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生育期光合叶面积对人参皂苷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不同茎叶数人参在不同生育期人参皂苷含量变化规律,以三年生、四年生三茎、二茎和单茎人参为研究对象,以人参皂苷为检测指标,采集集安不同茎叶数和不同生育期的人参,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法测定总皂苷含量,并用HPLC法测定7种单体皂苷的含量,比较其变化规律。①人参皂苷的含量随生长年限的增加而增加;在不同的生育期内,三年生、四年生人参在红果期人参总皂苷含量最高,其含量分别为4.46%、4.94%、4.97%、6.69%、5.00%。②不同茎数人参、双茎叶人参总皂苷含量高于单茎叶人参和三茎叶人参的总皂苷含量。③不同时期参根中单体皂苷含量不同。总体而言,其不同生育期单体皂苷红果期Rb1含量最高,其四年双茎Rb1含量最高为1.035 mg/g;而枯萎期时Rd含量最低,三年单茎Rd含量最低为0.105 mg/g。且不同茎叶数人参,双茎叶人参的单体皂苷高于三茎叶和单茎叶的人参的单体皂苷。人参皂苷的含量与生育期和茎数有密切的关系,建议栽培时做双茎化处理,并在红果期末期采收。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湖北引种的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物候期观测、坚果外观品质和内含物含量的分析,评价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差异性,以期为引种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引种的7个薄壳山核桃品种在湖北均能完成生育周期,年生长期218~237天不等;‘Shaoxing’、‘Shawnee’、‘Jinhua’3个品种可以互相授粉。‘Baker’可作为‘Shawnee’、‘Caddo’、‘Jinhua’的授粉树进行栽培,其中与‘Jinhua’可互为授粉树。(2)7个品种中,坚果重最小、果壳最薄为‘Baker’,分别为3.19 g和0.65 mm,坚果重最大,果壳最厚为‘Jinhua’,分别为9.66 g和0.95 mm;出仁率最高的为‘Choctaw’,达56.01%,出仁率最低的为‘Jinhua’,为41.9%;核形指数最高的是‘Shawnee’为2.19,最低为‘Shawnee’,仅1.60。(3)7个品种中‘Pawnee’粗脂肪含量最高,达76%;‘Caddo’粗脂肪含量最低,为67.52%。而它的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最高,分别为11.52%和9.05%;蛋白质含量最低的是‘Shawnee’为8.31%,总糖含量最低的是‘Jinhua’,为6.17%。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棉花宿生栽培对于雄性不育系的多年生保持和杂交制种,固定杂种优势、加速杂种优势利用和保存种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探讨一年生陆地棉宿生栽培叶片和茎枝N/P/K、可溶性糖含量,为制订栽培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4个陆地棉品种为供试材料,以一年生为对照,对三年生、二年生宿生陆地棉叶片和茎枝N/P/K、可溶性糖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各处理叶片N/P/K、可溶性糖平均含量分别为3.13%~3.50%、0.49%~0.67%、1.47%~1.78%、4.23%~5.48%,茎枝分别为0.56%~0.82%、0.21%~0.28%、1.14%~1.42%、0.95%~2.15%;不同宿生年限的植株叶片N/P/K含量无显著差异,多数品种一年生植株叶片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宿生棉的;高产品种N/P/K含量适中,可溶性糖含量稍低,而低产品种N含量低,P/K、可溶性糖含量较高;随生育进程,叶片全N含量出现由高到低、可溶性糖含量出现由低到高的动态变化趋势,而叶片P/K含量的变化趋势较平稳。【结论】宿生陆地棉与其一年生棉比较,植株叶片N/P/K含量无明显变化,但宿生栽培的中后期应增施N肥,促进营养生长,延缓衰老。  相似文献   

4.
段英姿 《中国农学通报》2014,30(22):217-222
以引种到唐山的北柴胡为样本,研究其不同部位总皂苷和皂苷a、d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探讨引种柴胡的最适采收期。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不同采收期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的含量。根茎叶中均含有皂苷,整个生长期内皂苷含量呈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下降趋势;不同部位不同采收期均存在明显差异,根中高于茎和叶,茎中含量最少;根中皂苷d含量均高于皂苷a;总皂苷和皂苷a、d含量在种植第1年10月含量最高,第2年9月含量最低,皂苷a、d含量第2年8月含量次高。紫外分光光度法和HPLC法分别测定柴胡总皂苷及皂苷a、d方法可行,效果良好。确定了引种柴胡最适采收时期,为引种柴胡药材的采收及生产提供了一定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砂蜜豆”、“拉宾斯”、“雷尼”、“萨米脱”、“奇好”5个晚熟甜樱桃品种为试材,研究自发气调包装(MAP)结合低温贮藏(0±0.5)℃条件对5个品种甜樱桃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探索不同品种甜樱桃品质及耐贮性差异。结果表明:①采收时,“雷尼”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固酸比最高,品质最佳,“砂蜜豆”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及抗坏血酸含量最低,品质最差;贮藏期间,“奇好”果实硬度下降最少,为14.3%;“砂蜜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升高3.5%,其余品种均有所降低;“砂蜜豆”可滴定酸和抗坏血酸含量损失最小,分别下降40.5%和53.0%;②“拉宾斯”和“萨米脱”果实失重率最低,分别达到4.5%和7.3%;“拉宾斯”和“萨米脱”果柄保鲜指数最高,分别为72.4和67.3;“拉宾斯”果实乙醇含量升高最低,为0.068 g/kg;“拉宾斯”、“雷尼”和“萨米脱”果实腐烂率最低,分别达到18.2%、20.1%和23.4%;“雷尼”和“奇好”果面颜色饱和度降幅最小,降幅分别为10.7%和9.1%;③“萨米脱”和“拉宾斯”花青素、总酚和类黄酮含量最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较强,有较高的抗氧化能力;④“拉宾斯”、“奇好”和“萨米脱”保鲜袋内的气体成分变化较大,自发气调能力较强。综合考虑贮藏期内各因素的差异变化,5个品种耐贮性好差顺序依次为:“拉宾斯”>“萨米脱”>“雷尼”>“奇好”>“砂蜜豆”。  相似文献   

6.
NaCl胁迫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晓春  高婷 《中国农学通报》2019,35(32):135-141
为研究盐胁迫对紫花苜蓿萌发的影响,本试验以不同浓度的NaCl盐浓度对15个紫花苜蓿品种进行萌发期的室内发芽鉴定,通过对不同盐浓度下种子发芽势、相对发芽势、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及根、茎、苗高等数据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低浓度盐胁迫下(0.2%,0.4%,0.6%),多数品种(13个品种)都能保持较高的发芽能力(89%以上);而当盐浓度达到0.8%时,各品种发芽能力有了较大差别。同时,开始出现畸形苗,是开展苜蓿萌发期耐盐(NaCl)鉴定时最适的起点浓度。耐盐能力越强的品种,畸形苗出现的比例越少。随着盐浓度的增大,毒害作用越大,很多已萌发植株的根失活,而苗越长的植株虽然根已失活,但个别苗会从根茎处发出新根,增加了紫花苜蓿种质资源的耐盐性。通过对以上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耐盐较强的品种有:‘岩石’、‘中苜1号’、‘陇东’、‘中苜3号’、‘DS310FY’。本试验的开展,为紫花苜蓿耐盐碱品种快速筛选及盐碱地区紫花苜蓿引种和培育较耐盐的紫花苜蓿新品种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为了明确三七皂苷积累的时空动态特征,总结了三七同一器官在不同生长年限和同一生长年限不同器官的总皂苷含量和皂苷单体的种类和含量的变化、差异规律,并简要归纳了二年生三七根状茎皂苷含量的组织差异和三年生根状茎皂苷含量的月变化属性,指出了三七皂苷积累的时间动态特征主要在于同一器官皂苷的种类及其含量随生长年限而变、皂苷积累的空间动态特征主要在于处于相同生长年限的不同器官的皂苷种类和含量不完全相同。本文可为三七器官采收期的科学确定和三七器官的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人工种植“桑黄”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不同生长年限人工种植“桑黄”及野生“桑黄”的生物学特性,从而确定人工种植“桑黄”的最佳采收期。取1年生、2年生、3年生、4年生、5年生人工种植“桑黄”及野生“桑黄”子实体,使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法测定比较人工栽培不同生长年限“桑黄”子实体以及野生“桑黄”子实体的多糖、总黄酮、总三萜含量。2年生人工种植的“桑黄”子实体多糖含量为2.216 mg/g,总黄酮含量为190.067 mg/g,三萜含量为0.6045 mg/g,3种有效成分的含量均优于野生“桑黄”子实体。可以初步将“桑黄”的采收期定为2年。  相似文献   

9.
为滇重楼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将三年生健康苗在大田遮荫栽培模式下以不同行距种植,调查不同龄期滇重楼的农艺性状及主要病害的发生情况。种植4 a后,检测七年生滇重楼产量和根茎总皂苷含量。结果表明,栽培密度对滇重楼生长、病害、产量及品质有显著的影响。株行距20 cm×20 cm时滇重楼长势突出、丰产性和药材品质最好;低于此密度,植株生长发育好、病害发生轻、总皂苷含量高,但单位面积的产量较低;高于此密度,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块茎长、块茎粗、休眠芽长和块茎鲜重降低,且茎腐病和根腐病显著加重,根茎中总皂苷的含量显著降低。因此,在云南省德宏州及生态条件相似区域推荐滇重楼栽培以株行距20 cm×20 cm(25×104苗/hm2)为宜。  相似文献   

10.
桔梗不同生育期氮、磷、钾含量分布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年生桔梗不同生育期栽培不同部位中N、P、K含量的测定,分析桔梗在不同生育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状况。测定结果表明,桔梗茎部和叶片中的N含量随着植株生长而逐渐降低,整个生育期N元素含量分别降低了17.6%和23%。根部N含量呈上升趋势,整个生育期增长幅度为33.7%;P元素在桔梗各器官中的含量变化,在不同的生育期内有所不同。其中,根部P元素含量苗期最高为0.41%,开花期最低为0.34%,到种子期又提高到0.38%;根部K含量一直在增加,生育期内含量增加了0.24%。茎部和叶部K含量在现蕾期最低,分别为0.42%和0.51%。试验表明,苗期和开花期是N、P、K元素的需求旺盛期。  相似文献   

11.
不同品种羽衣甘蓝生长期色素含量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对彩叶植物羽衣甘蓝彩色形成机理的探索,以12个羽衣甘蓝品种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生长发育过程中其内叶(变色叶)、外叶(非变色叶)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苷含量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品种外叶的叶绿素a、b及总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内均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规律。观赏期外叶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至抽薹期‘名古屋红’叶绿素总量仅占幼苗期的65.7%。内叶叶绿素总量下降幅度大于外叶,降幅最大的是‘名古屋白’,观赏期含量比幼苗期降低了96.1%。内叶类胡萝卜素含量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内叶的叶绿素a/b比值和类胡萝卜素与叶绿素比值均高于外叶。品种间色素含量也存在较大差异。在幼苗期和观赏期,‘名古屋红’的外叶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和类胡萝卜素含量最高,‘粉鹤’最低。幼苗期品种间类胡萝卜素含量差异不大,而其他时期则存在显著差异。所有羽衣甘蓝品种在幼苗期均未检测到花青苷,观赏期和抽薹期只有紫色品种的内叶检测到花青苷。花青苷含量由高到低依次是‘红鹤’、‘大阪红’、‘桃鹤’、‘名古屋红’、‘红寿’、‘红鸥’、‘粉鹤’。  相似文献   

12.
为阐明低温对不同生长年限三七光合生理及根部总皂苷含量的影响,通过HPLC法分析10、15、20℃下,处理30天的2年生和3年生三七根部的三七总皂苷含量,并测定了3个温度下2个生长年限三七叶片的光合特性、叶绿素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3年生三七根部总皂苷以20℃处理的含量最高,15℃处理含量最低。叶片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均在10℃时最高,叶绿素b 15℃处理与20、10℃处理差异显著。叶片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及蒸腾速率(Tr)随温度降低而下降;Pn在20℃时与15℃差异显著,与10℃差异极显著;GsTr在20℃时与15、10℃差异显著。丙二醛含量随温度降低先升高后降低。胞间CO2浓度/环境CO2浓度(Ci/Ca)随温度降低呈上升趋势,且10℃与15、20℃差异显著。2年生三七以20℃处理的三七总皂苷最高,15℃处理的含量最低;叶绿素a和叶绿素b均随温度降低,先上升后下降;PnGs随温度降低而下降,Tr随温度降低先下降后上升;丙二醛含量随温度降低而增加;Ci/Ca随温度降低而增加。研究认为,低温对三七根部皂苷积累的影响不显著,三七皂苷积累的最适温度为20℃;但低温会抑制三七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优选党参茎叶中党参总皂苷的提取工艺条件,并分析其抗氧化性活性,为党参茎叶皂苷类资源的开发提供参考。以党参茎叶为材料,总皂苷的提取率为指标,研究乙醇浓度、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4个工艺参数对总皂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确定了乙醇回流提取的最佳工艺。在乙醇浓度70%,液料比25 mL/g,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90 min的条件下党参茎叶总皂苷提取率达4.12%。体外抗氧化活性分析发现,党参茎叶总皂苷浓度与抗氧化活性呈正比,总皂苷对DPPH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最大清除率分别为86.92%、55.37和82.21%,其IC50分别为0.37、0.78和0.44 mg/mL。通过简单的乙醇回流提取便可得到具有很好抗氧化效果的茎叶总皂苷,如将其继续开发为保健产品或食品添加剂,不仅可减少资源的浪费还可延伸党参产品的产业链,具有重要的生态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群体结构的调控效应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不同供试品种的茎叶夹角与株型特征密切相关,随着株型紧凑型增强,该参数值增大;在生育后期,不同株型玉米品种LAI各密度下大体表现为GY115较高,ND108次之,ZD958较低。随着密度增加,各品种LAI增大,紧凑型ZD958植株下位叶片的衰老速率相对减慢。供试品种群体中、下部1 d内各测定时期光截获的数量随密度增加明显减少,不同株型品种相比减小的幅度依数值大小依次为GY115,ND108和ZD958。随密度增大单株干物重降低,但以ZD958降低幅度较小,ND108次之,GY115较大。不同株型品种产量对密度的反应不同,获得高产的适宜密度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比较抗寒性不同的冬麦品种对低温胁迫的适应性,在低温驯化及封冻阶段对东农冬麦1号(抗寒)、东农705 (较抗寒)和济麦22 (不抗寒) 3个品种的植株形态和叶、叶鞘、分蘖节的若干生理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东农冬麦1号在封冻前形成的分蘖数、分蘖叶数显著高于其他两个品种;低温胁迫下3个品种各个部位的含水量均降低,东农冬麦1号地上部含水量降低较快,分蘖节含水量降低较慢且保持较高水平,而济麦22地上部含水量降低较慢,分蘖节含水量降低较快。电导率变化表明,东农冬麦1号、东农705品系和济麦22叶片分别在封冻后30、20和0 d死亡。东农冬麦1号叶片、叶鞘的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济麦22最低;封冻期东农冬麦1号分蘖节可溶性总糖含量最高,济麦22最低。封冻后20 d东农705品系和济麦22叶片SOD失活,封冻后40 d东农冬麦1号叶片SOD仍有活性,调查期内济麦22各个部位SOD活性显著低于其他两个品种;封冻期东农冬麦1号叶鞘和分蘖节POD活性保持较高水平,东农705品系分蘖节POD活性较高,而叶鞘POD活性迅速降低,济麦22叶鞘和分蘖节POD活性均处于较低水平。  相似文献   

16.
旨在为滇重楼的栽培和LED光源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实验光源波长为460 nm的单质蓝光,将3 年生滇重楼分别放于光照强度为50、100、150、200 μmol/(m2 · s)的光照下进行栽培,观测其生长状况。结果表明,滇重楼株高、地上生物学产量、净光合速率和地下生物学产量均以光强150 μmol/(m2 · s)处理最高,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在100 μmol/(m2 · s)处理时最高,200 μmol/(m2 · s)处理最低。不同光强蓝光对滇重楼叶片光能转换效率及反应活性影响不显著。滇重楼根茎皂苷组分含量和总皂苷含量随蓝光光强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在光强100 μmol/ (m2 · s) 处理下最高,200 μmol/(m2 · s)处理下最低。综合分析滇重楼生长状况、光合荧光特性和根茎皂苷含量,蓝光光强150 μmol/(m2 ·s)最有利于促进滇重楼叶片生长和光合作用,100 μmol/(m2 · s)最有利于滇重楼根茎皂苷累积。建议在滇重楼设施栽培上将蓝光光强控制在100~150 μmol/(m2 ·s)。  相似文献   

17.
为对南疆主栽果树叶片对沙尘污染的抗污能力进行分类,以南疆主栽果树叶片为材料,在自然污染状态下的果树叶片分别进行抗坏血酸、总叶绿素含量、pH、叶组织中相对含水量的测定和比较,并用Singh 公式对南疆主栽果树叶片对沙尘污染抗污能力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南疆主栽果树叶片叶绿素含量在33.48~57.03 SPAD,秋富最高,而无花果最低。pH的分布范围在3.67~6.60,大部分果树叶片都是酸性,无花果、樱桃、榅桲、白桑、红枣等接近中性。而叶组织中相对含水量在39.22%~77.01%,其中葡萄、伊犁香梨、句句梨、杏、小白杏、无花果等较高,库尔勒香梨最低。抗坏血酸含量变化幅度在0.43~2.01 mg/g,核桃最高,而李子、无花果、山楂等抗坏血酸含量最低。用Singh 公式得到植物抗污能力APTI值,用系统聚类分析法进行分析,把南疆主栽果树对沙尘污染的抗污能力分为最好、较好、一般、较差、最差等5类。  相似文献   

18.
采用SPAD仪进行甜菜氮素营养诊断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研究甜菜大田栽培及生产过程中氮素的营养状态,以便及时补充氮素亏缺,使用SPAD-502仪(soil plant analysis development)测定了甜菜叶片不同叶位和叶序的SPAD值,发现SPAD值的分布特点及其规律性,建立了基于SPAD值的氮素营养快速诊断方法。试验设计了室内盆栽及田间试验,对不同基因型、不同发育阶段甜菜叶片不同叶位叶序的SPAD值进行测定,统计并分析SPAD值与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及植株全氮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甜菜叶片SPAD值在不同叶位及叶序上有差异,其中叶片尖部SPAD最大值出现的次数与叶片侧缘部和叶片基部相比较有较明显优势,施氮及不施氮处理均达到50%以上;4~6片真叶期后最高叶片SPAD值与测得的同株叶片的SPAD值有较显著的相关性,所以最高叶片的叶片尖部可作为甜菜叶片SPAD值的最适测定部位;增加施氮量能提高叶片SPAD值;不同品种间叶片SPAD值也有差异;SPAD值与不同发育阶段甜菜叶片的叶绿素含量以及植株全氮含量分别建立线性方程,拟合后发现叶片SPAD值和总叶绿素含量之间为极显著相关,与植株含氮量之间为相关性显著。因此,利用叶片SPAD值可实时监测甜菜生长与光合效应,进行氮素营养的快速诊断。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两种株型玉米灌浆期间子粒积累的影响,于2010年在大田试验条件下,分析不同密度处理下紧凑型玉米郑单958和平展型玉米丰禾1号灌浆期功能叶可溶性糖含量及子粒淀粉积累的变化。结果表明,灌浆期各密度处理下的两种株型玉米穗位叶可溶性糖含量及子粒直链淀粉、支链淀粉和总淀粉积累均呈上升趋势。灌浆后期,郑单958和丰禾1均在低密度处理(4万株/hm2、5万株/hm2)下穗位叶可溶性糖含量最高,丰禾1直链淀粉在6万株/hm2处理最高,支链和总淀粉含量及淀粉产量在5万株/hm2处理最高,郑单958的直链、支链及总淀粉含量和淀粉产量均在6万株/hm2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