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水稻株系与亲本间灌浆期POD酶谱及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复性电泳技术,对水稻子代与亲本在灌浆期的POD酶谱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灌浆期C的POD酶谱与亲本间表现出明显差异,C的POD带型偏A,总酶活变化规律与B相似。(2)灌浆中期C中检出1条52kD新酶带;灌浆后期仅C和A中检出53kD酶带,酶活C较A弱。(3)灌浆中期仅在A中检到的70~63kD弱酶活带区和灌浆中、后期仅B中检到的63~58kD弱酶活带区及42kD酶带,在C灌浆各时期均未检出。亲本间基因互作导致C的POD酶谱表达差异,这是育种希望得到的,对于新酶带和差异酶谱与C的新性状关系的进一步研究,将为水稻杂交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复性电泳技术,初步分析了水稻亲本间苗期和孕穗期叶片中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情况和遗传效应,结果表明:苗期和孕穗期水稻亲本间过氧化物酶种类和活性存在一定差异,孕穗期POD酶谱变化明显;苗期检到一条97.4 kD杂交酶带;苗期和孕穗期栓到多条互补酶带;亲本问过氧化物酶某些共同酶带的活性在子代表现出累加效应.  相似文献   

3.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进行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1)苜蓿雄性不育系及其回交后代叶的POD同工酶在现蕾期和开花期的酶带数较返青期多。返青期的酶活性较现蕾期和开花期强;MS-4及其回交后代叶的EST同工酶活性变化规律与POD同工酶谱表现相似;(2)在花发育的不同时期,花蕾为绿色时期时的POD同工酶酶活性最强,MS-4及其回交后代小花的EST同_T-酶酶带数较叶的多。刚开过的小花EST同工酶酶活性最强,F1、BC1代不育株都出现了母本MS-4所具有的POD、EST特征酶带;(3)从MS-4回交后代中所选育的不育株的POD和EST同工酶谱明显偏向于轮回亲本MS-4,说明通过回交使MS-4的某些性状在回交后代中进一步得到表现,因此,可以初步认定原不育系Ms4的不育性是可遗传的。  相似文献   

4.
对普通小麦-Aegilops crassa核质杂种及其核亲本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和酯酶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个测试核亲本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谱带数和带有Aegilops crassa细胞质的3个核质杂种的酶谱数不尽一致,但其中谱带1的酶活性均以弱势表达;核质杂种的酯酶同工酶与相应的核亲本比较酶带数目变化不明显,只是存在活性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在不同测试材料间也并未发现规律性的变化,表现了不同的核质杂种灌浆期旗叶过氧化物酶与酯酶同工酶的活性有所不同。说明Aegilops crassa细胞质与普通小麦的细胞核结合产生的特异核质互作,在灌浆期旗叶的有关同工酶上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选用晋旱125×(昔野×501)大豆杂交组合的后代群体选育的较稳定的四个有代表性的特殊类型为实验材料,对双亲及子代不同类型品种的POD酶和酯酶进行电泳分析,发现POD酶和酯酶谱存在明显差异,2种同工酶的酶带数分别为21和24条。同时采用DPS数据分析软件对这两类酶带谱进行聚类分析。最终从聚类树状图上根据遗传距离将亲本与子代清晰区别开来,结果显示:在POD酶和酯酶的聚类图上6个品种均被聚为两类,子代在遗传距离上偏向于母本晋旱125。  相似文献   

6.
利用过氧化物同工酶对云南红壤区的几种紫花苜蓿杂交组合进行初步筛选,以期为该地区紫花苜蓿的引种驯化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获得有价值的杂交后代。对各杂交组合亲本及其后代的过氧化物酶酶谱表现分析结果表明,杂交过程中发生了过氧化物酶位点的遗传重组,从而在F1代产生了酶谱表现与亲本不同和相同的两类个体;亲本及其后代有3条共有酶带;亲本中,爱博、射手2个栽培种比野生种和AC-3的酶谱表现好;过氧化物酶的遗传背景差异较大的杂交组合有可能通过遗传物质的交流产生有利的性状重组,对其进行筛选,可获得有价值的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7.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技术对8个优良的芦笋品种及其它们之间的11个杂交种共19份材料的幼苗进行了过氧化物酶(POD)比较分析。电泳分离出迁移率不同的6条酶带,结果表明:(1)8个亲本之间酶谱基本相似;(2)11个杂交种之间也表现出相似的过氧化物同工酶谱带;(3)亲本与杂交种的酶谱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8.
冬小麦不同发育时期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板电泳技术对 18个冬小麦品种 4个发育期的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 ,发现在不同发育时期冬小麦根和叶POD同工酶酶谱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返青期根POD同工酶谱变化较明显 ,在A区增加 1条RA1酶带 ,在C区增加 1条RC1酶带 ,而其他发育期无这 2条酶带或只有痕迹带 ;拔节期叶POD同工酶谱C区酶带比其他发育期多 1条LC1酶带 ;同时发现根RC4 酶带、叶LC5酶带在 4个发育期均较为稳定 ,表现为一级带 ;A区的RA2 酶带也较为稳定 ,在不同发育期均表现为二级带 ;冬小麦 18个品种间POD同工酶谱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及其杂种F1、F2的酯酶同工酶(EST)做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亲本加拿大披碱草和老芒麦的同工酶可明显区分为A、B两个区,共有4条相同位点的酶带,为亲本的基带。从酶蛋白分子水平验证出亲缘关系相对较近;杂种F1主要表现为互补双亲的酶带类型,同时还丢失了部分双亲的酶带,证明F1是真正的杂种,杂种F1的同工酶谱有偏向母本遗传的倾向;亲本与杂种F1的酶谱表型均有一定的差异;杂种F2代的同工酶谱条带主要表现为它的大多数条带与亲本F1的相同,其他部分条带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但差异较小,同时还丢失了部分亲本F1的酶带,结合表型性状,证明F2是F1自交产生的后代。F2代的EST同工酶谱既继承了亲本部分的性状,又表现出了一定的变异性。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目标性状植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离子束介导大豆DNA的小麦变异株系在返青期、起身期和拔节期的蛋白水解酶变化.采用复性电泳对新乡9号和筛选出的高蛋白变异株系05—10-1和低蛋白变异株系05—6-1,做不同酸碱条件下的蛋白水解酶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变异株系05-6—1在返青期酸性条件下少检测到一条29kD酶带;在起身期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少检测到一条49kD酶带:在拔节期碱性条件下多检测到一条154kD新酶带.而少检测到158kD的酶带:而变异株系05~10—1在这3个生理时期和对照的蛋白水解酶酶谱带型基本一致.主要在某些酶带的酶活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1.
大豆种子萌发中过氧化物酶同工酶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应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平板电泳对浙春3号和浙春2号大豆种子萌发过程及幼苗生长中的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浙春3号和浙春2号在种子萌发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进,两品种间POD同工酶谱带的差异逐渐增大,在萌发14d后2个品种间子叶POD同工酶酶谱的差异较为显著。2个品种的子叶,根,茎,叶POD同工酶酶谱之间也都表现出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离子束介导大豆DNA的小麦变异株系在返青期、起身期和拔节期的蛋白水解酶变化,采用复性电泳对新乡9号和筛选出的高蛋白变异株系05-10-1和低蛋白变异株系05-6-1,做不同酸碱条件下的蛋白水解酶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相比.变异株系05-6-1在返青期酸性条件下少检测到一条29kD酶带:在起身期中性和碱性条件下少检测到一条49kD酶带:在拔节期碱性条件下多检测到一条154kD新酶带.而少检测到158kD的酶带:而变异株系05-10-1在这3个生理时期和对照的蛋白水解酶酶谱带型基本一致.主要在某些酶带的酶活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3.
琯溪蜜柚果实汁胞粒化过程中同工酶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琯溪蜜柚果实粒化过程中过氧化物酶(POD)、超氧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同工酶的变化;通过授粉处理,以未授粉的自交果和授粉的杂交果的琯溪蜜柚果实汁胞为材料,采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进行同工酶测定;琯溪蜜柚果实粒化过程中汁胞粒化指数随着果实成熟而上升,自交果汁胞粒化指数大于杂交果;自交果汁胞中出现的POD同工酶酶谱共分离出4条,SOD同工酶酶谱分离了6条,CAT同工酶酶谱有3条,相应的杂交果汁胞POD同工酶出现2条谱带、SOD同工酶显示4条谱带,过氧化氢酶同工酶没有观察到谱带;与琯溪蜜柚汁胞粒化关系密切的同工酶为POD、SOD同工酶。  相似文献   

14.
平榛、欧榛及种间杂种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阐明过氧化物(POD)同工酶在榛品种中的分布规律,探讨平榛、欧榛及其杂种榛之间的亲缘关系,选育优势杂交亲本,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垂直电泳,研究了34个榛品种(系)成熟叶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酶谱特征,结果表明:平榛、欧榛及其平欧杂种榛品种间酶谱具有较大差异;有的杂种品种遗失了父母本共有谱带P10;32个平欧杂种榛品种出现了双亲所不具有的新酶带,可作为鉴别杂种的一条途径。运用SAS软件的系统聚类类平均法,对34个品种进行聚类,分析聚类谱系图可知,大多数杂种榛与欧榛亲缘关系近而与平榛亲缘关系远,其中83-63、84-72和父本欧榛的亲缘关系最近,为优势回交亲本组合。  相似文献   

15.
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优选杂交后代的光合作用特性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小偃54由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长穗偃麦草(Thinopyrum ponticum)远缘杂交而成,具光合作用过程中内源循环光合磷酸化活力较高和对逆境有较高抗性等特点。以小偃54与小麦品种京411和8602及其优选杂交后代为试材,在抽穗期和灌浆期测定其光合性能及其在后代中的表现,以期为改善小麦光合性能育种提供理论基础。结果表明,两个已在生产中有应用价值的优选杂交后代8154和1287的净光合速率稍高于各自的亲本(小偃54与京411和小偃54与8602),说明小麦高产性状的选择常与高光合速率相联系。小偃54与京411交配而得的3个具有不同特性的单粒传优选杂交后代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和叶绿素含量都与两个亲本相仿,但在灌浆期测得小偃54及其优选杂交后代的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均较京411高,其中一个优选杂交后代的ATP含量在抽穗期和灌浆期均为其两个亲本的2倍以上,这可能与其亲本小偃54的循环光合磷酸化活力较高有关。  相似文献   

16.
水稻,陆稻根系蛋白质含量和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10个水稻栽培种和10个陆稻栽培种的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和陆稻根系发育过程中蛋白质含量、POD和COD同工酶都有较明显的差异,陆稻根系中蛋白质含量高于水稻的含量,陆稻的POD同工酶谱带数虽少于水稻,但苗期和分蘖期酶谱带总面积却高于水稻.在不同发育时期,陆稻中POD同工酶谱型变化较水稻稳定.陆稻根系中COD同工酶谱带数多于水稻,但苗期和分蘖期大部分COD同工酶的相对酶活性低于水稻,陆稻根系发育过程中,在开花期尚能检测到COD_7酶带.与水稻相比,陆稻根系发育过程中COD同工酶谱型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7.
以上海种植的小偃54和京411及其杂交后代稳定优选株系6号、7号和10号为材料,通过测定抽穗期剑叶的毫秒延迟发光(ms-DLE)和不同生育期倒数第1片功能叶的光合速率(Pn)、叶绿素含量(Chl)、比叶重(SLW)、Fv/Fm、ATP含量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来分析其光合特性的动态变化,为小麦育种选择中改善光合性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途径。结果表明,小麦杂交优选后代6号株系的形态农艺性状近于小偃54,7号株系近于京411,10号株系的变异较大。不同基因型小麦及其杂交优选后代的光合特性与生育时期和衡量指标密切相关,Pn为分蘖期>抽穗期>灌浆期>拔节期,叶绿素含量为灌浆期>抽穗期>分蘖期>拔节期,ATP含量为灌浆期>拔节期>分蘖期>抽穗期,P700还原初始速率为灌浆期>抽穗期>拔节期>分蘖期,各生育期间的Fv/Fm无明显差异。小麦光合特性的超亲优势随生育时期而异,杂交优选后代10号株系的Pn和Chl在灌浆期有超亲优势,ATP含量在抽穗期有超亲优势,SLW和P700还原初始速率介于两亲本间。杂交优选后代株系10号聚合了Pn、Chl和ATP含量的超亲优势,其光合特性优于两亲本,而6号劣于两亲本,7号介于两亲本之间。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过氧化物酶(POD)和酯酶(EST)同工酶在果蔗生长中的变化规律,本研究选择不同的取样时期和植株不同器官,对8个果蔗品种利用垂直平板聚丙烯酰胺电泳得出的叶片、根组织不同生育时期POD、EST同工酶酶谱进行聚类分析,并检测其相关性。结果表明:(1)不同品种间同工酶谱的遗传相似系数存在差异,特别是外引黑皮果蔗(Badila)与中国地方品种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差异;(2)不同生育时期叶片或根部的POD同工酶和EST同工酶酶谱的聚类图都存在着差异;(3)叶片中的POD、EST酶谱在各个生育时期均达到极显著相关。说明叶片是这两种酶基因表达的最重要活性部位,因此叶片可以作为同工酶分析较为稳定和适宜的采样部位。  相似文献   

19.
采用复性电泳技术对离子柬介导大豆DNA小麦变异株系苗期蛋白水解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1叶1心期,两变异株系都检测到了差异酶带,分别为267和214kD;2叶1心期,变异株系的酶带型与对照没有差异,只是活性的变化;3叶1心期,变异株系间、变异株系与对照的酶带出现很大的差异,酶带表现的活性也不同,个别酶带存在的时期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20.
模拟干旱胁迫下大麦叶片保护性酶的发育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大麦抗旱生理性状的发育遗传,在大麦抗旱育种中加以利用。采用ADMP(加性-显性-母本-父本)遗传模型及条件方差分析方法,分析了模拟干旱胁迫下的大麦叶片4种保护性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还原酶(GSHR))的发育遗传效应。结果表明,在不同发育阶段4种保护性酶的遗传效应不尽相同,在遗传效应类别、遗传表达量上存在差异;随着生育进程推进,4种保护性酶的条件遗传主效应表现出一定依时空波动和间歇性。在出苗-拔节阶段,以SOD的显性效应强,GSHR的母本效应最强;在拔节-开花阶段,SOD、POD存在较大的加性遗传效应,GSHR存在最大值的父本效应;在开花-灌浆阶段,SOD、POD的加性遗传效应高于相应的显性遗传效应,SOD、CAT被检测到较大的母本遗传效应,GSHR的父本效应最强。根据研究结果可知,在不同生育阶段以保护性酶指标进行抗旱鉴定时,可如下进行:出苗-拔节阶段,对高代材料或亲本而言,适宜测定GSHR;对F1或F2而言,适宜测定SOD。拔节-开花阶段,对高代材料或亲本而言,适宜测定SOD、POD;对F1或F2而言,适宜测定POD。开花-灌浆阶段,对高代材料或亲本而言,适宜测定SOD、POD、CAT、GSHR;对F1或F2而言,适宜测定PO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