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为明确水稻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在四川的适应性及其增产机理,以中籼迟熟杂交稻组合川香9838等为材料,设置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大区对比试验和多点示范,研究了精确定量栽培水稻的叶龄增长、干物质积累与分配、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中大苗精确定量栽培在四川可获得高产,其增产原因是抽穗后积累的干物质多、分配到穗中的比例大(占全株的57.19%),全株吸氮能力强,成穗率较高。精确定量栽培在保证高产有效穗数的前提下,获得了颖花数和实粒数的大幅度增加,促进了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在水稻实际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研究和比较了水稻在精确定量栽培条件下不同密度、不同施肥量和施肥方法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施肥量及常规密度情况下,精确施肥方法比常规施肥增产9.44kg/667m2。常规施肥量施肥方法和精确施肥量精确方法下,产量相当,但后者更节省肥料。在相同施肥水平和方法下,高密度均较常规密度表现高产。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蹲秧栽培就是在移栽前5~7d将秧苗先拔起直立放在秧板上,待移栽当日再洗泥移栽。这样做的目的是先切断部分秧苗根系,促使水稻根系发育,其结果表现为每穗粒数增多,抗早衰性加强,产量增加。去年在早、晚两季进行对比试验,取得明显的效果。1蹲秧栽培的产量表现早季威优48-2蹲秧栽培法平均667m2产403.6kg,常规栽培法平均667m2产346.3kg,蹲秧栽培法平均667m2产比常规栽培法增产16.5%;晚季汕优10号蹲秧栽培法平均667m2产406.8kg,常规栽培法平均667m2产354.3kg,蹲秧栽培法比常规栽培法增产14.8%(表1)。表1蹲秧栽培产量表现k…  相似文献   

4.
西瓜搭架栽培具有许多优点,占地少,可密植,减轻病虫害,提高坐果率,有利于通风透光,充分利用光能,成熟早,产量高.比普通栽培法平均增产30%左右.  相似文献   

5.
超级杂交稻的优化(稀植、结构施肥)栽培试验于2002-2004年在长沙进行,以比较不同栽培方法对超级杂交稻产量及物质生产的影响。以两优培九为材料,并以汕优63作为对照。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法,两个供试品种的产量表现不同,其中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单产为8.20~10.37t/hm2,比传统栽培增产显著。主要表现为有效穗多,而结实率、千粒重、穗实粒等产量因子差异不明显。汕优63采用优化栽培单产比传统栽培减产0.37%~8.8%。两种栽培方法间的茎蘖发生动态和单株分蘖数存在极显著差异,两组合单株分蘖数优化栽培比传统栽培分别多110.36%和110.64%,但由于移栽密度不同,两种栽培方式间的单位面积分蘖数没有明显差异。两优培九采用优化栽培的在各个生育时期,植株体内的含氮量比传统栽培的高。  相似文献   

6.
席草宽行窄株栽培法与产量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湖南祁阳第四纪红壤母质发育的稻田进行席草宽窄行栽培试验的结果表明,“宽行窄株”适宜密度以30cm×15cm和25cm×15cm规格最佳,其生物产量分别为13.20 t/hm2、12.76 t/hm2,比常规栽培增产23.5%和19.3%,差异极显著。“宽行窄株”栽培法的基本原理:适当缩小株距,放宽行距;保证席草密植和基本苗数,增加单位面积有效茎针数;其增产的主要因素是发挥边行优势,协调个体与群体的发育,解决密植高产的矛盾。席草移栽期和收割期盆栽试验表明,席草移栽期以10月中旬最佳,移栽期推后则生物产量下降;席草适宜的收割期在7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水稻单产,2012年开展了水稻精确定量高产栽培攻关示范,结果表明选用大穗型杂交品种,运用精确定量栽培技术,可实现高产目标,示范区平均单产达873.36kg/667 m2.  相似文献   

8.
甘薯切块直播栽培是一项新栽培方式,它革新了传统栽培法。其增产机理是加长了甘薯生长期并充分利用了早春光热资源和地力贡献,比传统栽秧具有个体发育早、群体生长迅速的优势,其叶面积指数、蒸腾速率、叶部细胞间隙CO2浓度、净光合速率、净光合能力、光俣势等生理指标均有大幅度提高,为甘薯增产增收奠定了良好的生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给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以高蛋白的培两优288和低蛋白的培两优210为材料,采用田间裂区试验设计,研究了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三壮三高栽培法、常规栽培法3种不同栽培法对高蛋白和低蛋白两个杂交晚稻组合功能叶及籽粒中谷草转氨酶(GOT)与天冬氨酸激酶(AK)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三壮三高栽培法、常规栽培法相比,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能够有效提高晚稻蜡熟期和黄熟期功能叶及籽粒中GOT和AK的活性,且在高蛋白组合和低蛋白组合上都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功能叶中GOT和AK的活性在蜡熟期分别提高了11.41%~27.72%和7.96%~47.45%,功能叶中AK的活性在黄熟期提高了21.61%~163.76%;籽粒中GOT和AK的活性在黄熟期分别提高了127.33%~175.36%和16.36%~89.13%。功能叶和籽粒中GOT和AK活性的提高有效促进了晚稻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合成,使得(添加)糙米蛋白质含量的增幅为1.61g·kg~23.26g/kg;氨基酸含量的增幅为2.24%~44.09%。其中人体7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增加9.20%~58.05%;猪11种必需氨基酸的含量增加4.47%~66.36%。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重庆市玉米高产创建要求,结合本县玉米生产情况,在曹回镇农家村3社开展了玉米"一穴三株"高产栽培示范,玉米"一穴三株"栽培方式改变了传统的两株栽培方式,在增加亩株数的同时,也改善了通风透光条件,科学、合理地发挥了玉米边行优势、群体优势,使玉米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植株生长健壮,光能利用率高,有效地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的积累,发挥了密植增产作用,玉米"一穴三株"栽培比一穴两株栽培增产25%左右。  相似文献   

11.
小麦独秆栽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7年研究,提出了北方冬麦区小麦独秆栽培方法,这是一整套依靠主茎成穗夺取小麦高产的新的栽培方法。其要点是:基本苗加大至相当于或略低于合理的成穗数,适宜播种期比常规栽培法偏晚或适当拖长,前期不施或少施氮素化肥,在拔节后至旗叶露尖时集中一次追肥。该栽培法具有晚播早熟、高产低耗,秆矮抗倒等明显特点,并可与秋季倒茬晚的作物复种。适宜在土壤肥力中等以上并有一定水浇条件的地区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旺壮重”栽培对双季杂交稻产量形成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1996~1999年在湖南省醴陵市白兔潭镇(N27°29′)进行了双季稻“旺壮重”栽培的定位试验(6.67hm2)和与传统栽培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早稻V402单产7981.5~8494.5kg/hm2,晚稻V198为8481.5~8980.5kg/hm2,分别比传统栽培增产11.7%和13.3%;(2)高产水稻群体成穗率高(71.3%~76.8%),群体内透光好,净同化率高,  相似文献   

13.
丰收24大豆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豆密植栽培是目前大豆栽培应用面积较大,发展速度较快的一项先进栽培技术。密植栽培技术具有四大优点。一是密植栽培增加密度,扩大了绿色面积,提高了光能利用率,充分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从而实现个体与群体合理配置,达到高产。二是适合机械化管理。三是封垄早,宜控制草荒,便于生产管理。四是增产幅度大,比常规垄作栽培一般增产达8%~10%,高达23%。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不同穗粒结构杂交稻品种高产栽培的增产因素,以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穗粒结构不同的杂交稻汕优63、Ⅱ优838、丰两优四号3个品种为试验材料,根据3个品种参加区试的产量构成,进行有效穗、每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4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相关分析、4个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分析、4个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数多、每穗粒数中等的汕优63,高产栽培增产的主要因素是提高有效穗与每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37.3%和38.1%,提高结实率对增产的贡献率为24.1%;穗数中等、每穗粒数较多的Ⅱ优838,高产栽培增产的主要因素是提高有效穗,对增产的贡献率为62.2%,提高每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为26.2%;穗数较少、每穗粒数多的大穗型品种丰两优四号,高产栽培增产的主要因素是提高有效穗和每穗粒数,对增产的贡献率分别为49.2%和44.8%。可见,穗数多、每穗粒数中等的品种高产栽培的增产因素是提高有效穗与每穗粒数,同时提高结实率;穗数中等、每穗粒数较多的品种高产栽培的增产因素是提高有效穗,同时提高每穗粒数;穗数较少、每穗粒数多的大穗型品种高产栽培的增产因素是提高有效穗和每穗粒数。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保美乐对山药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保美乐不同时期、不同施量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施用1次保美乐分别比ck增产11.94%、19.23%、33.69%;不同时期施用2次分别增产24.13%、37.78%、48.45%;施用3次增产62.36%;建议在该区域山药高产栽培中施用3次保美乐。  相似文献   

16.
1990年仙桃市示范推广油菜茬红麻高产栽培技术,9817亩平均亩产265.3公斤,比常规法增产24.35%;在1991年出现历史上罕见的红麻前期溃涝、中后期干旱的情况下,亩产仍达251.5公斤,比常规法增产22.42%。其主要栽培技术如下:1.选用良种,抓好种子处理选用适宜本地栽培的优质高产品种青皮3号。在播种前,抢晴晒种2~3天后拌药消毒。每100公斤种子拌退菌  相似文献   

17.
水稻半旱式栽培是改良冷、烂、锈田,提高单产的有效措施。1989年铜仁市推广半旱式栽培2866.4亩,亩产比常规栽培增产39.5~81.6%。其中,48.8亩示范田增产58.5~92.6%,经济效益十分显著。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 1.选用高产抗病的杂稻组合汕优63。实践证明,半旱式栽培选用高产抗病杂稻组合,是提高增产幅度  相似文献   

18.
《种业导刊》2009,(5):43-43
今年农业部把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作为水稻高产创建的主推技术之一,并成立了“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推广协调指导组”和“农业部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专家指导组”,负责技术推广的协调和指导,理论研究、技术指导和示范推广。据扬州大学农学院凌启鸿教授介绍,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是在水稻叶龄模式、水稻群体质量栽培等理论与技术成果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1水稻精确定量栽培的概念水稻精确定量栽培是南京农业大学凌启鸿教授,根据水稻叶龄模式理论,科学精准设计水稻生长发育各阶段的高产动态定量指标,以优质高产良种为基础,实行壮秧浅栽,宽行窄株,科学合理肥水运筹,够苗晒田控制无效分蘖等综合措施,精准生产设计与管理决策,达到壮个体,攻足穗,控无效,促大穗的目的,充分利用水、肥,气、热,获得高额丰产的先进技术。  相似文献   

20.
选用本地珍珠豆型品种和黔花生四号,进行露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本地品种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17.99%,黔花生四号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增产35.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