建设;增加政策扶持力度,增强种子企业竞争力;加强新品种展示评价中心建设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等对策建议。以期提高菏泽市育种创新能力,加快构建现代种子产业体系,加快菏泽市由用种大市向种业强市转化,推动种业产业化健康有序发展,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种业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础,种业物流是现代种业活动中重要的一环。当前我国对种业发展给予了多方面的支持,育种产业发展迅速。种子企业是产生种子流通需求的主体,但各个种子企业都投入大量时间与资金进行研发育种,对种子的物流过程关注度低,利用和发展种业物流的意识不够强。在整个物流过程中,还存在农村地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物流 网点设置存在缺陷、物流人才短缺、物流过程监管不足、物流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以种业物流过程为研究对象,针对参与种业物流活动中的各项因素,利用 PEST 分析法,分析了当前种业物流发展面临的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及技术环境,总结了有利于种业物流发展的积极因素,也针对当前种业物流过程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改进优化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起,四川省大豆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中国大豆种植黑马。就国内外育种发展比较、四川大豆育种情况等进行总结概述,分析了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的机遇与现存的问题,对四川省大豆种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并提出在促进大豆商业化育种发展上,加强分工合作;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大豆新品种;建设领军龙头企业,推进大豆种子企业建设;保障大豆种业发展,健全种子售后服务体系4条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种业面临的问题及其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作物种业是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根本。针对我国种业存在的企业规模小,产业集中度不高;科技创新体制不健全,研发投入不足;育种、生产基地分散,基础设施薄弱;人才资源不足;监管体系不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不力;企业品牌意识不强,分销渠道需要整合;育繁推一体化体系尚不完善等问题,提出了改革种业科技创新体系,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保护开发利用种质资源,培育突破性新品种;改善种子生产条件,提升种子质量;加强种业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强化种子监管调控,保护知识产权;强化种业品牌建设,健全营销渠道网络;种子企业准确定位,向育繁推一体化方向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高灿红  赵良侠  陈爽  张文明 《种子》2013,32(1):63-69
对《安徽省人民政府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主要育种机构科研成果和种业企业经营状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小麦、水稻等作物育种上可能实现突破的有安徽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和大型种业公司;完成种子经营目标的企业可能是合肥丰乐种业、安徽荃银高科等10余家;优势种子生产基地建设面积偏少;落实措施具体,部分富有独创性;种业发展目标比较切合实际。  相似文献   

6.
《种子世界》2014,(1):53-53
<正>各部门、各地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加大种业扶持力度,加快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推进种子企业做大做强,现代种业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商业化育种体系加快构建农业部组织中国农科院与骨干企业开展紧密科企合作,推动隆平高科和垦丰种业等20家企业分别组建了水稻、玉米分子育种平台。国  相似文献   

7.
种子产业化是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育种单位必须正确认清形势,正确分析自身参与种业竞争的条件,解决好参与种业竞争的关键问题,积极参与到我国的种业建设之中,为农业产业化做出新的贡献。1积极参与种业竞争《种子法》明确规定,国家要扶持种质资源保护工作和选育、生产、更新、推广使用良种,鼓励品种选育和种子经营相结合,同时还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设立专项基金用于扶持良种选育和推广。《农业发展纲要》也明确指出,育种机构改革有两条出路,一是自办企业,二是进入企业,走产业化发展道路,充分发挥品种和品牌的竞争优势。农业育种单位是…  相似文献   

8.
孟山都是全球最大的种业公司,构建的基于农资一体化的"种子+农药"双核种业发展模式,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我国种业发展需要借鉴的地方。企业并购、种业整合,注重构建"农资一体化"、"农机一体化"种业企业,通过并购整合,加强育种研发,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种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种业导刊》2006,(12):51
河南瑞希种业有限公司是由北京种子企业、省内外育种专家、种业界知名人士共同出资组建,按现代企业制度设计、规范管理、专门从事农作物种子的繁育、开发、生产、加工、销售及农技服务的新型高科技种子企业。其核心工作:走科技之路,聚神州精英,创种业品牌,树求实形象。其使命:致力于推动中国种业的发展。公司采取育、繁、推一体化的发展战略。目前已在郑州、许昌、海南等地建立了育种站,配备先进的种子检测加工设备和良好的繁种、生产基地,聘请一批在国内享有声望的种子管理、育种、市场营销专家为公司发展战略智囊团。公司先后与河南农大、…  相似文献   

10.
云南楚雄具有种子繁育独特的自然资源条件,优越的区位、产业及技术优势,但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体制、科技、人才等方面制度措施不完善,产业链脱节,品牌创建不足,市场竞争力不强等问题。针对性提出楚雄要强化现代育种创新能力、种业品牌体系、人才科技、种业产业集群建设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思路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短板。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就是加强以种业创新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创新等农业供给侧薄弱环节。我国种业发展存在问题主要是:种业育种研发能力不强、种业企业规模小、缺乏核心竞争力、种业发展监管体系不完善和互联网种业建设刚刚起步。将"精品种子"生产作为我国种业发展供给侧改革的战略定位,通过种业整合,提升我国种业发展的整体实力,扶持种业企业打造种子研发平台,建立价值营销体系,推行种业精细化服务和加强种子认证制度建设与知识产权保护是我国种业供给侧改革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十三五”以来,安徽省作物种业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仍不能满足现代种业的发展需求。文章从种质资源保护境况、种子企业实力、育种人才流动、地方科研育种能力、市场监管环境等方面分析了安徽种业发展所面临的困境,提出完善种业市场监管、培育种子企业、提高创新育种能力、健全人才管理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近年来,宁波市高度重视种业发展,把种业作为推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柱产业来抓,创新育种机制、加强基地建设、着力提升产业效益、切实提高供种保障能力,种子品牌效应逐步凸显,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取得了新的成效,种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1宁波市种业发展现状1.1创新育种成效显著立足自主创新,选育优良品种,是宁波市种业的立身之本。2014年全市杂交水稻、瓜菜、畜禽等育种力量持续发力,在优势农作物良种选  相似文献   

14.
高粱是内蒙古自治区主要杂粮作物之一,在我国北方农业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农业结构的不断调整,高粱以其抗旱、耐盐碱、产量高等栽培特点,成为内蒙古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内蒙古自治区高粱育种研发现状及高粱种业发展潜力进行分析,针对当前内蒙古自治区在高粱品种选育、专属品种研发、种子科研主体和育种平台等方面的困境提出了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创新生物育种平台、提高育种技术、引进科研人才、建设高粱种子生产繁育基地、打造高粱育种核心企业等对策,为推动高粱种业快速发展、推进种业振兴建设增添助力。  相似文献   

15.
种业国际化发展趋势及中国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种业国际化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制约中国种业国际化的障碍因子。针对目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机制、育种新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积极转换企业机制,重视发展龙头企业,加大对种业的科技投入,加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育种,依法对种子产业进行管理,提升中国种子产业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6.
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制约问题及战略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明确良种是确保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前提和基础上,通过对我国种业发展现状、制约问题的深入分析,提出了我国种业应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培育大型龙头种业集团、深化科企长效合作、建立企业商业化育种新机制、进一步强化种子质量管理以及加强种子市场监管等方面提升竞争力的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7.
根据种业国际化的主要特征,分析了制约中国种业国际化的障碍因子。针对目前种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企业机制、育种新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管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积极转换企业机制,重视发展龙头企业,加大对种业的科技投入,加速发展和推广应用生物技术进行作物育种, 依法对种子产业进行管理,提升中国种子产业化水平等。  相似文献   

18.
种业安全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通过对上海市种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的深入分析,从做好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强化科研育种创新、加大种业企业扶持、加大种业基地建设、强化种子质量检验能力等方面提出战略对策。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诚信建设、信用等级评定作为种子企业发展之道,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高度重视,诚信与信用机制建设已成为种子企业加强品牌建设、强化内部管理和质量控制的中心工作,也成为种子行业信用机制建设的核心内涵。我省种子企业从注重经营效益到注重建设企业诚信与信用机制,思想观念和整体素质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切实提高了我省种业在全国的知名度和认同度,树立了“苏种”品牌信誉,使种子使用者对“苏种”进一步增加识记程度、接受程度和信用程度。笔者结合近几年我省种业诚信建设实际,对新时期我省种业诚信与信用机制建设等问题进行了深层次思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科研院所和种子企业的实地调研发现,种子企业与科研机构开展了品种经营权转让、共同开展育种研发、引进育种人才和种质资源等多种模式的合作,促进了一批优良品种、种质资源和育种人才流向种子企业。但种业科企合作还存在着品种经营权转让不规范、种质资源共享不足、科研人员流动机制不畅、国家育种科研投入错位等突出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化种业体制机制改革,加强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促进种业产学研结合,从而实现种子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