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滇重楼(P. polyphylla var. yunnanensis)是中国传统药用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很多研究已经证明,植物内生菌在植物次生代谢过程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利用栽培于云南大理的滇重楼为实验材料,对其全株组织(叶,茎,根状茎)内生细菌进行了分离、纯化,并通过测序方法对其种类进行鉴定。结果显示滇重楼叶中内生细菌含有8属11种,茎中含有2属5种,根茎中含有9属11种。滇重楼不同组织中的内生细菌种属分布差异大,叶与根状茎中的内生细菌种类只共有鞘氨醇杆菌属,其余都不共有,而茎与叶、根状茎中的内生细菌都不相同,表明滇重楼内生细菌在不同组织中所体现的多样性及不同内生菌在分布上的差异性。本研究结果为后续滇重楼内生菌的多样性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未来滇重楼内生细菌深度挖掘与利用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2.
新引的路易斯安那鸢尾在陆地栽培条件下易发生叶部病害,严重影响了其景观价值。为对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精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开展了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病原分离与鉴定研究。以陆地栽培的路易斯安那鸢尾病叶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进行分离和致病性检验,以及采用对致病病原菌的形态学观察分析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等方法,研究鉴定了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结果表明,从病组织中分离出了6种真菌YW1~YW6,鉴定出5种为致病真菌(YW1,YW2, YW4, YW5, YW6);其中YW1为镰刀菌属藤仓镰刀菌(Fusarium fujikuroi);YW2、YW6分别为枝孢属枝状枝孢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甘薯内寄生菌(Cladosporium anthropophilum);YW4、YW5分别为青霉属扩展青霉(Penicillium expansum)、皮落青霉菌(Penicillium crustosum)。本研究结果丰富了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病原,为陆生路易斯安那鸢尾叶部病害的综合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为了分析茶饼病病叶表面微生物多样性,分离鉴定病叶上真菌微生物。以茶饼病病叶与健康叶片为试材,采用扫描电镜对叶表面进行观察,利用16S和ITS测序分析不同叶片的细菌与真菌群落组成。在茶饼病病害叶片表面检测到113种细菌,252种真菌;健康叶片上检测到237种细菌,161种真菌。病叶细菌的多样性显著低于健康叶片,病叶真菌的多样性高于健康叶片。与健康叶片相比,枝孢属和拟盘多毛孢属真菌在病叶中丰度较低,被孢霉属丰度较高。采用PDA培养基从感病叶片表面分离鉴定获得了枝状枝孢菌,该菌可能在茶饼病的感染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茶饼病感染后茶叶表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分离鉴定出的枝状枝孢菌可能与茶饼病的致病过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沙冬青叶部病害发病率高侵染速度快严重威胁植株正常生长。为鉴定引起沙冬青叶部病害的病原菌,制定病害防治方案,利用形态学特征、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田间喷施药剂测定杀菌剂对病害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引起沙冬青叶部病害为病原真菌,离体培养菌丝绒毛状、灰白色、致密气生菌丝,背面呈灰黑色轮纹状,显微镜观察菌丝直柔曲状,有隔,产生深色分生孢子梗,以合轴式延伸,顶端单生分生孢子;ITS序列鉴定与Alternaria destruens ATCC 204363(NR_13714 3.1)(毁坏链格孢)相似性达到100%,初步确定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链格孢属。不同药剂田间防治试验表明,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喷施2次对沙冬青叶部病害的防治效果达到87%,波尔多液2000倍液的防治效果为57.9%,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优于波尔多液2000倍液。研究结果首次报道沙冬青叶部病害病原真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定结果,制定了病害田间防治方案,可为沙冬青叶部病害防治提供理论基础和有效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柳叶蜡梅(Chimonanthus salicifolius)的叶部病害的病原种类,进行病叶病原分离鉴定。本研究对福建省寿宁县福瑞泰生物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基地的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进行分离,对分离的病原菌采用形态学结合分子方法(rDNA-ITS和TUB序列)进行鉴定,并对该致病菌菌丝体在不同温度、pH、光照、碳源、氮源及致死温度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病原菌分离株经形态特征观测及rDNA-ITS和TUB序列分析比对,将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原菌分离株鉴定为半知菌门、丝孢纲、弯孢属、间型弯孢霉(Curvularia. intermedia)。生物学特性结果显示:此菌菌丝体生长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pH 8、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蔗糖及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硝酸钾、酵母粉及硝酸钠;光暗交替不影响菌丝生长;菌丝体致死温度为52℃。分离鉴定了福建省寿宁县柳叶腊梅叶斑病病害的主要病原菌是弯孢霉,其生物特性测定结果显示对环境适应性强。  相似文献   

6.
华重楼是重要的中药材,近年来,华重楼病害已成为制约四川华重楼产量和品质提高的重要因素之一。本研究对四川种植区华重楼病害进行了调查,共调查到主要危害华重楼病害有4种。通过组织分离法对相应的病原菌进行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试验结果显示,结合病原菌形态特征及r DNA-ITS、HSP60、G3PDH、RPB2、TEF、ACT、LSU、Alt琢1、TUB基因序列分析,并构建多基因分子系统发育树,鉴定出引起华重楼4种真菌病害病原菌,分别为华重楼叶枯病(Epicoccum sorghinu)、褐斑病(Alternaria tenuissima)、灰霉病(Botrytis cinerea)和黑斑病(Alternaria alternata)。目前,危害华重楼的最为严重的病害是灰霉病、褐斑病和叶枯病。华重楼主要病害的调查及病原菌种类的鉴定为华重楼病害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三江平原地区大豆根腐病发生的严重程度,于2014年对该地区所属县、市及农场内大豆进行病害调查,计算发病率及病情指数。采集大豆根腐病样本,对病株样本进行真菌的分离及鉴定,共分离获得相关致病真菌3个属10个种。镰孢菌为优势菌群,其分离频率为29.92%。镰孢菌中,尖孢镰孢菌为优势种,其占分离镰孢菌总量的65.75%。调查结果表明,含水量大及重茬地块,大豆根腐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较高。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某设施蔬菜基地的辣椒为研究对象,对在12℃和20℃两个不同贮藏温度下辣椒病害的微生物,进行了分离和初步鉴定。试验从辣椒的果柄、果蒂和果身部分进行取样,进行分离纯化培养,最终分别从2个不同贮藏温度的辣椒上分离出潜伏菌9株和8株,并对最典型的4株潜伏侵染菌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表明,这4株潜伏菌分别为根霉属(Rhizopus),链格孢属(Alternaria),根腐霉属(Fythium),欧文氏菌属的胡萝卜软腐欧文氏菌(E.carotovora)。  相似文献   

9.
为了深刻认识罗汉松和珙桐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分离了183株罗汉松和珙桐内生真菌,结合形态学和分子分类方法对分离内生真菌进行种属鉴定;采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方法研究分离菌株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96株罗汉松内生真菌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丝枝霉属Aphanocladium、脉孢菌属Neurospora和无孢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73;87株珙桐内生真菌分属于曲霉属Aspergillus、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拟茎点霉属Phomopsis、青霉属Penicillium、炭角菌属Xylaria sp.和无孢菌群,Shannon多样性指数为1.53。采用RFLP方法,对全部内生真菌rRNA基因间隔区(ITS)的核苷酸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罗汉松和珙桐内生真菌分别聚为22个分枝,同属的菌株聚在一起,同属菌株的RFLP分类相似性在93%以上。罗汉松和珙桐内生真菌中都有无孢菌群,部分菌株与鉴定菌株同处一个分枝中,其他相距较远的无孢菌可能为新的种属。本研究结果提示,罗汉松和珙桐内生真菌的多样性丰富。  相似文献   

10.
甘蔗赤腐病病原菌的分离与ITS序列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甘蔗赤腐病病原菌分离纯化得到5株病原真菌(CF-1、CF-2、CF-3、CF-4、CF-5),对其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CF-1和CF-4均能引起与田间病害一致的症状,通过ITS1和ITS4对致病菌的基因片段进行扩增,结果显示,菌株CF-1与KU933924.1相似性达到99.00%,CF-4与MH854879.1相似性达到99.42%。综合病害症状观察、形态观察和ITS序列分析结果,将甘蔗赤腐病病原菌CF-1鉴定为镰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falcatum Went.),将CF-4鉴定为球黑孢菌[Nigrospora sphaerica (Sacc.) E.W. Mason.]。  相似文献   

11.
云南重楼高产栽培施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探明肥料施用对云南重楼产量的影响,采用不同梯度施肥水平研究有机肥对云南重楼产量的影响;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设计方法研究NPK无机肥对云南重楼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云南重楼的高产需要较高的肥力条件,在中等以下的土壤肥力条件下,云南重楼的最佳农家肥施肥量为3000~4500kg/667m2之问。N素和P素是云南重楼生长的养分限制因子。可见,施用适宜有机肥和N、P无机肥可以大幅度提高云南重楼单位面积产量。  相似文献   

12.
滇重楼不同居群的表型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揭示滇重楼不同居群的表型多样性,为滇重楼种质资源的保护利用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观测20个居群滇重楼15个性状的表型性状, 采用变异系数、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分析。滇重楼各表型性状变异丰富,变异系数在14.3%~46.2%之间,表型分化系数为52.13%,居群间和居群内变异相当。滇重楼显示出较高的多样(2.4415),20个不同居群的平均多样性指数为2.2255~2.5363。主成分分析显示茎高、叶柄长、叶片长、宽、花瓣长,花萼长,花茎高是引起滇重楼不同居群间表型差异较大的因素。聚类分析表明,滇重楼20个居群可以分为3大类。滇重楼表型多样性较高,对其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不同遮荫方式及遮荫率对滇重楼生长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不同遮荫方式及遮荫度对云南重楼根茎增重倍数、存活率及产量的影响,为确定合理的栽培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比较了遮阳网、向日葵、玉米、三分三4种不同遮荫方式条件下云南重楼生长情况。【结果】:优选出最适宜的遮荫方式和遮荫度。【结论】:10g左右的种苗移栽种植3年期间,最佳的重楼遮荫方式采用遮阳网,遮荫率在60%左右。  相似文献   

14.
旨在为滇重楼的栽培和LED光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光源波长为460 nm的单质蓝光,将3 年生滇重楼分别放于光照强度为50、100、150、200 μmol/(m2 · s)的光照下进行栽培,观测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滇重楼株高、地上生物学产量、净光合速率和地下生物学产量均以光强150 μmol/(m2 · s)处理最高,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100 μmol/(m2 · s)处理时最高,200 μmol/(m2 · s)处理最低。不同光强蓝光对滇重楼叶片光能转换效率及反应活性影响不显著。滇重楼根茎皂苷组分含量和总皂苷含量随蓝光光强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光强100 μmol/ (m2 · s) 处理下最高,200 μmol/(m2 · s)处理下最低。综合分析滇重楼生长状况、光合荧光特性和根茎皂苷含量,蓝光光强150 μmol/(m2 ·s)最有利于促进滇重楼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100 μmol/(m2 · s)最有利于滇重楼根茎皂苷累积。建议在滇重楼设施栽培上将蓝光光强控制在100~150 μmol/(m2 ·s)。  相似文献   

15.
高质量的滇重楼胚总RNA的提取方法研究及LD_PCR检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一种有效提取滇重楼胚总RNA方法。以滇重楼的胚为实验材料,将常规的SDS提取植物总RNA的方法做了改进:在RNA提取缓冲液中加入SDS的步骤上进行了调整,结合异丙醇和醋酸钠室温沉淀能更有效的去除多糖;醋酸-醋酸钠的缓冲体系维持提取液较低pH值,有效抑制RNA酶活性;将SDS的浓度提高到5%并且结合酸酚/氯仿抽提去除蛋白质污染,首次建立了一种简单有效的从滇重楼胚中提取总RNA的方法。该方法所提RNA的A260/A230均大于2.0,A260/A280的值为1.8~2.0,电泳条带清晰,RNA完整性好。利用该方法提取的滇重楼幼胚总RNA具有很高的纯度和质量,可以满足后续LD-PCR及文库构建等分子生物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滇重楼种子休眠机理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探讨滇重楼种子休眠机理,为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滇重楼实生育苗提供理论基础。采用重量法、胚率测定、ELISA等方法对种子吸水特性、萌发抑制物及种胚休眠与发育的内源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滇重楼种子休眠属于形态学-生理学休眠类型。滇重楼种胚发育不完全、种子中存在萌发抑制物质是种子休眠的主要原因。种子不存在吸水障碍,与休眠无关。内源激素ABA和GA3在滇重楼种子休眠与萌发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ABA是引起休眠的关键因素,ABA含量的降低是滇重楼种胚发育的始动因子,GA3有助于种子的生理后熟。萌发抑制物的存在可能抑制了种胚发育,而与生理学后熟过程无关。在自然条件下,滇重楼生境中较长的低温时期可能是滇重楼种子具有较长时间休眠的外界原因。  相似文献   

17.
不同层积条件下滇重楼种子的生理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滇重楼种子休眠的生理生化变化规律,为滇重楼的栽培提供科学依据。对两种条件下层积160天内种子的胚率变化、贮藏物质的变化、POD与SOD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 整个层积过程中,滇重楼种子胚率显著增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显著降低,POD活性显著升高;在云南西双版纳自然大田条件下种子,胚率高达11.59;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淀粉含量分别降低到3.14mg/g、 2.72mg/g、 24.56mg/g, POD活性增高到10.35 U/(g*min)。与恒温层积相比,大田条件下种子各生理指标变化规律较好,更有利于其种子萌发。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滇重楼’地上部分的有效利用,在武定、云龙和马关3个‘滇重楼’主产县,从8月到11月逐月采取地上茎叶估测产量,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茎叶中重楼皂苷Ⅰ、Ⅱ、Ⅵ、Ⅶ、PA及H的含量,分析各种成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地上茎叶干物质产量约900.0 kg/hm2,其总皂苷含量与地下根茎相当,可以入药;地上茎叶总皂苷主要成分是重楼皂苷Ⅱ和重楼皂苷Ⅶ,不含重楼皂苷H和重楼皂苷PA,也与地下根茎皂苷组成相近,可取得同样的药效;地上茎叶入药,新增产值2.7万元/hm2;开花植株地上茎叶皂苷含量比未开花植株高;果皮重楼皂苷的含量较高。‘滇重楼’地上茎叶可入药,可显著提高种植效益,促进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9.
华重楼是重要的中药材,研究华重楼软腐病的病原、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为其栽培管理和病害预防提供依据。采用田间调查法观察发病植株的症状,采用组织分离法分离和纯化得到病原菌,通过显微观察法鉴定出其病原菌。华重楼软腐病的发病部位是茎、叶和花,发病后植株弯折,严重腐烂。茎部病斑初期椭圆形,呈水浸状,后期出现小黑点。叶先由叶柄处开始发病,病部布满白色霉状物,后期叶片软腐。花先由花梗和外花被处发病,发病症状和病症与叶类似。病原菌菌丝发达,有分枝、匍匐丝和假根,无隔膜。孢囊梗直立,顶端产生单生的球形孢子囊。华重楼软腐病的病原菌为匍枝根霉(Rhizopus stolonifer),雨后要注意通风排水,并用多菌灵和甲基托布津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