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不同年份对小麦生育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2~2004年度历时32年,对小麦的生育期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适期播种条件下,同一生育期有的年份间出现的时间存在很大差异。从而影响小麦三个生育阶段的时间长短及群体大小,穗数多少和穗粒重的高低。因此,只有掌握各生育期的准确时间,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措施,使不同生育期的群体指标合理,才能协调好茎数、穗数和穗、粒、重之间的关系,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1993 ̄1995年不同麦区百亩示范方和攻关田的实践表明,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是适用于小麦中产变高产和高产更高产阶段的栽培新理论和新技术体系。提高茎蘖成穗率、扩大后期物质生产量,是小麦高产群体质量、优化产量结构的核心指标;在小麦合理群体基础上,降低群体起点,主攻个体素质,是提高茎蘖成穗率、提高光合生产效率的必备条件;运用精量播种、培育壮苗、高效施肥、杭逆应变等技术,是提高群体质量,达到小麦高  相似文献   

3.
江苏省1993~1995年不同麦区百亩示范方和攻关田的实践表明,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是适用于小麦中产变高产和高产更高产阶段的栽培新理论和新技术体系。提高茎蘖成穗率、扩大后期物质生产量,是小麦高产群体质量、优化产量结构的核心指标;在小麦合理群体基础上,降低群体起点,主攻个体素质,是提高茎蘖成稳率、提高光合生产效率的必备条件;运用精量播种、培育壮苗、高效施肥、抗逆应变等技术,是提高群体质量,达到小麦高产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4.
不同穗型冬小麦品种分蘖成穗特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分蘖成穗是小麦高产栽培中决定群体数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为了研究不同穗型冬小麦分蘖成穗特性及其调节机理,进而提高小麦产量,研究归纳了遗传因素、群体环境因素、内源激素等方面对不同穗型品种分蘖成穗特性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以后研究应侧重于各种因素影响分蘖发生的机制以及因素间的关系,通过研究分蘖过程中内源激素含量、激素间平衡及基因表达、调控与小麦分蘖发生关系的研究,以期为小麦高产栽培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小麦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的应用研究──Ⅱ.小麦高产群体质量的调控技术王龙俊,陈维新,唐明臻(江苏省农林厅南京210009)目前影响我省小麦高产的限制因素主要是:基本苗起点过大,群体恶化苗质差;施肥数量不足,且前重后轻,无效生长多;个体素质差,成穗率低;后...  相似文献   

6.
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6,他引:5  
合理密植是小麦生产中构建合理群体结构、夺取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分析了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和群体质量的影响。分析表明:种植密度对小麦产量和群体质量有显著性的影响。种植密度的调整可以有效协调小麦单位面积穗数与穗粒数、千粒重的关系,进而获取高产;还可以有效控制小麦群体结构的变化,使之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7.
地膜覆盖后春小麦主茎叶片生长具有叶片分化强度大,出叶早,单株叶面积大等的壮苗特性。从而建议地膜小麦栽培过程中采用“小群体、壮个体”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关系,以及适时早播,相对延长生育期达到高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高产管理模式对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解决目前国内粮食紧缺的情况,探索冬小麦高产高效的优化栽培管理模式,针对当前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高产不高效等问题,在大田内通过3种不同的小麦高产管理模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分别进行试验研究,以实现小麦高产、优质、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氮肥运筹对小麦纹枯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禾谷丝核菌(Rhzoctonia cerealis)引致的小麦纹枯病是我国长江流域及黄淮平原的重要病害之一,其发病程度除受品种抗性、气候条件及土壤菌基数等因素的制约外,麦田栽培环境也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其中氮肥的施用数量、方法和时间对纹枯病的影响十分明显,因此,如何在目前小麦群体质量栽培体系中通过合理的氮肥运筹为控制病害,对于完善小麦纹枯病的综合防治体系、确保小麦的稳定高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小麦生长后期群体光截获量及其分布与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在高产条件下,通过设计群体数量大小和植株分布不同的小麦群体类型,测定了小麦生长后期群体光合有效辐射(PAR)截获量及其分布、小麦产量和干物质生产量,研究表明:群体分布状况明显影响群体的光截获量.均匀分布群体比大小行种植的不均匀群体具有较高的光截获率.种植密度对均匀分布群体的光截获量影响较小;随着密度增加,不均匀  相似文献   

11.
冬小麦推迟春季首次灌水后不同品种的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1991~1993年研究表明,即使两年度均为小麦生育期降水较少年份,且冬、春降水很少,在相同灌水量条件下,首次灌水推迟至拔节期或稍后10日左右,小麦仍可获得高产,并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在减少供水75mm情况下,仍可维持高产而水分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总的来看,随着首次灌水推迟,水分利用总量降低,而水分利用效率却因产量和水分利用而协调变化。品种对首次灌水推迟的反应不同:高产中早熟和前期对水分胁迫适应性强的品种更适于高产节水栽培,可将春季首次灌水推迟至拔节后挑旗前;晚熟大穗大粒型品种不宜推迟春季首次灌水,以免减产。  相似文献   

12.
氮,磷,有机肥对小麦白粉病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随着小麦产量水平的不断提高,小麦白粉病日趋严重,并已成影响小麦高产,稳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众所周知,在影响小麦发病的诸多因素中,环境条件和遗传基础是影响小麦抗病性的主要因素。但栽培条件直按影响着群体发育、植体素质,从而影响病害的发生程度。本文根据1989—1990年的肥料定位试验,通过分析施肥与小麦白粉病病指的定量关系,以期为合理施肥、协调养分平衡,提高小麦抗病性能,增加产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利用灰色关联度和相关分析对Ⅱ优7号不同试验栽培条件下形成的不同产量群体结构经济性状分析,其高产产量构成因子应以增穗为基础,同时增加单穗着粒数,以攻大穗,达到Ⅱ优7号高产群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小区高产栽培试验和高产攻关,研究了小麦返青开始期的早、晚对穗数影响。结果表明,小麦返青开始期早晚,年后幼苗阶段时间长短、积温多少,对春季分蘖生长,冬前分蘖素质和成穗数均有显著影响。因此,应根据不同年份,采取以促为主、促控结合、前控后促3种不同的田间管理技术,以获得穗足、不倒和高产。  相似文献   

15.
通过高产节水小麦不同时期控水,供水及不同供水量对产量和群体动态的研究,结果表明高产节水小麦最适供水量为300mm左右,在小麦生育前期控水为最佳控水时期,并保证拔节,挑旗,开花期的供水。初步得出半干旱地区小麦高产的节水途径。  相似文献   

16.
根报道:构成小麦产量的穗数、穗粒数、千粒重就一个品种来说其有效穗数、穗粒重度幅较大、千粒重则比较稳定。所以,人们常重视促成有效穗、穗粒数的增加夺取高产,往往忽略千粒重变化对产量的影响。近几年来通过对小麦良种“贵农一号的高产栽培试验,初步认为有效穗数变化随栽培方法的不同差异较大,其穗粒数较为稳定。千粒重在同一年内,在不同密度、播量、追肥水平等各种栽培条件下,均无显著差  相似文献   

17.
小麦蛋白质含量高低的影响因素及其提高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小麦的气候因子、土壤因子、栽培条件对小麦品质尤其是蛋白质含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此外,还论述了提高小麦子粒蛋白质的途径,为小麦的育种工作及其栽培管理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小麦作为国家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产量和质量不仅关系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同时也影响着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了推动小麦产业发展,应结合当地的栽培条件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田间管理来保障小麦的高产和稳产。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小麦种植中应用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已成为未来小麦种植的发展方向。文章主要论述了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同时提出了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推广的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带状种植小麦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本研究在高产田条件下, 选用中穗型冬小麦品种泰876161, 在留有70 cm间套行条件下, 研究了带状种植小麦的带型—群体—产量相关规律。 主要结果是: (1) 带状小麦同常规方式, 在精量播种下获得高产。 大播量、 大群体栽培减产。 (2) 带状小麦实播面积下降, 最优群体产量较常规方式最优产量减产。 带型愈窄, 实播面积愈  相似文献   

20.
任何农作物产量的高低取决于其品种的特性.优良品种是作物高产的内因。因此要夺取农作物高产。必须在因地制宜选好品种的基础上.组装配套各种高产栽培措施。同样.小麦高产的各种措施都要在选好适宜当地推广应用的优良品种的基础上.围绕着调整合理的群体结构。提高光合生产率来进行。要使小麦高产,必须解决好植株的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的矛盾、群体发育与个体发育的矛盾、个体内部的矛盾。处理好促进与控制的辨证关系。既要保证有足够的苗、茎、叶、穗、粒。又要使植株壮而不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