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水稻白叶枯病抗性基因的聚合及其遗传效应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9  
徐建龙  赵新立 《作物学报》1996,22(2):129-134
以全生育期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早粳G38为抗源供体,以成株期抗性的晚粳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通过连续回交转育出全生育期抗白叶枯病的晚粳品系D601、D602和D603。遗传研究表明,3个晚粳品系都聚合了来自双亲的xa-5和Xa-3抗性基因,聚合的抗性基因可能具有抗性累加效应,其抗性水平和抗扩展能力强于双亲,抗谱宽于秀水11。同时评价了3个晚粳稻抗病品系对我甸白叶枯病病原型的抗性及主要农艺性状。认为D  相似文献   

2.
由宁波市农科院选育的优质杂交晚粳新品种甬优8号是密穗型母本与长穗型父本配制的杂交一代,原名E24.该品种全生育期150天左右,属早熟晚粳稻;抗病、耐寒,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高感褐飞虱,抗倒能力和穗期耐高温较强,并且较耐条纹叶枯病:米质优,达国标二级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3.
扬辐粳 7088 属于常规迟熟中粳稻,株高适中,株型半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抗倒性较强,熟期转色好,2023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苏审稻 20230051)。区域试验结果表明,扬辐粳 7088 全生育期 152.5d,与对照淮稻 5 号相当;株高 98.8cm,亩有效穗数 23.0 万穗,每穗总粒数 129.1 粒,结实率 93.2%,千粒重 27.0g ;中感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稻米品质符合 NY/T 593—2021《食用稻品种品质》优质 2 级标准。对扬辐粳 7088 的选育过程、品种特征特性以及相应的栽培技术进行阐述,以期为该品种的大面积生产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水稻粳型亲籼系的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是累加有利基因的有效手段。培育粳型亲籼系是有效克服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从而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本研究利用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对不同粳型亲籼系中不同分化度的特异亲和基因进行了聚合,并将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和来源于IR24的两个恢复基因导入粳型亲籼系中。主要结果如下:1、以粳型亲籼系G2417-2-1和粳型广亲和系G2605为亲本构建分离群体,利用本研究筛选的与S-b,S-c,S-d三个F1花粉不育基因座位紧密连锁的PCR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F2共选择到特异亲籼聚合植株6株,它们分别是58号,93号,94号,115号,139号,200号;广亲和聚合植株4株,它们分别是11号,14号,121号,177号。2、对当选聚合系的亲籼性和亲粳性综合分析表明:各个特异亲籼聚合系的亲粳性之间及各个广亲和聚合系的亲籼性之间都有显著差异。特异亲籼聚合系的平均亲籼性和平均亲粳性与亲本G2417-2-1相比都没有显著差异。广亲和聚合系的平均亲籼性高于亲本G2605,平均亲粳性显著低于亲本G2605。这些聚合系的亲和性与其MAS基因型相一致。3、利用四类粳型亲籼系与携带有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的品系构建回交群体,应用本研究筛选的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择。在BC1F1共选择到2个恢复基因和4个抗白叶枯病基因全杂合的植株19个,其中以IC31为受体的5株,以IC32为受体的11株,以IC33为受体的2株,以IC34为受体的1株。4、当选的19个单株自交繁殖BC1F2,利用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单一分子标记进行MAS。共选择到各类可供进一步利用的材料393株,其中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的植株158株,同时携带有两个纯合恢复基因和两个纯合显性抗白叶枯病基因的植株40株。5、从上述158个植株中选出两个显性抗性基因均纯合或者任意三个抗性基因均纯合的植株共45株,通过标记加密进一步验证其基因型。结果表明,在Rf3,Rf4,Xa4,Xa21,xa5和xa13等六个基因座位上均带有纯合基因型的植株有3株。本研究通过粳型亲籼系不同分化度的特异亲和基因的聚合获得了新粳型亲籼系;通过聚合恢复基因和抗白叶枯病基因到粳型亲籼系中,使粳型亲籼系不仅能解决亚种间杂种不育性,用于两系杂交稻育种,而且由于具有抗白叶枯病基因,可以改善其对白叶枯病的抗性;由于有恢复基因而具有恢复能力,从而可以实现籼粳亚种间的三系配套。  相似文献   

5.
抗白叶枯病籼稻品种DV_(85)与粳型广亲和系的亲和性较差。抗性基因在F_2代的分离,经卡平方测验,其抗感分离比显著偏离正常值,为异常分离。相关性分析显示这种异常分离与结实率、穗长、每穗粒数和千粒重无关。本文就籼粳杂交的配组形式和不同生育阶段对抗性基因分离的影响也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6.
玉粳25号是玉溪市农业科学院用杂交组合楚粳27号/云粳12号育成的中海拔粳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型紧凑,叶片直立,熟期转色好,落粒性适中,丰产性好,稻瘟病、白叶枯病、纹枯病和稻曲病抗性较好,适宜在云南省海拔1500~1850m稻作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张小明  童培银 《种子》1995,(6):11-13
应用粳型广亲和系M503与籼型白叶枯病原始抗源DV85杂交,杂种F2代选择偏粳型的抗性植株进行花培,仅用二年半时间充成的粳稻衍生素系ZD92147和籼稻衍生系ZD92152与感病品种沈农1033、成株期抗白叶枯病的CBB2、CBB4杂交,其杂种后代用致病力较强的白叶枯病菌株93-1在苗期接种,经遗传分析认为它们均带有一对隐性的Xa-5全生育期白叶枯病抗性基因,从而进一步证实作者提出的籼粳稻间转育白  相似文献   

8.
条纹叶枯病是21世纪以来江苏省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食味品质较优的主栽品种武育粳3号因高度感染该病而种植面积锐减。本研究以镇稻88为抗条纹叶枯病毒病基因Stvb-i的供体亲本,采用回交育种策略,改良武育粳3号的抗条纹叶枯病性能。在连续回交和自交过程中,以紧密连锁的双侧分子标记对Stvb-i进行“前景”选择,同时对后代与轮回亲本遗传背景的相似程度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背景”选择,在短期内育成抗条纹叶枯病的“武育粳3号”,命名为“武陵粳1号”。新品种保持了原品种的基本农艺性状、丰产性、稳产性和优异的食味品质,并大幅度提高了其条纹叶枯病抗性水平,在江苏省多点抗性鉴定试验中的平均病株率仅为4.4%,极显著低于原品种(53.2%)。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旨在改良武运粳8号的条纹叶枯病抗性。2004年,在扬州对江苏省1981—2002年间审定的25个迟熟中粳品种进行产量鉴定,从中筛选出直立穗高产品种武运粳8号作为条纹叶枯病抗性改良的受体亲本。利用抗条纹叶枯病品种葵风为供体亲本,通过杂交和回交,同时利用4个与条纹叶枯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STS11-31、STS11-71、STS11-19和STS11-43进行辅助选择,至2008年正季,共计获得 70个BC3F5以及115个BC4F4抗条纹叶枯病的稳定株系。经回交后代农艺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和抗性的系统鉴定,从中筛选出10个BC4F5株系和2个BC3F6株系,这些株系综合性状与武运粳8号已十分相近,保持了武运粳8号的丰产性和优质,明显提高了条纹叶枯病的抗性。  相似文献   

10.
连粳6188(参试名称连粳18302)是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采用系谱法杂交育种,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高产、中熟中粳稻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142.8d,中感稻瘟病,抗条纹叶枯病,米质达部标一级。该品种具有优质早熟、高产稳产、适宜轻简化栽培等特点。2022 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220034),适宜在江苏省淮北地区种植。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云粳29号是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常规粳稻香软米新品种,2011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早熟、米质优、产量高、抗倒伏、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其米饭香浓,柔软可口、外观油润光泽、冷不回生、商品性好。为进一步促进该品种推广应用,保持其优质、高产特性,防止混杂、退化,经过不断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优质种子提纯复壮与繁育技术。  相似文献   

12.
连粳7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戴虹  孟德龙 《种业导刊》2010,(12):27-27
连粳7号(原名“连05-45”)由连云港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镇稻88×中粳8415”F,为母本、“中粳川-2×武育粳3号”F,为父本杂交,于2005年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2010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地区作中粳稻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米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
嘉33系嘉兴市农科院联合有关单位选育而成的中熟偏早晚粳新品种,2007年1月14日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711.在杭嘉湖地区种植,全生育期156d左右,比对照秀水63早2d.该品种株高96cm,茎秆粗壮,叶片厚实挺立,根系发达,抗倒性较好,适宜直播、抛秧及机插.抗性经2004、2005年省农科院植微所人工接种和自然诱发鉴定,鉴定结论抗稻瘟病,中抗白叶枯病.米质经2005-2006年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测定,依据NY/T593-2002<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分别符合二等、三等食用粳稻标准.  相似文献   

14.
成太辉 《中国种业》2017,(12):63-64
白丝占是利用含有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隐性基因xa5兼抗稻瘟病的品种白香占做父本,与我省优质丰产地方品系番丰丝苗做母本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该品种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兼抗稻瘟病,晚造全生育期、产量与区试对照品种粤晶丝苗2号相当,米质达到省标优质3级,耐寒性中。适宜我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特别适合我省珠江口以西,水稻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主要发病稻作区江门、阳江、茂名和湛江雷州半岛沿海水稻白叶枯病Ⅴ型菌发病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5.
镇稻 28 号是江苏丘陵地区镇江农业科学研究所以迟熟中粳主推品种淮稻 5 号作母本,与本所选育的优质食味超级稻品种镇稻 18 号作父本杂交,通过 7 代系谱法选择,于 2016 年育成的早熟晚粳新品种,2021 年 3 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21 年 12 月通过安徽省引种备案。该品种参加 2019-2020 年江苏省中间试验,全生育期 155.1d,比对照武运粳 23 号早熟 0.5d ;株高 98.3cm,有效穗数 334.5 万 /hm2,每穗实粒数 118.3 粒,结实率 94.5%,千粒重 28.5g ;中抗稻瘟病和条纹叶枯病,品质达《食用稻品种品质》标准二级。示范试种中表现出综合抗性强,产量潜力大,品质优,熟相好,耐肥抗倒等优点,适宜江苏沿江、苏南地区及皖南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荃9 优475 是江苏中江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以自育高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籼粳交恢复系苏恢475 为父本,以香型优质抗稻瘟病不育系荃香9A 为母本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水稻新品种。该品种株叶形态好、产量高、综合抗性好、米质优、适应性广,2022 年11 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对抗白叶枯病水稻种质资源进行总结,发现我国抗白叶枯病种质资源丰富多样,抗源来源主要有5个途径:栽培品种、地方品种、国外品种、野生稻种资源、利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得的新种质。最后探讨水稻抗白叶枯病种质发掘与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白丝占是利用含有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隐性基因xa5兼抗稻瘟病的品种白香占作父本,与广东省优质丰产地方品系番丰丝苗作母本杂交配组,选育而成的感温型常规稻品种。该品种抗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兼抗稻瘟病,晚造全生育期、产量与区域试验对照品种粤晶丝苗2号相当,米质达到省标优质3级,耐寒性中。适宜广东省粤北以外稻作区早、晚造种植,特别适合珠江口以西,水稻白叶枯病强毒菌系Ⅴ型菌主要发病稻作区江门、阳江、茂名和湛江雷州半岛及广西沿海水稻白叶枯病Ⅴ型菌发病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9.
水稻新品种连粳6号的特征特性及栽培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连粳6号原名“H01023”,2004年由连云港市黄淮农作物育种研究所以镇稻88为母本,京4×109以F1作为父本杂交育成,属中熟中粳稻品种。2009年通过江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苏审稻200905。该品种适宜在淮北地区作中粳稻种植,具有适应性广、抗水稻条纹叶枯病、稻米适口性好、高产稳产、熟期适中、综合性状优等特点。  相似文献   

20.
新品种     
全球第一个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杂交水稻品种2008年5月14日拜耳作物科学宣布在印度推出全球第一个抗水稻白叶枯病的杂交稻品种Arize·Dhani。这一新品种与常规品种相比能提高产量20%~30%,并且为作物提供强有力保护,使其免受破坏性极强的细菌性叶枯病侵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