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搞好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确保小麦丰产增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河南省小麦生产形势总体较好,基本实现了安全越冬.但由于今冬河南省缺少雨雪和气温偏高,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播种过早麦田有旺长情况;二是部分地块播种量过多,群体偏大;三是部分地块肥料投入偏少,出现脱肥现象;四是一些地区冬季缺少降雨又未冬灌,出现一些干旱引起的点片黄弱苗;五是部分麦田杂草较多,多数病虫害越冬基数大,有偏重发生的危险.针对今年苗情复杂的实际情况,各地应及时分区域、分时段、分苗情、分墒情提出管理措施和防灾预案,搞好麦田管理.其中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要特别引起有关部门和农户的重视.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临汾市的小麦一般是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播种的,播后至越冬期间处于持续温高少雨的气候条件,致使不少麦田表层土壤墒情趋差,小麦长势变差。针对此气候特点,提出小麦田间早春管理技术措施如下。1暖冬少雨对冬小麦越冬发育利弊分析1.1有利方面一是小麦叶片带绿越冬。小麦越冬期间,冷空气活动较弱,大幅降温或寒潮天气稀少,偏高气温对冬小麦  相似文献   

3.
赵广才 《作物杂志》2007,23(4):91-92
近几年来,冬小麦播种后到越冬前气温持续偏高,尤其在黄淮冬麦区和北部冬麦区,冬前积温比常年同期高100℃以上。过高的冬前积温,对于不同播期和不同生态区的小麦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对于黄淮冬麦区播种偏早的小麦可能形成麦苗过旺。据2006年调查,部分早播麦田冬前苗高达50cm以上,少数麦田出现冬前拔节现象,穗分化进程过快,个别麦苗越冬前达到小花分化期。由于温度高,少数早播麦田生长量过大,冬前出现封垄,部分地块出现苗倒伏。生长过旺的麦田,麦苗素质差,抗寒能力明显降低。翌年早春遇冻害或突然发生的低温天气,易造成大量死苗、死茎或小穗发育不全,给小麦生产带来严重损失,少数麦田可能毁种绝收。北部冬麦区早播的小麦……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安阳县小麦的初步观测,并结合播种后气候情况对苗情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虽然今年播种较晚,但由于气温较高,主体麦田长相较好,同时也有部分麦田存在旺长趋势,加之今年弱冬性品种面积有所增加,今年小麦冻害问题不容忽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旺长麦田小麦生长过快,个体内部糖分含量下降,抗寒性下降;二是今年弱冬性品种面积增加.  相似文献   

5.
小麦是一种自我调节能力比较强的作物,越冬期如遇到严重冻害死苗,只要分蘖节不死,仍为白色或绿色,返青后仍可以长出新的分蘖并成穗,因此,对小麦越冬死苗的麦田不要盲目翻种。在小麦越冬死苗的管理上,需要抓住一个“早”字,体现一个“促”字。  相似文献   

6.
冬小麦早春分类管理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广才 《作物杂志》2005,21(1):42-42
2004年小麦播种后气温持续偏高,对于不同生 态区不同类型的小麦产生的影响不尽相同。黄淮冬 麦区早播的小麦可能造成麦苗过旺,部分麦田出现 冬前拔节现象。北部冬麦区播种偏晚的麦田,暖冬 对麦苗生长有利,可促使弱苗向壮苗转化。目前主 产麦区小麦苗情总体较好,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 与常年相比小麦冬前生长期长,营养消耗多,部分地 区小麦冬性偏弱,抗寒能力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保 墒、保温。二是冬季气温偏高,土壤水分蒸发量增 加,部分麦田早春可能出现旱情。此外,暖冬有利于 病菌和虫卵、蛹越冬,应注意加强对病虫害的监测和 防治。由于各地苗情不一,管理上应因苗因地制宜, 抓住主要矛盾,分类指导,搞好早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小麦冻害在平阴县几乎年年都会发生,特别是3月倒春寒直接造成部分麦田减产,甚至绝产。2001年3月27日,全县降雪,气温骤降至-2~4℃,全县受冻面积约10万亩,占全县麦田面积的40%。2004~2005年度由于受冬季长期持续低温影响,特别是2005年元旦前后,极度低温达到-13℃,持续时间达半个月,使平阴县2万亩小麦遭受冻害,其中有3000亩冻害程度较重,表现为主茎、大分蘖受冻。  相似文献   

8.
《种子世界》2014,(8):57-57
<正>北京小麦进入收获期,较2013年提前7~10d。为保夏粮丰收,并为秋粮生产腾出时间,2014年北京三夏生产"抢"字当头。2014年夏粮生产形势复杂。冬小麦适播面积提高7.9个百分点,主推品种覆盖率提高4.6个百分点。前期夏粮长势、苗情、穗数好于常年。但受5月初极端低温、下旬持续干热风和5月31日狂风暴雨等不利天气影响,造成穗粒数减少、部分麦田大面积倒伏。  相似文献   

9.
正春季生长期是小麦一生中的重要转折时期,也是决定穗数和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加强春季麦田管理是获得小麦丰收的关键。通过对春季地块病虫越冬基数和冬后存活率的调查,结合农田作物布局、品种抗性、栽培条件、历年病虫害发生演变规律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以下春季麦田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2010年11月份以来连续出现多次寒潮,低温持续时间长,雨雪天气多,光照时数不足,有效积温比往年明显偏少,造成河南部分地区小麦尤其是播期偏晚的小麦冬前和越冬期生长量不足,其中豫西、豫北地区小麦生育进程整体偏晚3~5d.但随着近期气温回升,加之整体墒情不错,苗情将会持续转好.总体来说,当前河南省小麦苗情总体弱于2010年.那么如何进行2011年的小麦冬前管理,促使小麦生长,打好丰产架子,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依据土壤墒情适量灌溉可增加小麦穗数,实现节水高产,但该灌溉条件下分蘖发生和成穗的生理机制尚不明确。本试验于2019—2020和2020—2021两个小麦生长季,以中穗型品种济麦22和大穗型品种山农23为试验材料,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溉、节水灌溉和充分灌溉3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穗型小麦分蘖发生和成穗规律。结果表明, 2个品种节水灌溉处理的分蘖节面积和反式玉米素含量、越冬期和返青期主茎最上部展开叶光合参数均高于不灌溉处理,促进了Ⅱ、Ⅲ、IP、Ⅳ和其余蘖发生,济麦22和山农23单株总茎蘖数比不灌溉处理越冬期两年度平均增加1.01个和0.75个,拔节期分别增加0.71个和0.56个。节水灌溉处理下2个品种拔节期各茎蘖最上部展开叶光合参数、干物质重和13C同化物分配量均高于不灌溉处理,促进了分蘖成穗,济麦22和山农23的单株成穗数比不灌溉处理两年度平均增加0.36和0.41个,籽粒产量增加35.00%和44.27%,水分利用效率增加9.23%和8.55%。增加灌水至充分灌溉处理, 2个品种越冬期和拔节期单株总茎蘖数较节水灌溉处理增加,但单株成穗数、公顷穗数和籽粒产量无显著变化,水...  相似文献   

12.
<正>冬前小麦若受到不良气候条件和人为栽培管理的影响,部分麦田会出现分蘖少、麦苗黄弱等生长不良现象,无法达到单株分蘖5~6个、三叶大蘖3个的壮苗要求,以弱苗状态进入越冬期。因此,加强小麦年后管理,促进弱苗转化升级,是确保小麦丰产丰收的关键。一、冬前弱苗形成原因1.晚播弱苗秋季降雨少,小麦播种期间土壤干旱,需造墒才能播种。由于水源和浇水器械的限制,导致造墒和播种进度不一,未能适时播种的地块,冬前小麦生长积  相似文献   

13.
栽培条件对小麦穗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多年的小区试验、高产攻关与高产示范,对小麦的穗数和产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充足氮素供应的条件下,土壤中的磷素含量,若在24mg/kg以上,施用磷肥对促蘖增穗不起作用或虽有一定效果,但产量差异不显著;若在10mg/kg以上,增施磷肥能显著促进分蘖生长、穗数增加和产量提高。小麦于越冬、返青期追肥浇水,能够巩固冬前分蘖,增加春季分蘖,提高分蘖成穗数。但越冬、返青期浇水不宜过早或过晚,以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的积温,年前达60℃左右为浇越冬水的适宜时间;年后达80℃左右为浇返青水的适时日期。年前施肥较多,年后生长势较强的麦田,返青、起身期应采取控制措施,以免群体过大,造成倒伏,根据麦苗发展趋势于拔节前后进行肥水管理,但一般不应晚于旗叶露尖。  相似文献   

14.
1小麦高产栽培有几种途径?第一类型:利用较少基本苗(一般8~12万),靠分蘖多成穗夺高产。第二类型:一般在地力不分肥沃的中上等水浇地,选用穗型较大,秆壮抗的品种,采取中等播量,使个体与群体的发展较中。第三种类型:以主茎成穗为主,争取部分分成穗夺取高产。2小麦亩产千斤的综合栽培技术要点是什么?(1)良好的土、肥、水条件。(2)良好的高产品种。(3)确定适宜的千斤高产栽培途径。(4)良好的种植基础。(5)加强冬前和越冬管理,培育冬前壮苗。(6)浇好关键水,搞好中后期水肥管理。(7)适时收获,精收细打。3冬小麦发生冻害怎么办?春季管理受冻麦田,…  相似文献   

15.
赵玉山 《科学种养》2013,(11):15-16
一、形成原因 从麦田麦苗表现看,群体偏大地块或稠密处尤为严重,主要原因是播量偏大,在冬前积温较高的气候条件下,分蘖偏多,使麦田总茎数超过120万,叶面积系数大,叶片细长,重叠直立,冬前偏旺麦行过早封垄,有些地块滋生病虫。越冬期间又遇暖冬,麦苗带绿越冬。小麦返青后,气温持续走低,拥挤的麦苗几乎遮盖了地面,阳光透入大幅减少,地温低于稀疏麦田,  相似文献   

16.
《农药市场信息》2007,(5):35-35
<正>四川省农业厅植保站近日称,除嘉陵江流域及川东部分地方外,四川盆地其余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较常年偏高1℃左右,有利于小麦条锈病的发生和流行。目前该地区小麦条锈病已具有大面积暴发和流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近十多年来,受厄尔尼诺强对流气象影响,我国气候冬季变暖,促进了小麦冬季生长发育,导致分蘖增多,群体增大,穗发育进程加快,形成旺苗;使养分消耗过多,光合产物积累少,苗弱而不壮,导致小麦不抗冻易早衰,拔节后茎秆软弱,籽粒灌浆后因穗重增加极易发生倒伏,造成减产,给我国农业生产带来很大影响。尤其是近几年小麦半冬性、偏春性品种种植面积的扩大、播期过早、  相似文献   

18.
2007年秋季由于连阴雨的影响,小麦播期普遍比正常年份推迟10d左右,针对小麦春季苗情及土壤墒情等特点,早春麦田管理的主题是促分蘖、要壮苗、争群体。在具体措施上应以锄划增温、保墒促苗为切入  相似文献   

19.
正2017年,山东省邹城市夏玉米部分地块出现不同程度的"空秆、秃顶、缺粒"等雌穗发育不良现象,导致发病地块减产。现将其发生原因和防控措施介绍如下:一、雌穗发育不良的原因1.高温、高湿等气候因素2017年夏季,鲁西南地区气温异常偏高,据邹城市气象局统计的气象资料显示:全市7月平均温度为28.9℃,较常年偏高1.5℃,其中32℃以上天数为22天;极端温度分别出现在7月10~14日、7月23~24日,温度最高达36℃。此时正值玉米雌穗分化期,玉米雌穗分化的适宜温度为22~26℃,35℃高温持续10  相似文献   

20.
冀西北冬麦北移适宜播期和品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进一步明确冀西北冬麦北移的适宜播期和品种,选用3个冬小麦品种(‘京冬1号’、‘苏引6号’和‘02铁品5’),通过分期播种,研究不同播期对小麦越冬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以2008年9月23日为播种期的小麦越冬性和产量最高,播期主要通过影响有效穗数多少决定产量高低,播种越晚影响越明显;‘02铁品5’与‘苏引6号’产量极显著高于‘京冬1号’。通过对2005-2010年的冬前积温进行分析,认为冀西北冬小麦适宜播期为9月20日至9月25日左右,同时,应根据气候及品种特性进行适当调整,即较暖地区可适当延后,冷凉地区要适当提前;生育期短、冬性弱的品种要适当晚播,生育期长和冬性强的品种可适当早播;播期推迟时,要适当加大播种密度,以弥补越冬性差造成的群体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