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中国农产品出口现状及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扬长避短、提升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大化农产品贸易收益就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及出口主体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竞争力系数(CI)3个指标对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的农产品总体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仍需进一步提升。中国应该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中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着自由贸易区战略的实施,中国的农产品出口将获得良好的发展机遇,但国内农产品市场开放的压力也将不断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扬长避短、提升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最大化农产品贸易收益就变得尤为重要。【方法】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平衡状况、农产品出口区域以及出口主体出发,分析了中国的农产品出口现状,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国际市场占有率(IMS)、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RCA)和出口竞争力系数(CI)3个指标对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进行了测算和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我国的农产品总体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弱,仍需进一步提升。【结论】我国应该采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强品牌效应、积极开发新兴市场等措施来进一步增强我国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相似文献   

3.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初步建成,中国已成为东盟第一大贸易伙伴。东盟也已成为我国主要的大贸易伙伴、出口市场和进口来源地。双边贸易额已由1991年的79亿美元增至2010年的2928亿美元。我国种苗花卉资源丰富,生产基础雄厚,随着自贸区贸易交流的深入,我国出口种苗花卉产业步入高速发展期,出口数量和品种逐年增加,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农产品之一。  相似文献   

4.
李丹  林中 《中国农学通报》2022,38(26):158-164
中国是世界芦笋生产大国,面积和产量都位居世界第一,芦笋产业已发展成为具有竞争优势的新兴产业,在全球芦笋贸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为了研究中国芦笋的国际贸易和产业竞争力,根据FAO、WTO和中国海关(一般贸易)的芦笋贸易数据,对中国芦笋的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了分析,选取生产者价格、国际市场占有率、贸易竞争力指数和出口价格比4个分析指标,对中国芦笋的产业竞争力给予评价。结果表明:中国芦笋贸易以出口为主,一直处于贸易顺差状态,2008年以后,进口增长很快,进出口差距显著缩小,2019年进口量是出口量的1/3,而进口额超过了出口额。芦笋价格方面,中国芦笋生产成本和生产价格较低,占据优势,但是出口单价和出口额相对也较低,出口创汇不显著,2013年以来进口单价快速上涨超过了出口单价,进口芦笋价格昂贵,未来芦笋进口不会明显增加,出口保持稳定。在国际芦笋出口大国中,秘鲁、墨西哥基本上是芦笋净出口国家,具有极强的贸易竞争力;其次是希腊,竞争力指数也较高;美国、西班牙、荷兰的优势也比较明显。中国是全球最大芦笋生产国,但芦笋的国际市场占有率不高,贸易竞争力指数为正数时接近1,出口额远大于进口额,反映出中国芦笋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我国农药贸易"量价"双跌结合中国海关统计最新的数据,2015年农药进出口贸易不及预期,出口量价齐跌,而且价格的降幅大于量的降幅,原药进口是唯一亮点。从分项数据来看,2015年原药出口量54.56万吨,同比降幅11.54%,出口贸易额为42.60亿美元,同比降幅15.27%;2015年制剂出口量96.38万吨,同比下降5.96%,出口贸易额为30.22亿美元,同比下降19.02%;2015  相似文献   

6.
孙育新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26):181-187
为深刻认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农产品贸易潜力,探究制约中俄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基于2001—2013年UN Comtrade相关数据,对中俄农产品贸易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增长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中俄农产品贸易增长的首要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增长,出口竞争力效应阻碍了俄罗斯对中农产品贸易增长。为此,中国可通过加强对俄信息交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等手段调整中国农产品供给结构,同时,中国应建立价格预警机制和预防机制以应对俄罗斯农产品供给价格和质量变动。  相似文献   

7.
近年国内外粮食市场价格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险峰 《种业导刊》2009,(11):12-14
对中国粮食进口到岸价与国内批发价分析表明,美国、泰国等国外粮食进口到岸价总体高于中国国内批发价,目前国外粮食市场对中国尚不构成直接冲击,但由于国际粮价波动幅度明显高于中国,应防止国际粮价继续下跌冲击中国市场。从出口市场来看,中国与其他主要出口国粮食出口至目的地到岸价相差不大,无明显出口优势。  相似文献   

8.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花卉园艺展览会的国际参展商中,第一次组团参加展会的泰国展团格外引人注目。展团一行数十人,由泰国农业部牵头、泰国国内著名的花卉出口商为主体组成,共占据6个标准展位,不遗余力地宣传泰国花卉。除现场展示外,4月11日下午,泰国展团还举办了题为“泰国花卉产业现状及前景”、“中泰两国花卉贸易”交流会。会上,泰国农业部官员SetapongLekawatana先生介绍了泰国的花卉产业状况。他说,与2004年相比,2005年泰国花卉出口增长了17%左右,大部分是出口到日本、欧洲及美国,出口到中国的花卉占总出口额的比例不高。但在进口方面,泰…  相似文献   

9.
为深刻认识"一带一路"战略下中俄农产品贸易潜力,探究制约中俄农产品贸易增长的主要因素,基于2001—2013年UN Comtrade相关数据,对中俄农产品贸易的相似性、互补性和增长潜力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市场需求引致效应是中俄农产品贸易增长的首要因素;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中国对俄农产品贸易增长,出口竞争力效应阻碍了俄罗斯对中农产品贸易增长。为此,中国可通过加强对俄信息交流、培育规模化农业经营主体等手段调整中国农产品供给结构,同时,中国应建立价格预警机制和预防机制以应对俄罗斯农产品供给价格和质量变动。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第一季度我国农药贸易状况良好。据国家海关总署统计,3月份中国进口农药0.98万吨,同比增长8.9%。进口金额则下降12.3%,为0.81亿元。3月份中国共出口农药12.5万吨,同比增长10.7%,出口金额为4.33亿元,同比增长22.0%。2014年1~3月份,中国共进口农药2.68万吨,同比增加17.9%,进口金额达到2.21亿美元,同比增加4.9%。1~3月中国共出口农药31.8万吨,同比增长11%,出口金额达到10.96亿美元,增幅达到17.5%,出口增幅远远大于2012年同期。  相似文献   

11.
中国李产业发展、贸易与国际竞争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0 年以来,世界和中国的李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笔者以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李生产和发展状况以及中国李产业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结果表明:世界李的收获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且中国李的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然而单产却与智利、伊朗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世界和中国李的进口和出口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是中国李进口量和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量和出口额。可比净出口指数、净出口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进出口价格比分析都表明,中国李出口竞争力相对较差。针对中国李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中国李产业发展和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和中国的猕猴桃生产、贸易和竞争力都有了新的变化。本文以世界粮农组织(FAO)数据和相关文献为基础,分析了猕猴桃生产和发展情况以及我国猕猴桃贸易和竞争力。世界猕猴桃的收获面积和产量持续增加,我国猕猴桃产业得到了迅速发展,栽培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单产与新西兰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世界和我国猕猴桃的进口和出口呈现平稳增长态势,但是中国猕猴桃进口量和进口额远大于出口量和出口额。中国猕猴桃出口竞争力很差甚至极差水平上,在国际猕猴桃果市场上中国出口猕猴桃果品质中等偏低。针对中国猕猴桃生产和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善中国猕猴桃产业发展和提高国际竞争力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选用生产要素和进出口2个层面的4个指标,即资源禀赋系数、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测算2001—2011年中国贝类产品的国际竞争力。综合分析得出中国贝类产品在生产要素层面具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优势;在进出口层面中,代表市场占有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及代表进出口的贸易竞争优势都表现出极强的优势,而反映出口所占比例的显示性竞争优势指数则较弱。根据结果提出合理调整贝类产品贸易出口结构、加强实施品牌战略和设立贝类产品生产安全卫生管理体系3个对策。  相似文献   

14.
International trade in environmental goods (EG) provides a market-based solution to balance the development–environment relationship. How can developing economies gain new growth opportunities through trade liberalisation in the EGs? This study investigates the structural features of products and firms during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China's EG trade. This study defines the import–export nexus as the product relatedness between imports and exports at the firm level, which may promote the technology spill overs and firm cooperation. This study combines two nationwide data sets and constructs a data panel covering 334 prefectures and 248 EGs during 2001–2012. The conditional logit model with fixed effects is used for coefficient estimation. Empirical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import–export nexus promotes new EGs in domestic sectors and export baskets, primarily supported by domestic private firms. The import–export nexus allows state-owned firms, which only represent a small market share, to enrich export baskets. It also helps foreign firms to develop new EGs in domestic sectors. These findings suggest revisiting the role of state-owned firms in industrial policy and developing a broad list of EGs to make use of the product relatedness. These will make developing economies like China gain new growth opportunities from the EG trade.  相似文献   

15.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是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的依据,后者又是产品认证的前提和基础。本论文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从标准类别、发展历程、特征分析等方面着手,梳理了中国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的发展历程及特点,探讨了中国现有的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的特征。结果表明,我国种植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标准发展较快,经历了数量上 “少-多-少”、种类上“单个农产品-农产品大类-综合性种植业农产品”的发展历程,2001年起步,2002年快速发展,2003年至2014年稳定发展,2015年和2016年完成标准整合,整合后的产地环境条件标准没有对环境空气质量设置要求,其技术指标仅包括灌溉水质量和土壤质量。同时指出了现有标准的优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结果可为中国无公害农产品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对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罗非鱼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出口竞争力进行比较分析,以1994-2014年的相关贸易数据为基础,实证分析了中印两国的产品竞争力。竞争力的评价方法主要包括国际市场占有率、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和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结果表明:中国罗非鱼产品对美国出口总额不断增长,增长速度快于印尼,但印尼罗非鱼产品拥有自己的品牌的外销渠道,市场价格较中国高很多。中国罗非鱼逐步占领了美国大部分市场,印尼的市场占有率则相对稳定。中国罗非鱼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已经逐步由比较劣势转变为比较优势,但印尼在罗非鱼产品出口上更加具有比较优势;从恒定市场份额模型的分析来看,竞争力效应对中国罗非鱼产品在美国市场出口额的增长的贡献率较高,中国罗非鱼产品的竞争力在不断增强,但罗非鱼产品结构的合理化程度以及在本国出口增长中的贡献率仍低于印尼。  相似文献   

17.
蒋颖 《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505-508
从分析影响因素出发,确定影响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额增长的主导因素,为促进两岸农产品贸易的发展提供决策依据,为加强双方在农产品贸易领域的合作提供政策建议。文章利用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国海关统计数据,运用恒定市场份额(CMS模型)分析方法,针对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问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加入WTO后,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主要是受进口需求因素和出口竞争力因素的影响,而结构因素的影响则微不足道。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增长的市场容量是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竞争力的下降导致出口增长不断减弱,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市场未进行有效的开拓,两岸农产品贸易还有很大的增长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贸易情况分析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引导罗非鱼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分析了中国罗非鱼产品出口的基本情况、出口区域情况、出口目标国情况,并对罗非鱼的贸易发展趋势进行展望。分析显示,中国罗非鱼产品供应以国际市场为主。2002 年以来,对外贸易基本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增长速度在逐步放缓。在国际市场需求的带动下,中国罗非鱼出口产品已转为以冻罗非鱼片为主,罗非鱼出口省份有广东、海南、广西和福建4 个省份,这4 个省份的出口产品也基本以冻罗非鱼片为主。中国罗非鱼最大的出口国是美国,出口目标国的增加也代表着中国罗非鱼市场正趋于多元化。与此同时,中国罗非鱼在未来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如贸易竞争国竞争力的提高、贸易竞争品种对有限市场的挤占、严峻的国际环境对罗非鱼产业的考验等。罗非鱼产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必然要依靠国内外市场的开拓、产品品质的提升和营销渠道的构建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