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为了解大型海藻养殖对水体溶解无机碳(DIC)含量的影响,明确其在光照、黑暗及光暗交替条件下水体DIC含量的变化过程,将取自温州洞头近海养殖的鼠尾藻、羊栖菜在实验室内进行养殖试验,设置光照、黑暗、光暗交替处理,测定了养殖水体DIC含量,并对DIC变化速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光照条件下,鼠尾藻DIC的消耗速率比羊栖菜高(P<0.05)。在黑暗条件下,鼠尾藻DIC释放速率比羊栖菜高(P<0.05)。随着光暗交替周期的延长,鼠尾藻、羊栖菜DIC的消耗速率均是先升后降,鼠尾藻DIC消耗速率比羊栖菜高。近海海藻养殖时随着光暗环境的交替进行,将发生光合作用消耗DIC、暗呼吸释放DIC的转换。总体而言,海藻养殖最终降低了水体DIC含量,能够促进大气CO2向海水转移,而且随养殖大型海藻的收获,形成一个“可移出的碳汇”,大力发展大型海藻养殖具有重要的碳汇生态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大型海藻养殖对海水DO含量的影响,明确其在光照、黑暗及光暗交替条件下海水DO含量的变化过程。笔者将取自温州洞头近海养殖的鼠尾藻、羊栖菜带至实验室内进行养殖实验,设置光照(2、6、12 h)、黑暗(2、6、12 h)、光暗交替(1 h 1 h、6 h 6 h、12 h 12 h)处理,测定养殖水体DO含量,对其产氧速率、耗氧速率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光照时间的延长,鼠尾藻、羊栖菜产氧速率都逐渐下降,鼠尾藻的产氧速率比羊栖菜高(P<0.05);黑暗条件下,鼠尾藻耗氧速率在6 h时达最高288.02 mg/kg DW?h,羊栖菜耗氧速率在2 h时达最高207.46 mg/kg DW?h,鼠尾藻的耗氧速率比羊栖菜高;光暗交替下鼠尾藻的净产氧速率先急剧降低后缓慢升高,短光暗交替周期(1 h 1 h)时净产氧速率最高457.08 mg/kg DW?h。羊栖菜净产氧速率先升高后降低,在中光暗交替周期(6 h 6 h)时最高64.04 mg/kg DW?h。大型海藻养殖时随着光暗环境的交替进行,不断发生着光合产氧、暗呼吸耗氧的转换,总体而言海藻养殖提高了水体DO含量。大型海藻养殖的生态、社会价值显著,建议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3.
基于时间序列模型的洞头大型藻类碳汇强度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掌握洞头大型藻类多年来固碳量的变化规律,对其固碳量做出准确预测,以1991—2011年洞头主要大型藻类紫菜、羊栖菜的产量为基础,对其固碳量进行了核算,2004年固碳量最高达3650.08 t/a,1991年固碳量最低为278.08 t/a,平均固碳量为1875.33 t/a。在核算的其固碳量的基础上建立了ARIMA (0,1,3)模型,并对固碳量进行了拟合及预测研究。结果显示:所建模型的残差序列为白噪声,用模型拟合1996—2011年洞头大藻固碳量,相对误差最大6.39%,最小0.75%,均在10%以内,拟合效果好,是一种短期预测精度较高的预测模型。经预测2012—2014年3个年度的洞头大藻固碳量为3697.21 t、3570.50 t、3773.32 t,表明未来3年洞头的大藻固碳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大藻养殖的碳汇渔业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议构建政府激励措施及机制,加强政策引导,创新渔业发展模式,促进大藻养殖碳汇渔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种子性状及芽苗生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晓佳  丁贵杰 《种子》2012,31(1):14-17
在实验室人工气候箱中进行8个不同地理种源马尾松种子发芽特性的实验研究.进而从种源遗传特性上选出最佳马尾松种源.实验表明:不同种源马尾松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轴长、子叶长、鲜重、干重差异均极显著(p<0.01),福建漳平的发芽率达88%,湖南汝城为86%,广西古蓬为81%.发芽势及其它指标表明,这3个地区的马尾松种子品质最佳.为今后马尾松育苗选种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吉富罗非鱼(GIFT)成鱼体长、全长、体高和体宽对体重的影响差别,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研究不同养殖密度下罗非鱼生长性状之间的差别。采用通径分析的方法对各养殖密度下变量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对不显著变量进行了剔除。结果发现:除在养殖密度为18000尾/hm2和22500尾/hm2时体长和全长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他指标在不同养殖密度间差异均极显著(P<0.01);3个养殖密度下对体重影响最大的变量分别是体长(18000尾/hm2)、体宽(22500尾/hm2)、全长(27000尾/hm2),回归方程中,在养殖密度为22500尾/hm2时全长和体高被剔除,在养殖密度分别为18000尾/hm2和27000尾/hm2时体长被剔除。不同养殖密度下同日龄吉富罗非鱼的其他生长指标对体重的影响存在差别,在选育时应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6.
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作云  杨宁 《中国农学通报》2015,31(18):163-167
采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湖南省衡阳市紫色土丘陵坡地不同恢复阶段(包括前期(Ⅰ)、中前期(Ⅱ)、中后期(Ⅲ)和后期(Ⅳ))不同土层(包括0~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 与0~100 cm土层)的土壤生态化学计量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随着植被恢复的进行,每个恢复阶段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先升后降,呈现出倒“U”形规律,TN和TP的含量显著减小(P<0.05),具有明显的“表聚性”, 每土层的4个恢复阶段的SOC的大小具有“波动性”,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TN和TP的含量的大小顺序均为:后期(Ⅳ)>中后期(Ⅲ)>中前期(Ⅱ)>前期(Ⅰ),其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2)随着植恢复的进行, 0~100 cm土壤SOC、TN和TP显著增加(P<0.05), C/N、C/P和N/P显著减小(P<0.05);(3)相关分析说明: C/N与SOC、SER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N、TP、SWC、SB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C/P与SOC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SWC、SBD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N/P与SOC、TN、TP、pH值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P<0.05或P<0.01),与SBD、SER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研究结果说明,在植被恢复过程中,植被对土壤中N和P两种元素的需求相一致。  相似文献   

7.
烤烟叶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的品种分异与超微结构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云南烟区主栽烤烟品种‘红大’、‘K326’、‘云烟87’和‘NC71’成熟中期中部烟叶作为试验材料,对其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与叶肉细胞叶绿体、腺毛和气孔超微结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δ13C值‘K326’>‘NC71’>‘红大’>‘云烟87’。(2)叶绿体中嗜锇颗粒平均数为‘K326’>‘NC71’>‘红大’>‘云烟87’。(3)‘K326’具分泌功能的长柄腺毛最多且最饱满,‘红大’则较差。(4)气孔总密度为‘K326’>‘NC71’>‘云烟87’>‘红大’。(5)烟叶δ13C值与嗜锇颗粒平均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平均数、叶绿体长度呈弱正相关(P>0.05),与淀粉粒长度呈及腺毛总密度呈弱负相关(P>0.05),与气孔总密度呈正相关关系(P>0.05)。以上结果反映出烟叶δ13C值存在品种差异,并且这种差异与叶片超微结构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探究养分专家(NE)管理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有机碳固存的影响,可为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培肥增效提供理论基础。2009年开始在华北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设置不同管理模式定位试验,将NE管理与农民习惯(FP)管理进行对比,通过9 a田间试验,对不同管理模式下作物产量、氮肥利用率、土壤有机碳含量、固碳速率及固碳效率进行测定和计算,解析长期NE管理在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中的优越性。结果表明:与FP管理相比,长期NE管理降低了氮肥施用量,但小麦和玉米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差异。NE管理玉米平均氮素累积回收率、农学效率、偏生产力分别较FP管理提高7.4百分点,39.7%,28.4%;小麦分别提高8.0百分点,28.9%,32.8%。9 a后NE管理与FP管理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有所提高,但NE管理较FP增长较快,NE处理0~5 cm, 5~10 cm, 10~20 cm土壤有机质含量年增长速率分别为0.28,0.27,0.34 g/(kg·a),较FP年增长速率提高7.7%,68.8%,126.7%。NE和FP处理秸秆还田年均碳投入量分别为8.5,8.7 t/(hm~2·a),固碳速率分别为1.35,0.68 t/(hm~2·a),固碳效率分别为18.6%,0.4%(处理间差异显著)。养分专家管理可提高氮肥利用率,增加土壤有机碳固存,长期养分专家管理是小麦玉米轮作体系减肥增效、土壤有机碳库提升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保障该体系粮食高产稳产,助力其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9.
为比较人工养殖大刺鳅与野生大刺鳅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差异,采用气相色谱分析法对养殖和野生大刺鳅幼鱼、鱼种、成鱼肌肉脂肪酸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养殖和野生大刺鳅肌肉中共检出24种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较均最高,平均含量分别达到(65.63±1.88)%和(59.03±2.11)%,特别是含有丰富的C18:2、二十二碳六烯酸、二十碳五烯酸和 ,花生四烯酸等多不饱和脂肪酸;ΣUFA/ΣSFA比值从幼鱼到成鱼阶段显上升趋势,且养殖大刺鳅(2.45±0.21)高于野生大刺鳅(1.98±0.15);养殖大刺鳅成鱼阶段的P/S比值达到1.0,超过一般的淡水鱼类。综合分析表明,养殖大刺鳅肌肉品质在脂肪酸组成及均衡性略优于野生大刺鳅,但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γ-氨基丁酸对热应激大鼠子代发育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选用90日龄的Sprague-Dawley大鼠52只(雌性大鼠39只,雄性13只)进行试验,交配后27只受孕雌鼠随机分为三组,正常对照组,热应激组和GABA热应激组,仔鼠出生后1天,测定发育指标和肝脏抗氧化指标。结果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热应激组新生雌鼠和雄鼠的尾长均显著降低(P<0.01);新生大鼠的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有所降低,丙二醛(MDA)含量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与热应激组相比,GABA热应激组新生雌鼠(P<0.01)和雄鼠(P<0.05)的尾长均显著提高;新生大鼠的肝脏MDA含量有所降低,GSH-Px、SOD活性有所升高,但差异均不显著。结果提示GABA一定程度上可改善孕期热应激条件下新生大鼠的抗应激能力。  相似文献   

11.
探索齿瓣石斛群体变异情况,为生产和育种提供参考。选择齿瓣石斛人工仿野生栽培1~3年的基地6个,每个基地随机选择3个样点,每样点面积2 m2,统计6个主要变异类型的植株数;每个变异类型统计茎长、茎粗、茎节数、单条鲜重、叶长、叶宽、长宽比、叶面积;采用SPSS软件对不同类型齿瓣石斛性状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齿瓣石斛狭叶粗壮型所占比例最高,血草型最少;铁线草的茎长、茎节数最大,显著高于血草型(P<0.05)和紫鞘粗壮型(P<0.05);宽叶粗壮型的茎粗和单条鲜重均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在叶长、叶宽、叶面积上,宽叶粗壮型、狭叶粗壮型、紫鞘粗壮型分列前三位,属于大叶类型,与血草型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齿瓣石斛主要群体性状指标存在不同程度的变异,以单条鲜重和叶面积变异程度最大;在齿瓣石斛育种工作中,可以尝试集中考察能反映齿瓣石斛综合性状的茎长和茎粗这2个植物学性状指标,以提高齿瓣石斛新品种选育的效率。  相似文献   

12.
澳洲长鳍鳗各形态性状对体重的影响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机选取澳洲长鳍鳗(Anguilla reinhardtii)1龄鱼50尾,分别测量全长、体长、背鳍长、臀鳍长、体高、头长、吻长、眼径、眼间距、口裂宽和体重共11个形态学指标。采用多元分析的方法,计算了以形态性状为自变量,体重为依变量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决定系数及相关指数。结果表明,除眼径和头长以外其他各形态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P<0.01)水平。剔除了通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的变量,保留了全长、体高和口裂宽三个变量,其中全长对体重的直接影响最大(P1=0.398)。所选性状与体重的相关指数R2=0.965,说明所选性状是影响体重的主要形态性状。采用逐步多元回归方程法建立了回归方程为:Y=-1412.565+1.923X1+13.000X5+15.767X10。式中,X1、X5、X10分别为全长(mm)、体高(mm)和口裂宽(mm),为澳洲长鳍鳗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就青海高寒草地放牧藏母羊的规范养殖技术进行了探索。通过高寒草地放牧绵羊4种不同生产模式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模式Ⅰ和生产模式Ⅱ,羔羊初生重、2月龄重及2月龄日增重有极显著差异 (P<0.01);生产模式Ⅰ和生产模式Ⅱ母羊产羔率和2月龄羔羊的成活率高于生产模式Ⅲ和生产模式Ⅳ,差异极显著(P<0.01);生产模式Ⅰ和生产模式Ⅱ母羊生产单位羔羊利润明显高于生产模式Ⅲ和生产模式Ⅳ,达到了牧民增收,减少天然草场载畜量,保护草地生态的目的,最终实现了“保护草地生态,增加牧民收入”双赢的高原藏母羊生产模式。 关键词: 放牧绵羊,羔羊,生产模式,断奶重,繁殖成活率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其对肿瘤小鼠的抑瘤作用,以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从海参废液中提取海参皂苷,通过建立S180皮下肿瘤小鼠模型,采用经口灌胃和腹腔注射2种方式给药后,将小鼠称重,断颈处死,然后剥离的肿瘤组织、胸腺、脾脏,称重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海参皂苷能显著抑制S180皮下瘤小鼠的肿瘤生长;通过2种给药方式相比较,腹腔注射给药方式抑瘤效果(60.29%,P<0.01)明显优于经口灌胃给药方式(37.70%;P<0.05);与阳性对照环磷酰胺相比,海参皂苷对小鼠的生长影响较小,而且提高小鼠的脾脏指数和胸腺指数,对小鼠免疫器官有促进作用。本实验为今后海参皂苷抗肿瘤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不同径级松枝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相同树种不同径级松枝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差异以及相同径级不同树种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差异,笔者采集马鞍山市林场内的黑松(Pinus thunbergii Parl.)、马尾松(P. massoniana Lamb.)、火炬松(P. teada L.)枝条为研究对象,将利用引诱剂在林场内捕获的松墨天牛置于分别放有3种松树松枝的养虫笼中饲养。结果表明:黑松、马尾松和火炬松松墨天牛在径级大的松枝上取食面积均大于径级小的松枝,从取食面积比例上看,黑松各径级取食面积比例间有显著性差异(F=3.69,P=0.0480),马尾松(F=0.41,P=0.6705)和火炬松(F=2.48,P=0.1251)差异不显著性;径级0.7 cm≤D≤1.0 cm 3种树种松墨天牛取食面积差异显著(F=5.01,P=0.0284)(取食面积:马尾松>黑松>火炬松),径级0.4 cm≤D≤0.6 cm(F=1.44,P=0.2621)(取食面积:火炬松>马尾松>黑松)和径级0.1 cm≤D≤0.3 cm(F=0.99,P=0.4064)(取食面积:马尾松>火炬松>黑松)差异不显著;径级0.7 cm≤D≤1.0 cm(F=0.41,P=0.6742)和径级0.4 cm≤D≤0.6 cm(F=0.43,P=0.6588)3种树种松墨天牛取食面积比例差异不显著,径级0.1 cm≤D≤0.3 cm(F=4.29,P=0.0419)有显著性差异。结合本试验结果及前人研究结果,笔者认为导致不同径级松墨天牛取食面积的不同可能与其产卵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16.
不同性别中国蛤蜊数量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为了查明中国蛤蜊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及影响产量的因素组成。随机选取大连庄河野生群体中国蛤蜊二龄个体115个,测量其壳长、壳宽、壳高、活体重和软体重,并显微鉴定其性别,采用相关与通径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性别中国蛤蜊表型性状对软体重的作用效果,为中国蛤蜊人工繁育和品系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测度指标。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中国蛤蜊的形态学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各数量性状之间的相关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决定系数分析表明:不同性别中国蛤蜊影响软体重的主要表型性状并不相同;雌性中国蛤蜊,壳高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最大,是影响软体重的主要因素,壳高通过壳长的间接作用是影响软体重的次要因素;雄性蛤蜊的壳高对软体部重的直接作用大于活体重对软体重的直接作用,壳高通过活体重对软体重的间接作用是影响软体重的次要因素。剔除通径系数检验不显著的自变量,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建立了不同性别中国蛤蜊估计软体重的最优回归方程: ; ,回归方程分析表明回归关系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7.
一龄栉孔扇贝壳长与壳高对湿重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查清栉孔扇贝数量性状的相关性和影响湿重的因素以及各因素所占的比例。选取栉孔扇贝春季升温苗种进行为期6个月680组扇贝形态学数据的跟踪,测定壳长、壳高、湿重,计算相关系数,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以壳长和壳高为自变量对湿重的相关系数,通径系数和决定系数。结果表明:其壳长和壳高对湿重的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壳高对湿重的直接影响最大P1=0.867,是影响湿重的主要因素,壳高对湿重的直接影响则较小P2=0.080,间接作用较大(0.862),壳高通过壳长间接的影响湿重,壳长与壳高对湿重的回归系数为R2=0.897。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建立壳长和壳高对湿重的多元回归方程为:W=-0.842+0.099SL+0.009SH。该结果为栉孔扇贝选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即以提高湿重为目标,主要选择壳长,同时加强对壳高的协同选择。  相似文献   

18.
为了筛选出适合福建规模化海兰蛋鸡生产的最优氨基酸模型以及最佳低蛋白水平,以为环境友好型日粮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选用21周龄体重相近、健康的华裕海兰褐蛋鸡1620只,研究不同氨基酸模型与粗蛋白水平对22~72周龄蛋鸡的生产性能、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2×3因子设计,分为6个处理组,每个处理3个重复,氨基酸模型为NRC和本品种,粗蛋白水平为17.00%、16.25%、15.50%,试验期50周。结果表明:两种氨基酸模型以及氨基酸模型和粗蛋白质水平的互作对测的所有指标影响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同的粗蛋白水平对蛋鸡的产蛋率、平均蛋重和料蛋比有显著影响(P<0.05),对采食量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粗蛋白质水平对蛋鸡血液中尿酸、尿素氮、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均无显著影响(P>0.05)。综合各项指标,在两种氨基酸模型中均以采用16.5%的粗蛋白水平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