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后期的一种重要病害,不仅造成大幅度的减产,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及其商品品质。铜仁地区从事杂交水稻制种生产已有20多年历程是贵州省的主要水稻种子生产基地之一,同时也是稻粒黑粉病的重发病区。多年的田间调查资料显示,稻粒黑粉病的发病率都在9.61%以上,严重的高达50%以上。平均每年因稻粒黑粉病损失的制种产量在20%以上。为了有效控制这一病害,我们从2004年开始对黑粉病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观察研究,初步搞清了稻粒黑粉病的发生特点,并总结提出了其农业综合防治技术措施。通过2006-2007年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防效十分明显,治理区发病率控制5%以下。  相似文献   

2.
水稻稻粒黑粉病,原属水稻次要病害,随着杂交水稻生产的发展,从1984年以来,已上升为主要病害之一,并在制种区流行危害。为了摸清本病对杂交水稻制种田产量和种子发芽率的影响,探索带病种子的药剂处理方法,两年来我们对这一病害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现将研究情况初报如下,供共同探讨。目的与方法一、研究稻粒黑粉病发病程度与杂优组合,施肥情况,抽穗期气侯条件的关系,分别在汕优63、四汕  相似文献   

3.
张定琪  马从云 《种子》1991,(4):44-45
稻粒黑粉病是发生在稻粒上的一种病害,常见谷壳中充满黑色粉末,直接影响稻谷的质量,近几年来随着杂交稻制种面积的扩大,在杂交稻制种中粒黑粉病占一定的比例,严重影响制种的产量与质量。制种的经济效益也受影响。为此,不少农业科技工作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探索稻粒黑粉病发生的机制和药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发生规律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田和繁殖田中发生极其普遍 ,危害也日趋严重。为了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的发生 ,近几年我场与扬州大学农学院植保系联合研究了该病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技术 ,现总结如下。1 发病规律1.1 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水稻制繁种特有的一种真菌性病害 ,病源以厚垣孢子越冬。越冬途径有两个 ,一是在种子内外潜伏 ;二是在土壤中越冬。在温湿度适宜的情况下 ,厚垣孢子萌发产生担孢子 ,主要以担孢子萌发侵染稻粒造成危害 ,萌发适温为2 6~ 32℃之间。担孢子萌发对湿度的要求也很高 ,相对湿度为 6 5%时不能萌发。随着…  相似文献   

5.
稻粒黑粉病是杂交稻制种生产后期的重要病害,不仅造成大幅度减产,而且还会严重影响种子的质量和商品品质。其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如下:1 合理安排父母本播差期。稻粒黑粉病主要发生在水稻扬花期,此时天气条件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发病的轻重。因此,把制种花期安排在日照长、气温高、雨水少的季节,对防治稻粒黑粉病十分重要。此外,正确安排父母本播差期,保证父母本花期相遇,使母本开颖后能及时接受到花粉,闭颖快,发病轻。2 努力控制菌源。黑粉病的菌源有两条途径,一是土壤菌源,二是种子带菌。首先要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控制土壤…  相似文献   

6.
克黑净防治杂交水稻制种田稻粒黑粉病效果江西省上高县种子公司陈国梁铜鼓县良种公司吴德成,付仲礼,揭经伦稻粒黑粉病已成为杂交水稻繁殖制种的主要病害,有效地防治黑粉病的发生,对提高种子产量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为此,1993年我们引进浙农大研制生产的克黑净,...  相似文献   

7.
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四川省涪陵地区种子公司冉红毅稻粒黑粉病是水稻制种的一大病害,严重影响了制种的稳产高产。在此结合我区情况谈谈稻粒黑粉病的综合防治。1清除病粒,减少病源。制种田采取水旱轮作。浸种前用10%的盐水选种,可淘汰90%以上病粒。然后用8...  相似文献   

8.
通过4a来对培矮64S制种实践,结合试验和田间调查,针对该不育系稻粒黑粉病的发病因子,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生产措施和药物防治相结合的防治对策。基本上控制了稻粒黑粉病和危害。  相似文献   

9.
稻粒黑粉病在杂交水稻制种中是最常见的危害最普遍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粒率为5%左右,重病年达25%以上,造成制种减产,直接影响着制种质量和产量。本文就其发病规律及诱发病害产生的相关因素分析探讨,并针对景谷县制种区域的气候特点提出系列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论水稻制种稻粒黑粉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华全 《种子》2000,(5):55-56
随着70年代中后期杂交水稻推广以来,稻粒黑粉病在水稻制种田危害日趋严重,一般年份影响产量10%左右,重发年份20%以上,严重影响了杂交水稻制种的高产稳产。为了有效防治稻粒黑粉病,查阅了有关资料报道,并作一些试验和调查,对其发病规律有了新的认识。本文主要通过该病的发生规律,提出农业防治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从而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辽宁省水稻主栽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水平,从而为抗病品种选育、品种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在2015-2019年对辽宁省200个水稻主栽品种设置3个播期,在田间病圃内采用自然诱发法对稻曲病进行抗性鉴定和评价。结果显示,不同年度间、同年度不同播期间,水稻品种间抗性差异明显,不同穗型水稻稻曲病发生程度不同,且显著差异。随着播期的推迟,稻曲病的发生程度明显下降,并且年度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0个供试水稻品种中表现高抗(HR)和抗病(R)品种分别为5个(占2.5%)和34个(占17.0%),中抗(MR)和中感(MS)品种分别为34个(占17.0%)和53个(占26.5%),感病(S)和高感(HS)品种分别为46个(占23.0%)和28个(占14.0%)。整体上,抗∶中∶感品种数的比值为19.5∶43.5∶37.0,结果表明辽宁水稻主栽品种稻曲病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黑龙江省不同穗型粳稻穗部稻曲病发生情况及其与病害的相关性,采用田间自然感病法,调查分析了不同穗型粳稻稻曲病病穴率、病穗率、病情指数、抗性频率、病粒空间分布以及一、二次枝梗特征等。结果表明,不同穗型稻曲病发生程度不同,弯穗型稻曲病病穴率、病穗率和病情指数最低,半直穗型次之,直穗型最高,稻曲病发生呈直穗型>半直穗型>弯穗型的规律。弯穗型中10.76%表现为免疫,70.59%表现为抗性,半直穗型52.13%表现为抗性,直穗型19.62%表现为抗性。不同穗型水稻上病粒分布规律不同,弯穗型和半直穗型水稻病粒分布规律为中部>上部>下部,直穗型水稻病粒分布规律为中部>下部>上部,且三种穗型病粒均主要着生在二次枝梗上。相关分析表明,弯穗型品种二次枝梗数与病情指数显著正相关,半直穗型品种二次枝梗长度与病情指数极显著负相关,直穗型品种二次枝梗数与病情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3.
为筛选高效防治稻曲病的药效,进行了3种药剂防治稻曲病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氟环唑浮油和80%乙蒜素浮油对防治稻曲病的效果最好,防效分别达到90.68%、87.72%,25%咪鲜胺浮油防效较差,防效为69.14%.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稻曲病发生程度与播种期、药剂防治间关系,选出适宜播种期和有效药剂。通过裂区试验方法,于4月26日、5月4日、5月13日分期播种,施用爱苗、井冈霉素、三唑酮、丙环唑防治稻曲病。结果表明:随着播种期推迟,稻曲病发生有加重趋势,产量呈现下降趋势。但以4月26日和5月4日播种,施用爱苗、井冈霉素2种药剂,稻曲病发生程度轻,产量高。其每公顷理论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幅度为9.05%~13.23%,每公顷实际产量分别比不施药处理增产幅度为9.95%~13.12%。由此得出,适时早播,有利于控制降低稻曲病的发生。选择爱苗、井冈霉素2种有效药剂防治稻曲病,结合适宜播种期4月26日—5月3日,具有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5.
籼型杂交晚稻新组合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了解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杂交晚籼新组合对稻曲病的抗性,及其穗部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的相关性,通过人工接种研究了205个来自国家长江中下游、湖南省和湖北省水稻区域试验杂交晚籼新组合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相关性。结果表明,长江中下游稻区新育成的杂交晚籼组合稻曲病抗性差异显著,多数组合稻曲病抗性较弱,中感以上组合占75.12%。籼型杂交晚稻穗部主要性状与稻曲病抗性关系密切,抗病组合每穗总粒数少,每穗总枝梗数少,着粒密度较稀,感病组合则相反,抗、感组合间穗部主要性状差异极显著。每穗总粒数、总枝梗数和着粒密度与稻曲病抗性极显著相关,相关性大小依次为每穗总粒数>穗总枝梗数>着粒密度。抗、感病组合间的稻穗长度差异不显著,稻穗长度与稻曲病抗性无显著相关性,稻曲病病穗率与病情指数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6.
减氮增苗对抛秧晚稻稻曲病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减氮增苗条件下稻曲病的发病规律,本试验比较了3 个氮肥水平(N1、N2、N3)和4 个抛秧密度(M1、M2、M3、M4)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氮肥水平条件下,各发病参数随密度增加均呈递减趋势,而在相同密度水平条件下,各发病参数随施氮量的增加均呈递增趋势。N3M1组合各发病参数均为最高,其病粒率、病穗率、病蔸率分别为0.89%、21.69%、95.88%。SPAD值与病粒率、病穗率、病蔸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668、0.8472、0.9441,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单穴叶面积与病粒率、病穗率、病蔸率之间的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143、0.9427、0.984,均达极显著水平。综上所述:减少氮肥的施用并适当增加栽植密度有利于晚稻群体结构的合理构建,同时能有效减轻稻曲病的发生程度。  相似文献   

17.
水稻稻曲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李余生  朱镇  张亚东  赵凌  王才林 《作物学报》2008,34(10):1728-1733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病害, 目前已上升为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 探明水稻稻曲病的抗性遗传机制对制定抗病育种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病情指数为指标, 利用高效引发稻曲病人工接种方法对来自抗病亲本IR28(籼稻)与感病亲本大关稻(粳稻)组合的亲本及其衍生的F10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抗病性评价, 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抗性的遗传模型进行判别与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 水稻稻曲病抗性的遗传除受主基因控制外还受多基因的影响, 符合E-1-3遗传模型, 即2对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2对主基因间表现为等加性作用, 加性效应为11.41; 主基因遗传率为76.67%, 多基因遗传率为22.86%, 抗性遗传存在明显的主基因效应。提示抗稻曲病育种时不仅要考虑主基因对抗病性的作用, 也不能忽视基因对抗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水稻抗稻曲病数量性状座位及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japonica)/IR28 (indica)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 RIL)群体,采用高效引发稻曲病人工接种方法,以病情指数作为稻曲病的表型值。2007和2009年,鉴定亲本及RILs对水稻稻曲病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 软件,对水稻稻曲病抗性基因进行检测分析。两年共检测到qFsr1、qFsr2、qFsr4、qFsr8、qFsr10、qFsr11、qFsr12等7个QTL,分别位于第1、第2、第4、第8、第10、第11和第12染色体上,贡献率在9.8%~22.5%之间。其中,2007年检测到qFsr1、qFsr4、qFsr10、qFsr11、qFsr12等5个位点;2009年检测到qFsr2、qFsr8、qFsr10、qFsr11等4个位点,qFsr11、qFsr12在两年中均被检测到,对性状的解释率在18.0%~19.3%之间,使病情指数下降8.0%~16.3%,提高了抗病性。根据抗性位点加性效应方向,在qFsr1、qFsr2、qFsr8、qFsr10、qFsr11和qFsr12位点上,亲本IR28存在抗稻曲病的增效等位基因,大关稻具有减效等位基因,而位点qFsr4的抗性效应来源正好相反。qFsr11、qFsr12及其附近的标记可望在稻曲病抗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19.
杂交中稻稻米垩白测定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以59个杂交中稻品种为材料, 研究了稻米垩白指标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精米的垩白粒率、垩白面积大小和垩白度分别比整精米的显著提高. 以整精米测定的垩白度不能代表实际需要表达的精米的垩白状况. 整精米垩白度、精米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与整精米的垩白粒率呈极显著正相关, 可通过整精米垩白粒率推算整精米垩白度以及精米的  相似文献   

20.
种植方式对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米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以陆稻中旱3号和水稻武香粳99-8为材,设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2种方式,以水层湿润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种植方式对米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水种(对照)相比,中旱3号覆膜旱种的产量显著降低,而武香粳99-8覆膜旱种的产量则无显著差异,裸地旱种的产量均较对照显著降低。旱种可降低垩白度、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峰值黏度,提高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中旱3号覆膜旱种和裸地旱种以及武香粳99-8裸地旱种的垩白粒率显著低于对照,而武香粳99-8覆膜旱种则无显著差异。三种种植方式中,两品种均以覆膜旱种的垩白度、直链淀粉含量、胶稠度、崩解值和灌浆期稻株含N率下降值最小,蛋白质含量和消减值最大,籽粒Q酶活性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与武香粳99-8相比,中旱3号的垩白粒率和胶稠度显著降低,垩白度没有显著差异,粒长/粒宽、直链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崩解值和糊化温度显著提高。Q酶活性、籽粒灌浆参数与米质指标关系密切。旱种有利于改善稻米的外观和营养品质,但蒸煮食味品质有所变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