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然沙冬青土壤种子库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野外样方调查、种子鉴定及种子发芽等相结合的方式,对天然沙冬青种群种子库进行研究,以期揭示天然沙冬青土壤种子库特征及与种群更新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天然沙冬青种群土壤种子库比较丰富,平均密度为11粒/m2;种子主要存在于土壤表层,在有结皮存在的情况下,种子才有可能存在于0~2 cm土层中,以下土层没有种子;沙冬青种子发芽率与土壤种子库呈负相关,种子库丰富的地方,种子的发芽率较低,这一对矛盾造成幼苗数量的稀少,进而影响天然沙冬青种群的自然更新。  相似文献   

2.
温度对3种金缕梅科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满莲  文香英  韦霄  蒋运生  唐辉 《种子》2016,(10):79-83
选用金缕梅科濒危植物半枫荷和广布种阿丁枫与枫香树为研究材料,比较研究了不同温度(15、20、25、30℃)对3种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以期从种子生态学的角度探讨半枫荷濒危的机制.结果表明:半枫荷的种子最大,其千粒重显著大于阿丁枫与枫香树.3种金缕梅科植物的种子萌发曲线相似,4个实验温度下均能萌发,并且萌发率高、萌发速度快、萌发持续时间短.3种植物15℃下的种子萌发率均最低,但半枫荷与阿丁枫的萌发率均能达到70%以上,枫香树能达到50%以上;其中半枫荷各温度下的种子萌发率均显著高于阿丁枫和枫香树,25℃下能达90%.随着温度的升高,3种植物种子的萌发开始时间和萌发持续时间均显著缩短,其中半枫荷15℃和30℃下的萌发开始时间早于其它2种植物,15℃下的萌发持续时间长于其它2种植物.总体而言,3种金缕梅科植物种子萌发适应的温度范围均较广,其中半枫荷的种子萌发能力最强.推测半枫荷对单个种子的投入大,种子集中在某一时段萌发,种群在受到强烈干扰时难以短期内恢复种群规模,这可能是其濒危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种子》2019,(5)
土壤种子库技术是矿区废弃地植被恢复的重要方法,弄清不同恢复模式下种子库与地上植被之间的关系是有效利用该技术的前提。以云南建水锰尾矿恢复的醉鱼草(Buddlejaofficinalis)灌丛、香根草(Vetiveria zizanioides)草丛、肿柄菊(Tithonia diversifolia)群落为对象,以人工林蓝桉(Eucalyptus globulus)林为对照,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萌发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各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的关系。结果显示:1)尾矿起源各群落地上植被(0.50、0.06、2.18、vs. 2.12)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1.32、1.42、1.78 vs. 2.65)均低于对照群落; 2)地上植被物种多样性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成正相关(R~2=0.187,p=0.005); 3)对照群落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物种相似性较高,尾矿恢复各群落较低,且不同恢复模式间相似性差异较大; 4)香薷(Elsholtzia ciliata)与醉鱼草为4个群落土壤种子库共有的优势种,各群落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优势种不完全同步。研究结果表明恢复措施对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影响野生植物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生植物种子在适应环境过程中形成了复杂的萌发机制,由于萌发过程是不可逆的,为了确保萌发后的正常生长,植物种子必须感知季节、土壤状况,周围植被竞争等因素,因此,萌发必须选择适宜的时机和环境条件.影响种子萌发的因素包括光、温度、水分、空气、化学物质、埋藏深度和生物因素等,认识影响野生植物种子萌发环境条件对保护野生濒危植物和控制毒害植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瀚  何九军  杨小录 《种子》2012,31(1):42-44
为了更好地认识重金属铅对植物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常见的萝卜种子作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的pb2+对萝卜种子萌发、幼苗根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pb2+浓度变化并不影响萝卜种子萌发率,但随着浓度的增加,对幼苗的形态、根长、根毛的产生及叶绿素的含量均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阐明植冠种子库结合粘液繁殖体对典型沙生植物乌丹蒿在种群繁衍过程中适应沙丘流动性的生态功能,笔者总结了以往对乌丹蒿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特性的研究,分析了乌丹蒿的植冠种子库延迟脱落种子特性、对种子库、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的调节作用、粘液繁殖体的粘液促进种子抗远距离传播能力及对种子萌发和幼苗发育的作用。结果表明,乌丹蒿同时通过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来保证母株周围种子的持续供应和幼苗的集群形成。植冠种子库和粘液繁殖体通过调节繁殖体传播、种子库格局、种子萌发和幼苗出土来减缓风蚀沙埋、季节性干旱对种子供应和幼苗生成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沙生植物补员和定居的成功率。2种机制在乌丹蒿种群繁衍过程中的作用对揭示沙生植物的适应机制、恢复沙丘植被和保护沙丘植物多样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种子传播是紫茎泽兰入侵扩散的重要途径.以紫茎泽兰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人工林下与林缘个体种子的形态特征与萌发特性.结果表明,林缘开阔生境种子重量极显著高于林下郁闭生境中的种子;林缘开阔生境中的种子萌发率较高,其种子萌发指数极显著高于林下的种子.林缘种子定居能力强,而林下种子更易于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8.
为探明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对未来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采用模拟控温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10℃/20℃,20℃/30℃)对伊犁绢蒿荒漠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密度、物种组成、幼苗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增加后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及总体可萌发种子数量呈现降低,低温下物种丰富度高于高温,且增温对围栏内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高于围栏外。增温抑制伊犁绢蒿、涩芥、新疆落芒草、鹤虱、角果毛茛、针茅的萌发数量,促进小画眉草、灰藜的萌发。温度升高抑制了伊犁绢蒿、涩芥株高的生长,降低了萌发幼苗的总体生物量及其群落高度,促进小画眉草株高的增加。总之,温度升高不利于伊犁绢蒿荒漠土壤中种子的萌发及其萌发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对未来温度变化的响应机制,采用模拟控温方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处理(10℃/20℃,20℃/30℃)对伊犁绢蒿荒漠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密度、物种组成、幼苗株高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增加后围栏内外土壤种子库及总体可萌发种子数量呈现降低,低温下物种丰富度高于高温,且增温对围栏内土壤种子库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高于围栏外。增温抑制伊犁绢蒿、涩芥、新疆落芒草、鹤虱、角果毛茛、针茅的萌发数量,促进小画眉草、灰藜的萌发。温度升高抑制了伊犁绢蒿、涩芥株高的生长,降低了萌发幼苗的总体生物量及其群落高度,促进小画眉草株高的增加。总之,温度升高不利于伊犁绢蒿荒漠土壤中种子的萌发及其萌发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的物种组成、密度、垂直分布等特征,以2年生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相邻的大叶栎人工林作对照,取其土壤,通过室内种子萌发的方法,研究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1)各土壤层种子萌发的规律基本一致,大约从第7天开始进入种子萌发高峰期,第19天萌发高峰期基本结束,随后进入缓慢萌发期,至最后停止萌发;(2)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储量较大,种子密度为9804粒/m2(对照为3614粒/m2),共计物种15种,分属于9科,其中禾本科的弓果黍为优势种,种子密度为8849粒/m2,占土壤种子库总量90.26%;(3)种子库垂直分布格局显示,80%以上的种子储存在枯枝落叶层和0~5 cm的土壤中。2年生桉树人工林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大于大叶栎人工林,其组成以草本为主,灌木次之,种子多集中在枯枝落叶层和浅层土壤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