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喹乙醇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毒理学方法给小鼠灌喂不同剂量喹乙醇,采用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该药物饲料添加剂对生精细胞凋亡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小鼠生精细胞凋亡指数较正常组和阴性对照组均有所增加,在不同时间,高剂量组均表现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且连续给药8 d和12 d时,喹乙醇各试验组呈现出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说明喹乙醇可以诱导小鼠睾丸生精细胞发生凋亡。  相似文献   

2.
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药理作用与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安全性,为兽医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小鼠耳廓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棉球诱发小鼠肉芽组织增生方法研究了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的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小鼠吞噬细胞碳粒廓清能力、以及胸腺指数、脾脏指数研究了该注射液的免疫作用;采用改进Karber法,以半数致死量(LD50)作为评价急性毒性强度的指标,研究了该注射液的急性毒性,并对该注射液的热源性、刺激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耳廓的肿胀度分别为1.24、1.78 mg,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肿胀度(2.94 m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毛细血管通透性的OD值,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0.05、0.14、0.14,与对照组(生理盐水)的OD值(0.21)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对小鼠肉芽组织增重,高、中、低剂量组分别为10.18、8.10、10.16 mg,与对照组肉芽组织增重(11.90 mg)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低剂量组对小鼠胸腺指数、脾指数的增加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中剂量组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能力与对照组比较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高剂量组对小鼠吞噬细胞碳粒廓清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中剂量、低剂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急性毒性试验LD50为11222.77 mg/kg。数据表明复方黄连乳腺炎注射液对急性和慢性炎症有显著的抗炎作用,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3.
采用乙醇回流法提取葛根总黄酮,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确定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70℃,提取时间2.5 h,乙醇体积分数80%,料液比1∶20。通过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试验测定体外降糖性能,葛根总黄酮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率为66.7%。采用四氧嘧啶糖尿病小鼠模型,经不同剂量组葛根总黄酮连续灌胃4周测定空腹血糖值和糖耐量,结果表明葛根总黄酮低、中、高剂量都可显著(p0.05)降低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含量,降糖率分别为16.1%,25.6%,23.9%;各给药组小鼠血糖值在0,0.5,1,2 h时均低于模型对照组小鼠,与模型对照组相比均能显著(p0.05)抑制糖尿病小鼠餐后血糖的升高,改善糖耐量。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杨梅素对髓鞘损伤精神分裂症样小鼠行为的治疗作用,将40只健康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杨梅素组、氯丙嗪组。正常组给予正常饲料,用混有0.2%(w/w)双环己酮草酰二腙(CPZ)的饲料喂养其他3组小鼠构建脱髓鞘模型。每日用20 mg/kg的杨梅素对杨梅素组小鼠灌胃给药,用4 mg/kg的氯丙嗪对氯丙嗪组小鼠腹腔注射给药。造模给药5周后对小鼠进行各项行为学试验,观察小鼠行为改变。用固蓝(LFB)对髓鞘进行染色并观察各组小鼠髓鞘损伤情况。结果表明:杨梅素组小鼠在行为学试验中各项指标均比模型组有显著改善,对髓鞘损伤小鼠的精神分裂样行为治疗效果与氯丙嗪相当。在固蓝染色中,杨梅素组髓鞘颜色显然比模型组均匀致密。杨梅素对髓鞘损伤小鼠的精神分裂样行为有潜在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奠定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仙人掌总黄酮对小鼠抗急性炎症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仙人掌总黄酮对小鼠的抗急性炎症作用。采用耳肿胀法、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足肿胀法对仙人掌总黄酮的抗急性炎症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仙人掌总黄酮各剂量组小鼠耳肿胀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实验中,各剂量组的OD值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限著(P<0.01);足肿胀实验中各剂量组0.5~2 h 肿胀度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极限著(P<0.01),但各剂量组3 h足趾肿胀度与空白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仙人掌总黄酮对肿胀反应及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可减轻肿胀和渗出等局部炎症反应,具有一定的抗急性炎症作用。  相似文献   

6.
山核桃油对小鼠血清与脑组织的抗氧化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50只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对照组、山核桃油低剂量组、山核桃油高剂量组,每组分别进行D-半乳糖皮下注射并用等量的蒸馏水、人参造甙和山核桃油进行灌胃,灌胃42d后,测量血清T-SOD、MDA含量以及脑组织MAO含量变化.结果表明山核桃油低剂量组9ml/(kg·d)与高剂量组9ml/(kg·d)都有提高小鼠血清T-SOD含量,降低小鼠血清MDA和脑组织MAO的作用,且高剂量组的作用极显著.认为山核桃油具有抗氧化作用,有助于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7.
溶栓酶体内溶栓作用初探及其胶囊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豆豉溶栓酶在小鼠体内的溶栓作用及其胶囊剂制备方法。本研究采用断尾法、玻片法和大鼠尾血栓模型法测定了枯草芽孢杆菌ND-43所产豆豉溶栓酶对小鼠体内凝血、出血时间及尾部血栓的影响。小鼠急毒实验表明:溶栓酶无毒副作用;连续灌胃给药1周,测定小鼠体内出血和凝血时间发现:高剂量80 (U/g?d)与中剂量组40 (U/g?d)能明显延长体内出血和凝血时间,抑制血液凝聚;大鼠尾血栓药效实验结果表明:高剂量组80 (U/g?d)对大鼠尾部血栓具有明显的溶栓效果,而中、低剂量组对大鼠尾血栓的溶栓效果不明显。此外,将其制成胶囊后各项指标均达到了胶囊制剂的相关要求。总之,溶栓酶具有较显著的溶栓作用而无明显的毒副作用,本实验所用胶囊制备工艺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8.
为了测定小鼠口服藿芪灌注液的急性毒性和长期毒性,评价其安全性,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采用最大给药量法进行了急性毒性研究,选择健康小鼠20只,24 h内按40 g/kg体重灌胃给药3次,给药后连续观察10天,测定其1日最大给药量,确定藿芪灌注液的急性毒性。将8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高、中、低剂量组和对照组,每组雌雄各10只,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20、10、3 g/kg体重灌服藿芪灌注液,对照组按20 mL/kg灌服生理盐水,每天一次,连续给药35天,通过临床观察、病理组织学检查、血液生理生化指标测定,研究其长期毒性。结果表明,小鼠口服藿芪灌注液的1日最大给药量为120 g/kg,相当于临床奶牛日用量的600倍。藿芪灌注液不影响大鼠的采食、活动、饮水、增重、脏器指数、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不会引起大鼠发病和死亡。说明藿芪灌注液实际无毒,至少在20 g/kg体重给药剂量下大鼠连续给药35天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9.
载板蓝根多糖MPEG-PLA聚合物微球对小鼠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载板蓝根多糖微球的免疫增强作用。利用实验室制备的载板蓝根多糖MPEG-PLA聚合物微球免疫小鼠,并测定小鼠血液的常规指标,即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以及总IgG水平和腹腔巨噬细胞吞噬能力等免疫指标。结果表明:在给药后第7天和第14天,载板蓝根多糖微球40、20、10 mg组和板蓝根多糖组小鼠的各项免疫指标均高于空白微球组和生理盐水组,并且载板蓝根多糖微球各组在第14天时的免疫效果与第7天时的免疫效果相比较差异不显著,其中,微球组中以载板蓝根多糖微球20 mg组的免疫效果为最好,在第7天和第14天时小鼠的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总数分别为(0.96±0.46)和(11.03±0.35)以及(8.73±0.51)和(9.44±0.42),总IgG水平为(33.541±0.458)和(32.713±0.481),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吞噬百分率则分别达到(56.00±2.16)和(1.61±0.04)。载板蓝根多糖微球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虽然微球的短期免疫效果均低于纯板蓝根多糖,但是可达到长效免疫。  相似文献   

10.
为了优化银翘天甘含药血清的制备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采血时间、给药次数及给药浓度为自变量,以小鼠血清中绿原酸和连翘苷含量的综合评分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方法,研究各自变量及其交互作用对综合评分的影响。利用Design-expert软件分析得到二次多项式回归方程的预测模型,并确定了银翘天甘含药血清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采血时间30 min、给药次数4次、给药浓度0.02 g/mL,理论计算综合评分为95.62%,小鼠血清中绿原酸浓度为33.65 μg/mL,连翘苷浓度为193.86 μg/mL。该研究为银翘天甘含药血清的制备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明MADS-box基因在山葡萄性别分化中的作用,笔者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Vv MADS5和Vv MADS8 2个基因在山葡萄雌、雄花发育过程的表达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个基因在山葡萄雌花和雄花中都有表达,Vv MADS8在雌花和雄花中的表达趋势以及表达量基本相同。Vv MADS5在雌花和雄花中的表达类型相同,而其在雌花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雄花。Vv MADS8在花芽膨大期(4月30日)表达量最高,而Vv MADS5在花序展露期(5月14日)表达量最高。Vv MADS8、Vv MADS5参与山葡萄性别分化,但不是控制性别分化的关键基因。  相似文献   

12.

利用改良蝉蜕诱导培养基对球孢白僵菌进行诱导,以无蝉蜕PDA培养基作为对照,目的是比较蝉蜕诱导后球孢白僵菌菌株的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等多个生物学指标,及二者对3龄亚洲玉米螟幼虫的毒力。经蝉蜕诱导的球孢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孢子萌发率以及对玉米螟幼虫毒力都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对玉米螟幼虫毒力处理组LT50为4.73天,对照组需要6.97天。同时经蝉蜕诱导过的菌株开始产孢时间和胞外蛋白酶活性都优于对照组,胞外蛋白酶活性的变化范围是1.497×10-2~3.538×10-2 IU/mL,但经诱导菌株的生长速率低于处理组。鉴于球孢白僵菌菌株经蝉蜕诱导后,其产孢量和孢子萌发率增加,并且能够增强对玉米螟幼虫毒力,可利用其进行球孢白僵菌菌种保存和改良。

  相似文献   

13.
百合科十二卷属玉露的组培快繁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十二卷属多肉花卉玉露的快繁技术体系,以当年抽生的花序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研究不同的激素配比对外植体的诱导、分化、增殖、壮苗与生根的影响,建立适合玉露离体快繁的技术体系,最佳启动培养基为MS 6-BA 2.0 mg/L NAA 0.02 mg/L,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培养基MS 6-BA 0.5 mg/L KT 0.5 mg/L NAA 0.01 mg/L,愈伤组织诱导率达87.1%,丛芽分化率达52.3%,生根培养基为1/2MS IBA 0.5 mg/L NAA 0.1 mg/L AC 0.5 g/L。试管苗生根率达97.5%,炼苗成活率达90%以上。本项研究结果可以在不损伤母本的基础上实现玉露的人工组培快繁,通过此项技术可以实现玉露种苗的规模化生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外源硒对谷子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长农35’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在谷子抽穗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亚硒酸钠,分析谷子叶绿素含量、叶片SPAD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叶面喷施亚硒酸钠提高了谷子功能叶的叶绿素含量并且显著影响谷子叶绿素的荧光特性,叶面喷施合理浓度的硒可以提高谷子叶片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对电子传递(ETR、ФPSⅡ)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 P)有增强作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 N),从而削弱PSⅡ光能的热耗散,增大PSⅡ的光化学效率。由此可见,叶面喷施硒对谷子叶绿素光和色素、叶片SPAD值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相关指标有明显正效应,在谷子抽穗期叶面喷施硒浓度67.84 g/hm2对其叶绿素荧光特性增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乌桕与无患子的苗木品质,研究育苗密度对乌桕与无患子的苗木生长形态变化及苗木品质的影响。试验以当年生乌桕与无患子幼苗为试验材料,设不同育苗密度5个处理,测定分析不同育苗密度下乌桕与无患子幼苗的生长进程以及干物质积累、叶片数、主根长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不同育苗密度下,乌桕与无患子的生长进程差异十分显著;且无患子和乌桕的苗高随着密度的变大逐渐增加,但是当苗高增加到一定程度时,苗高并未随之增加;乌桕、无患子的单株、茎生物量表现为随着育苗密度的变大而逐渐增加。且乌桕与无患子的合格苗所占的百分率随其苗木密度的变大而降低,与之呈负相关关系。综合苗高、地径、单株生物量、茎生物量、幼苗形态因子分化参数、合格苗率、单位面积合格苗数等指标,无患子以育苗密度为280~342株/m2、乌桕以育苗密度为337~412株/m2时,其生长形态和植株品质比较协调,植株苗木品级合格率较高。  相似文献   

16.
沉水植物苦草和轮叶黑藻对水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研究沉水植物苦草和轮叶黑藻的对水环境的影响,在控制条件下单独种植苦草、轮叶黑藻和二者混种,笔者比较研究了苦草、苦草+黑藻、黑藻组合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铵氮(NH4+-N)、叶绿素a、总悬浮质(TSS)及总有机氮(TOC)浓度的区别。结果表明:苦草和轮叶黑藻对水环境的影响不同,单独种植苦草时,上覆水中总氮和氨氮含量高于其他处理,但总磷、叶绿素、TSS和TOC含量都低于轮叶黑藻单种和混种处理。研究结果说明,苦草对于降低上覆水中总磷和叶绿素含量作用优于轮叶黑藻,对维持水体水质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由于重茬西瓜种植面积增多,西瓜枯萎病的发生面积逐步扩大,严重影响了西瓜生产。本研究用PDA培养基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大棚温室萎蔫枯萎的西瓜上分离病原菌。形态学鉴定为尖孢镰刀菌;ITS序列分析表明其与西瓜枯萎病菌的序列一致性达到99%;发现该菌引起西瓜枯死严重,发病率达96.7%以上。因此,证实是西瓜枯萎病菌引起的。为了防治该病害,进行了温室和室内的申嗪霉素药效评价。室内抑菌实验和温室内药剂处理结果一致,1%申嗪霉素100倍防治效果最好,抑菌率达76.03%,灌根防治率达58.86%。因此,生产上建议在西瓜枯萎病发病早期使用1%申嗪霉素100倍连续3次灌根,每次间隔约8天左右,尽可能减少西瓜枯萎病菌对西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对山羊GBD-1进行载体构建,转到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并对表达产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鉴定,为进一步研究防御素抗菌机理打下基础。根据GenBank中山羊β-防御素的CDS区序列,设计含有特殊酶切位点的引物扩增到目的片段,将该片段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PICZα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PICZαA/GBD-1,电转化到毕赤酵母中进行诱导表达。测序结果表明扩增的目的片段为114 bp,编码38个氨基酸,经Tricine-SDS-PAGE电泳验证在4.3 KD处有目的蛋白;作抑菌实验发现,重组蛋白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明显的抑菌效果。山羊防御素成功地在毕赤酵母中诱导表达,为进一步研究GBD-1的蛋白纯化以及抗菌机理打下基础,并为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防御素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器形态的相关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青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细胞学特征及其与花器外部形态的相关性展开研究,试图从花器的外部形态特征来推断小孢子的发育时期,最终目的是为花药或游离小孢子培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青花菜小孢子发育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早中期、单核靠边期和双核期共4个时期,供试3个青花菜各时期细胞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青花菜小孢子发育时期与花蕾大小和花药颜色等指标密切相关。供试青花菜花蕾纵径为10.52~11.05 mm,花蕾横径为3.64~4.25 mm,花药长度为2.85~2.87 mm,花药宽度为0.95~0.96 mm,且花瓣微露出花萼,花瓣和花药均为淡黄色时,80%以上的小孢子发育至单核靠边期。  相似文献   

20.
果园间作小麦对黑绒鳃金龟寄主选择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黑绒鳃金龟(Maladera orientalis Motschulsky)是一种多寄主害虫,但是伴随着剧毒农药禁用,已经成为果园的一种重要害虫。由于黑绒鳃金龟昼伏夜出的生物学特性,喷雾防治很难收到好的防治效果。为有效控制果园黑绒鳃金龟,同时达到农药减用的效果。本研究以苹果(Malus pumila)、梨(Pyrus spp.)、桃(Prunus persica)、樱桃(Prunus species)和山楂(Crataegus pinnatifida)为寄主,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为试材,通过室内选择和田间趋避试验研究了小麦对黑绒鳃金龟选择行为的影响。在果树枝条和小麦之间进行选择时,黑绒鳃金龟对每种果树枝条的选择率都≥90%,而对小麦的选择率都<10%;不同果树枝条与小麦混合放入同一容器后,黑绒鳃金龟对混合物的选择率明显低于对单一果树枝条的选择率;小麦同时存在于H型嗅觉仪两臂时黑绒鳃金龟的选择行为明显受到影响,两臂之间的选择率差异不明显,且黑绒鳃金龟的不选择率最高达到了25%;田间间作试验发现无间作物的樱桃园、梨园、苹果园3种果树上黑绒鳃金龟的虫口数量分别达到了18.4、17.6、18.9头/株。而间作小麦后黑绒鳃金龟的虫口数量明显下降(P<0.05),其中樱桃上黑绒鳃金龟虫口数量最大,仅为4头/株;同时发现间作小麦后3种果树的叶片受害率相对于没有间作物的果园明显降低;距离试验表明,距小麦0.5、2 m的梨树叶片被黑绒鳃金龟为害率分别为8%、9%,差异不明显(P>0.05),而在距小麦6 m时梨树的叶片的受害率上升为35%,明显高于距离0.5 m时(P<0.05),而在距离8 m时梨树叶片的受害率73%,明显高出0.5 m时8倍(P<0.05)。这些结果表明,小麦严重干扰了黑绒鳃金龟的寄主选择行为。在樱桃园、梨园和苹果园间作小麦对黑绒鳃金龟具有较好的趋避防治效果,在间作果园当梨树与小麦距离在2 m以内对黑绒鳃金龟的趋避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