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脱毒甘薯快繁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脱毒甘薯Ⅰ号最佳钾肥施用量,通过固定氮、磷肥用量,以钾肥为变量,进行了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延长了块根生长期、延长了薯块迅速膨大期天数,增加了光舍产物积累,提高了产量,以施K2O16kg/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3.
留叶枝去早果枝对抗虫棉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为探索留叶枝去早果枝对抗虫棉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于2004—2005年以两个不同熟性的抗虫棉品系K640和K9918为材料,在济南和临清进行了留叶枝去早果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正常整枝(去叶枝)相比,留叶枝去早果枝显著促进了两个品系的株高增长和叶面积扩展,叶面积系数提高了24%~94%。早熟品系K640在2004年和2005年分别比正常整枝增产7.4%和15.6%,而中早熟品系K9918的产量在2004年与正常整枝相当、2005年减产12.0%。留叶枝去早果枝显著减少了伏前桃比例,而相应提高了伏桃和秋桃的比例。留叶枝去早果枝对平均衣分影响不大,但显著影响铃数。分析认为,留叶枝去早果枝对棉花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效应主要是通过提高叶源、降低库源比实现的,只有在叶源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采取该措施才有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4.
5.
苏渝 30 3(渝苏 30 3)系江苏省农科院粮作所与重庆市甘薯研究中心合作于 1991年从宁 B5 8- 5×苏薯 1号的杂交组合后代中选育而成的优良淀粉加工及饲用甘薯新品种。 1997年以来分别通过了四川省、重庆市、江苏省和江西省的农作物品种审定。主要特征特性 顶叶绿边缘带褐色 ,叶片心脏形 ,叶柄绿带紫色 ,蔓绿带紫色 ,长蔓型 ;单株分枝数7~ 8个 ,单株结薯数 3~ 4个 ,薯型下膨纺锤形 ,薯皮红色 ,薯肉淡黄色 ,结薯整齐 ,商品薯率高。育苗试验表明 ,该品种萌芽性好 ,出苗量较多 ,薯苗粗壮 ,百株苗重为 831g,比徐薯 18高 10 .1% ;栽后发根还苗快…  相似文献   

6.
季志仙  叶彦复 《种子》1998,(1):64-65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不断加强,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农业试验站和州立大学农业中心的甘薯育种和植物保护学专家于1995年来华考察,双方就甘薯育种学和抗病虫害等研究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互换了一些种质资源,本文报道了美国提供的甘薯集团杂交种在杭州种植的评价结果。l材料与方法获9个代号的甘薯集团杂交种,共计种子223粒,这些实生种子于1996年3月26日播于28C电热温床营养钵中,4月3O日移苗,6月6日剪苗栽植于大田,每一品系插苗5~6株,不设重复,栽培密度为gocmX15cm。生长期间管理同大田生产,生育期124天。观察和考察项目包括结薯品系数…  相似文献   

7.
8.
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优势和现状,通过深入到陕北蔬菜生产和销售的第一线就其日光温室蔬菜生产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综合分析陕北黄土高原区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结果认为,主要存在着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和消费的社会意识和氛围不浓,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相对较低;蔬菜“优质优价”的市场机制还未建立,蔬菜质量监督检测机构尚未形成;日光温室蔬菜无公害标准化生产的推广服务体系尚未建立,产业化组织机制发育不健全;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规模小,品牌产品缺乏;农民文化水平偏低等五个方面的制约因素。并就陕北日光温室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充分发挥气候资源优势,合理规划设施布局;实施品牌战略,推行无公害生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市场竞争力;科学管理,提高生产水平;加强组织领导,走产业化之路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福建省新一轮林改尚存的若干问题及对策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建省新一轮林改虽已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对林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进行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运用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指出了当前林改中尚存的林木限额采伐、生态负外部性、资金短缺和规模不经济等问题。对此,不仅要按照“区别对待”和“逐步推进”的思路改革和完善限额采伐管理制度,还要妥善地解决部分分户后的山林被划为公益林问题,并采取约束与激励相结合的措施防范生态负外部性问题。同时,努力拓展多元化的林业筹资渠道,大力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实现规模效益,并注意规范林地使用费的收取和使用,从而实现林改的各项目标。  相似文献   

10.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春生  杨立明 《种子科技》2001,19(6):368-369
甘薯是无性繁殖作物 ,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易感染病毒 ,导致种性退化 ,影响产量和品质。甘薯通过脱除病毒 ,既提高了产量 ,又改善了品质。福建省龙岩市农科所于 1996年对脱毒甘薯进行应用研究 ,并相继在全省范围内推广 ,平均增产 18.2 %。实践证明 ,脱毒甘薯比未脱毒 (同品种 )生长势强 ,结薯早 ,大、中率高 ,薯皮光滑 ,增产效果显著。1 脱毒甘薯的增产机理1.1 营养生长旺盛 ,光合作用强。对脱毒甘薯龙岩 7- 3栽后 30 d调查 ,脱毒苗比未脱毒苗单株主茎增加16 .2 % ,叶面积增加 5 0 % ,茎基部分枝数增加 36 .1% ,茎叶鲜重增加 37.5 %。栽后 …  相似文献   

11.
打顶后NAA处理对烟草生长、烟叶中钾和烟碱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云南省田间连续三年研究了打顶后在茎断面涂抹萘乙酸(NAA)处理对烤烟植株生长、钾素吸收、烟叶中钾和烟碱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打顶导致整个烟株中钾素的钾素损失,烟叶中钾浓度下降,烟碱浓度增加。打顶后NAA处理可以增加烟株对钾素的吸收,并促进钾素向叶片中分配,使叶片钾浓度提高;同时降低叶片烟碱浓度。第一次NAA处理两周后用NAA再处理一次虽然可以进一步提高烟叶钾浓度,但使叶片干重稍有下降,且在操作上多一道工序。若开花后不打顶,虽然叶片中钾浓度较高,但大大降低了叶片干物重,严重影响叶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2.
为了快速进行甘薯病毒田间检测和脱毒苗诊断,该研究建立了一个能够同时检测SPCSV、SPLV和SPFMV这3种病毒的多重RT-PCR检测方法。根据GenBank公示的甘薯病毒基因序列来设计3种甘薯病毒的引物,分别对模板浓度、退火温度、Mg2+浓度和循环次数进行优化,同时对模板浓度进行10倍梯度稀释,检测多重RT-PCR灵敏度。结果显示,模板浓度为19 ng/μL、退火温度为52℃、Mg2+浓度为0 mmol/L、循环次数为40次时,可以同时扩增出大小为276 bp、570 bp、425 bp三种病毒的基因片段,多重RT-PCR检测灵敏度为10-4,单一RT-PCR检测灵敏度为10-3,多重RT-PCR检测灵敏度是单一RT-PCR的10倍。该研究使用优化的多重RT-PCR检测技术可获得稳定、灵敏、准确、高效地和同时地检测田间复合侵染的3种甘薯病毒。  相似文献   

13.
14.
为探讨脱毒甘薯Ⅰ号最佳钾肥施用量,通过固定氮、磷肥用量,以钾肥为变量,进行了单因子随机区组试验,结果表明,随钾肥施用量增加,延长了块根生长期、延长了薯块迅速膨大期天数,增加了光合产物积累,提高了产量,以施K2O16kg/667m2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脱毒甘薯北京553的生长动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结果表明,北京553脱毒后,地上,地下部和普通苗各期生长曲线趋向基本一致。但脱毒苗植株健壮,茎叶生长迅速,光合面积大,薯块膨大早,膨大速度快,地上部与地下部生长相对协调,增产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一个与甘薯茎线虫抗性相关的RAPD标记的获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高抗甘薯茎线虫病品种徐781和高感茎线虫病品种徐18及其杂交后代为实验材料,在亲本和后代株系建立的抗病池、感病池中筛选RAPD引物,获得一条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连锁的标记S447.经过亲本徐781和徐18杂交的F1代品系的验证,初步确定该标记与甘薯茎线虫病抗性基因具有相关关系,连锁距离为17.93 cM标记S447已提交Gene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EF121325.该标记可为常规抗病育种中早期抗甘薯茎线虫病性状的筛选以及在抗甘薯茎线虫病育种中提供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相似文献   

17.
IIa.  MR 《国外作物育种》1993,(5):28-29
  相似文献   

18.
19.
食用菌病虫害危害分析与防治关键控制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国内有些食用菌基地使用农药现象比较严重,食用菌产品农药残留超标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了食用菌产品的质量安全,并成为制约我国食用菌产品出口的瓶颈。本文在全面分析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病虫害发生特点的基础上,从食用菌生产工艺、食用菌病虫害关键控制点、规范使用农药和食用菌安全生产全程质量控制等方面提出了食用菌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建议,为食用菌安全生产和全面提高食用菌产品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