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吴光南 《作物学报》1963,2(2):147-160
用800个中国水稻品种试验的结果指出:不同地区原产的品种不但对光照长度的反应特性不同,而且在短日照下的生育期也不同。这种特性称为短日生育性。北方的品种短日生育性较小;南方的品种从小到大都有。品种成熟期的早晚是其光照长度反应特性和短日生育性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改变环境条件时,早晚熟的顺序随之改变。对光照长度反应弱的品种一般产量变化小,适应力大。试验结果得出各地区品种的光长反应特性和短日生育性。  相似文献   

2.
6个参试蚕豆品种理论上属长日照作物,但品种反应差异较大,在长日条件下,开花提前5~15天,开花总数减少,前期生物产量、株高和叶绿素含量以及种子百粒重增加:缩短日照,延迟开花和成熟,开花总数,单株无效荚,后期干物重、叶绿素含量以及分枝数增加。长日和短日都使产量减少.长日降低茎秆和叶片蛋白质含量,加速植株衰老。本文还对不同品种对光照长度反应差异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3.
试验在温光互作设计下,通过品种苗穗期(出苗—抽穗)对温光反应的变异分析看出,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温光组合下,不仅存在着最短与最长的苗穗期,而且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光反应类型不同,春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基本无反应而对光长反应敏感;强冬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反应敏感,而对光长必须在一定春化量基础上才表现敏感,并且具有短日代替春化效应。一般冬性类型品种(主要指黄淮麦区的半冬性过渡类型)多为温光兼敏性,无短日春化特性。  相似文献   

4.
苗果园  王士英 《作物学报》1993,19(6):489-496
试验在温光互作设计下,通过品种苗穗期(出苗-抽穗)对温光反应的变异分析看出,不同类型品种在不同温光组合下,不仅存在着最短与最长的苗穗期,而且不同类型品种,对温光反应类型不同,春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基本无反应而对 光长反应敏感;强冬性类型品种对春化反应敏感,而对光长必须在一定春化量基础上才表现敏感,并且具有短日代替春化效应。一般冬性类型品种(主要指黄淮麦区的半冬性过渡类型)多为温光兼敏性,无短日春化特性  相似文献   

5.
桃叶片抗氧化系统对光照长度诱导休眠的响应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周天华 《中国农学通报》2012,28(19):141-145
为了探讨不同光周期诱导下桃树的休眠进程改变情况以及抗氧化保护酶系统的变化情况,以设施桃专用品种‘春捷’为试材,研究了光周期诱导树体进入休眠的过程中,叶片的抗氧化酶保护系统对不同光照长度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不同光照长度对休眠的诱导作用不同,短日照具有显著的诱导休眠效果,而长日照起着延迟作用。处理期内,叶片中抗氧化保护酶SOD、POD和CAT活性均呈单峰曲线变化,最高峰出现在进入休眠诱导期前7天左右,长日照不同程度地降低了3种酶的活性,而短日照则激发了三者的活性,表明SOD、POD和CAT的活性与休眠进程相关,敏感响应期约在进入休眠诱导期的前1周。MDA含量随光周期诱导休眠时间的延长而持续增加,长日照降低了MDA含量,短日照使MDA含量增加,表明长日照下叶肉细胞的过氧化程度较低,而短日照下则相反。  相似文献   

6.
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组的划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郝耕 《作物学报》1992,18(4):275-281
根据全国大豆品种生态试验1980—1982年在28个试验点96个栽培品种所得生育期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大豆在不同生育阶段的日数表现上,因受大豆品种的生育特性和各地不同试点光照和温度的影响呈现很大的差异,其生育日数的长短呈现连续性的变异。本文依据大豆品种在不同地区的播种期,成熟期二个时期的资料,进行中国大豆品种生育期  相似文献   

7.
不同光照条件下番茄主要性状的变化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耐弱光性不同的番茄品种(品系)对光照条件反应不同,确定番茄耐弱光鉴定指标,可以快速有效地从大量种质资源中筛选耐弱光的番茄品种,提高品种耐弱光选择效率;试验对耐弱光性不同的4份番茄品种(品系)于定植后进行遮光处理,分别研究各品种在不同光照下的光合特性、经济性状的变化,并对11个性状进行相关及通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透光率为25%(平均光照强度的光通量约为230μmol/)的光照条件下,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坐果率、单果重、单株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弱光下坐果率、弱光下净光合速率、弱光下胞间CO2浓度与相对单株产量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1.92、1.76、2.13,相关系数分别为0.53、-0.09、0.48。可见,弱光下的坐果率是鉴定番茄耐弱光性的可靠指标,弱光下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可作为耐弱光性鉴定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8.
设置短日照(12 h)和长日照(16 h)两种光周期处理,并以春播模拟低温、夏播模拟高温条件,形成长日+低温、长日+高温、短日+低温、短日+高温4种光温组合。2007年对近年育成的10个北方春大豆[Glycine max (L.) Merr.]品种(系)和18个黄淮海夏大豆品种(系)进行了光温反应特性鉴定。2008年对50份材料进行了光周期反应鉴定。结果表明,不论在低温(春播)还是高温(夏播)条件下,短日照均加快大豆的发育进程,导致开花提前;不论在长日照还是短日照条件下,高温均减少出苗至初花的日数。光周期和温度对大豆的发育存在明显的互作,随着温度的升高,短日照促进大豆发育的效应有所加强;随着日照的缩短,高温加快发育的作用也有所增大。供试大豆品种生态类型在光周期反应敏感度(PRS)、温度反应敏感度(TRS)及光温综合反应敏感度(PTCRS)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北方春大豆品种的上述3个指标均小于黄淮海夏大豆品种,但前者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温度反应敏感度差值和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光周期反应敏感度差值均较后者高,说明北方春大豆品种光温互作效应较强。  相似文献   

9.
光周期敏感性差异是影响玉米在不同光长条件下是否能够正常开花结实的重要因子之一.分析比较不同光照条件下热带玉米光敏型与光钝型自交系基因表达差异,能够为解析玉米光周期敏感性变异的分子机制提供更丰富的科学依据.本研究以光钝感自交系QR273和光敏感自交系T32为材料,通过人工控制光照长度分别对其进行长短日照处理,利用RNA-Seq技术对九叶期的基因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结果 表明,不同光照条件能够影响昼夜节律和应答辐射相关基因的表达,其中昼夜节律相关基因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表达量均呈极显著性差异.结合材料的光周期反应情况,不同光照长度条件下,影响玉米光反应差异的主要调控途径为GI-CO-FT,初步揭示了热带玉米种质光周期诱导开花的分子调控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来源不同的参试冬小麦品种(春小麦品种)具有对春化(日长)反应敏感性远大于对日长(春化)反应的一般特征,但英国冬小麦兼有中国超强冬性品种的短日效应和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美国冬性品种则兼有中国强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和冬性品种的长日反应特性。英、澳春性小麦对春化作用也有微弱反应,类似中国南方冬播春性小麦。中国中熟冬麦区温光条件与英美品种温光特性差异是引种生育期较长、成熟偏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来源不同的参试冬小麦品种 (春小麦品种 )具有对春化 (日长 )反应敏感性远大于对日长(春化 )反应的一般特征。但英国冬小麦兼有中国超强冬性品种的短日效应和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 ;美国冬性品种则兼有中国强冬性品种的春化累积量和冬性品种的长日反应特性。英、澳春性小麦对春化作用也有微弱反应 ,类似中国南方冬播春性小麦。中国中熟冬麦区温光条件与英美品种温光特性的差异是引种生育期较长、成熟偏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任颐  周旺书 《种子》1992,(1):46-48
1 棉花品种开发利用的依据不同棉花品种具有不同的属性。丰产性、抗逆性、早熟性、纤维品质,乃至株型、叶型、叶色、腺体等均属之。有的品性属质量性状,如雄性不育、芽黄、无腺体、鸡脚叶等,不易受环境的影响而改变;有的品性属数量性状,如产量结构诸因素,纤维细度、长度、强度等,易受环境的影响。品种是在一定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一定的目标选育而成的具有相对一致的特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光照对不同品种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7个莴苣品种(绿生四季生菜、5号四季尖皱叶、尖叶一号、春都三号、美国大速生菜、苦卖叶莴笋、绿青一号)的种子在吸胀初期进行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全光照、光照6、4、2h、没有光照)后,立即放在黑暗的培养箱里恒温(分别为20、30℃)培养.在规定的时间(第7天)统计其发芽率,从而观察分析不同时间光照处理对相同品种或不同品种的莴苣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莴苣种子的萌发因品种的不同存在差异.在20℃恒温条件下,不同品种的莴苣种子其发芽率整体良好;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会对其发芽率产生影响,但总体效果不明显,也没有明显规律.在30℃恒温条件下,不同时间的光照处理对莴苣种子萌发影响显著,并具有一定规律,即莴苣种子的发芽率与光照处理时间成正比关系,表现出明显的需光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研究茶树生态的同时,通过对各生态因子的观测,综合分析了茶树新梢生育的生态场效应,证实茶树新梢生长除受自身的遗传特性所制约外,在很大程度上是受环境条件的影响,同一品种茶树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新梢的生长速度、节间长度、展叶数、叶面积、生育阶段等等都有不同,这种茶树对环境条件反应所形成的形态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性状,就是微域生态场的表徵,它从一个方面反映了茶树在某种环境条件下的生态强弱。生态场的研究与茶树鲜叶的产量和品质的变化相关联。  相似文献   

15.
丰产性既是衡量作物品种经济性能的基本内容,也是在生产实践中确定品种应用范围的主要依据。因此,辨析其概念,并探讨相应的研究手段,将有益于生产部门选用品种和科研部门制定育种目标。笔者认为:丰产性应是指作物品种在现实生产条件下所表现出的产量水平。作物的产量是品种的基因型与特定的环境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可见对产量性状的评价离不开环境条件。品种间对地点、肥水、光温、病虫害等各类环境因素的反应特性均有所不同,此  相似文献   

16.
不同冬小麦品种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响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不同作物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不同,而对作物生长影响最大的环境因子是光照和CO2浓度。研究不同冬小麦品种对环境因子的响应非常有意义。试验于2006年3-6月在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试验站进行,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了8个冬小麦品种在不同光照和CO2浓度条件下光合作用的变化。结果表明:光合作用对光强和CO2浓度响应的特征参数,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叶片水分利用效率在不同冬小麦品种间差异显著,并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增加而呈二次曲线变化。  相似文献   

17.
早籼稻品种产量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合运用Eberhart-Russell和Tai模型结合江西省区试,对早籼稻品种的稳定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不同遗传型的品种稳定性是不一样的;环境效应是品种产量在大范围连续变异的环境中呈直线型变化的主要原因,可采用第一稳定参数估测品种对不同环境的适应性;导致品种在同一环境下的产量波动的原因是品种×环境的互作,必须用第二稳定参数来表明品种的稳产性;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及适应性,可能分别受不同的遗传基础控制。根据分析结果,就稳产性的选择及选育适合不同环境下利用的良种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水稻育种中,关于品种稳定性的选择,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适宜的试验,采用相适宜的统计方法,测验品种的稳定性,了解品种对大范围内连续变异的综合环境条件的反应,明确品种在不同生态环境中的适应性和稳产性,无论是对新选育品种或外引良种的使用价值作出合理评价,还是为选育适合不同环境下利用的良种提供理论依据,都有重要意义。为此,结合1984年江西省早籼稻联合区试,综合运用S.A.Eberhart和Tai.c.c。估测品种稳定性的分析方法,对早籼稻品种的产量稳定性,和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8.
短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施珍  刘隆旺  黄鸣娥 《作物学报》1963,2(3):243-250
以长绒3号为供试品种,研究观察短光照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综合1959—1961三年的资料证明:棉花在短光照条件下,生长发育显著加速,各阶段生育期推前,主茎生长加快,蕾铃脱落率降低,单株成鈴数显著增多。这种优性初步证明可保持到第二代,但不如当代的充分。  相似文献   

19.
因具有长日照条件下雄性不育以及短日条件下可育的特性,光敏核不育水稻在两系杂交稻育种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然而接受光周期信号决定育性转换的水稻叶片和部位尚不清楚。本研究通过在自然长日照条件下,对光敏不育水稻农垦58S(NK58S)的不同叶片和部位套袋遮光作短日处理,探讨对育性转换的敏感部位。结果表明,在育性转换敏感期,NK58S最上两个叶片接受的光照长度决定其花粉育性,其中尤以心叶对育性的贡献最大,将倒二叶及叶鞘和心叶同时遮光可增加NK58S育性恢复的稳定性。对叶片的不同部位遮光有效应差异,对叶片的上半部分遮光不能使育性转换,反之对下半部分遮光能使育性转换。另外可观察到遮光短日处理育性恢复的植株,其抽穗期比育性未恢复及整株长日处理者提前约10d。表明水稻开花的光周期和雄性育性的光周期反应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棉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维  周关印 《中国种业》2015,(11):41-43
选用不同类型的4个棉花品种进行油后直播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品种的生育进程、农艺性状、产量和产量构成、品质性状等,筛选适宜长江流域棉区油后直播的棉花品种。结果表明,中棉所50生育期短、早熟性好、结铃性强、霜前花率最高、产量和品质表现好;中棉所60结铃性强、产量和品质表现较好,但霜前花率较低;中ZM6302单铃重大、衣分高、产量最高,但上半部平均长度和断裂比强度略差于其他品种;泗抗1号纤维品质最好,但早熟性和产量表现略差;综合来看,4个参试品种均比较适合在长江流域开展油后直播,但需要协调好品种、环境和栽培措施三者关系,以克服油棉两熟、生态和气候条件等不利因素,充分发掘品种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