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浅析中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农业面源污染源涉及面广,污染源多样,单一防控办法收效甚微。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现状,总结了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残膜与秸秆等农业面源污染五大方面的防治相关技术研究,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的防治对策,为今后提高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浅析我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研究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欣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3):80-84
农业面源污染源涉及面广,污染源多样,单一防控办法收效甚微。当前中国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做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工作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笔者分析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现状,总结了化肥、农药、畜禽粪便、残膜与秸秆等农业面源污染五大方面的防治相关技术研究,并就目前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控的防治对策,为今后提高中国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水平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3.
张芳  马瑛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6):92-96
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新疆棉农种植棉花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为规范棉农行为,提高农资利用率,控制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的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研究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棉农的年龄、家庭人口总数、化肥农药地膜使用量、是否参与技术指导培训、棉农对治理农业环境污染的重视程度、国家对有机肥及生物农药给予足够补贴时棉农是否会采用等因素。建议措施有建立健全有效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大对棉农的教育与宣传力度,加大地膜回收力度,加大农业补贴力度鼓励棉农利用生物资源,有利于优化棉农生产行为,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建设环境友好型农业。  相似文献   

4.
中国生态农业与面源污染减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7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为"污染减排与环境友好型社会",农业污染减排是其中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农业污染即面源污染,或称非点源污染,主要有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的土壤和水体污染、农业生产废弃物造成的污染和农业温室气体排放等三大类。当前中国严重的面源污染问题是由农业生产方式决定的。中国生态农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农业,因充分利用废弃物、综合效益提高、减施化肥和农药等特征,而具备实现面源污染减排的功能。中国生态农业是中国解决面源污染减排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途径。针对中国生态农业发展中的问题,应该提高认识、建立和完善支撑体系并积极推广中国生态农业经典模式,加快中国农业发展,推进面源污染减排。  相似文献   

5.
川西北高原区是四川省重要的生态功能区,生态系统先天脆弱。为提升川西北高原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水平,本研究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分析阿坝州农田种植、畜禽养殖、农村人居环境等农业农村污染情况。结果表明:(1)农田种植污染源中,南部农业县玉米等作物存在偏施氮肥和施用过量等情况,农药主要集中在南部农业县,以杀虫剂和除草剂为主;中南部玉米等作物种植区较为依赖地膜,存在残留污染风险。(2)畜禽养殖污染源中,中南部农业县养殖比较集中,专业养殖户的畜禽粪便污染风险较大。若尔盖和红原等牧区县局部区域内有过度放牧、土壤沙化和草场退化等问题。(3)农村人居环境中,部分区域农村垃圾、污水收集与处理设施、农村厕所配套设施不足。最后本研究针对阿坝州农业面源污染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技术,以期为川西北高原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经济的快速进程,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农业的集中化污染程度不断提高,农业生态环境也在遭到持续不断的恶化。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牲畜养殖废弃物的堆积以及农村生活产生的污水垃圾污染,导致农村的面源污染形势较为严峻。在当前环境背景之下,治理农村面源污染依然是我国首要治理问题,是为了实现农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而化肥的过度使用是导致当前农业面源污染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简要分析化肥过度使用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并对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行剖析,提出通过遏制化肥使用量来合理改善农业面源污染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舞阳县种植业、养殖业、农村生活污染现状,针对舞阳县农业面源污染存在问题,提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农户经营行为的农业面源污染效应及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农户层面分析了农户的经营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影响,同时利用环境经济学模型研究了 农业面源污染形成的经济机理,研究表明:中国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面源污染有着重要的影响;农业 面源污染负荷可分为三部分,一是来源于生产经营私人利润最大化与社会福利最大化背离的贡献,二 是来源于农户的经营决策机制的贡献,三是来源于政策、制度、技术水平和社会人口压力等因素的贡 献。因此,对于农业面源污染的调控,必须从这三部分贡献源入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为满足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实际需要,建立一种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方法。该方法以农业面源污染风险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建立面向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的GIS空间分析模型,在GIS支持下,实现模型所需数据的提取及分析运算,获得多尺度农业面源污染风险程度分布图,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提供工作目标区。以杭埠河流域为样区进行模型应用,获得了较精确的计算结果;农业面源污染风险评估方法对监测地区基础数据要求不高,是一种可行的污染监测新途径。  相似文献   

10.
农业面源污染的特性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85,自引:4,他引:81  
随着点源污染得到逐步的治理,农业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概述了农业面源污染的特征、污染途径、污染比重和污染概况,以滇池和太湖为例,介绍农业面源污染成功的调查、监测和防治方法,对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提出一些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1.
种植业的面源污染,按流域尺度的研究可以宏观反映某一地区的面源污染现状。因此,本研究基于江西省的农业面源污染普查数据,比较了不同流域内种植业的氮磷化肥用量和面源污染情况。结果表明:江西省各流域种植业中化肥量呈现出赣江流域>抚河流域和鄱阳湖流域>信江流域>外河流域>饶河流域和修河流域,其中以赣江流域最高,其氮肥和磷肥占全省的比例分别为51.7%和51.2%。面源污染物的排放量也呈现出赣江流域较高,其COD、TP、TN、NH3-N分别占全省排放总量的62.3%、56.3%、53.4%和53.4%。COD、TP、TN、NH3-N的排放强度也分别比全省增加了47.5%、26.5%、21.8%和14.8%。因此,赣江流域是江西省种植业的面源污染防治和化肥减施行动的关键的治理流域。  相似文献   

12.
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旨在总结贵州喀斯特区域地理特征与农村面源污染情况及治理现状,为今后贵州面源污染的治理提供建议与参考。通过分析贵州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的现有技术,并逐一分析其在贵州面源污染治理中的可行性,提出影响面源污染治理的关键因素。总结发现,贵州省喀斯特区域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正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紧关贵州农业生产发展、生态发展建设、环境卫生等及长江和珠江下游居民的用水安全。该研究得出,贵州受地理环境限制,天然耕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十分有限;现今工业化进程的稳步进行,城乡环保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人口的增加已成为影响贵州农村面源污染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3.
基于文献计量的巢湖农业面源污染概况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巢湖农业面源污染的研究进展,明确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以CNKI、维普、SCOPUS数据库为基础,采用文献计量的方法对巢湖农业面源污染主题的文献进行检索。结果表明:巢湖流域治理方向的发文量最多,其中大多数是从源头控制、中间拦截、末尾治理定性叙述的,模型和现状的关注度也比较高,主要参考国外通用模型进行验证及负荷估算等。安徽农业大学和合肥工业大学等机构为巢湖该领域发展做出很大贡献;马友华团队等是该领域的核心团队,主要发文期刊有《中国农学通报》、《安徽农学通报》、《水土保持学报》、《环境科学学报》等。由此发现,巢湖流域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治理方向,其中定性叙述治理措施文献偏多,定量研究治理效果和生态补偿标准的确定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模型的创新性有待于提高。  相似文献   

14.
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业园区发展迅速,作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本载体和有效途径,在传统农业升级调整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在园区实际建设与发展中,农业面源污染问题日益显露。因此,应积极探索形成农业园区产业相互融合、物质多级循环的产业结构和生态布局,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本研究总结了农业园区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存在问题,从园区规划、政策、经营、资金和技术等方面分析其产生的主要成因,提出了规划先行综合治理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策略,在科学合理地编制农业园区规划的同时,完善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的政策体系、加强农业服务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资金可持续投入,以期为防治农业园区面源污染作参考。  相似文献   

15.
农业非点源污染国内外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农业非点源污染正日益成为水体富营养化最主要的污染源,并已成为当前限制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笔者从农业非点源污染物迁移转化机制、非点源污染物的防控机制、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农业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尺度问题等方面对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论述。提出我国非点源污染研究需在以下方面有所加强:(1)非点源污染物耦合作用下的运移;(2)转化机理及其界面行为过程机制研究;(3)不同空间尺度和格局农业非点源污染物的迁移转化规律;(4)适合我国不同区域特色的非点源污染机理模型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为了将农户的“有限理性”纳入政府对农业非点源污染农户行为管理分析框架中,为政府治理非点源污染提供相应政策参考,在 “有限理性”假设下,基于城乡统筹发展中农户行为的“集体表现”视角,运用“复制动态”方法,研究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农户行为演化过程,分析政府在农户行为从初始状态到“演化稳定策略”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农户“有限理性”使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农户生产生活行为存在不确定性,但在与政府监督行为的长期博弈中,农业非点源污染控制的农户生产生活行为存在“演化稳定策略”。为促进这一稳定策略均衡,需要政府积极参与,并采用相关措施激励农户采用能使农业非点源污染排放达标的生产生活行为。  相似文献   

17.
农业非点源污染是生态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关键问题之一,正日益受到重视。笔者分析了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现状,指出化肥和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是农业非点源污染的主源;畜禽粪便和“白色污染”也不可忽视。提高全民环保意识,加强农业非点源污染的监测,科学控制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物质的施用,合理处置各类粪便,综合治理“白色污染”,发展无公害有机农业,是防治农业非点源污染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18.
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管飞 《中国农学通报》2017,33(30):61-66
为了研究农业面源污染负荷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估,综述了国内外近10年的最新研究进展,发现在农业面源污染空间分布及风险评估上的研究较多,其中污染的源因子及迁移因子空间分布研究进展颇多,而在综合风险评价上的研究还比较缺乏,对污染负荷的分布特征及其相关性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今后还需研究污染负荷分级区划与管理控制措施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