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用温敏核不育水稻N8S作工具,选用长江流域早籼品种怀早4号、香2B和早优1号做材料,在兼顾综合性状的基础上,对温敏核不育水稻柱头外露率进行群体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改良方法对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改良效果不同.二次随机多交的改良效果最好;一次随机多交后混合选择的效果次之;单纯混合选择的效果最差.柱头外露率、包颈率和闭颖率3个异交习性都较理想的单株的频率以2次随机多交群体最高;1次随机多交后的混合选择群体次之;单纯混合选择群体最低.  相似文献   

2.
温敏核不育水稻柱头外露率的群体改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小金 《作物学报》1998,24(1):68-73
用温敏核不育水稻N8S作工具,选用长江流域早籼品种怀早4号、香2B和早优1号做材料,在兼顾综合性状的基础上,对温敏核不育水稻柱头外露率进行群体改良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群体改良方法对水稻柱头外露率的改良效果不同。二次随机多交的改良效果最好;一次随机多交后混合选择的效果次之;单纯混合选择的效果最差。柱头外露率、包颈率和闭颖率3个异交习性都较理想的单株的频率以2次随机多交群体最高;1次随机多交后的混合选  相似文献   

3.
楠丰67A为籼型三系矮败不育系.该不育系穗大粒多,抗倒性好,配合力强,胶稠度高,直链淀粉含量低;柱头总外露率为43.98%,其中双外露率占25.30%;不育性稳定,花粉败育率为99.99%.典败为主;抗性优于对照珍汕97 A.2009年9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  相似文献   

4.
特优多系1号系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用龙特浦A与四州省内江市农科所育成的恢复系多系1号配组的基本营养型杂交稻组合.龙特浦A育性较不稳定,株高85~86 cm,根系发达,茎秆粗壮,素有"壮母"之称;剑叶与穗角度好,颖花开颖角度大且持续时间长,柱头外露率35%左右,双边柱头外露率5%,亲和力强,异交结实率高,而且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母本K17A引自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所,具有高柱头外露率、高柱头生活力、高开花累积率、低闭颖率的优良异交特性,苗期较耐寒,分蘖力中等,千粒重较大,配合力强.  相似文献   

6.
泰香5号系四川省农科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和作物所用川香29A与泸香恢一号组配而成的中籼迟熟组合.母本川香29A具有高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高配合力、千粒重较大等优点;父本是分蘖力强、香型的强恢复系.2004年通过四川省审定.同年北京中农种业有限责任公司引进并在全国不同水稻生态区试验示范种植,综合性状表现优良,是一个米质优良、适应性广、蒸煮品质好、口感佳、极具推广前景的大穗全香型杂交籼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早熟籼型不育系D 64 A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 64 A是由保持系D 62 B的一个无色早熟突变株自交3代后获得的早熟株系用D 62 A回交育成的早熟不育系.该不育系播抽期比珍汕97 A早8~10 d,具有配合力高、可恢性强、米质优等特点;不育株率100%,花粉不育度100%,颖花开花率85.1%,柱头外露率44.9%,开花率和柱头外露率均高于珍汕97 A.2003年8月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技术鉴定.用 D 64 A已育成早熟杂交水稻新品种D优368,配制的3个早熟高产组合正在参加四川省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8.
用两个性状互补的保持系D297B和花1B进行杂交,育成了具有品质优、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等优良综合性状的三系不育系T29A,于2003年9月通过福建科技厅鉴定.该不育系在12项稻米品质指标中有11项达到部颁二级米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9.
优质水稻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T29A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两个性状互补的保持系D297B和花1B进行杂交,育成了具有品质优、不育性稳定、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率高、配合力强等优良综合性状的三系不育系T29A,于2003年9月通过福建科技厅鉴定。该不育系在12项稻米品质指标中有11项达到部颁二级米以上标准。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辣椒花器特征及其相关性,并为选育具有优良花器性状的种源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对81个辣椒品种的8个花器性状(花长,花宽,花药长,花药宽,柱头长,柱头宽,花柱长,柱头外露长度)进行了相关及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花宽与柱头宽、花柱长与柱头外露长度、花长与花药宽间达到极显著的正偏相关,花药长与柱头长、花宽与花柱长间为极显著的负偏相关;柱头外露长度和柱头长的变异系数最大,分别为:101.11%、43.72%,以上两个性状通过选择育种改良的可能性较大;聚类分析将81份材料分为了五个类群。24号和80号品种柱头外露最长,异交概率高,64号品种柱头外露长度最小,为负值,异交率低,三个品种均具有一定的育种价值。  相似文献   

11.
Kazuo Kawano 《Euphytica》1990,46(3):195-202
Summary Relative importance of harvest index (I) and total biomass yield (B) to economic yield (Y) was assessed in several food crops at different levels of environmental productivity. Importance of B is generally higher in low than high yielding environments, while that of I is higher in high than low yielding environments. In some crops B is important throughout different yield levels while in others I is important even in low yielding environments.Past efforts by anonymous farmers have consummated a good part of genetic improvement of crop yields through improvement in B. Many venerable land cultivars of grain crops, adapted to unimproved, limited-input cultural conditions, evolved through this process. The same process may not have thoroughly exhausted the yield improvement opportunity through improving I. Success in yield improvement by modern breeding has been limited mainly to high-input cultural conditions characterized by higher soil fertility and irrigation mainly through improvement in I. Varietal improvement possibility for less productive environments is discussed.  相似文献   

12.
低成本、可持续、生态型改良方案对盐碱地改良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室内土柱模拟和林地应用相结合的方式,研究淋洗、施加有机肥和铺设砾石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并通过植物生长来检验改良方案。试验共设3个不同有机肥施加量,分别为10、15、20 cm厚,同时铺设10 cm厚砾石。结果显示:淋洗可降低土壤pH、电导率、钠吸附比(SAR),但也会使土壤同时损失一定的矿质养分。淋洗与有机肥结合效果更佳,可有效补充土壤有机质和其他大量矿质元素,淋洗及改良效果均与有机肥施加量呈正相关。与对照组相比,20 cm厚有机肥施加可使土壤pH降低7%、Na+含量降低28%、SAR降低45%,同时使土壤有机质、有效氮和有效磷含量分别增加37%、43%和73%。将20 cm有机肥施加量结合淋洗改良方案用于高速公路崇启段绿化工程土壤改良应用中,种植的无患子死亡率为零,叶片色泽正常,CO2和水汽交换旺盛。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代中籼水稻品种的叶片光合性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旨在探明中熟籼稻在品种改良过程中籽粒产量和叶片光合性能的变化特点。以江苏省近70年来不同年代在生产上应用的12个代表性中籼水稻品种(含杂交稻组合)为材料,依据应用年代将其分为20世纪50-60年代、60-70年代、80-90年代和21世纪00-10年代(超级稻) 4种类型,研究其产量、冠层结构及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随品种的改良,中籼水稻品种的产量不断提高。群体总颖花量、面积指数和粒叶比显著增加,叶基角减小,群体透光率、光合势(绿叶面积持续期)、抽穗期剑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PSII最大和实际光化学效率以及荧光与非荧光淬灭系数增加。最大叶面积指数和全生育期总光合势与籽粒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灌浆期剑叶光合速率、气孔导度、PSII最大和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以及荧光和非荧光淬灭系数与结实率或粒重呈显著相关。表明在品种改良过程中,株型和叶片光合性能的改善是中籼水稻产量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长期绿肥还田对烤烟产质量及土壤改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为改良土壤,提高烟叶质量,实现会东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2008—2012年连续5年采用烤烟-绿肥轮作还田田间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长期绿肥还田对烤烟产质量以及土壤改良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绿肥还田不仅提高烟叶均价、上等烟比例、经济效益,而且显著提高烤后烟叶含钾量,化学成分较协调;绿肥还田量15000~22500 kg/hm2时,烟叶外观质量较好,评吸得分较高;同时绿肥还田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养分与土壤含水量,对于土壤改良、恢复土壤肥力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上棉下渔”对沿黄盐碱地土壤的改良作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棉下渔”、“上粮下渔”盐碱地开发模式始于20 年前。近几年来随着养虾效益的提高,在山东博兴地区发展较快。探讨“上棉下渔”模式对盐碱地的改良效果,可以为下一步大力推广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在博兴县选择3 个取样点,分别为未经开发的盐碱土,通过“上棉下渔”模式改良2 年和20 年后的台田土。为减少取样点土质对检测结果的影响,选择的这3 个取样点都相距在10 km以内;每个取样点在5 个土层取样,分别为0~20、20~40、40~60、60~80、80~100 cm土层。对3 个取样点不同土层的土壤总盐度、碱度、pH 值、有机质及可培养微生物的数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开发2 年后,脱盐率达到59.7%,开发20 年之后,脱盐率达到90.3%;开发2 年后,土壤碱度变化不大,20 年后,土壤碱度由最初的2.004×10-3 mol/L 下降到0.6311×10-3 mol/L,说明土壤碱度改良难度较大;随着开发年数的增加,各土层pH值都较未开发时有所下降,逐渐接近中性;开发20 年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15.58%;在0~20 cm土层,开发2 年之后的土壤可培养微生物的总量是未开发的12.73 倍。总体上来看,“上棉下渔”对沿黄盐碱地土壤有较好的改良作用,“上棉下渔”是一种非常值得推广的盐碱地改良措施。  相似文献   

16.
科技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摘 要:科技创新与进步是改善并调整中国农业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农民综合素质、实现中国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此文对科技进步与创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存在问题以及相关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J. F. M. Onim 《Euphytica》1981,30(2):271-275
Summary Two population improvement methods, namely Stratified Mass Selection (SMS) and Mass Selection with Progeny Testing (MSPT) were used for improvement of yield of pigeon pea (Cajanus cajan (L) Millsp.) composite populations in marginal rainfall areas of Kenya. Selection pressures of 10% and 5% were used in SMS and MSPT respectively. There was no response to selection when the improved populations were tested in a wet season. However, when measured in a drier season, the progress per cycle of selection was 6.7% and 6.0% for SMS and MSPT respectively. Possible uses of these results on the future improvement of this crop are discussed.This work was financially supported by IDRC.  相似文献   

18.
土人参是一种集食用、药用、观赏为一体的新型保健蔬菜,它以营养价值高、保健功能强、风味独特而被美食家认为“土人参补胜似人参”。近年来的研究多集中在土人参的生物学特性、利用价值、栽培技术以及组织培养等方面,但在营养学、药理学、育种学及加工利用方面等方面的研究较少,甚至还存在空白。当务之急是必须尽快加强对土人参进行科学研究,并借助于现代生物学技术对其进行遗传改良。本文介绍了一种新的遗传改良方法即离子束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三江平原60 余年大豆生产主栽品种更替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改进与变化规律,指导当前或今后的品种改良与创新,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的方法,选用三江平原不同年代同熟期组的18 个主栽品种为试验材料。试验结果表明,主要农艺性状随年代的推进,株高与有效分枝数呈降低趋势;底荚高度变化不大,总体呈增加趋势;主茎节数呈增加趋势;抗倒伏能力逐渐增强;生育日数逐年延长;品种单株荚数、每荚粒数、单株粒数、单株粒重均呈不断增加的趋势;百粒重呈波动增加趋势。产量随着年代的推进逐年累加提高,产量变化幅度为2509.20~3311.25 kg/hm2,年平均产量增加13.35 kg/hm2,增长速度为0.53%。由于品种主要农艺性状的改进与变化,特别是品种生育日数延长和产量性状的改进,不断的提高品种产量水平,所以导致了生产主栽品种不断更替与变化,这一结论对当前或今后品种改良与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鲜黄花菜的营养品质高,但容易腐烂变质,不耐贮藏,极大地制约了其鲜食品质的提升和产业发展。对黄花菜采后生理特性和保鲜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从保鲜技术优化和基因工程技术研究等方面对黄花菜贮藏特性改良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黄花菜保鲜技术研发和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