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以含有单个错配的DNA异质双链为底物鉴定芹菜CEL I粗提物的错配切割酶学活性,并对影响其切割错配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建立以CEL I粗提物为基础的点突变酶学检测技术.结果表明:自制的CEL I粗提物能有效识别和切割DNA异质双链中碱基错配.当异质双链DNA量恒定时,在一定的范围内CEL I粗提物用量对错配切割效果...  相似文献   

2.
TILLING(Targeting-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技术作为反向遗传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工具,目前在众多的模式生物分子生物中得到广泛应用,其中CELⅠ酶是TILLING技术的核心。本实验通过硫酸铵沉淀、亲合层析、阴阳离子交换柱层析等常规的蛋白质纯化过程,从芹菜中粗纯化了具有较高活性的稳定的CELⅠ酶。并以杂合双链DNA为底物,对不同纯化程度的CELⅠ酶以及在不同温度、处理时间、有无Taq DNA多聚合酶的条件下进行了CELⅠ酶的错配切割活性分析。结果发现,所获得的CELⅠ酶得到了一定的纯化;CELⅠ酶的反应最适温度范围为40℃~50℃;长时间酶切特异性好;在含有Taq酶的酶切体系中,CELⅠ酶错配切割效果更佳,这与已报道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与其他单位提供的CELⅠ酶活性相比,本实验分离纯化的CELⅠ酶活性值略高。通过对CELⅠ酶的提取及活性分析,为TILLING技术大规模和低成本的应用于家蚕功能基因组研究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3.
EcoTILLING(ecotype targeting induced local lesions in genomes)是一种高通量检测和分析自然群体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变异的研究方法。由于该技术需要高级、精密的仪器设备和昂贵的荧光标记引物来检测CEL(celery)Ⅰ的酶切产物,极大地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本研究对传统EcoTILLING技术做了适当改进,简化了CELⅠ酶的抽提步骤,采用自然冷却方法制备异源双链产物,普通银染检测CELⅠ酶切产物,酶活检测结果显示CELⅠ粗提液对错配产物切割效果良好。利用EcoTILLING简化技术对18份水稻(Oryza sativa L.)品系Wx基因第1内含子5’端的G/T基因型进行了成功鉴定。此外,对18份水稻材料中一417bp长的Wx基因片段实现了CELⅠ酶切条带分型,经测序验证,酶切带型差异能够准确反映材料间SNP的变异。本研究结果表明,应用EcoTILLING简化技术可有效进行水稻基因型鉴定及SNP检测,是开展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
猪骨形成蛋白15基因编码区序列的克隆及测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比较基因组学方法,选择大白猪和梅山猪作为试验材料,根据人、小鼠和猪的BM P 15基因设计并合成4对引物,进行基因组DNA的PCR扩增、克隆、测序,用BLA ST软件进行DNA序列排列,获得包含猪BM P 15基因外显子1(exon1)和外显子2(exon2)的全部编码区序列。用Pa irw ise BLA ST软件,将大白猪、梅山猪BM P 1 5基因编码区序列进行比较,在外显子2区域发现了一个SNP位点,位于编码区第390个核苷酸处,大白猪为T,梅山猪为A,且该位点导致了限制性内切酶Sp eⅠ酶切位点发生了改变。建立了猪BM P 15基因基于内切酶Sp eⅠ的PCR-RFLP多态性检测技术,发现猪BM P 15基因有3种基因型(BM P 15AA、BM P 15AB、BM P 15BB)。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采用PCR-RFLP技术分析了镰刀菌菌种间的多态性。运用SDS碱裂解法抽提了采自于山西省不同地区的11株镰刀菌(Fusarium)基因组DNA,并用一对特异性引物对其rDNA ITS区段进行扩增,选用4种限制性内切酶(TaqⅠ AluⅠ HaeⅢ EcoRⅠ)酶切PCR扩增产物,共得到16条多态性片段,其中特异性条带8条,分子量大约在70-900bp之间。利用NTSYS-PC(2.1)软件包分析各菌株间的DNA限制性片段多态性,总共可以分为5大组,与传统分类一致,说明该方法可以用于镰刀菌菌株间的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6.
鸡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和稳定性,,与机体抗病性和免疫应答密切相关,是家禽抗病育种研究中的优选标记基因.本研究采用PCR-RFLP法,分析170只良凤青脚麻鸡(Gallus gallus)MHC B-Lβ(MHC classⅡ)基因第2外显子Hin1 Ⅰ位点的多态性及其对鸡部分免疫性状(淋巴细胞活性,新城疫(ND)抗体浓度,γ干扰素(IFN-γ)、白介素4(IL-4)和白介素12(IL-12)含量)的影响,探讨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多态性及其对鸡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经Hin1 Ⅰ酶切后检测到A、B两种等位基因和AA、AB、BB 3种基因型,其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553和0.447,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235、0.636和0.129;AA、AB基因型个体淋巴细胞活性、新城疫抗体浓度、IFN-γ和IL-4含量高于BB基因型;IL-12含量在3种基因型间无明显差异.推测MHC B-LβⅡ基因第2外显子Hin1 Ⅰ位点多态性对鸡免疫功能有一定影响,可作为鸡抗病力性状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7.
猪激素脂肪酶基因(hsl)外显子Ⅷ的SSCP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激素敏感脂肪酶(HSL)是动物体脂肪分解的关键酶,第8外显子编码着影响激素敏感脂肪酶活性的调节功能区,本研究合成引物PCR扩增第8外显子部分片段,PCR产物经SSCP分析,结果有多态性。该DNA片段经过克隆测序分析,发现位于基因第2301处发生碱基序列的改良(G→T),使编码的氨基酸由谷氨酸变为天冬氨酸(Glu→Asp)。本研究还分析了多个品种在该座位的等位基因频率。  相似文献   

8.
花生抗青枯病种质微卫星DNA的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取抗青枯病花生材料基因组DNA,分别经Hae Ⅲ、Rsa Ⅰ酶切后,与生物素标记的6条微卫星探针杂交,富集微卫星DNA。测序分析后,得到非冗余序列180条,其中微卫星序列133条、小卫星序列47条,成功设计出141对引物。其中40对引物用于检测29份花生材料,发现5对为多态性引物,能很好地揭示野生种与栽培种四大类型的...  相似文献   

9.
Lc基因是从玉米中分离得到的与花青素合成相关的调节基因,它在多种植物中的异源表达可以增加花青素的含量。本研究对pBI121载体Gus基因后的终止子进行2次PCR扩增,在原Sac I酶切位点后添加了新的Sac I酶切位点,利用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结果表明改造后的载体上的Gus基因能正常表达,终止子功能正常,载体改造成功。用改造的pBI121N构建了含有Lc基因的植物表达载体pBI121N-Lc,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菊花叶盘,获得了19株生根抗性苗。通过提取抗性苗基因组总DNA,PCR扩增Lc基因和CaMv35S启动子获得了11个阳性株系,PCR结果表明Lc基因已经转入菊花中。同时,在己获得的转基因植株中发现7个株系的根系有变红的现象。  相似文献   

10.
以pcDNA3.1/IGF-1为模板,采用PCR方法对IGF-1基因进行扩增,EcoR Ⅰ和Sal Ⅰ酶切回收含IGF-1基因的DNA片段,与pFastHTA连接,获得重组载体pFast/IGF-1;将其转化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DH10Bac感受态细胞,经卡那霉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及蓝白斑筛选得到重组杆状病毒载体pBacmid-Fa-IGF-1,PCR鉴定得到单-/GF-1条带。将该病毒载体转染sf9细胞,进行病毒重组,Western-blot检测/GF-1表达,并用MTT法检测促内皮细胞生长活性。结果成功获得了重组病毒,Western-blot检测出现1条约13.0kD的带,MTT法检测IGF-1促细胞生长率为24.4%。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利用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I (cytochrome c oxidase ⅠCOⅠ)这一特定基因的特定区段来做DNA条形编码的基础,选择其中二段序列(Bar1 Bar2)设计2个引物对6个中国地方鸡种的线粒体DNA进行扩增,以对其进行种品鉴定。本研究选择的2段序列中,以Bar1序列648bp(712位点到1359位点)多态性最高,突变位点最多,为24个,品种间平均多态性为3.860%,6个鸡种在此序列中有各自不同的特异位点,NJ聚类分析6个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该COⅠ基因的Bar1序列用于这些品种鉴定是可行的;而Bar2序列进行序列多态性分析,由于其多态性低,大多品种没有其特异位点,NJ聚类分析6个品种基本被聚为不同的类别,与形态学分类基本一致,不利于品种鉴定。从本研究结果看,利用COⅠ基因的DNA条形编码(DNA Barcodes)进行不同鸡品种鉴定具有方便、快捷、经济、准确等优点,结合传统形态学鉴定手段将会揭示更深层次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进化关系, 经过进一步改进是用于品种鉴定的优良工具。  相似文献   

12.
6条长约80bp的寡聚核苷酸链,通过其互补末端延伸补平成3条双链DNA;3条双链DNA按3:1:3混合,PCR扩增得到大量拟蛛丝蛋白基因单体;将单体多聚化,加上设计好的信号肽和终止密码子,再将多聚体基因构建到乳腺高效表达载体pBC1上,使之成为乳腺高效表达的拟蛛丝蛋白基因载体。着重讨论了基因构建过程中DNA克隆技巧和策略。  相似文献   

13.
根据合子阻滞因子1(zygotearrest 1,ZAR1)基因GenBank的DNA序列(DQ231443,gi:83727928)设计2对引物,用直接测序和PCR-SSCP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检测,分析该基因在5个品种猪(小梅山、清平、杜洛克、长白和大白)中变异特征及其与产仔数的相关性。测序后在内含子2、3和外显子3中存在6个SNP及在内含子3中存在1处5bp的插入/缺失变异。在5个品种猪群中,对外显子3中的第54碱基处C→T突变(Exon3-BstUⅠ)和内含子3中的5个碱基插入/缺失的变异(Intron3-TspRⅠ)进行了PCR-RFLP检测,并与产仔数进行了关联分析,结果表明,Exon3-BstUⅠ多态对杜洛克母猪第1胎和2胎总产仔数产生显著(P<0.05)影响,对经产母猪总产仔数产生极显著(P<0.01)影响,对经产母猪的产活仔数影响极显著(P<0.01),携带CC基因型母猪的产仔数均高于TT基因型的;Intron3-TspRⅠ多态对杜洛克母猪第1胎和经产胎次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有显著(P<0.05)影响,NN基因型高于MN和MM基因型的产仔数。  相似文献   

14.
抗线虫基因表达载体构建与转化甘蔗研究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研究利用德国引进的抗线虫基因Hs1pro 1构建表达载体并转化甘蔗 (SaccharumofficinarumL .) ,以获得抗线虫转基因植株。提取克隆载体P1832用NcoⅠ酶切、Klenow补平和SacⅠ酶切 ,回收基因片段 ;提取表达载体pBIL 1用KpnⅠ酶切、T4DNApolymerase补平和SacⅠ酶切 ,回收大片段 ;目的片段用T4DNAligase连接并转化E .coli,鉴定重组质粒 ;用基因枪轰击转化甘蔗品种“ROC”16获得 16株再生苗 ,其中 4株经PCR检测呈阳性 ,通过Southern杂交 ,证明Hs1pro 1基因已整合到其中 3株甘蔗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5.
在QTL定位的基础上选取猪解偶联蛋白3(UCP3)作为控制脂肪沉积性状和肉质性状的候选基因。对猪UCP3基因的部分编码区进行了测序,在395 bp处发现了1个cSNP位点。该cSNP位点发生G→A突变,并导致相应编码氨基酸由甘氨酸→精氨酸的改变。该位点可以被限制性内切酶SmaⅠ识别。利用PCR-RFLP方法,对186头大白×梅山F2资源家系进行UCP3片段SmaⅠ位点分析,发现AA、AB和BB三种基因型,其中A等位基因频率0.56,B 0.44。经统计分析发现,在该F2群体中,UCP3 SmaⅠ位点多态性与脂肪沉积性状中胸腰椎间膘厚、臀部膘厚显著相关;与肉质性状中的肌内脂肪、系水力和失水率显著相关。UCP3 SmaⅠ位点主要表现为加性效应,基因型AA降低膘厚,提高系水力和降低失水率,但同时也降低肌内脂肪含量。  相似文献   

16.
17.
谷酰胺合成酶是高等植物体内NH4^+同化过程中的关键酶。本文计介绍了目前已克隆的微生物和植物的GS基因及有关GS基因植物表达载体构建和转基因植物获得的研究进展,探讨了导入异源GS基因以获得在氮盆瘠的土壤中能正常生长的转基因植物的可能性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LPL基因的遗传变异与肉品质性状的关联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脂蛋白脂肪酶(lipoprotein lipase,LPL)是脂肪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LPL基因被确定为影响相关肉质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本研究利用PCR-RFLP技术对安格斯牛、海福特牛、中国西门塔尔牛、夏洛来牛、鲁西牛和西门塔尔×蒙古牛杂交牛6个品种的238头个体LPL基因进行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扩增片段大小为378bp的片段存在MspⅠ酶切多态性,263bp处发生A/G突变。 实验中所有牛品种在该基因座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除安格斯牛外,其它群体均处于中度多态(0.250.05)  相似文献   

19.
根据极大螺旋藻(Spirulina maxima)藻蓝蛋白α亚基的生物合成途径,利用PCR技术从极大螺旋藻基因组DNA中克隆了与其生物合成相关的5个基因藻蓝蛋白α亚基蛋白基因(cpcA)、血红素氧化酶基因(hox1)、藻蓝素:铁硫蛋白氧化还原酶(pcyA)、藻蓝素裂合酶基因E(cpcE)和藻蓝素裂合酶基因F(cpcF),并将这些基因用相应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后,依次构建到表达载体pETDuet-1的两个外源基因表达盒内,转化Escherichia coli BL21(DE3),经氨苄青霉素抗性筛选,得到工程菌ZJGSU02.经测序确认,连接到pETDuet-1上的5个基因拼接正确.IPTG诱导后,工程菌培养液中的细胞呈现明显的蓝色,对照菌颜色没有发生变化.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21 kD处有一明显的条带.重组蛋白经锌离子溶液浸泡后,在紫外光激发下呈现桔色荧光.Western blot分析表明,重组蛋白能特异性地与6×His-tag单克隆抗体结合.通过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检测,发现重组蛋白最大吸收波长为623 nm,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为645.8 nm,与天然极大螺旋藻中藻蓝蛋白α亚基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荧光发射波长一致,以上结果表明极大螺旋藻藻蓝蛋白α亚基已在大肠杆菌中成功实现异源表达.该研究结果不仅为色基结合蛋白这类复杂蛋白在异源宿主系统中的表达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而且也为探索在一个表达载体上构建和表达5个或5个以上的外源目的蛋白基因及其基因互作等方面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0.
鸡DGAT2基因第7外显子多态性与生产性能的关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脂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iacylglycerol acyltransferase,DGAT)是催化真核生物甘油三酯合成最后一步反应的关键酶和限速酶,包括DGAT1和DGAT2两种.DGAT2对调节脂肪代谢、脂类在组织中的沉积及生长发育发挥重要作用.为研究鸡(Gallus gallus)DGA T2基因遗传多态性及其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本研究以固始鸡×安卡鸡杂交F2资源群体(n=860)为研究材料,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技术检测DGAT2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多态性与生长性状、肉质性状、屠体性状、血液生化指标和肌纤维性状之间的关联性.结果显示,DGAT2基因第7外显子g.13955位置存在一个同义突变位点(C→T),PCR扩增产物被限制性酶Taq Ⅰ酶切消化后显示出CC、CT和TT三种不同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49、0.48和0.03,等位基因A和B的频率分别为0.73和0.27.相关性分析显示,固始鸡×安卡鸡F2代个体初生重,2、4周龄体重、4、8周龄体尺指标及肌内脂肪含量在不同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CC基因型多数性状值显著高于TT基因型,对其他指标在统计学上无显著影响(P>0.05).由以上结果可以推测,鸡DGAT2基因g.13955C>T与生长发育有关,且C等位基因为优势基因,有望成为家禽品种选育的潜在DNA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