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揉捻在紅茶初制中是四个主要工序之一。它不僅使萎凋叶揉捻成条,構成外形緊实的条件,更重要的在于揉破叶細胞,促使鞣質氧化,形成紅茶所特有的色香味。因而揉捻处理的得当与否,也是紅茶内质优劣的一个关鍵。揉捻程度的主要标誌是細胞破碎率。按照苏联生化管理指标,三号叶的細胞破碎率应达到了8—85%;今年紹兴紅茶初制厂的生  相似文献   

2.
德宏州芒市优质绿茶加工标准化生产技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芒市茶叶加工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优质绿茶加工提出关键技术措施:更新设备,改进加工工艺,实现清洁化生产;鲜叶适度萎凋,轻度发酵;高温恒温匀速杀青;安装揉捻机无端变速器,控制揉盘转速,提高揉捻质量;恒温均匀烘培。结果表明:茶叶品质得到提高,为芒市打造优质高效的绿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淳安县南賦乡支建农业社社員姜梅生,創造了一架木制脚踏横桶茶叶揉捻机,經过春茶季生产实踐証明有三大优点:首先是大大节省劳力,足踏横桶揉捻机容量大,效率高,每桶可揉80—100斤青叶,每次只需20分撞左右,比單桶手推揉捻机提高效率4倍;其次,提高茶叶品質:橫桶揉捻机的兩块揉盤反相轉动,茶叶翻动均匀,因而条索紧結,質量一致,今年該社春茶价格比去年提高17.13%;第三,降低成本:采用新式工具后能够达到集中制茶,从而使工具燃料及人工等大大节省。脚踏横桶揉捻机的構造:將直桶改成横桶,桶  相似文献   

4.
以杜仲叶与新鲜茶叶为主要原料,经漂烫、萎凋、揉捻、发酵及干燥等工序研制出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以茶叶的感官评价为评价标准,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漂烫工艺参数为:漂烫温度95℃,漂烫时间2 min;萎凋工艺参数为:萎凋温度30℃,萎凋湿度20%,萎凋时间3 h;人工揉捻工艺参数为:轻压10 min-重压10 min-轻压10 min;发酵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0℃,发酵湿度95%,发酵时间5 h。该工艺条件下制得的杜仲叶复合工夫红茶的品质、风味俱佳。  相似文献   

5.
祁门工夫红茶外形紧细,但是相对短小,叶底不完整,难以满足国内消费者对红茶外形的需求。以祁门槠叶种一芽一叶(特茗),一芽二叶初展至一芽二叶(特级)鲜叶为原料加工条形祁门红茶,利用木制萎凋槽在10~25℃条件下萎凋8~10h,萎凋叶含水量控制在55%~58%;然后揉捻85min,其中空压揉捻时间45min;提香温度80℃,时间2h,并对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条形红茶外形条索紧结,金毫显露,香气甜花香带薯香,滋味爽滑、鲜甜醇,汤色红亮,叶底红匀明亮,芽叶完整。  相似文献   

6.
为探求提高紅茶品質。改变我省紅茶水淡、味弱的缺点,五月上、中旬在恩施芭蕉初制厂进行了不萎凋、輕萎凋及重萎凋对毛茶品質影响的試驗,因限于时间及試驗方法,項目和試驗材料不詳尽,尚不能得出确切的結論,但从試驗的初步結果来看,輕萎凋及重揉捻对茶叶品質是密切关联的,有进一步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7.
针形名优红茶机械加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滇红久负盛名,享誉中外,是云南出口创汇的主要茶类。以其外形肥壮金毫显露、汤色红艳明亮、香气浓郁和滋味浓醇回甘的品质独树一帜,深受消费者喜爱。近几年,受名优绿茶良好效益的驱使,不少厂家加快了名优红茶的生产步代,尤其是机制做形工夫红茶的生产。针形名优红茶,是在传统工夫红茶工艺的基础上,借鉴名优绿茶的做形技术,利用振动理条机使其条索紧细挺直。以前的名优茶生产,在做形的环节上多采用手工操作,但手工做形存在着质量不稳定、技术难掌握、效率低和成本高等缺点,不利于名优茶生产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目前,大多茶厂已开始采用机械生产名优茶,实践证明,机械与手工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易操作、可控性强、规范制茶工艺、稳定茶叶品质和降低生产成本等。现将其工艺介绍如下:工艺流程: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发酵—做形—干燥。1鲜叶采摘针形名优红茶要求条索紧细挺直、金毫显露,因此对鲜叶嫩度的要求较高。一般而言,鲜叶的嫩度越高,可塑性就越强,更有利于做形,可采摘无性系大叶良种或地方群体大叶良种鲜叶,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或半开展,长度约4 cm左右,要求芽叶无病虫害。2萎凋是红茶加工的基础工序。萎凋中鲜叶正常而均匀地失水,细胞液浓缩...  相似文献   

8.
萎凋叶的萎凋失水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凯农  肖纯 《茶业通报》1992,14(1):31-34
苏联的曼斯卡雅1953年提出鲜叶萎凋失水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由水丧失,散失迅速,约占15—20%;第二阶段缓慢失水级段,胶体阻挠水分散失;第三阶段细胞生命进入临终期,胶体凝固,水分散失加快的三阶段失水规律。然而茶叶生产实际表明水分散失并不象以上说的那样。本文通过大量现场测定和实验室分析,初步探明了萎凋叶在萎凋过程中的实际失水规律。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萎凋时间对云南CTC红碎茶加工过程和品质的影响,采用萎凋槽萎凋方式,探索萎凋2、4、6、8、10 h处理下CTC红碎茶加工过程中酶活性和品质成分的变化,以及对成品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萎凋期间多酚氧化酶(PPO)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随之降低,萎凋叶PPO和POD活性与含水量呈现显著的相关性;揉切和发酵过程中茶多酚和儿茶素被氧化,形成茶色素,含量逐渐降低,氨基酸和水浸出物含量均呈下降趋势;成品茶茶黄素含量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茶黄素含量与茶叶感官审评汤色得分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0.98;整体来看,萎凋处理 4 h、萎凋叶含水量69.4%时制成的CTC成品茶感官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为优化豫南茶区产业结构、充分利用茶叶资源、促进茶农增收,研制、生产信阳红茶。鲜叶采摘、萎凋、揉捻和发酵等是信阳红茶的高效采制技术,生产出的信阳红茶色、香、味俱全,适合信阳环境,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萎凋程度对泰顺红茶品质和儿茶素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不同萎凋程度对泰顺红茶品质和加工过程中儿茶素氧化的影响,采用自然萎凋的萎凋方式,通过监控萎凋叶含水量,设置轻萎凋、中萎凋和重萎凋3个不同处理,探索不同萎凋程度红茶加工过程中茶多酚、儿茶素、茶黄素和聚酯型儿茶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感官品质总分表现为中萎凋处理>轻萎凋处理>重萎凋处理,轻萎凋处理的汤色和叶底得分最高;萎凋期间茶多酚和儿茶素的含量随着萎凋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生成了聚酯型儿茶素和少量的茶黄素类,揉捻和发酵期间儿茶素含量逐渐下降,茶黄素和聚酯型儿茶素含量先升高后降低;不同萎凋程度处理表现为,轻萎凋处理儿茶素的氧化量多且保留量大,生成的茶黄素多,重萎凋处理儿茶素的氧化量少且保留量小,生成的茶黄素也少,中萎凋处理儿茶素的氧化量和茶黄素和生成量介于轻萎凋和重萎凋之间。  相似文献   

12.
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与发酵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名优祁红初制中普遍反映的揉捻困难和发酵程度难掌控的问题。选用‘祁门槠叶’种一级鲜叶原料,经相同萎凋后,以传统祁红初制工序为对照,揉捻方式(A)设置A1(一次空揉+轻压)、A2(二次空揉+轻压)、A3(二次空揉+轻压+稍重压)3处理;发酵程度(B)设置B1(偏轻,黄红色)、B2(适中,铜红色)、B3(稍重,红褐色)3处理。通过对揉捻叶的细胞破损率、成条率和芽叶完整率的测定比较,优选最佳的揉捻方式;根据对干茶样品的感官审评与生化成分分析结果,选择最适宜的发酵程度。结果表明:揉捻A3处理,叶细胞破损率87.4%,成条率84.6%,芽叶完整率59.7%,比较符合名优祁红初制的揉捻要求;发酵B2处理制得的茶样,主要生化成分比例协调,感官审评综合评分94.10分,发酵程度适宜。因此,名优祁红初制中的揉捻工序选用A3揉捻方式为好,发酵程度掌控在B2为宜。  相似文献   

13.
祁红针形茶加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主要研究祁红针形茶的加工工艺及配套设备,加工技术基本实现机械化、规范化。该技术制茶工效高、茶叶品质稳定,便于质量监控,产品标准规范合理,符合产业化加工的技术需求。其工艺流程为萎凋、揉捻、发酵、做形(理条、搓条、整形、提毫)、烘干(初烘、足烘)、筛分、风选、拣剔、焙香。  相似文献   

14.
政和龙芽     
政和龙芽是属青茶类毛峰。是综合提炼政和白毛猴的传统经验和江苏洞庭碧螺春的炒制特点,去粗取精、取长补短,精巧技术的产品。是用政和大白茶种制成的外形特别肥壮,洁白多毫,在杀青前先经过轻度萎凋,使鲜叶失水率达10%,叶质也起了变化。高温杀青、使叶不致郁黄和变红,叶底的独有特点。锅内揉捻和做形,然后烘干。政和白毛猴杀青前先要较重的萎凋失水率20—25%左右。但其色泽似绿非绿,汤色叶底泛黄。碧螺舂杀青后在锅中边炒,边搓捻边干,外形卷曲为螺旋的特点,其外形细嫩,肥壮洁白不及龙芽,汤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工夫红茶由于生产成本及市场变化等原因,使各产区生产的品质有不同程度下降,曾一度出现了粗制滥造现象。本文拟就如何提高其品质谈几点粗浅体会。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从我县近几年来的情况看,工夫红茶品质的主要问题有:外形条索松、碎;色泽枯褐;香低味淡;叶底乌暗或花杂。主要原因是鲜叶粗老,内含有效成分少,老嫩混杂加以加工萎凋程度偏重偏轻,是揉捻加压过早过重,揉捻时间过短,因此,外形条索松、扁碎。色泽枯褐。干燥温度高,使附于叶表的有效成份遭受损失。所以香低味淡,叶底乌暗花杂。“发酵”:不足或过度;萎凋不足;干燥温度过高,造成暗条、焦条、“死条”。  相似文献   

16.
采摘周期影响茶叶中的挥发性香气成分(VFC),从而影响茶叶品质及其商品价格。事实证明具有醇和优雅清香的茶叶,其卖价比缺乏这些香气的茶叶的卖价要高2~3倍。红茶的典型香气特征是由于新梢中含有固有的化合物的及在茶叶加工中形成的化合物。红茶特有的挥发性香气成分大部分是在萎凋扣揉捻过程中经酶的水解作用而形成的。在印度东北部,特别在阿萨姆流域,经试验每隔7天采摘茶叶,能保证一杯好茶所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兴起高档红茶消费热,促进了红茶生产的快速发展。一些地方因为缺乏红条茶加工技术和条件,红茶产品质量存在一定的缺陷,产品问题颇多。高嫩度鲜叶加工红条茶的有关技术包括:萎凋、揉捻、发酵和干燥。  相似文献   

18.
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久安乡古茶树,据专家考证,"全乡发现古茶树共计3万余丛,最大树龄在600年以上,大部分为400年左右,久安古茶树是目前国内已发现的最古老最大的栽培型灌木中小叶种茶树,也是目前最大的灌木型古茶树居群,在分类上属于茶种,有2~3种类型,是珍稀古茶树资源,具有重要的利用和研究价值"。用久安古茶树一芽一叶鲜叶为原料,在加工过程中,分别对萎凋叶含水量、揉捻时间、发酵时间、干燥、提香温度进行比较,以探索工艺参数。经过3年加工比较,表明,较佳的工艺为萎凋叶的含水量为58%~62%之间;揉捻时间为100min,分两次揉,第一次不加压揉60min,中间人工解块,第二次缓加轻压揉40min;在发酵室室温28℃时,相对湿度≥95%的条件下,发酵240min~270min;干燥毛火温度120℃,时间10min,足火温度85℃,时间90min;提香温度80℃,时间2h,随即调整温度到105℃,时间10min。  相似文献   

19.
如所众知,要获得这种或那种茶叶必须过经“茶叶揉捻的工艺阶段。奥巴林,库尔萨诺夫及其他学者的著作,都指明在揉捻过程中,叶组织遭到破坏,细胞内含物因而发生剧烈变化。在被破坏的叶组织内,鞣质经受着强烈的氧化,从而决定了红茶质量因子的形成。近年的学术著作肯定茶叶鞣质大部系由儿茶素组成,但书中却缺少关于茶叶揉捻中儿茶素变化的  相似文献   

20.
采用6CRK—40自动揉捻机,以不同品种原料和初揉、复揉工艺为试验因素,进行3因素3水平正交试验,比较分析其对揉捻叶、成品茶、内含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茶等小叶种原料自动揉捻工艺组合为"Z1+F1"号工艺;福鼎等中叶种原料自动揉捻工艺组合为"Z2+F3"号工艺;蜀永2号等大叶种原料自动揉捻工艺组合为"Z1+F3"号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