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8 毫秒
1.
以26个野生荔10号荔枝自然杂交子代半同胞单株为材料,分析其果实性状的遗传变异和估测其遗传参数,以期弄清野生荔枝的遗传规律和在酿酒品种培育中的可行性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果实的表型性状(果实形状、果肩形状、果皮颜色、龟裂片形状、裂片峰形状)变异范围广,均分离出3~5个不同类型;除果皮颜色外,其余性状亲本性状遗传更加顽固;呈母本性状占比数依次为果肩形状(55.56%)>果实形状(44.44%)>龟裂片形状(40.74%)>裂片峰形状(29.63%)>果皮颜色(14.81%)。品质性状家系间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28.44%)>果皮厚度(17.48%)>果肉厚度(15.44%)>可食率(12.21%)>可溶性固形物含量(8.8%)>果形指数(5.59%);遗传力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0.9992)>可食率(0.998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0.9753)>果形指数(0.9733)>果肉厚度(0.9663)>果皮厚度(0.9585);遗传增益由大到小依次为单果重(87.74%)>果肉厚度(48.32%)>果皮厚度(30.16%)>可食率(17.96%)>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37%)>果形指数(-4.77%)。单果重在变异系数、遗传力、遗传增益3项指标值均最高,表现出突出的遗传变异、遗传力和遗传增益效果,表明该性状受较强的遗传控制,且后代的选择余地较大。筛选出9个特异单株:8个单株入选高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5%)特异单株,1个单株入选高可食率(≥80%)特异单株,改良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鲜食番茄果肉中番茄红素含量性状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快更好地进行番茄果肉颜色的评定,定位相关QTLs以改良果肉的颜色品质,本研究选用果肉番茄红素含量显著不同的2个番茄品系,利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番茄红素含量,并通过P1、P2、F1、F2、B1和B2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了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F2、B1、B2分离世代群体呈双峰或单峰偏态分布,主基因的加性效应明显,多基因对番茄红素含量分布有较大影响,存在明显的主基因多基因特征,显示番茄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果肉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符合一个加性主基因和加性-显性多基因模型(D-2模型)。主基因遗传率较高,为27.39%~66.93%;多基因遗传率较低,为12.09%~48.44%。所以,利用有性杂交育种提高和固定高番茄红素性状,在早期世代进行选择有利于发现新QTLs位点。  相似文献   

3.
葡萄品种资源果实重要经济性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郑州果树研究所国家葡萄种质圃内的主要葡萄栽培品种的果穗和浆果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在葡萄果穗形状、果穗大小、果粒形状、果粒大小、果粒重量、可溶性总糖含量、总酸含量、果实颜色、果肉硬度和香味等方面均存在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丰富的多样性中,具有圆锥形、圆形和短椭圆形果粒、软肉、无香味的品种最多,其它穗形、果形、硬度和特殊香味特征均是葡萄的遗传变异中人为选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西瓜果形是西瓜重要的外观性状,本研究利用以椭圆形品系K2和圆形品系L1为亲本的F2群体(351个个体),进行了西瓜果实宽、长及果形指数遗传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果实宽度和果实长度呈典型正态分布,而果形指数分布上则出现双峰且圆果型∶椭圆果型接近于3∶1,说明在果形指数存在主效基因调控。果实宽度与果实长度、果实长度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7、0.669;果实宽度与果形指数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77。通过GBS(Genotyping-by-sequencing)分型技术对群体中果形指数大于1.4的10株个体和果形指数小于1.1的10株个体进行了基因分型,结合表型进行关联分析,将西瓜果形基因定位到了3号染色体的26.80~27.33 Mb区段内,并预测了14个候选基因。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精细定位果形基因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西瓜种质资源种子性状的遗传多样性和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以102份西瓜种质资源为试验材料,对单瓜种子数、种子千粒重、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等11项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重量、单瓜种子数、千粒重、种子厚度、种子长度、种子宽度、种形指数和种皮底色等11个性状都表现出较高的多样性,多样性指数介于0.69~2.05之间,参试材料中,种皮底色为灰黄色的品种居多,种子表面光滑的品种居多;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果实重量与单瓜种子数、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单瓜种子数与种子厚度显著负相关,千粒重与种子厚度、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种子厚度与种子长度和种子宽度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正嘉年华五号西瓜是由先正达种苗(北京)有限公司以27CA010为母本、26CB001为父本配制的F1杂交组合,于2012年育成,目前在苏北沿海地区推广,推广面积已达5000亩以上。示范种植3年来,在苏北沿海地区栽培表现出耐寒性耐热性极佳,坐果整齐稳产性较好。一、品种特征特性嘉年华五号植株生长势中等,坐果性强。果实高圆形,果形指数在1.0左右,果皮绿色覆深绿色锐齿状条带,皮厚0.8厘米左右,单果重4.4千克左右。中心折光糖含量11.5%,边缘折光糖含量8.3%。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以黄瓜纯系S94(华北类型)和S06(欧洲类型)为亲本,通过单粒传法获得包含224个株系的F6:7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结合分子遗传加密图谱的构建及不同季节(F7/秋,F7/春两季)黄瓜重要果实性状表型调查数据,采用Win QTLcart 2.5软件复合区间作图法,对9个黄瓜果实相关性状(瓜长,瓜重,瓜把长,瓜横径,果柄长,果肉厚度,心腔直径,及长把比和长径比)QTL位点进行检测;同时,对果实质量性状无光泽果皮(D)、一致果皮颜色(u)和小刺基因(ss)进行了定位。结果显示:(1)构建包含7个连锁群,610个标记的遗传图谱,覆盖基因组749.2 c M,平均标记间距为1.2 cM;(2)果实相关的9个性状在F7/秋与F7/春两季共检测73个QTLs位点(F7/秋52个,F7/春49个),分布于全部7条染色体上,其中在果实相关性状中,仅瓜重fw4.1在春秋两季稳定检测到且贡献率较高,春季14.7%和秋季21.7%,其余位点高的贡献率(10%)都在单一季节表现;(3)黄瓜果实无光泽果皮(D)、一致果皮颜色(u)和小刺基因(ss)定位于第5染色体。  相似文献   

8.
黑粒小麦子粒色素的遗传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孙群  孙宝启  王建华 《种子》2003,(4):33-34,37
河东乌麦526、黑粒小麦76、漯珍1号为3个黑粒小麦新品种,富含天然黑色素,蛋白质和18种氨基酸以及对人体有利的各种微量元素的含量都显著高于普通小麦,具有特殊的调节和保健功能。通过这3个黑粒小麦品种与京411(白粒)杂交,分析其粒色遗传。研究结果表明河东乌麦526的色素分布在糊粉层中,黑粒性状是胚乳性状,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F2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漯珍1号、黑粒小麦76的色素分布在果皮和种皮中,黑粒性状是种皮和果皮性状,均为不完全显性,漯珍1号的黑粒性状受一对基因控制,F3代符合3(黑色):1(白色)的分离规律,黑粒小麦76的黑粒性状受两对互补基因控制,F3代符合9(黑色):7(白色)的分离规律。  相似文献   

9.
正一、品种特点与主要表现黑津西瓜是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选育的杂交小型西瓜新品种,该品种全生育期约85天,特早熟,果实发育期26~28天,单株可坐果2~3个,单果重2~3千克,商品瓜亩产达1500~1750千克。果实近圆球形,果皮墨绿底覆深墨绿窄网纹,有蜡粉,表面光滑,有14~16条浅沟。果皮厚约0.5厘米,果肉金黄色,中心折光糖高达12.8%,边缘折光糖9.5%,糖分梯度小,肉质细嫩无渣、松脆多汁,口感极佳。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的分析、评价软枣猕猴桃种质资源多样性,对70份种质资源果实的15个性状指标进行了相关性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种质间各性状变异幅度较大,类型丰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一些果实性状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的贡献率分散,性状变异具有多向性。其中,第1主成分主要由果实质量、果实纵径、横径、侧径及果梗长决定,第2主成分主要由果皮颜色、表皮光滑度及果形指数决定,第3主成分主要代表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含量,第4主成分反映了果实可滴定酸含量情况。因此在软枣猕猴桃育种改良过程中,第1主成分增大时有利于增大果实大小,第3主成分增大时有利于提高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分子植物育种》2021,19(9):2922-2932
葫芦科果皮覆纹是葫芦科作物最为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消费者的购买需要,从而影响市场销量。目前葫芦科作物果皮覆纹遗传规律及基因定位已有相关报道,但仅有较少的相关基因被克隆到,不同作物间基因共线性分析有助于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因此,本研究通过总结分析甜瓜、黄瓜、南瓜、西瓜在果皮覆纹基因遗传及基因定位结果,找到了果皮覆纹基因所在的染色体区段,进而对这些区段进行共线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黄瓜1号染色体上的ist基因和5号染色体H基因的定位区段均与甜瓜2号染色体上5个QTL/基因(N, ntc2.1, SC2, Mt-2, CmSp-1)集中定位区段具有共线关系,同时与西瓜6号染色体上定位到的2个果皮覆纹QTL/基因(AT14-900, S)的定位区段也具有共线关系。本研究总结并分析了已定位的葫芦科主要作物果皮覆纹基因及其共线性关系,将有助于果皮覆纹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克隆。  相似文献   

12.
为了有效利用野生大豆资源,为大豆的品种创新和生产利用提供材料基础,对204份野生大豆资源的表型性状(质量性状、产量性状、品质性状)进行评价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质量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0.31~1.13;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样性指数变幅为1.46~2.09,变异系数变幅为1.74%~71.39 %;北部地区的资源表现为紫花、披针叶、黑色种皮、褐脐、种子有泥膜,西部地区资源表现为紫花、批针叶、黑色种皮、黑脐、种子有泥膜,分枝数、单株粒数、节数、有效荚数、节间长、粗蛋白含量、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蛋脂总和均值最高,东部和中南部地区的资源表现为紫花、卵圆叶、黑色种皮、黑脐、种子有泥膜,百粒重、无效荚数、单株粒重、粗脂肪含量、异黄酮含量、油酸含量、饱和脂肪酸均值最高;聚类分析将叶宽大、百粒重高的材料聚为第Ⅰ类,这一类材料特性表现为高油、高油酸;聚类分析将叶细长、产量偏高的材料聚为第Ⅱ类,这一类材料特性表现为高蛋白、高异黄酮、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相似文献   

13.
以大果、高糖、高可食率、果肉脆而不流汁为龙眼杂交育种的目标性状,对‘立冬本’和‘苗翘’龙眼正反杂交后代的果实进行分析,研究育种目标性状在后代中的表现及分布,结果表明:后代中平均单果重≥12 g、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2%、可食率≥68%的株数比例分别为25.93%、37.04%、28.57%,有30.36%和44.64%单株的果实果肉不流汁和质地脆。综合5个目标性状,同时具备2个性状的后代有30株,具备3个性状的有14株,具备4个性状的有3株,而5个目标性状全部具备的株数为0。  相似文献   

14.
为有效发挥酿酒优良品种‘品丽珠’、‘西拉’和‘黑比诺’不同营养系的优点,为选育果实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的营养系提供依据,分别以‘品丽珠’3个营养系、‘西拉’2个营养系和‘黑比诺’2个营养系成熟果实为材料,取样测定其单穗重、单粒重、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含量、皮肉比(果皮与果肉质量比)、出汁率,示差比色法测定果皮中的总花色苷含量,比色法测定果皮、果肉和种子中的总酚、单宁、总类黄酮和原花色素含量。结果表明,‘品丽珠’、‘西拉’和‘黑比诺’果实品质存在品种差异,各营养系间也存在差异。‘黑比诺115’果皮和果肉中酚类物质含量较高,而‘黑比诺667’种子中较高;‘西拉100’果皮总花色苷、原花色素、果肉单宁和种子总类黄酮含量较高;‘品丽珠327’果皮总花色苷、果肉总酚和单宁、种子中原花色素含量较高,‘品丽珠c214’种子中总酚、单宁和总类黄酮含量较高,‘品丽珠409’果皮总类黄酮、原花色素和果肉中总类黄酮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麦类作物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大部分麦类作物籽粒的种皮、果皮或胚乳因花青素的积累表现出蓝、紫、黄或黑等不同颜色。蓝粒麦类作物含有许多优异的品质性状。本文从麦类作物籽粒颜色的分类、蓝色的籽粒品质、蓝粒性状的形成及遗传方式、基因定位和调控机制方面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展望,为进一步认识和利用蓝粒麦类作物提供参考,也为麦类作物蓝粒性状基因的精细定位和形成机制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产地及籽粒外观品质对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产地及籽粒外观对芝麻木酚素含量的影响,为芝麻品质遗传改良及高木酚素芝麻商品生产提供理论依据。从3 800余份芝麻种质资源中选取212份代表性资源,分别在4个不同生态区种植,测定各样品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探讨芝麻不同产地、千粒质量及种皮颜色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各试点含量均值分别为3.52,3.61,3.11,2.43,1.94,1.93,1.78,1.62 mg/g;芝麻木酚素含量存在随纬度升高而增加的趋势;芝麻籽粒颜色L值与芝麻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296 6,ɑ=0.01),与芝麻林素含量相关不显著;千粒质量与芝麻素含量极显著负相关(r=-0.260 3,ɑ=0.01),与芝麻林素含量极显著正相关(r=0.227 9,ɑ=0.01)。芝麻素和芝麻林素含量随产地纬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种皮颜色变深,芝麻素含量逐渐降低;随着千粒质量增加,芝麻素含量逐渐降低,芝麻林素含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选择两个果实表面色差a/b显著不同的番茄品系,通过P1、P2、F1, F2、B1和B2六世代的分析方法,研究了由番茄果实表面色差a/b估计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由番茄果实表面色差估计番茄红素含量的遗传符合两对加性-显性-上位主基因遗传模型(B_1_1),主基因效应在B1、B2和F2 三个世代的遗传率分别为50.31%、65.15%和32.77%。  相似文献   

18.
甘蓝型油菜种皮颜色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并结合经典遗传学方法对甘蓝型黄籽油菜No.2127-17与黑籽油菜99Yu42和恢5148-2杂交组合的6个世代(P1,F1,P2,B1,B2和F2)群体的种子种皮颜色进行联合分析。经典遗传学表明,种皮颜色受部分显性核基因控制,并具有母体遗传特点。混合遗传分析表明,受一对加性-显性主基因 加性-显性多基因(D-1)控制,主基因对种皮颜色的表现起主要作用。其中,组合No.2127-17/99Yu42中主基因的加性和显性效应分别为7.58和2.48,而多基因则分别为1.91和1.33。在B1,B2和F2群体中种皮颜色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5.34%,63.27%和60.76%,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80%,7.12%和13.29%。环境对其遗传表现影响较大,方差占总方差的29.95%,~61.86%。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6-BA与全球红葡萄果实中绿原酸含量的关系,采用6-BA处理全球红葡萄并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其果实发育过程中种子、果皮和果肉中绿原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经6-BA处理后,葡萄果实绿原酸含量与对照有明显差异;当6-BA处理浓度为30mg.L-1 时最为显著;且处理后种子、果皮和果肉中绿原酸含量峰值出现时间有明显不同,三者最大峰值出现时间分别为花后:65d、75d和85d,绿原酸含量分别为:25.85ug?g-1、17.91ug?g-1、5.76ug?g-1。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库尔勒香梨为亲本之一的10个杂交组合及8个回交组合的杂种后代的果实性状如果实大小、果肉质地、果心大小、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的遗传进行分析,研究香梨不同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遗传动态,对于正确选择杂交亲本,减少育种盲目性,以最大程度的得到符合育种目标的杂种类型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