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黔西1号’是从‘K326’变异植株中选育出来的烤烟新品种,2005-2007年参加贵州省烤烟品种(系)区域和生产试验,2008年通过贵州省烤烟品种审评委员会农业评审,2009-2011年在黔西县推广种植。笔者就‘黔西1号’的选育过程、植物学性状、农艺性状、CMV抗性、TMV抗性、黑胫病抗性、青枯病抗性、抗逆性、产量、均价、产值、上中等烟率、烟叶外观质量、化学成分、评吸鉴定、配套栽培技术和调制技术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黔西1号’大田烟株长势较强,抗气候斑点病、黑阱病,中抗赤星病、青枯病。平均单产为2193.75 kg/hm2,均价为11.42元/kg,产值为25052元/hm2,上等烟率为27.1%。烟叶分层落黄,成熟好,容易烘烤,颜色以金黄为主,外观品质较好;内在化学成分较为协调,与对照‘K326’相当;烟叶评吸略优于对照‘K326’。总之,‘黔西1号’植物学性状和农艺性状较好、适应性和抗逆性较强,配套栽培技术和调制技术简单,容易掌握,是一个值得开发利用的地方新品种。  相似文献   

2.
烘烤湿度条件对烟叶氮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不同环境湿度条件下烤烘期间烟叶中主要含氮化合物代谢的研究表明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烟叶总氮含量较低 ;湿度对烤后烟碱含量的影响不明显。低湿不利于蛋白质降解 ,高湿烘烤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低于其他处理 ;氨基酸与之相反 ,以高湿烘烤烤后烟叶的含量较高。高湿的烘烤环境有利于硝酸还原酶保持活性 ,高湿变黄和高湿定色烤后NO- 2 含量较高 ,而湿度对NO- 3 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品种‘K326’上部叶烤后烟叶价值及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在烟叶采收环节调整采收成熟度,在烘烤时采用定色期低速升温、高湿定色的烘烤工艺。研究表明:当上部叶充分成熟,叶色变黄,主脉泛白,茎叶角度在90°左右,在定色期采用低速高湿烘烤工艺,烘烤时间延长10 h以上,烘烤成本略有增加,烤后烟叶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较好,淀粉含量降低,可以达到预期的目标;当顶叶过熟,叶色变黄泛白,到达枯尖焦边的程度,在定色期采用低速高湿烘烤工艺,烤后烟叶均价较高,还原糖含量适中,淀粉含量5%左右,总氮含量适中,钾氯比适宜,内部化学成分协调性好。  相似文献   

4.
抗早花烤烟新品系‘华烟06’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广东烟区生态条件并具备优质、适产、抗性好特点的烤烟新品种,2008-2009年在广东韶关烟区始兴产区烤烟品种(系)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对新品系 ‘华烟06’和对照品种‘K326’的生物学性状、经济性状、外观品质及内在质量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新品系‘华烟06’大田生长期稍长,有效叶片数多且显著高于‘K326’,虽中上等烟比例和烟叶内在质量2个品种相近,但‘华烟06’的烟叶产量和产值显著高于‘K326’。综合2个品种烟叶产量、质量和抗性来看,以‘华烟06’表现较好,可以在始兴烟区进一步示范验证。  相似文献   

5.
烟叶各部位成熟度烘烤工艺对使用价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低温低湿烘烤工艺、中温中湿烘烤工艺、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K326’品种,上、中、下3个部位的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和过熟烟叶进行烘烤。初烤烟叶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有利于下部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和中部适熟烟叶、过熟烟叶使用价值的改善与提高;中温中湿烘烤工艺有利于中部初熟烟叶和上部适熟烟叶使用价值的改善与提高;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对烟叶的使用价值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进行密集烘烤试验,研究湿度指标对烟叶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变黄阶段,干球温度38℃左右,湿球温度36℃均有利于提高烟叶外观质量、均价、总糖和还原糖含量,评吸结果香气质较好、劲头较大,评吸质量相对较好。定色阶段,较低湿球温度处理与较高湿球处理相比,较低湿球温度有利于提高烟叶经济性状、总糖和还原糖含量,同时还可降低蛋白质、淀粉含量,使烟碱、总氮和蛋白质含量达到适宜范围,同时也以较低湿球处理下评吸质量较高。但较高湿球处理烟叶外观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7.
为探究烤烟品种K326烘烤变黄期不同温湿度对烤后烟叶品质的影响,通过在变黄主要时段对不同部位烟叶设定4个不同温湿度处理,分析变黄期不同温湿度与烤后烟叶的等级质量,主要化学成分及评吸质量的关系,寻求K326不同部位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结果表明:K326下、中部叶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为变黄恒定温度38℃,湿球温度34℃;上部叶烘烤变黄阶段最适宜的温湿度为变黄恒定温度38℃,湿球温度35℃。  相似文献   

8.
散叶堆积烘烤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散叶堆积烘烤与普通烤房烘烤的烤房建造成本、烟叶烘烤成本、烟叶经济性状和烟叶的感官评吸质量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普通烤房烘烤相比,散叶堆积烘烤的烤房较建造成本相对较低,烟叶烘烤成本降低,均价提高2.08~3.94元/kg,上等烟比例增加12.0%~23.4%,上中等烟比例增加10.3%~32.7%,桔黄色烟叶比例增加14.9%~34.4%,烘烤烟叶的外观明显提高,内在感官评吸质量基本一致,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摸清引进烤烟新品种NC55的烘烤特性,以中烟100为对照品种,研究了成熟烟叶在暗箱条件下的变色特性,烘烤过程中色素含量、水分含量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暗箱条件下,NC55变黄快,易烤性好;变黄后开始变褐时间较中烟100长,变褐速度也较慢,耐烤性也好。烘烤变黄期,NC55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降解量也较大,但低于中烟100,变黄与失水速度较协调;烘烤前期NC55的PPO活性较低,不易发生棕色化反应。品种NC55的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经济性状均显著好于中烟100。  相似文献   

10.
明确适宜稻茬烤烟中部6片烟叶一次性采收的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为稻茬烤烟制定烘烤工艺提供参考。以云烟87中部烟叶为试验材料,比较分析了四步式烘烤工艺(T1)与中温中湿烘烤工艺(T2)的效果。结果表明,T1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指数、物理特性指数、评吸质量总分、烟叶综合质量指数分别比T2处理高0.81%、3.89%、7.99%、4.57%;化学成分可用性指数低4.29%;T1处理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略高于T2处理,但绿原酸含量较T2处理高14.18%;T1较T2处理的上等烟率提高了4.62%,燃料成本降低了11.17%,能耗总成本下降了9.35%。一次性采收稻茬烤烟中部6片烟叶,采用四步式烘烤工艺可提高烤后烟叶质量、上等率和均价,降低烘烤成本,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不同调制工艺对烟叶化学成分致香物质及香吃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索‘KRK26’烟叶适宜的调制工艺,提高原烟品质,用不同温湿度参数组合的调制工艺进行调制试验,测定原烟致香物质含量,并进行评吸鉴定。结果表明,中温中湿调制后原烟致香物质含量及评吸得分较高,为534.265 μg/g,65.9分;其次是低温低湿调制,为532.621 μg/g,64.7分;中温高湿调制,致香物质含量及评吸得分较低,为456.301 μg/g,64分。不同温湿度参数组合的调制工艺原烟致香物质含量高低与评吸得分一致;应用中温中湿调制工艺,能有效提高原烟致香物质含量,改善原烟香吃味。  相似文献   

12.
不同变黄温度对烟叶主要质量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烤烟NC297和NC102烤后烟叶的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以这2个品种上、中和下3个部位的烟叶为材料通过控制变黄阶段干球和湿球的温度,找出2个品种优良外观质量和内在品质的形成的变黄温湿度。结果表明:烤烟NC297下部叶和中部叶,变黄温度为38℃,干湿差2~3℃的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主要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上部叶,除外观质量,处理1(温度为36℃,干湿差2~3℃)的经济性状和化学成分协调性最好。烤烟NC102下部叶,经济性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协调性均为处理3(温度为40℃,干湿差2~3℃)最好;中部叶,除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处理2(温度为38℃,干湿差2~3℃)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的协调性最好;上部叶,除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处理1(变黄温度为36℃,干湿差2~3℃)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最优。说明烤烟NC297下部和中部叶变黄阶段温度应控制在38℃,上部叶应控制在36℃;烤烟NC102下部叶变黄阶段温度应控制在40℃,中部叶应控制在38℃,上部叶应控制在36℃。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两炖一停”烘烤工艺烤烟蛋白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与常规烘烤变化的差异,设置常规烘烤(对照)和“两炖一停”烘烤2种烘烤方式,研究烘烤过程烟叶的蛋白酶活性和蛋白质含量动态变化。2种烘烤方式烘烤过程中蛋白酶活性均呈升-降-升-降的“双峰曲线”变化规律,第一个峰值出现在变黄期,第二个峰值出现在定色期,以第一个峰值的酶活性更高;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在变黄期快速下降,定色期缓慢下降,干筋期变化不大,均以变黄期为蛋白质的主要降解时期,降解幅度均在80%以上。2种烘烤方式中“两炖一停”烘烤2个峰值的酶活性分别为208.5、199.26 U/mg,较对照高出19.46、30.63 U/mg,且峰值区间的酶活性平均值更高,持续时间更长,峰值出现也较对照晚;蛋白质降解以“两炖一停”烘烤的降解幅度更大,变黄期的降解幅度占总降解幅度的89.3%,较对照多8.5个百分点,烤后烟叶蛋白质含量也更低。可见,采用“两炖一停”烘烤的方式可提高烟叶蛋白酶的活性及持续时间,从而更利于蛋白质降解,减少烤后烟叶的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对烤烟中上部 烟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求烤烟中上部烟叶适宜的烘烤工艺,提高其烘烤质量,进行了该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两拖一低”烘烤模式在42℃、54℃左右较常规烘烤模式维持的时间较长,烟叶内各种酶的活性较高且持续,有利于大分子物质的降解,烤后的烟叶化学成分比较协调,还原糖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外观质量得到改善,叶片结构疏松,身份适中,弹性好,桔黄烟叶较多,基本杜绝了青筋烟;烟叶烘烤质量有较大幅度提高,中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13.34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46元/kg,上部烟叶上等烟比例提高了21.33个百分点,均价提高了0.85元/kg;但能耗成本略有提高。  相似文献   

15.
密集烤房优化升级改造对烤后烟叶品质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改进密集烤房散热系统的使用材质和设计结构,成本低廉、取材方便、经久耐用的耐火材料或陶火管散热系统被使用并对供热系统风机进行优化,与钢质材料散热系统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耐火材料散热器并风机系统优化的密集烤房供热排湿性能明显提高,换热效率增加1%左右,升温速度提高1.17℃/h和烘烤后烟叶中上等烟叶比例、公顷产值、均价分别提高了2.82%、392.24元、1元/kg,且烤后烟叶内在质量和感官评吸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6.
为准确、客观地筛选出适宜龙岩烟区种植的优良烤烟品种(系),联用方差分析、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3种方法对‘闽烟35’、‘C2’、‘FL88f’、‘翠碧1号’、‘闽烟38’、‘闽烟57’、‘F31-2’、‘FL25’和‘云烟87’等9个烤烟品种(系)连续2年的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的多目标决策值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龙岩烤烟品种(系)的经济、品质性状表现主要受品种效应影响,其次是品种×地点互作效应。其中,‘FL88f’经济性状丰产性表现最好,显著优于‘云烟87’,稳定性较好且适应性强;品质性状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均较好,稍优于‘云烟87’。因此,综合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表现,品系‘FL88f’可以作为龙岩烟区的后备品系,建议审定后应用。  相似文献   

17.
探讨不同氮磷钾施用量对烤烟‘湘烟5号’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永州烟区‘湘烟5号’的进一步推广示范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氮、磷、钾各3个处理水平,采用正交L9(3 4)设计,田间调查各处理烟叶的农艺性状、主要经济性状和质量。结果表明,各处理的产量、产值、均价、烟叶等级比例均有差异,其中以处理N135P108K378的经济性状较好,烤后烟叶的糖碱比、氮碱比、钾氯比均较适宜,烟叶内在化学成分较协调,经济效益好。永州烟区土壤中等肥力下‘湘烟5号’的氮磷钾最佳施用量为N:P:K=135:108:378。  相似文献   

18.
不同类型烤房中烟叶水分动态变化规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掌握密集烘烤中烟叶水分变化规律,提高烟叶烘烤质量,研究了密集烘烤和普通烘烤过程中烟叶水分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气流上升式烤房、气流下降式烤房、普通烤房中烘烤的烟叶失水规律都是呈反S型;不同烤房、不同部位烟叶脱水速度不同。气流下降式烤房失水最慢,气流上升式烤房次之,普通烤房失水最快。同一烤房不同部位叶片失水速度,腰叶<上二棚叶<顶叶。  相似文献   

19.
烟叶部位成熟度烘烤工艺对淀粉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烟叶烘烤过程中,采用低温低湿、中温中湿、中温高湿3种不同烘烤工艺参数组合模式;烟叶不同部位,选用下部烟叶、中部烟叶、上部烟叶;烟叶不同成熟度档次,选用未熟烟叶、初熟烟叶、适熟烟叶、过熟烟叶;测定烤前、烤后烟叶淀粉含量。结果表明,鲜烟叶的淀粉含量随部位的上升而增加,随成熟度的提高而降低。低温低湿烘烤工艺对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欠佳;中温中湿烘烤工艺能促进烟叶淀粉较为充分地分解转化,极显著地降低烟叶淀粉含量,有利于中部初熟烟叶和上部适熟烟叶烘烤质量的提高;中温高湿烘烤工艺,大幅度地降低了烟叶淀粉含量;成熟度与部位、烘烤工艺与部位间的互作,均极显著或显著地影响着烤后烟叶的淀粉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