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广东省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2010年,全省的水稻种植面积与稻谷产量在全国均排名第9。目前,广东水稻生产已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在概述国内外水稻产业的生产与贸易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广东省水稻产业的生产现状、种植区域分布、水稻产业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等。从产业发展整体来看,广东省水稻产业还存在农资和劳动力成本持续上升,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机械化水平偏低、产业链短,品牌效应不显著、品种多,主导品种不突出、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病虫害威胁大等问题。最后,结合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现状,基于粮食安全角度提出了广东省水稻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水稻种植机械化是我国农作物机械化的难点,也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从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了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研究现状,探讨了中国水稻种植机械化高产技术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北方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及发展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方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影响着全国水稻种植水平,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制约了我国水稻产量增加,因而需及时淘汰。分析了北方水稻种植机械化现状及发展,并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
水稻烘干机械化技术是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控制性工程,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水稻烘干机械化装备技术有利于解放农业生产力,提高水稻品质,破解水稻烘干瓶颈,切实解决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题。而地处广东省惠州市的博罗县是广东省水稻种植的主产区,因特殊的雨热同期,夏收高温高湿等不利因素,造成水稻霉变率偏高,增产不增收现象时有发生,当前水稻烘干机械化装备技术的推广工作还有待进一步扩展。就水稻烘干机械化装备技术的推广实践进行简要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水稻机械化技术在农业种植和生产领域中发挥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种植技术直接影响水稻产业和种植经济收益的提升。但是在实际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应用中会受到种植环境、地域条件和种植观念的影响,导致农业种植出现各种问题。文章主要从江西省万载县水稻机械化育秧技术的实际情况出发,分析其种植特点,以便更好地完善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促进整体水稻种植产业快速发展,促进江西省万载县现代化农业建设。  相似文献   

6.
李智国 《种子世界》2021,(10):0114-0116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范围十分广泛。随着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在水稻的种植生产期间,已经全面普及机械化生产管理方式,高效的提升水稻种植户的经济效益,减少了大量的人工投入成本。现代水稻全程机械化技术内容包括机械化整地、机械化播种、机械化插秧、机械化收割以及机械化烘干,基本涵盖了整个水稻生产种植管理过程,全面实现水稻机械化种植管理高效技术,实现水稻标准化种植生产建设。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水稻种植管理过程中的全面机械化实施种植为重点内容,探讨在黑龙江地区水稻机械种植生产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7.
水稻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是我国主要农作物之一,水稻产量和质量对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水平进步,许多先进的机械设备被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在水稻种植中利用机械化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同时降低劳动强度,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文章以水稻机械化种植的重要性和种植技术要点为切入点,分析了水稻机械化的种植技术,以期为水稻种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适宜秧龄及秧龄弹性是机械化插秧技术研究的核心。本文阐述了适宜秧龄对机插水稻的重要性,概述了国内外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的研究进展,并从种植制度、种植品种、育秧方式、农民意愿以及农艺与农机发展等方面,提出了机插水稻适宜秧龄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和展望。  相似文献   

9.
顾松华 《中国种业》2002,(10):26-27
全程机械化是水稻生产的发展方向.大中农场于2000年引进水稻盘育秧播种机、乘座式高速插秧机及配套的大型联合收割机,并制定了一系列机械作业技术标准.推广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生产效率.2002年我场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面积不断扩大,占水稻种植面积的45.5%.现将水稻生产机械化技术标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娜 《种子科技》2020,(8):95-95,98
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应用不足已成为制约水稻生产的要素之一,通过分析我国水稻生产过程中机械化程度的应用及发展前景,以我国目前机械种植水稻尚存的问题为切入点,从农艺学角度出发,对我国机械种植水稻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为加快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技术的进程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了研究华南双季稻区超级稻机械化插秧在不同施肥水平和不同插植密度下的生育特性及产量表现,明确超级稻机械化插秧适宜的施肥水平和插植密度。2012年早、晚季,以常规超级稻‘合美占’为材料进行了(0、120、150、180 kg/hm2) 4个施肥水平和(2.4×105穴/hm2、2.85×105穴/hm2) 2个机械化插秧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水平下,插植密度2.85×105穴/hm2的植株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和产量都高于插植密度2.4×105穴/hm2的处理且差异显著;在相同插植密度下,植株干物质积累、叶面积系数、有效穗、产量随着施肥水平的提高而增加的趋势是在中低施肥水平下(120~150 kg/hm2),高肥水平(180 kg/hm2)处理反而下降了,施肥量120 kg/hm2处理氮肥农学利用率最高,SPAD值测定结果没有明显规律性。插植密度2.85×105穴/hm2和施肥量120~150 kg/hm2是广东双季稻区机械化插秧取得高产的适宜栽培方案,说明适当密植和合理施肥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方伟  洪思扬  张磊 《中国农学通报》2021,37(29):160-164
粮食生产是稳民心、安天下的重要战略产业。广东省是中国最大的粮食主销区,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具备重要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对广东省的粮食生产基本情况进行梳理,2010—2019年间,粮食产量及种植面积稳中有降。其次,分析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的影响因素,农业生产规模小、粮食生产成本高、粮食生产经济效益低、种植结构问题突出、农业机械化潜力较低等因素制约了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最后,从撂荒耕地复种、种植结构调整、科技提升产能等7个方面就提升粮食生产能力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稳定及提升广东省粮食生产能力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肇庆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探究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生产经济效益的影响,2010—2012年在广东肇庆怀集县,对钵毯机插、毯状机插、机直播和人工手插4种种植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在产量上,2010年早稻,钵毯机插、毯状机插和机直播均比手插低,分别低1.28%、0.96%和7.69%;2011年早稻,也分别较手插低了0.45%、0.67%和8.29%;2012年早稻,则比手插分别提高了12.52%、11.22%和0.00%。3年中,机直播的平均日产量都高于其他种植方式。在经济效益上,2010年早稻,钵毯机插秧、毯状机插和机直播的成本均比手插低,净利润分别增加1.43%、2.14%和-10.84%,而2011年的成本分别较手插变化2.28%、2.28%和-5.90%,净利润分别下降了3.68%、3.20%和10.62%,2012年的成本分别较手插变化2.28%、2.28%和-5.90%,净利润均有提高。由此得出,毯状机插和钵体机插较适用于肇庆早稻生产,而机直播不同年份间产量波动较大。  相似文献   

14.
超级稻金农丝苗机械化插秧示范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超级稻金农丝苗为材料进行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示范,示范面积2 801 m2,平均产量达607.30kg/667m2,在机械插秧条件下,金农丝苗表现稳大粒多,米质优.同时总结出金农丝苗机械化插秧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基于县域单元的我国水稻生产时空动态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阐明近几十年来水稻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对于优化水稻布局、促进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1985年以来的县域水稻生产数据, 分析了我国水稻产量、面积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和水稻生产重心迁移轨迹, 在此基础上量化了水稻面积和单产对总产的贡献度。结果发现, 我国水稻产量变化以49年周期为主, 21年为辅, 面积变化周期为26年, 单产变化周期为60年; 1985—2015年间, 在水稻种植区域内, 近50%地区产量上升, 约70%播种面积减少, 80%以上区域单产增加; 我国水稻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东北方向迁移229 km和225 km, 而东北稻作区产量、面积重心分别向北偏东方向迁移238 km和242 km; 我国水稻生产主导因素中单产占比由56.3%下降至28.3%, 面积由34.7%上升至63.1%。结果表明, 全国各稻作区单产提升、东北早熟单季稻区面积增加、华中双单季稻区和华南双季稻区面积减少是我国水稻种植面积变化的主要特征。因此, 合理布局我国水稻的种植面积和持续提高的水稻单产是稳定和提升我国水稻产量的主要措施, 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机械化程度和比较效益是促进我国水稻生产发展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16.
丘陵山地区域双季晚稻机械化种植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适宜南方丘陵山地区域机械化高效生产的水稻品种,采用大田随机区组试验,研究了2个丘陵山地区域典型生态点不同供试晚稻品种机械化种植条件下的秧苗素质、茎蘖动态、产量与品种种植性状等。试验结果表明:低丘地区以品种‘Ⅱ优418’产量最高,达6.855 t/hm2;高丘地区以品种‘岳优9113’产量最高,达6.637 t/hm2。因此,在丘陵双季稻区晚稻机械化种植品种应具有分蘖力强、生育期短和抽穗整齐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藜麦因为营养全面且具有耐旱、耐寒、耐贫瘠、耐盐碱等特点而受到研发者及广大消费者的普遍关注,笔者通过综述藜麦栽培、收获、饲料化利用及产品加工等环节中机械化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不同区域,配套适宜的栽培方法,建立藜麦高产稳产综合栽培技术,提高藜麦收获纯度,保证藜麦品质,加强藜麦秸秆饲料化利用研究,提高藜麦米综合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甜菜制糖产业肇始于黑龙江省,至今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调查发现在黑龙江省主要旱田农作物中,甜菜种植效益最好,分别比种植马铃薯、玉米、大豆增加收入2.38%、60.85%、75.48%;甜菜种植面积户均15.62 hm2,种植密度平均为5.93万株/hm2,轮作年限在4年以上;甜菜种植劳动力主要以雇工为主,土地以流转租赁为主,品种多为国外进口的丸化或包衣种,肥料以专用肥居多,普遍使用杀虫剂、杀菌剂和除草剂,甜菜机械化程度较高。甜菜生产投入成本最多的依次为人工、土地、农业生产资料和农机作业。黑龙江省甜菜生产处于较低水平,提升甜菜产质量是当务之急,改变既有的种植方式,大力发展甜菜生产机械化,加大新技术的开发应用力度是未来黑龙江省甜菜种植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旨在为芝麻科技工作者进一步开展创新性研究和提高中国芝麻生产国际竞争力提供参考。笔者针对目前国内芝麻生产机械化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现状,收集、整理了近十年以来的国内外芝麻研究相关文献,综述了国内外芝麻科研信息,重点分析了国内外适应机械化种植的芝麻育种、芝麻种植机械研究和芝麻农机农艺融合与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的现状。最后阐述了芝麻机械化科研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