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以2年生‘翠冠’梨幼树为试材,分析年生长周期内植株根、干、枝、稍、叶的N、P、K、Ca、Mg、Fe、Mn、Cu、Zn 9种矿质营养含量变化特点。结果表明:(1)N、P、K、Mg 4种矿质营养元素在植物生长季节前期含量降低,中期先增后减,后期增加;(2)植株生长季节前期Ca、Mn、Zn在各器官中先降后升;中期在根、干、枝中变化很小,叶片中Ca、Mn先增后减,Zn先减后增;后期含量增加;(3)Fe和Cu含量在植株根、干中呈现出先增加至峰值而后降低的类似正态分布的变化。生长前期,枝中Fe、Cu先增后减;新梢和叶片中Fe含量升高,Cu含量降低。中期枝中Cu先增后减,Fe含量变化小;新梢和叶片中2种元素含量变化小。后期根系中Fe含量下降,其他各器官中2种元素的含量均增加。在果园年周期管理上,应该关注梨树春季营养生长开始之前树体的营养贮存,同时应该注意中期适量追肥。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两炖一停”烘烤工艺烤烟蛋白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与常规烘烤变化的差异,设置常规烘烤(对照)和“两炖一停”烘烤2种烘烤方式,研究烘烤过程烟叶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2种烘烤方式烘烤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均呈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变化规律,第一个峰值出现在变黄期,第二个峰值出现在定色期,以第一个峰值的酶活性更高;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变黄期快速下降,定色期缓慢下降,干筋期变化不大,均以变黄期为蛋白质的主要降解时期,降解幅度均在80%以上。2种烘烤方式中“两炖一停”烘烤2个峰值的酶活性分别为208.5、199.26 U/mg,较对照高出19.46、30.63 U/mg,且峰值区间的酶活性平均值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出现也较对照晚;蛋白质降解以“两炖一停”烘烤的降解幅度更大,变黄期的降解幅度占总降解幅度的89.3%,较对照多8.5个百分点,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也更低。可见,采用“两炖一停”烘烤的方式可提高烟叶蛋白酶的活性及持续时间,从而更利于蛋白质降解,减少烤后烟叶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健宝N、P、K的吸收规律。结果表明:植椿全株氮素含量总的趋势是,前期含量高,随生育期进程而不断下降。磷素含量:叶片中磷素含量随生育期的推进均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15日左右,茎中磷素含量变化总的趋势是前期含量高,随生育期的推进不断下降。钾素含量:植株叶片中钾素含量总的变化趋势是,前期含量高,随生育期推进逐渐降低,茎中钾素含量随生育进程呈单峰曲线变化。各处理植株氮磷钾积累量均呈“S”型曲线变化。中N低P、中N中P、高N中P三个处理的植株全生育期氮素的吸收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峰值出现在7月16日到8月19日之间,其余处理氮素吸收量呈双峰曲线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5月10日到7月15日和7月16日到8月19日之间。高P处理磷素吸收量均显著高于低P处理。钾素吸收量,中N高P、高N低P钾素吸收量呈单峰曲线变化,其余处理钾素吸收量呈双峰曲线变化。每生产100kg干物质所吸收的氮、磷、钾数量分别为1.69~2.94kg、0.20~0.63kg、1.82~3.31kg。  相似文献   

4.
苎麻生物法脱胶是一种绿色环保的脱胶方法,具有脱胶质量稳定和不损伤纤维的特点。为了选育稳定、高活性苎麻脱胶菌,以透明圈法和摇瓶发酵法从土壤中分离初筛得到的微生物脱胶菌株(15号)作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和亚硝酸复合诱变处理,以青霉素抗性为标记,对大量初筛得到的突变株进行筛选,最终选育得到4株高活性苎麻脱胶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其中U-4使木聚糖酶活提高了15.81%,果胶酶活提高了6.49%,纤维素酶活降低了37.45%,残胶率降低了16.89%。  相似文献   

5.
钙处理对枇杷果实采后生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国华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11):117-122
适当的钙处理可明显减缓枇杷果实的采后生理活力。试验结果表明:氯化钙喷施枇杷,果实Ca2+含量提高,呼吸高峰推迟出现,峰值降低;细胞膜透性、丙二醛(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随钙浓度提高幅度下降且比对照低;钙调蛋白含量先上升后下降,峰值随钙浓度增大而上升,对照一直呈下降趋势;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随贮藏时间延长逐渐上升后下降,钙浓度愈高幅度愈小;过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PAL)等酶活性均呈上升趋势, PAL活性随钙浓度上升,效果愈明显,POD活性随着钙浓度上升,幅度变小,且均低于对照;同时发现钙浓度过高,果实出现轻微生理病害。说明用1.5%氯化钙对叶、果同时喷施能有效地减缓枇杷果实采后生理活动,又不至于发生生理病害。  相似文献   

6.
零型海岛棉伏桃发育过程中的生理生化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对5个零型海岛棉不同品种、不同阶段棉铃的干物质积累、含水量,及铃壳中光合色素、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铃壳中干物质积累大致在0~21 d完成,21 d以后干重变化非常小,种子、纤维的干物质积累基本呈直线上升趋势;铃壳率逐渐下降,绒重率呈"S"型增长,籽重率、籽棉经济系数均直线上升;棉铃各组成部分脱水速度的大小顺序为:种子〉纤维〉铃壳,铃壳中的含水量始终保持在80%~85%,变化很小,而种子、纤维的含水量逐渐下降;铃壳中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a+b)的含量均随棉铃生育期逐渐增加,铃壳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前期和后期高,中期含量低;铃壳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变小,铃壳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7.
玉米花粒期不同阶段遮光对籽粒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选用高淀粉玉米费玉3号和普通玉米泰玉2号,大田条件下分别于花粒前期(授粉后1~14 d),中期(15~28 d)和后期(29~42 d)遮光(透光率45%)处理,研究了对籽粒品质和籽粒中蛋白质、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的影响,以及影响品质的关键时期。结果表明,花粒期遮光显著降低了籽粒产量、容重、淀粉直/支比、淀粉及其组分含量,遮光后淀粉RVA谱特征值峰值黏度(PV)、热浆黏度(HV)及崩解值(BD)下降,而籽粒含水率、粗蛋白及其各组分含量、谷/醇比、粗脂肪含量、亚油酸含量、亚麻酸含量、亚油酸/亚麻酸比值以及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均升高;遮光显著降低了籽粒蛋白质和淀粉合成关键酶活性,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淀粉合酶(SSS)、束缚态淀粉合酶(GBSS)活性与籽粒淀粉含量、容重、峰值黏度和崩解值呈显著正相关,谷氨酰胺合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活性与蛋白质含量和谷/醇比也呈显著正相关。不同时期遮光对两品种玉米品质性状的影响基本一致,前期遮光处理对籽粒商品品质(容重,含水率)影响大,而中期遮光对籽粒营养品质影响大。可见花粒中前期的光照强度对籽粒品质形成具有关键作用,后期光强对其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不同抗性花生品种对疮痂病的抗性差异,在田间试验条件下,采用喷雾法研究抗病品种‘贺油13’、感病品种‘泉花10号’接种疮痂病菌后其叶片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可溶性糖含量在接种后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抗病品种其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对照,而感病品种与其对照相比均有所下降,说明花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植株抗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抗感花生品种接菌后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其对照,但感病品种比抗病品种的峰值出现的要早,表明感病品种对病菌的侵染较敏感,品种的抗病性与对病菌侵染的反应呈负相关。接菌后抗感品种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与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抗病品种比感病品种降低的幅度相对较小;花生叶片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生育进程的推进整体呈现先下降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其相应的对照相比,接种后抗病品种的CAT和POD活性表现相对较高,由此说明保护酶在花生对疮痂病的抗性机制中起了重要作用。接种后2个品种叶片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增加,表明其质膜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产量结果研究表明,接菌后抗、感品种均有所减产,但感病品种‘泉花10号’减产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9.
为探寻鲜食糯玉米采后籽粒糖代谢规律,以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货架期糯玉米籽粒中几种可溶性糖含量、淀粉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货架期的延长,3种熟期鲜食糯玉米籽粒中蔗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和山梨醇含量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晚熟玉米下降幅度较大,果糖、葡萄糖和麦芽糖含量下降幅度达到97.3%~99.8%,而总淀粉和支链淀粉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中早熟玉米上升幅度最大,货架8 d时其含量上升幅度均超过了20%,淀粉合成关键酶腺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ADPGPPase)和尿苷二磷酸葡萄糖焦磷酸化酶(UDPGPPase)活性主要呈单峰曲线变化趋势,其峰值出现在货架2~4 d,其趋势在变化时间上与几种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能够契合;室温货架期间,不同熟期的鲜食糯玉米籽粒中可溶性糖、淀粉含量的变化规律不完全一致。上述研究结果可为筛选适于贮藏的鲜食糯玉米品种和贮藏时间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豫西烤烟叶片烘烤过程中中性香气成分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豫西烟叶中性香气成分中苯丙氨酸类中性香气物质随烘烤进程的推进总体呈下降趋势;棕色化产物类中性香气物质均为烘烤前96h含量积累较小,96h——烘烤结束积累幅度较大;类西柏烷类中性香气成分含量总体上下部叶片随烘烤的推进呈下降趋势,中部叶片呈横"S"型,上部叶片呈倒"V"型变化;类胡萝卜素类香气物质均为烘烤前期积累较少,48h后迅速积累,烘烤结束达最大值;新植二烯含量变化总体上呈倒"V"型变化,各部位含量均烘烤前期较低,烘烤过程中前期积累,后期减少;中性香气物质总量变化呈前期较低,烘烤过程中先积累,后降解,最后各部位叶片含量均多于烤前,初烤烟叶样品中,中部叶片含量最大为744.5μg/g,分别为上部、下部叶片含量的134.9%和119.8%。  相似文献   

11.
袁有美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31):242-246
为了考察免耕种植水土保持用苎麻农艺性状,本试验以免耕种植的水土保持用苎麻为研究对象,取幼嫩期、快速生长期、成熟期、成熟后期等4 个时期的材料,测定株高、茎粗和含水率,并通过差减法测定木质部、韧皮部和叶的果胶、半纤维素、纤维素和木质素含量。结果表明:成熟后期的苎麻植株高达135 cm,茎粗达12 mm,含水率高达70%~90%,明显优于野生种;在不同生长时期各部位的化学成分含量呈动态变化。综合分析表明,免耕方式种植的苎麻在保持水土的同时还可以收获木质纤维,可供进一步加工利用,从而获得相应的收益。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急速与缓慢降温对早、中、晚3种不同采收成熟度鸭梨果心PPO活性及褐变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贮藏过程中,中期采收成熟度(9月中旬)的鸭梨果实采用缓慢降温处理方法可较好地抑制果心PPO酶的活性及推迟酶活性高峰的出现,减少果心褐变的发生,提高鸭梨的贮藏效果与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通过将类甜蛋白基因NP24 导入番茄,提高番茄品种的抗病能力。通过对‘京乐502’、‘耐运2000’以及‘Bolgogragsky’3 个番茄品种进行抗病性的鉴定及防御酶活性测定,选取抗病性最弱的番茄品种‘Bolgogragsky’,采用农杆菌介导法将类甜蛋白基因NP24 导入番茄。接种晚疫病7 天后测得‘Bolgogragsky’、‘耐运2000’和‘京乐502’病情指数分别为81.7、48.7、16.0。‘Bolgogragsky’POD酶活性在第1 天达到高峰,‘京乐502’、‘耐运2000’在第5 天到达最高峰,但‘京乐502’的酶活性一直较其他2 组高。PAL酶活性先升高后降低,‘京乐502’升得最快降得最慢,‘Bolgogragsky’升得最慢降得最快。‘京乐502’SOD酶活性在0~5 天升高而后降低,‘耐运2000’、‘Bolgogragsky’接种后第1 天SOD酶活性明显降低,后续第3、5、7 天在波动中上升。实验结果表明接种晚疫病菌后3 个品种番茄的POD、PAL酶活性均高于对照,且酶活性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而处理组SOD酶活性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此外,经PCR验证NP24基因已经整合到番茄‘Bolgogragsky’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4.
为了筛选适宜南方高温干旱期生长的优质饲用苎麻种质资源,本研究对203份苎麻饲用种质资源的典型农艺性状以及粗蛋白质含量进行鉴定和评价。结果表明,该203份种质资源的茎粗、株高、小区株数、日均生长速度、茎业比、单蔸产量、粗蛋白质含量等7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着不同的相关性。通过对比分析,筛选出高产种质资源(单蔸产量>1250 g/蔸)31份,优质种质资源(粗蛋白质>25%)32份,高产优质的苎麻饲用种质资源5份,分别为‘巫山线麻’、‘四川0号’、‘玉山麻’、‘绥宁青麻’以及‘邵阳青皮麻’。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在青海高原地区适宜设施辣椒品种较少的问题,从国内引进13个辣椒新品种与本地主栽品种在温室内进行了栽培比较。结果表明:从辣椒生育期、植株生长特性、果实品质以及产量等方面综合评价来看,‘民欣早椒’可作为早熟品种在本地温室种植,‘国福308’、‘力神’、‘京椒2号’、‘京椒5号’和‘京椒1号’根据不同人群喜欢的果型和辣味不同可选择相应的品种在本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不同采收期甜玉米品质性状的变化,以7个国内生产主推甜玉米品种为研究材料,设置授粉后15、18、21、24、27、30天共计6个采收期,动态监测甜玉米籽粒含水率、果皮厚度和糖组分等指标。结果表明:(1)参试甜玉米品种的籽粒含水率在授粉后15~30天呈下降趋势,其籽粒含水率变幅为80.09%~68.76%。不同甜玉米品种间籽粒含水率的平均下降速率各异。‘京科甜608’、‘京科甜533’和‘中农大甜413’籽粒含水率下降速率相对缓慢。(2)参试甜玉米品种果皮厚度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单峰变化趋势,峰值出现在授粉后21天左右。不同品种间籽粒平均果皮厚度以‘京科甜608’和‘米哥’最低,为78.40 μm;‘中农大甜413’最高,为91.63 μm。(3)参试甜玉米品种籽粒中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30天呈降低趋势,‘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京科甜608’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授粉后15~24天相对较高。蔗糖和山梨醇含量随授粉后天数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授粉后21~30天,蔗糖含量以‘京科甜158’和‘米哥’含量相对较高。籽粒发育初期(授粉后21天之前),籽粒中以果糖和葡萄糖为主,之后蔗糖逐渐增加。不同品种间,‘京科甜533’、‘京科甜183’、‘中农大甜413’和‘京科甜608’籽粒中总糖含量均高于‘米哥’,其籽粒中糖组分主要以果糖和葡萄糖等还原性糖为主,而蔗糖含量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17.
苎麻对重金属Cd污染的耐受和富集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野生型和栽培型苎麻对Cd耐受和富集积累方面的差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野生型和栽培型苎麻为研究对象,采取盆栽试验,以富顺青麻‘、湘苎3号’、冷水江野麻以及浏阳野麻4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对苎麻的耐Cd能力以及Cd富集积累特性进行研究,以期为苎麻耐Cd种质筛选奠定基础。结果表明:各器官对Cd的富集系数顺序与Cd含量相同,在2种高浓度处理下,地上部富集系数均小于1,且随浓度升高而降低;富顺青麻、冷水江野麻和‘湘苎3号’对Cd的转运系数均大于1,表明苎麻植株向上运输Cd的能力较强,说明苎麻除了对Cd有一定的耐性,还具备一定的富集能力,作为经济作物有修复重金属污染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对直播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3个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旱直播栽培模式下,设置常规灌溉和节水灌溉2种灌溉方式,分析测定直播稻的叶片光合、稻谷产量和品质等指标。结果表明,相对于常规灌溉,节水灌溉处理剑叶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含水率分别下降3.66%和4.37%,灌浆中后期剑叶光合速率和水稻产量分别提高5.78%和5.69%。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因不同品种表现不同,对于‘新稻567’和‘新稻568’两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稻米加工和食味品质分别下降了6.21%和3.8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增加了18.9%和5.37%;对于‘新科稻31’,节水灌溉处理稻米的加工品质提高了3.4%,垩白粒率和垩白度分别下降了19.59%和27.84%。相关分析表明,叶片含水率与光合速率呈正相关,产量和品质与光合速率的关系因不同灌浆时段而异。提高灌浆中后期光合速率,可以提高水稻产量和稻米的加工品质,但稻米外观和食味品质有所下降。综上表明,通过节水灌溉可以提高水稻产量,但在米质调控上因品种而异。因种设定不同的土壤水势灌溉标准,对发展节水型直播稻生产和提高稻田水分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除草剂对苎麻生长及经济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筛选出合适的,苎麻封行后施用的除草剂及预防除草剂致使苎麻败蔸提供参考,研究了盆栽条件下,乙草胺、草甘膦、精喹禾灵、苄嘧黄隆、百草枯、2,4-D钠盐等6种除草剂三麻分行前期对‘多倍体1号’、‘中苎1号’和‘湘苎3号’生长及产量和纤维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常用浓度下,不同的除草剂对苎麻的影响不同,而且同一种除草剂对不同品种苎麻的影响也不同,除草剂对苎麻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影响存在基因型差异。乙草胺和草甘膦对‘多倍体1号’、‘中苎1号’和‘湘苎3号’苎麻相对安全;精喹禾灵、苄嘧磺隆、百草枯、2,4-D钠盐都不同程度的抑制了3种苎麻的生长,降低了苎麻产量和品质。而且‘中苎1号’对苄嘧黄隆较敏感,‘湘苎3号’对百草枯非常敏感,‘多倍体1号’对6种除草剂都有较大抗性。在不喷施于苎麻植株体表面的前提下,6种除草剂对苎麻的叶绿素SPAD值影响不大,但都会使苎麻的叶面积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