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山东石灰岩山地荒山植被恢复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分析了山东省石灰岩山地的地形、气候、土壤和植被的特点。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封山育林、选用乡土树种、优化树种配置、应用种衣剂播种(拌种)造林、覆膜或覆盖灌草栽植、应用容器育苗造林等恢复石灰岩山地荒山植被的新经验、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以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为研究对象,测定并分析不同植被恢复的土壤理化性质与土壤酶活性的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均使土壤酶活性明显提高,但不同植被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不同;土壤酶活性与土壤环境因子的相关性不完全一致,与土壤养分因子呈正相关关系,与土壤pH值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人工林地退化及更新是近年来半干旱黄土区植被恢复研究的重点,确定影响植被生长的环境要素是解决人工林地退化的关键。选取柠条作为典型树种,分别从气候因素、地形因子、土壤水分及养分、栽植密度和整地方式5个方面总结各环境因子与柠条生长的相互关系,以期为指导该区植被建设、实现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4.
壤中滴灌条件下植被混凝土水分运移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复合人造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滴头流量、坡度因子对植被混凝土水分运移过程的影响效应,揭示壤中滴灌条件下植被混凝土湿润锋运移动态变化及含水率时空分布特征,探讨植被混凝土与天然土壤在水分运移方面的异同,为高陡边坡生态恢复下壤中滴灌系统的灌溉布局与灌溉制度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滴头流量、坡度对垂直向上方向的水分运移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5.
关于黄土高原植被恢复的生态学依据探讨   总被引:31,自引:3,他引:31  
黄土高原建造植被,应当遵循植被区划、立地条件类型、乔木树种与灌木树种相结合、造林与种划相结合、采用传统造林树种与发掘当地野生树种相结合等基本的生态学原则。这一地区长期造林效果不佳。重要原因之一在于违了植被恢复必须遵循的以上生态原则。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植被覆盖率,探索适宜的植被恢复模式,以光滩裸地为对照,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地势平坦地段设置S形、条带形、品字形和月牙形4种微地形改造模式,测定分析其工程量、地表粗糙度、植被生长及改良土壤效应指标,并采用主成分及模糊数学隶属函数法分析评价其植被恢复效应。结果表明:微地形显著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与植被生长状况(P0.05),与裸地相比显著降低了土壤容重、含盐量、pH值等,增加了土壤养分,孔隙度,持水量等。4种微地形改造模式中月牙形模式与光滩裸地相比显著降低了44.19%的土壤盐分,并且月牙形改造模式最利于促进植被恢复效果;条带形模式可显著增加土壤养分,其坑底土壤有机质含量为裸地的2.87倍;品字形模式可显著提高土壤孔隙度,显著降低了15.24%的土壤容重;S形模式在植被恢复及土壤改良效应上表现较差。不同微地形改造模式对植物生长和改良土壤效应综合评价结果从大到小依次为:月牙形、条带形、品字形、S形、裸地,建议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进行微地形改造时,首先考虑月牙形,其次是条带性、品字形,S形可不采用。研究结果可为黄河三角洲滨海滩涂植被恢复与生态修复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以新民市黄金楼子小流域为例,从地形地貌、土壤类型及涵盖植被3个子系统选择60项评价指标,然后对流域内7种典型植被模式的综合恢复效应利用SVS土壤—植被系统尺度进行研究评价。结果显示:荒草灌丛模式的植被综合效应最差,而阔叶次生林最优;土壤生物学、土壤化学、土壤物理、植被与影响土壤健康的蔗糖酶活性、有机质、毛管孔隙度、Shannon-Werner指数的关联排序最为密切;对恢复效应贡献最大的地形因子为坡位,其次为海拔,坡向的贡献程度最低。  相似文献   

8.
自然植被分布预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预测自然植被的空间分布格局,对于生物保护、气候变化、生境管理、生态恢复决策等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在对现有研究深入分析的基础上,认为植被格局不仅取决于气候,而且其他环境条件如地形、土壤等对植被格局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随着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在生态学中的广泛应用,多因素综合分析植被分布格局是未来植被-环境关系研究的重要趋势;在预测精度方面,非参数模型的预测结果一般比参数模型较好,如神经网络系统、GAM模型等;而遥感及GIS的应用,则为在较大尺度综合研究气候、土壤、地形等因素与植被分布格局的关系提供了较为丰富的数据源和先进的分析手段,并促进一些较复杂模型的建立和应用,为理解大尺度生态系统提供基础;我国植被-环境关系研究已取得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但在数据的时效性、研究方法、研究尺度与因子选择方面仍有较大的深入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9.
景洪市位于我国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西双版纳,随着采矿业的不断发展,造成了植被的严重破坏、土壤状况极度恶化,影响了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热带地区的自然环境较为复杂,在生态修复方面,必须采用超常规的技术措施,在树种的选择上,也应该特殊考虑。本研究,根据实际的环境情况,以乡土树种为主,选择了高阿丁枫、绒毛番龙眼、百日青和山桂花4个树种进行植被恢复试验。树种的配置进行科学的规划,并实施了有效的管理以保证苗木的成活率。研究发现,在不同的立地条件下4种植物的平均成活率为67.5%。可以看出,这4个树种在热区废弃矿区植被恢复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作为热带地区植被恢复树种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对河北丰宁小坝子地区沙地植被恢复过程中植物与土壤环境性质进行了研究,选取15个指标,分别代表植被群落、地形因子和土壤性质。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选取的指标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典范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沙漠化地区在植被恢复初期的植物多样性较低,土壤环境因子与物种多样性存在相关性,植被、地形和土壤因子相互影响:植被特征影响土壤理化性质的动态变化,反过来地形和土壤性质影响植被的分布和数量以及群落的结构。多元统计结果显示,地形、土壤养分与水分表现出较大的因子贡献率。不同因子指标集团的典范相关分析表明,坡位影响植被盖度,物种丰富度与土壤理化性质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1.
我国石灰岩地区森林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石灰岩广泛分布于我国,其特殊的生态特征,促进了石灰岩地区植物区系朝着特有化发展。在总结我国石灰岩地区造林立地分类、适生树种、植苗造林技术和区域营造林综合开发方面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当前及今后一定时期,应着重加强石灰岩地区先锋造林树种的品种选育、工程造林技术最优化和标准化、区域综合开发营造林模式研究,为加快推进石灰岩地区森林植被恢复进程提供更加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2.
台湾西南部刺竹林更新与泥砂控制工法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刺竹目前占台湾西南部泥岩地区之绿蔽率达 80%以上,虽为早期最主要之适生造林树种,但其具有排他性,造成林下地表植物不易入侵。此外,刺竹之耗水量大(蒸散量大),且根域保水力差,茎干丛生于坡顶之风摇作用与浅层性须根系型特性,使竹林地区易造成坡面基脚侵蚀或坡面崩滑之情形。若为水土资源保育之长远考量,泥岩地区刺竹林之林相更新或竹林地复层植被之建立,有其必要性与迫切性。有关泥岩地区之相关试验研究虽多,但目前对于持续扩大之自然裸坡则尚无良好对策与方法。本研究拟以泥岩整体环境重建构想,提出泥岩地区刺竹林地林相更新与复层植被建立之构想,并配合简易之淤砂控制工法,包括坡脚连续式植生土堤淤泥措施、坡脚连续式复层植栽土堤淤泥设施、淤泥植物栅工程、裸坡坡趾植生石笼与控式农塘配合湿地植被营造等配置工法。进行相关试验与评估,期望对泥岩坡面裸化、冲淤过程以及植被坡面保育功能等适宜性整治有所了解与助益,进而对持续扩张之泥岩裸露地加以控制,并建立一套具体可行之方式。初步结果显示东南向的裸坡冲蚀量最大,受当地之日照与气候变化影响颇巨,而冲蚀下的淤泥,造成第一道土堤内之植栽存活率减少。因此,就地取材的连续性拦阻、泥砂冲蚀控制及生态环境之营造,已颇具  相似文献   

13.
岸堤水库汇水区林业生态修复工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当前水源地水土流失和水资源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针对临沂市岸堤水库汇水区存在的生态问题,在对现有森林植被状况、林业生态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流域生态修复、森林健康经营、生态型林果生产经营等先进营造林技术,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工程造林、重点示范区建设等一系列措施,进行了科学合理的林业生态修复设计,并探讨了水库汇水区林业生态修复的途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4.
非干旱造林困难地区植被恢复的科学检讨及建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西北黄土高原、华南花岗岩丘陵、南方岩溶山地和西南干热河谷既是我国水土流失严重地区 ,也是非干旱气候区的造林困难地区。以上 4区的大部分地区可以依靠生态修复恢复植被 ,但C层大面积裸露的华南花岗岩丘陵、严重石漠化的岩溶山地和侵蚀强烈的干热河谷泥岩坡地 ,通过生态修复恢复植被难度较大 ,应辅以工程整地、引进外来树种和种植植物篱、藤本植物等人工措施 ,促进植被自然恢复  相似文献   

15.
邵水仙  李红丽    董智    王合云  张晓晓 《水土保持研究》2015,22(5):146-151,157
合适的造林树种能够提高生态系统恢复功能。为研究何种造林树种对退化砂石山地地区植被恢复较好,以山东省退化山地生态造林区为研究区,调查分析了生态造林对草本层植物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5种造林树种林分下共有草本植物64种,刺槐林下草本植物最少,且优势种明显;(2)5种人工林下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生物量的变化趋势均为:坡下部 > 坡中部 > 坡上部,经济林高于用材林,混交林高于纯林,针叶林高于阔叶林;(3)5种人工林下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以及均匀度指数均随海拔的升高而减小;(4)群落多样性与草本植物地上生物量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且随着多样性的增加,生物量的增幅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山区小流域生态修复研究   总被引:13,自引:5,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研究分析密云县潮关西沟封育区天然次生林的生态修复效果。研究表明:经过近20年的封育,林分的郁闭度提高了近0.2,林场的林木覆盖率从7.2%提高到93.8%,生物多样性、林木生物量、植被群落,都有所增加。平均林分郁闭度超过0.4,比封育前提高0.1~0.2,植被覆盖度超过90%,林木在截留降水、提高林地蓄水、减少地表径流、防治水土流失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黄河中游地区生态恢复对水资源的影响,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GIMMS NDVI、ET、土壤水分、地表径流等相关水文数据,基于趋势分析和双累积曲线等方法,探讨生态恢复前后黄河中游地区蒸散发、土壤水分、地表径流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 1982-2018年,黄河中游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了29.72%;在黄河中游地区植被覆盖度增加1%,蒸散发量增加了3~4 mm;在生态恢复区土壤水分呈下降趋势,下降速率为0.001 3%/a;各站点的平均径流量在1961-2018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以生态恢复为代表的人类活动对径流量下降起到重要作用。[结论] 由于生态恢复和暖干化的气候背景,黄河中游水资源严重短缺。建议后续黄河中游生态恢复综合考虑水资源,减少人为干扰,以自然植被恢复为主。  相似文献   

18.
矿区复垦土壤与植被交互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张兆彤  王金满  张佳瑞 《土壤》2018,50(2):239-247
土壤与植被作为煤矿区土地复垦主要成员,在生态恢复与重建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同时,土壤与植被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交互影响关系,认识土壤与植被恢复间的交互影响关系及其作用规律与机理对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系统梳理了复垦土壤与植被演替规律、交互影响研究方法以及交互影响机理。发现研究方法多为缺乏创新性的线性方法,且未能做到对植被与土壤交互影响的连续、动态研究和全面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深入研究方向:创新植被与土壤交互影响的方法,加强植被与土壤交互影响的动态分析,强化交互影响机理的综合研究,以期为土地复垦与生态恢复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9.
在简要介绍辽宁省沙化土地现状及危害基础上,以阜新为例,从农业、水利、畜牧业、林业4个领域系统总结制约沙地植被恢复与建设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同时,为了科学恢复重建沙地植被,提高已退化的生态系统的生产力,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针对近10年来气候变化、人为不合理经济活动造成新沙源等问题,从有效预防、科学恢复、提高建设水平、提升经营水平、加强研究示范5方面提出相应对策:1)有效预防,要转变生产方式,严于执法,积极推进立法和新机制的执行力;2)科学恢复,优先采取恢复天然植被,建设人工植被时提倡适度造林;3)提高建设水平,要努力提高生态建设和生态经济水平,探索生态移民等植被建设的新模式;4)提升经营水平,正确评价现有人工植被,找出科学经营的方法;5)研究示范,研究主要生态修复技术,建立主要植被恢复的软、硬件示范.提出的对策可为有关部门和人员合理恢复、高效建设、科学经营沙区人工与天然植被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基于西北地区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为了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西北地区,1999年我国实施了浩大的退耕还林工程。文章分析了黄土高原自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迁和农耕文明前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造成气候和植被带的南移以及农业和畜牧业发展带来的破坏,指出退耕还林工程实施以来对植被恢复、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区域气候改善都起到了显著的成效,但仍存在水资源需求增加,承载力不足、耕地面积减少,短期内粮食产量下降、政策可持续性等问题,提出因地制宜,选择合适树种,利用节水措施以缓解水资源问题,基于生态、经济、社会价值最大化进一步优化土地配置,从工程后续的管理和维护上入手,提供合理的经济补偿,巩固已有的成果等建议,为以后更好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