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了解水网平原水耕人为土发生学性状的空间变异规律,选择浙江省绍兴平原作为研究区,调查与采样分析了水网平原区不同类别水耕人为土诊断层、诊断特性等发生学性状的空间分异规律和不同发生学性状之间的关联及其与成土环境的关系。结果表明,研究区检出的水耕人为土类型主要属潜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水耕人为土和简育水耕人为土,以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的分布最为集中。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和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在水网平原区内多呈复区分布。研究区内土壤众多发生学性状均存在一定的空间变异,其中以氧化还原层结构面上斑纹、灰色胶膜数量和氧化铁活化度及耕作层的彩度变异较大,而水耕表层厚度、犁底层与耕层容重比、表土有机质含量的变化相对较小。在水耕人为土演变过程中主要发生学性状存在协同变化的特性,并主要受冬季地下水位和粘粒含量的影响。由潜育水耕人为土向简育水耕人为土、铁聚水耕人为土的演化是研究区土壤演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大庆市盐成土土纲的分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依据所积累掌握的大庆市土壤资料,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三版)进行检索,建立了大庆市土壤系统分类的分类系统。将大庆地区土壤分为5个土纲,盐成土纲是其中的1个土纲,在盐成土纲中又可以分为2个亚纲,3个土类。笔者主要从生境条件、形态特征、性状、生产能力、典型剖面等几个方面介绍弱盐潮湿碱积盐成土,弱盐简育碱积盐成土,弱碱潮湿正常盐成土,潜育潮湿正常盐成土,为土壤的科研、教学和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低平原地区水耕人为土分布的空间规律,以宁绍平原为例,探讨了成陆时间和沉积环境对水耕人为土性状与剖面发育的影响。田间调查表明,宁绍平原因成陆时间和成因的差异可被划分为近代浅海沉积区、低洼湖沼沉积区、古水陆相沉积区和古滨岸河湖沉积区等4种沉积环境,相应地分布的水耕人为土类型及性状有较大的差别。近代浅海沉积区主要分布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其性状变化与海涂围垦时间有关。低洼湖沼沉积区主要分布普通潜育水耕人为土或底潜简育水耕人为土,其性状的差异主要与距古湖沼中心距离有关。古水陆相沉积区主要分布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局部区域因上层滞水可形成铁聚潜育水耕人为土。古滨岸河湖沉积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普通铁聚水耕人为土或普通简育水耕人为土。研究认为,通过沉积环境的识别有助于低平原地区水耕人为土类型的鉴定。  相似文献   

4.
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采用当前国际土壤分类的主流的土壤系统分类法,以吉林省东部暗棕壤的5个典型剖面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剖面形态特征调查、剖面描述、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土壤的发生特性,确定土体的诊断层与诊断特征,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第3版)》的标准,初步确定吉林东部暗棕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归为淋溶土和雏形土2个土纲,冷凉淋溶土和湿润雏形土2个亚纲。  相似文献   

5.
广西猫儿山土壤形成特征及其系统分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猫儿山的实地考察,选取不同海拔的6个山地土壤剖面进行描述及土壤理化性质分析,研究了猫儿山土壤的形成特征,并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理论?方法?实践》检索,确定各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及其在土壤系统分类中的位置。结果表明猫儿山土壤形成特征有淋溶作用强烈和富铁铝化特征。B层土壤盐基饱和度低,在12.5%~21.9%之间,而铝饱和度高,在78.1%~86.7%范围;游离氧化铁占全铁含量52%以上,粘粒硅铝率在0.94~2.32之间;猫儿山土壤在系统分类中可划归为2个土纲3个土类。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田土壤和稻米镉(Cd)污染严重,摸清稻田土壤与水稻各器官中Cd积累的关系,可为水稻安全生产提供依据。以潜育水稻土和潴育水稻土为研究对象,通过点对点采集土壤和水稻样品,比较了潜育水稻土与潴育水稻土生长水稻Cd积累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相似的土壤Cd污染水平下,生长于潜育水稻土上的水稻各器官镉积累明显低于潴育水稻土,潜育水稻土上生长水稻的茎叶、糙米镉平均含量只有生长于潴育水稻土上的55.53%和56.10%,表明潜育水稻土上生长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量明显低于潴育水稻土上生长的水稻。土壤全Cd含量均是影响两类土壤水稻各器官Cd积累的主要因素,但其他土壤因素对水稻各器官中Cd积累的影响在两类农田中有较大的区别;潜育水稻土上影响水稻Cd积累的因素还有交换性亚铁和粘粒含量,而潴育水稻土中则为CEC。结果还表明,在潜育水稻土中,采用新鲜土样测定的土壤有效Cd比风干土测定的土壤有效Cd更能有效预测水稻各器官中Cd的积累。故,土壤潜育化可降低水稻对土壤Cd的吸收,减免糙米Cd污染的风险。  相似文献   

7.
亚热带山地垂直带土壤发生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性状分异和土壤分布规律存在模糊不清楚等问题,以浙江省山地土壤为例,从脱硅富铁铝化作用的多维度表现、影响红化和黄化作用发生的主要因子、成土环境随时间的变化对土壤发生学性状的可能影响等方面探讨亚热带山地土壤发生学性状垂直变化的复杂性。分析表明,虽然目前亚热带山地生物气候和植被有明显的垂直分异特点,但因土壤形成同时受与海拔关联的现代气候垂直变化及地形演变引起的相对成土时间空间差异的综合影响,土壤性状和土壤类型在垂直方向变化较为复杂。受当今成土环境影响的一些发生学性状可随海拔高度呈现有规律的变化,但也有许多发生学性状因同时受古环境或古地形的影响并没有呈现随海拔有规律的变化。垂直带谱中红壤(土类)与黄壤(土类)在发生学性状上不存在明显的分界。分析认为,亚热带垂直基带红壤亚类的成土历程可能与山体上部的黄红壤亚类、黄壤亚类存在差异。土壤颜色与风化强度不一定有关,其既受土壤成土历史的影响,同时也受目前土壤水分和植被覆盖状况的影响。分析认为,仅仅依据目前成土环境的差异来分析亚热带垂直带的土壤形成,难以全面认识垂直带上的土壤分异规律。  相似文献   

8.
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土壤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土壤的状况,在东灵山山麓草甸选取了3个剖面,在土壤样品理化性质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第3版中的方法,对样区内土壤进行分类。结果表明,样区内的土壤类型主要为暗厚干润均腐土,暗沃干润雏形土2个土类,并进一步划分为普通暗厚干润均腐土,普通暗沃干润雏形土2个亚类,由此说明,东灵山亚高山草甸土壤具有山地草甸土壤典型特质,即腐殖质表层积累丰富,但底层含量较少,易于受自然与人为因素流失。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亚热带山地成土环境下土壤形成规律和分类现状, 推动中西部山地土壤发生学研究和土系建立, 为山地土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提供参考。综述了有关中国亚热带山地土壤的发生发育特性及其系统分类的研究资料, 包括中国亚热带山地的主要地球化学过程和成土过程特点, 亚热带山地土壤分类的主要诊断层、 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以及高级分类单元的垂直分布规律, 基层分类单元的主要诊断指标。在此基础上, 展望了亚热带山地土壤系统分类研究值得重视的 4个方面:(1)深入理解亚热带山地土壤的地球化学和成土过程;(2) 建立中国亚热带典型山地土壤的代表性土族、 土系, 检验和完善现有基层分类单元的诊断指标体系;(3) 强化山地土壤系统分类中分析指标和数据标准化意识;(4) 重视薄片微形态、 现代仪器分析和计算机新技术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南方石灰岩土壤发生特性和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逐渐从土壤发生分类过渡到系统分类,与同地带其他土壤相比,石灰岩土壤由于其本身发育的特异性,在系统分类中需衡量的属性更为复杂。笔者总结分析中国南方石灰岩土壤发育特性,综述其主要诊断层和诊断特性,提出未来南方石灰岩土壤分类需进一步加深了解石灰岩地区地质演变及生态环境过程,运用多技术综合分类对比检索、检验土壤分类系统。同时,由于岩溶区“人多土少”,土地利用强度较大,尤其应加强人为土诊断特性和现象的精细辨识,最终为推动石灰岩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和岩溶生态系统土壤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土壤中的磷直接决定植物生长发育和作物产量,但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复杂,能被植物吸收利用的磷形态占全磷含量很少一部分。因此,研究土壤中磷的存在形态及分级方法对提高磷的作物利用效率、探寻提高磷有效性的途径、减少磷损失尤为重要。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报道,系统阐述了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影响磷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磷素分级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研究表明,磷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包括无机磷和有机磷2类,被植物吸收利用的主要是无机磷中的水溶态磷,其他形态的磷很难被植物吸收利用,使得磷在土壤中的利用效率很低。导致磷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钙、铁、铝等离子、其他有机质、pH、温度、水分等,研究清楚各因素影响的机制加以改进,能有效提高磷的利用效率。同时,国内外学者不断对磷素分级方法进行完善改进,对磷有效形态的研究不断深入准确,目前,Bowman-Cole的有机磷分级法和Hedley的磷分级方法是应用最广泛的2种方法。  相似文献   

12.
VA真菌的分类鉴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VA菌根及其真菌的分类是微生物学当前发展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本文综述了VA真菌分类的演变、属的特性及种的鉴定方法,系统介绍了内囊霉科真菌分类的新进展、新概念及鉴定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In clayey, swelling and more or less sodic soils, cultivation and seasonal climatic cycles induce variations in soil moisture which in turn cause variations in the soil structure. In particular, when the soil profile is saturated, some soils become impermeable because the soil porosity value does not remain sufficiently high throughout the drainage period to be effective for water movement. In the marshland soils of the French Atlantic coast, this ability is linked with the soil stability. We showed that soil profile stability and porosity are linked. First, we produced a classification of soil profiles ordered according to their degree of stability. Then, after describing the main features of the soil profile structure at saturation period, we proposed the concept of ‘porosity profile’. This classification and concept were tested on farm fields by measuring two parameters: the water table in winter and the rooting depth of winter wheat. The values assumed by these parameters are indicators of field hydraulic and agronomic behaviour and more precisely of the depth of the soil layers where macroporosity allows water circulation and root colonisation. These results enabled us to validate the concept of ‘porosity profi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