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晋麦63的评价与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抗旱优质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63的选育中,选用北部和黄淮两大麦区的优异种质,使目标性状得到了有效的组合,采用水旱交叉选育法,实现了自然选择、人工选择和定向培育的有机结合,提高了选种质量和效率。利用该品种进行广泛组配,获得其遗传特点为抗旱性、丰产性及综合农艺性状优,稳产适应性好,遗传传递力强,配组范围广,不良连锁基因易打破。利用其做亲本已选育出4个抗旱高产稳产广适小麦新品种,其中有3个品种同时通过国家审定。同时还育成了一批苗头品系和优异种质。实践表明:晋麦63不仅是一个优良的种植品种,而且是一个优异的亲本材料。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出高产稳产、品质优异,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小麦新品种,以‘冀935-352’为母本,‘济南17’为父本进行杂交;采用在不同土质和生产条件下异地交替定向选择。在高肥条件下,前期足水供应,促营养体充分发育,后期干旱胁迫,在逆境条件下筛选生产能力强的个体以提高品种的抗旱性、节水性、抗逆性、适应性等;选种方向上注重选择产量因素协调的个体;高代品系采用跨区域多点风土适应性鉴定筛选的方法,使高产稳产与抗逆广适达到高度结合;同时,从F3代进行实验室品质同步选择。成功选育出小麦新品种‘石优20 号’。该品种集高产、优质、抗旱、耐瘠、节水等特点于一体,于2009 年通过河北省优质组审定,2011年又通过了国家审定。其遗传基础丰富、性状良好,可作为高产优质种质利用。  相似文献   

3.
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贫乏是制约小麦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因子,培育抗旱节水、高产优质小麦新品种则是突破这一瓶茎的有效途径。本文对优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临丰3号的选育技术进行了分析,从遗传基础、品种特性、高产稳产性能、抗逆性能四方面阐述了该品种的特性,探讨了今后旱地小麦育种目标及方向,期望为提高小麦抗逆育种水平和效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高产耐旱冬小麦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六五”攻关开始至今,在小麦抗旱育种的理论及方法,新品种选育技术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根据国内外适应性育种的试验,结合我们多年小麦抗旱育种实践,对培育兼具抗旱节水和高产冬小麦的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剖析了高产抗旱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环境的产量构成特点;建立了选择鉴定抗旱高产、广适性、稳产性品种的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5.
龙春182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根据黑龙江省的生态特点,利用从匈牙利引进的抗旱强筋冬性小麦品种资源与当地小麦资源材料杂交选育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 2020年4月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审定编号:黑审麦20200004。本文介绍了龙春182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术,为小麦抗旱、高产育种和小麦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种子》2021,(3)
泰科麦32是利用洛旱3号为母本、莱州3279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通过改良系谱法选育的高产、节水、抗旱、中早熟小麦新品种,该品种于2018年9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介绍了小麦新品种泰科麦32的组合选配、选育过程、特征特性、抗性表现、品质性状、产量表现及栽培技术要点。探讨了旱地小麦育种实践中的小麦品种共性、个性问题,阐述了亲本选配及组合评价选择的经验。以期有利于节水抗旱小麦新品种选育,为新品种的推广种植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小麦新品种选育的核心是对亲本的遗传改良以及杂交后代的有效选择.为了达到小麦优质、高产、稳产、多抗、早熟的目的,在亲本组配中,注重亲本遗传背景的广泛性和综合性状的优良性,用遗传基础丰富、配合力高、丰产稳产性好、株高适中、抗寒、抗旱、抗倒、抗多种小麦病害、适应范围广的弱冬性品种鲁麦14(烟中1604)为母本,以高产、优质、遗传基础丰富的豫麦41(温麦4号)为父本,其杂交后代用系谱选择法并施加选择压力,提高环境胁迫性,实行早代诱发行接种病圃鉴定,以早代选择为突破口,选育出新的小麦品系漯9816-8-3-13.  相似文献   

8.
小麦理想株型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提高育种预见性和选择效率,对小麦株型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理想株型应有良好的透光性、遮光性和抗旱保水性,能适应小麦生长的各个生育阶段。选育株型抽穗前紧凑、灌浆后期松散,叶水平角随灌浆进程逐渐加大的品种,小麦功能叶在整个生育时期均能充分截取和利用阳光,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  相似文献   

9.
小麦抗旱的鉴定和评价方法,对于小麦抗旱品种选育及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从小麦抗旱鉴定方法、鉴定指标(发芽指标、根系形态指标、产量相关指标、生理生化指标)和评价方法(直接评价法、综合评价法)3个方面,对国内外小麦抗旱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小麦抗旱研究提供全面、系统的信息参考。  相似文献   

10.
高产稳产春小麦品种克旱16号的特点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岩 《小麦研究》2009,30(2):15-18
目前针对黑龙江省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需要及干旱,理想的高产、多抗、抗旱小麦新品种资源比较缺乏,国外引进出的品种产量低适应性差,适合黑龙江省自然条件的品种较少,影响小麦的产量水平及效益的提高。因此大力加强超高产、多抗、抗旱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及应用是当务之急。本课题已选育出高产、多抗、抗旱小麦新品种克旱16号,该品种为黑龙江省高产、杆强和多抗重点推广品种,目前为黑龙江省第一主栽高产专用小麦品种。该品种为充分发挥黑龙江省及齐市的自然优势、科技优势、充分挖掘小麦品种的产量潜力,提高小麦的总产量和市场的占有率,提升黑龙江省及齐市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及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产耐旱冬小麦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根据国内外适应性育种的经验 ,结合我们多年小麦抗旱育种实践 ,对培育兼具抗旱节水和高产冬小麦的育种技术及其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 ;剖析了高产抗旱小麦品种在不同生育环境的产量构成特点 ;建立了选择鉴定抗旱高产、广适性、稳产性品种的具体程序  相似文献   

12.
干旱缺水等自然灾害会导致小麦产量年度间变幅较大,尤其在小麦主产区黄淮地区更为严重。小麦抗旱节水育种是应对干旱的重大措施。本综述对小麦抗旱节水常规育种、抗旱节水分子遗传育种相关性状QTL定位、抗旱相关功能基因克隆鉴定、转基因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水旱亲本杂交与异地交叉选择是卓有成效的常规育种方法,通过分子标记鉴定了关于根重、根长、胚芽鞘、高水分利用效率等相关性状的大量QTL;42个抗旱相关基因被克隆并进行基因功能分析和验证,均从不同代谢通路上影响着小麦抗旱性;14个来自不同供体的抗旱相关基因被研究者导入小麦品种后,转基因小麦植株的抗旱能力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部分植株在产量和其它抗逆性方面也得到提高。以上研究进展为抗旱节水小麦分子设计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3.
黄淮麦区水资源严重紧缺,人均、每公顷水资源占有量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培育出抗旱耐热的优良旱地小麦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技术措施。本研究通过多种途径平均收集旱地小麦种质资源500余份,经过生态指标观测及分子水平检测,筛选出目标性状优良并有较高遗传力的核心亲本。利用这些核心亲本,以常规杂交选育为主,结合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生态育种与穿梭育种相结合;形态特征、生育特性与仪器指标测试相结合的育种方法,对后代材料进行抗逆性、节水性、优质性能和高产潜力的综合评价。最终育成‘运旱137’(晋审麦2016004)和‘运旱139-1’(晋审麦20170004)2个抗旱耐热的旱地小麦新品种及若干遗传基础丰富并具有特殊优良性状的中间材料。其中,‘运旱1411-2’、‘运旱1512’、‘运旱1818’、‘运旱1816’、‘运旱139-2’等已经参加了各类区域试验。本研究为其他育种者提供了参考,也为后续新品种的推广做好了准备。  相似文献   

14.
陕512小麦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以陕麦150太谷核不育系为母本,以陕354为父本,1997年田间杂交,轮回选择结合系谱法育成,2001年出圃,2004年9月提前通过审定。因长势好、产量高,籽粒大、外观商品性好、中强筋、适口性优,抗病、抗干热风、抗穗发芽,被多家种子公司列为统供品种,迅速推广开来。该品种选育推广之快说明轮回选择是提高产量因子之间及产量、品质、抗性之间在更高水平上和谐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针对黄淮麦区小麦生育期内干旱缺水、低温冻害、倒春寒及干热风等灾害频发的生态环境,重点围绕聚合优质高产、抗逆广适的目标,为该麦区培育具有优良综合性状的小麦新品种。采用系谱远缘杂交育种法,以抗旱广适的‘晋麦79号’为母本,以抗旱耐寒优质的‘临旱5408’为父本进行杂交,旨在实现性状互补,累积优质基因。运用水旱地交替选择、异地生态抗逆鉴定、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手段选育出小麦新品种‘临旱8号’。分子标记检测结果表明:该品种含有8个抗旱节水相关基因和10个与水分高效利用紧密连锁的标记。2017—2018年在黄淮冬麦区旱薄组区域试验中,2年区试平均产量4873.5 kg/hm2,比对照品种‘晋麦47号’增产7.0%;2018—2019年度参加黄淮冬麦区旱薄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656.0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8.4%,是近年来黄淮旱地难得的好品种。该品种品质优、产量高而稳、抗逆广适性强,具有抗寒性好、成穗多、穗层整齐、透光性好、熟相好等特点。于202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麦202000033号),适宜黄淮旱地麦区的山西晋南、陕西宝鸡、咸阳、铜川和河南及河北沧州旱地种植。  相似文献   

16.
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产量指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6  
为了筛选适宜于小麦品种抗旱性鉴定的指标,在旱棚鉴定条件下,以国家北部冬麦区旱地组区试抗旱鉴定品种为试材,对抗旱系数、干旱敏感指数、抗旱指数和抗旱指数修订式等抗旱鉴定产量指标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小麦品种抗旱鉴定与小麦抗旱种质筛选不同。抗旱系数反映材料的稳产性,对于小麦种质抗旱性筛选更直观。抗旱指数修订式以对照品种的表现为参照,兼顾品种的相对产量(抗旱系数)和绝对产量,便于与品种区试和品种产量比较试验结合,可操作性强,是目前最适用于小麦抗旱育种和区域试验的综合性抗旱鉴定指标。  相似文献   

17.
干旱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旱地小麦产量特征进行探索具有重要意义。以抗旱闻名的山西省旱地小麦育成品种为材料,在雨养和灌溉2种水分处理下分析了不同年代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的变化趋势以及各年代小麦品种的抗旱性,探明品种改良过程中产量提升的生理及形态机制,对未来旱地小麦育种的性状选择提供指导。结果表明,山西旱地小麦品种平均产量随年代逐渐增加,1990s前产量的年均增益明显高于1990s后,1990s-2010s间产量增加差异不显著;有效穗数和千粒重随年代呈增加趋势,而穗粒数和抗旱性随年代呈波动性变化。山西省旱地小麦产量整体偏低,通过遗传改良提升产量仍具有较大的空间。综合产量因素的改良趋势,在今后的旱地小麦育种中应继续增加有效穗数和千粒重,以提高小麦穗粒数作为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8.
冬小麦种质材料主要农艺性状研究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小麦种质资源是小麦育种的重要基础,小麦遗传多样性评价不仅有助于种质资源的搜集、管理和利用,也有利于核心种质的研究。为了合理利用小麦种质资源,降低组配小麦杂交组合的盲目性,选取73份国内外种质材料,在旱地条件种植,以株高、穗粒数、千粒重、有效穗数和产量为指标对其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在雨养条件下各性状的变异系数大小为:产量>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株高;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程度为: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供试材料可以分为六类,并对各类种质材料的特点及在育种中的应用作了评述。试验中综合表现较好的4个亲本材料为第Ⅵ组的18th FAWWON-IR-023、18th FAWWON-IR-111、18th FAWWON-IR-027和18th FAWWON-IR-169,可为选育抗旱优质丰产小麦新品种提供优异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