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三种猪繁殖障碍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河南省不同规模猪场问卷调查、现场问询调查和采样检测,获取有关猪瘟(CSF)、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PRRS)、圆环病毒病(PCV-Ⅱ)等疫病流行病学的相关情况。结果表明,PRRSV阳性猪场为34.4%,CSFV阳性猪场为41.7%,PCV-Ⅱ阳性猪场为36.2%;CSFV与PRRSV、PCV-Ⅱ混合感染分别占CSFV感染的24.54%和37.79%;PRRSV与PCV-Ⅱ混合感染占PRRSV感染的36.87%。提示猪群中三种疫病感染严重,CSFV、PRRSV与PCV-Ⅱ混合感染比较普遍  相似文献   

2.
2008年3月,新乡市某猪场发生了以一种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及弱仔为特征的疾病。采集流产胎儿和死胎的肺、肝、脾脏等病料,制悬液,取上清,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另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美洲株VR-2332 ORF7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提取流产胎儿的肺、肝等组织中PRRSV的RNA,经RT-PCR扩增,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阳性,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通过对该猪场采取紧急接种疫苗、彻底消毒等综合防制措施,控制了该病的流行与蔓延。  相似文献   

3.
一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RT-PCR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3月,新乡市某猪场发生了以一种经产母猪和初产母猪流产、死产、产木乃伊胎、死胎及弱仔为特征的疾病.为确定病原,采集流产胎儿和死胎的肺、肝、脾脏等病料,制悬液,取上清,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病变,另根据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美洲株VR-2332 ORF7基因序列设计一对特异引物,提取流产胎儿的肺、肝等组织中PRRSV的RNA,经RT-PCR扩增,检测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为阳性,结合病史和临床症状,诊断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通过对该猪场采取紧急接种疫苗、彻底消毒等综合防治措施,控制了该病的流行与蔓延.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湖北省内规模化养猪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感染及疫苗免疫状况,在省内17个地市的50个规模化猪场采集5160份血清样品进行了PRRSV抗体检测。结果显示:未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33.54%(21.10%~46.92%),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0,母猪的阳性率为7.69%,而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34.24%、28.18%和38.53%;免疫猪场PRRSV抗体平均阳性率为75.52%(68.46%~100%),其中公猪的阳性率为100%,母猪的阳性率为96.78%,育肥猪、保育猪及哺乳仔猪的阳性率分别为70.07%、74.28%和68.46%。说明PRRS在湖北省普遍流行,且感染程度高,流行范围广,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5.
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猪场的常见和多发病,不但可直接造成猪发病或死亡,而且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等并发或继发,严重危害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正>副猪嗜血杆菌病,已经成为猪场的常见和多发病,不但可直接造成猪发病或死亡,而且常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圆环病毒、流行性感冒、伪狂犬病等并发或继发,严  相似文献   

7.
山东某猪场繁殖障碍性疾病的诊断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ELISA、PCR、RT-PCR及细胞培养等方法对山东某猪场流产、死胎及出生后几天死亡的小猪进行猪瘟病毒(CSFV),伪狂犬病毒(PRV),圆环病毒2型(PCV-2),细小病毒(PPV)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五种繁殖障碍性疾病进行检测,并应用ELISA猪瘟抗原检测试剂盒检测猪瘟病毒.检测结果表明,猪瘟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为阳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毒均为阴性.根据结果判定该猪场发生猪瘟病毒与圆环病毒2型混合感染的繁殖障碍性疾病,其中以猪瘟感染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北屯市周边地区养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效果。采集北屯市周边地区5个养猪场不同猪群的1 008份血清样本,应用ELISA抗体检测方法,对其进行口蹄疫(FMD)、猪瘟(CSF)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抗体检测。结果表明,该地区口蹄疫病毒(FMDV)、猪瘟病毒(CSFV)、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SSV)的平均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84.33%(850/1 008)、86.61%(873/1 008)和87.30%(880/1 008),且各养殖场之间差异不显著(P> 0.05),猪群整体免疫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70%)。说明北屯市周边地区猪场主要疫病免疫效果良好,但距离创建净化场还有差距,需要动物防疫部门和养猪场共同努力,修改完善免疫方案,切实提高猪群免疫水平,为北屯市养猪行业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9.
研究2009-2010年我国部分地区猪圆环病毒2型(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混合感染的情况。采用PCR和RT-PCR方法对采集自我国安徽、江苏、山东、浙江等7省的227份组织和血清样品进行PCV2和PRRSV检测。PCV2a感染率为15.9%,PCV2b感染率为44.5%,PRRSV感染率为45.8%,其中17份样品表现为PCV2a和PRRSV的混合感染,50份样品表现为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10份样品表现为PCV2a,PCV2b和PRRSV的混合感染,分别占样品总数的7.5%,22.0%和4.4%。猪群中PCV2和PRRSV的感染比较普遍,混合感染率也较高,加重了疫病防控的难度。  相似文献   

10.
摘要: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可以在原代猪肺泡巨噬细胞(PAM)、CL2621细胞系及Marc-145细胞系上生长繁殖,但对于其增殖规律不甚了解。试验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在Marc-145细胞中的增殖规律;结果发现:病毒在接种后12 h开始大量增殖,在18-36 h增殖最为迅速,在36-48 h病毒增殖达到最高峰;研究还发现在18 h 时Marc-145细胞开始释放病毒,48 h达最高峰。该结果为研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的致病机理及利用细胞毒生产疫苗提供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生态环境数据和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构建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对全省的生态经济分异特征进行分析,完成了以市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区划研究。结果表明:河南省生态环境状况可以分为优和良两个级别,分别占河南省总面积的27.22%和72.78%;河南省经济发展状况可以分为经济较好区、经济中等区、经济较差区3个级别,分别占河南省总面积的4.51%、61.67%、33.82%;根据河南省市域尺度上的生态环境状况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状况,将全省划分为5个生态经济区。调整产业结构和保护生态环境是河南省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河南省土壤养分变化,为河南省土壤施肥提供参考,运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比分析1982、2009年2个不同时期河南省土壤有效锌的含量,探讨20多年以来河南省土壤有效锌时空变异的规律。结果表明:2009年河南省有效锌质量分数比1982年增加了41.67%,2个时期土壤有效锌变异系数分别为29.1%和37.3%,变异程度均为中等变异,最优拟合模型为球状模型,具有中等的空间相关性。20多年来,河南省土壤有效锌含量只有北部地区呈减少趋势,其余地区大体呈现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其中漯河市、驻马店市、信阳市增幅较大,焦作市、开封市减少较多,在农作物施肥、土壤管理等过程中,应及时控制有效锌元素含量的合理范围。  相似文献   

13.
2010-2011年河南省部分地区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解河南省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和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情况。从河南省15个地市发病鸡场采集病鸡组织样品309份,采用鸡胚尿囊腔传代接种法分离病毒,并利用血凝试验(HA)、血凝抑制试验(HI)和RT-PCR试验对分离毒株进行鉴定。结果表明,3类病毒的总检出率为26.54%,其中NDV、IBV和AIV(H9)的检出率分别为11.00%、3.88%和11.65%。2010年10月NDV和IBV检出率均最高,分别为30.00%、15.00%,2011年1月AIV(H9)检出率最高,为43.24%。2类病毒混合感染的检出率达3.24%。表明2010年7月-2011年4月H9亚型禽流感、新城疫以及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在河南省部分地区普遍流行,且存在一定程度的混合感染。为有效预防和控制河南省3种主要疫病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全面反映河南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情况,从多方面挖掘影响河南省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影响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选取了河南省2004—2013年的耕地及与耕地有关的数据,提取16项指标,采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法,综合分析河南省历年来的耕地资源利用可持续性,然后利用线性回归对截至2020年的河南省耕地利用的可持续性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压力指数10年来变化幅度最大,升降不定,状态指数和响应指数分值10年来呈现上升趋势。河南省耕地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近10年内稳定在0.6~0.8分之间,受压力指数和状态指数影响较大,耕地资源利用态势良好。预测结果显示截止到2020年,河南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性呈现逐年上升态势,且2020年综合分值较2013年上涨了0.14,达到较高的可持续利用水准。  相似文献   

15.
为了回答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问题,基于河南省测土配方试验、施肥示范试验数据和河南省耕地地力评价成果,测算了在试验条件下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结果表明:河南省小麦、玉米、水稻在测土配方施肥试验和施肥示范推广试验条件下,最高单产的平均值分别为4726.2、5817.6、5409.15 kg/hm2。河南省可实现粮食生产潜力为7487.27万t,河南省粮食生产目前还有约35%的增产空间。  相似文献   

16.
1985—1987年在温室条件下,采自河南省不同地区的小麦白粉菌群体,对本省当前推广的小麦品种的毒为频率均大于76.55%;区试品种(系)中的花培28和周80—48的毒力频率分别为6.25%和8.75%,抗性较好.利用联合致病性分析,确定了花培28与百泉792、郑州7920和周80—48是今后适于推广的品种组合.研究初步证明豫东、西、南部的小麦白粉菌群体结构基本相似.毒性基因V_1、V_(3b)、V_(3c)、V_5和V_9的平均频率较高(66.67—82.76%),V_2、V_(2x)、V_4、V_(4(+))和V_8的平均频率低(7.06—13.38%).并讨论了小麦品种的合理布局和抗源利用等问题.  相似文献   

17.
野燕麦群体对麦极抗药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中国野燕麦群体是否已对除草剂麦极产生抗药性,于2008-2010年连续3年在河南、安徽、江苏省的部分麦区进行野燕麦群体的采集,选用瑞士先正达公司生产的麦极15%可湿性粉剂,采用温室整株植物测定法检测野燕麦群体对麦极抗药性的发生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在2008年的抗性检测中,河南、安徽、江苏3省的抗性植株比例分别为:6.94%、8%、11.22%;2009年的抗性检测结果是:7.14%、7.06%、12.37%;而2010年试验所得出的抗性植株所占各群体比例分别为:7.44%、7.62%、11.5%。结果表明野燕麦群体对麦极已产生不同程度低水平抗药性。其中,江苏采样群体的抗药性比率最高,不同年度群体均超过10%。虽然目前这些群体只产生低水平抗性,但是考虑到麦极是麦田主要除草剂之一,施用剂量和频率都较高,因此,在上述地区必须加强不同作用机制除草剂的科学轮换,避免野燕麦对麦极抗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小麦骨干亲本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审定的183个小麦品种中有75个小麦品种含有豫麦2号的血缘,豫麦2号成为河南小麦育种利用率最高的骨干亲本。利用系谱资料对豫麦2号种质与其75个衍生品种的共祖先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75个小麦品种与豫麦2号的共祖先度范围为0.0500~0.6250,累积的共祖先度为20.9041,占75个小麦品种的27.87%,占河南183个小麦品种的11.42%,豫麦2号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豫麦2号及其衍生品种的利用还在继续。研究豫麦2号的育种价值,对于有效利用小麦种质资源,保持小麦品系的遗传多样性,恰当地选用杂交亲本,成功地创造出优良新基因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8,34(34):108-112
为明确河南省苹果轮纹病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的敏感性,为苹果轮纹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河南省60株苹果轮纹病菌对这3种杀菌剂的敏感性。结果表明,苹果轮纹病菌对戊唑醇的敏感性最高,EC50平均值是(1.0551±0.7765)mg/L;甲基硫菌灵次之,EC50平均值是(2.7031±0.9366)mg/L;吡唑醚菌酯最低,EC50平均值是(19.5117±11.8225)mg/L。对EC50值进行相关性分析,可知苹果轮纹病菌对甲基硫菌灵、戊唑醇和吡唑醚菌酯相互之间不存在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