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降雨因子对优先流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降雨对优先流的影响,在长江三峡花岗岩地区,选择了一受人为活动影响较小的天然次生马尾松林地作为试验场地。采用自记流量计记录了优先流过程,同时对降雨过程进行测定。降雨过程中分别测定了降雨总量、降雨历时、前期降雨、>20 mm/h降雨量及最大降雨强度5个因子,优先流过程中测定了优先流流量、历时、对降雨响应的滞后时间、峰值流量4个因子。分析结果表明,降雨对优先流的制约关系十分明显。影响优先流流量的主要是降雨总量,影响优先流历时的主要是降雨历时和降雨总量,影响优先流峰值流量的主要是降雨总量。采用强迫引入法,建立了优先流因子与降雨因子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人工模拟降雨自动控制系统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先进的闭环自动控制理论和技术研制了一种人工模拟降雨自动控制设备,以降雨过程的最终实际降雨参数控制和驱动降雨过程的各个降雨部件,克服了从水池到喷头之间诸多环节对降雨的随机影响。试验测试结果表明,该设备的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内外其他人工模拟降雨系统,是进行土壤侵蚀科学研究的重要实验设备。  相似文献   

3.
子午岭林区不同地形部位开垦裸露地降雨侵蚀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5  
在分析了子午岭林区开垦裸露地降雨侵蚀资料的基础上,首次研究了不同地形部位开垦裸露地上的侵蚀性降雨底值,侵蚀性降雨雨型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和降雨侵蚀力定量指标及其与土壤侵蚀量的关系,其结构表明,引起土壤侵蚀性降雨底值次降雨量为10m,I10为0.4mm/min或I30为0.25mm/min。在侵蚀性降雨雨型中,以突发型侵蚀性降雨雨型引起的侵蚀量最大,其次为峰值型,而以均匀型侵蚀性降雨雨型引起的侵蚀量最  相似文献   

4.
国内外降雨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降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用EI30指标度量。计算EI30时,需要降雨过程资料,而且计算繁琐和费时,为此,很多学者采用常规降雨资料计算降雨侵蚀力的简易算法。它们往往利用区域资料经验拟合求得,如要推广使用,需要进行验证。利用我国10个气象站降雨过程和常规降雨资料,通过对国内外9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多年平均年降雨侵蚀力简易计算方法的比较,建议采用年雨量的指数函数形式作为估算我国多年平均年降雨侵分蚀力的简易计算方法。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区域稳定性,应分不同区域进行拟合。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三峡地区花岗岩林地优先流影响因子,在长江三峡地区曲溪小流域内选定的实验坡面下部,垂直开挖了一个长度为2.9m、深度为2.60m的土壤剖面。在降雨过程中观察优先流过程,分析降雨对优先流的影响。同时对该地区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渗透特性进行了测定,分析其对优先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影响长江三峡花岗岩区优先流产流的降雨量在26mm(24h降雨量)以上。长江三峡库区的降雨可分为递减降雨型、均匀降雨型、突发降雨型及峰值降雨型4种类型,不同降雨类型对应的优先流过程都表现出相应的降雨过程特征。不同降雨类型的优先流出现时间也各有差异,峰值降雨型降雨产生的优先流出现时间最早,其次是突发降雨型、递减降雨型、均匀降雨型。当一场降雨中的最大降雨强度〉0.075mm/min时,就有可能产生优先流。非毛管孔隙比例较大的土壤中容易形成优先流。研究区林下土壤中粗颗粒含量呈现出由上层至下层逐渐增多的趋势。对于较深层次土壤来说,它们含有的较粗颗粒有利于优先流的形成。优先流的存在使距地表83~110cm土层中土壤稳渗速率较其他土层得以大幅度提高,土层内快速运动的水流又加速了优先流的形成与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桂西北喀斯特区石灰土与红壤坡地幼龄橘园的降雨侵蚀特征,通过室内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研究3种降雨强度(30,60,90 mm/h)下,石灰土与红壤坡地幼龄橘园的产流产沙特征。结果表明:(1)降雨强度为30,60 mm/h时,红壤橘园的产流总量分别为石灰土橘园的2.46,1.83倍,且红壤橘园主要以地表产流为主,石灰土橘园主要以壤中流产流为主;当降雨强度为90 mm/h时,二者产流总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均以地表产流为主。(2)石灰土橘园与红壤橘园地表径流强度随降雨强度增大而增大;但随着降雨强度增大,石灰土橘园的壤中流径流强度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红壤橘园壤中流径流强度却在减小。(3)降雨强度为60 mm/h时,红壤橘园产沙总量为石灰土橘园的3.74倍,当降雨强度为90 mm/h时,石灰土橘园产沙总量为红壤橘园的2.86倍;在降雨过程中,石灰土橘园产沙量随着降雨历时增大上下波动较为剧烈,红壤橘园产沙量随降雨历时增大波动幅度较小。(4)当降雨强度≥60 mm/h时,石灰土橘园与红壤橘园累积产沙量与累积产流量存在显著线性关系,且降雨强度越大线性关系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喀斯特地...  相似文献   

7.
从土壤侵蚀角度讨论华南降水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华南降雨强度大且雨季长,导致严重土壤侵蚀发生的潜在可能性极大。全省各垢最大降雨强度超过了花岗岩地区土壤的入渗率,显然,降雨不是华南土壤侵蚀的限制因素。就全省范围来说,降雨的地方性差异与侵蚀区分布之间,不存在明显的关系。但对于一定地区,降雨的时间和量值对土壤侵蚀也起着控制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北京侵蚀性降雨标准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降雨侵蚀力反映了雨滴击溅和降雨产生的径流对土壤的侵蚀能力,侵蚀性降雨标准可以将引起侵蚀和不引起侵蚀的降雨区分开来,该标准的确定可以大量减少计算降雨侵蚀力的工作量。利用北京密云石匣水土保持实验站坡耕地小区和休闲地小区10年的降雨径流泥沙观测资料,分析了不同大小样本序列下的侵蚀性降雨的降雨量标准。结果表明,样本数达到7年时,所拟定的降雨量标准才能稳定。确定了北京的侵蚀性降雨的雨量标准和最大30min雨强标准,分别为18.9mm和17.8mm/h,该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山区土壤侵蚀预报参数的计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喻石  王瑄  张锐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158-160
降雨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素,而降雨侵蚀力是引起土壤侵蚀的主要动力因子,对于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规律的定量研究是进行土壤侵蚀预报的基础。以丹东地区41个雨量站1990~2000年逐月降雨资料,依据有关降雨侵蚀力的计算方法,估算丹东不同地区的降雨侵蚀力,并在AreiMo软件支持下对所得结果进行时空分布规律的分析。结果表明:(1)在空间分布上,丹东地区多年年均降雨侵蚀力总体趋势是由南向北递增。(2)降雨侵蚀力的月分布情况与降雨量的月分布情况大致相一致,且月R值的年内变化显著。(3)年R值的年际变化在空间分布上大致呈南北高,中间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格局下土地利用的水土流失效应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研究不同类型降雨事件下土地利用/覆被对水土流失过程的影响,对于科学指导植被建设和控制水土流失具有重要意义。基于14a径流小区观测数据,依据降雨量.降雨历时和最大30min雨强3个指标。利用快速聚类的方法将定西市安家沟内产流性降雨事件划分为3种格局。总体而言,降雨格局2为雨量集中、雨强很高而历时较短的降雨事件的集合;降雨格局3为雨量分散、雨强小而历时很长的一类降雨事件的集合;而降雨格局1则为雨强、历时等特征值都介于格局3和格局2之间的降雨事件的集合体。在此基础上,着重研究了5种土地利用类型在不同降雨格局下的径流侵蚀规律。(1)从静态观点来看,5种土地利用类型抵抗径流侵蚀的能力依次为沙棘〉荒草〉油松〉苜蓿〉小麦。苜蓿地的土壤侵蚀严重。可能跟人为干扰破坏和苜蓿自身生长习性有关。(2)3种降雨格局中,以降雨格局2下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径流侵蚀最为严重,降雨格局1次之,降雨格局3最弱。即雨量集中、雨强很高而历时较短的降雨类型是影响该地区水土流失的主导因素。(3)多年生植被(如沙棘,油松等)的径流侵蚀有随生长年数增长而减弱的趋势,以生长初期最为严重,随后逐渐减弱并稳定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上。因而认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径流侵蚀不仅取决于该植被类型,更重要的是决定于该植被所处的生长发育阶段。  相似文献   

11.
黄土丘陵区不同降雨强度对农地土壤侵蚀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采用人工模拟降雨的方法,对仪器自身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分设5种不同的降雨强度分别研究半干旱区林地、草地、人工草地和耕地的产流产沙特征。模拟天然降雨最大雨强5.05mm/min,雨量118.2~300.3mm/h;雨滴落地速度、雨滴动能等降雨特征值与天然降雨特征值是一致的;不同立地条件下径流量、侵蚀模数随雨强的增加而增加,并与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12.
雨强及施肥降雨间隔对油菜田氮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利用室内模拟降雨和原状土盆栽的方法。研究了3个不同降雨强度条件下降雨施肥间隔对杭嘉湖平原区油菜田氮紊径流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降雨强度下,降雨施肥间隔与总氮输出浓度呈负相关关系。而同一降雨施肥间隔下。雨强与径流氮浓度呈正相关关系.但即使在低雨强下.短降雨施肥间隔仍可导致大量氮紊流失;径流氮素输出动态过程可以分为前期浓度出峰期和后期浓度下降稳定期,径流氮浓度的输出风险主要集中在前期出峰期,低雨强的稳定期出现时间较早;硝氮是氮索流失的主要形态,各处理条件下硝氮比重均在30%以上,降雨施肥间隔时间在3天以上比重更高;高雨强和短降雨施肥间隔明显促进总氮及硝氮的流失,降雨施肥间隔应尽量在5~7天以上。  相似文献   

13.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81-2018年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981—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降雨侵蚀力空间变化特征,为该区土壤水力侵蚀理论研究和开展水土保持相关实践工作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以1981—2018年新疆38个气象站的逐日降雨资料为基础,采用半月降雨侵蚀力算法模型计算降雨侵蚀力因子R,进而反映降雨对土壤侵蚀的内在作用,并采用倾向率和Kriging插值方法分析新疆降雨侵蚀力的空间变化特征。[结果] ①新疆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和降雨量空间格局相似,呈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的格局。近40 a新疆年降雨侵蚀力总体上处于波动增加趋势,其平均增速为15.6[MJ·mm/(hm2·h·a)]/10 a,但因区域不同而有差异,其倾向率天山北部多呈正值,南部多为负值或持平,且北部高于南部。②降雨侵蚀力最大倾向率多出现在夏季(6—8月),但不同区域四季分配格局不同,北部大部分区域春、夏季较高,南部大部分区域夏、秋季较高,多年平均降雨侵蚀力年内分配呈集中在“春夏”格局,但不同区域集中程度不同,其年内集中程度均为降雨侵蚀力高于降雨量,说明能够产生土壤侵蚀的大降雨事件多出现在5—8月。[结论] 气候和海拔高度是影响降雨侵蚀力格局的关键要素,在气候变化背景下,春夏季的大降水事件对新疆天山山区土壤水力侵蚀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4.
安徽大别山区降雨侵蚀力简化算法与时空分布规律   总被引:55,自引:3,他引:55  
安徽大别山区降雨侵蚀力简化算法与时空分布规律吴素业(安徽省岳西县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站,246600)降雨侵蚀力是决定土壤侵蚀程度的重要指标,它的计算公式,依各地区的地理条件、降雨特征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有完整的自记降雨过程线资料情况下,国内外许多水保工...  相似文献   

15.
陕北子洲县典型淤地坝淤积过程和降雨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淤地坝作为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工程措施之一,其坝系优化布局、相对稳定性及坝地效益等受到广泛关注,但对其淤积过程研究甚少。该文通过对黄土高原淤地坝进行调查,典型坝淤积过程剖面的观测及取样分析,结合库容曲线和每个淤积层的淤积厚度求出分层淤积量。根据暴雨产沙过程原理及淤积过程降雨资料,反演淤地坝各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建立层淤积量与相应次侵蚀性降雨指标的相关方程。研究结果表明:坝地淤积物中层淤积量和次侵蚀性降雨的降雨侵蚀力呈幂函数关系,层淤积量和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 min降雨强度呈指数函数关系,经检验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6.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对流域降雨径流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黄土高原西川河流域1990年开展大规模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以来的降雨、径流及各种治理措施面积变化等资料为基础,提出对各次降雨径流过程按雨量分级,然后分别研究流域治理程度逐年提高对其径流的影响规律,并对各种治理措施的降雨径流影响大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以明显改变中雨、大雨级的降雨产流量,削弱降雨—径流型的流域间水分大循环,强化以降雨—入渗—蒸发型的流域内水分小循环;工程治理措施对径流的拦蓄作用大于植树种草生物治理措施;林草拦蓄降雨径流作用具有滞后性。  相似文献   

17.
间歇性与连续性降雨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影响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室内模拟降雨试验,对比了间歇性降雨与连续性降雨对黄土坡面细沟侵蚀的影响差异,量化了间歇性降雨相对于连续性降雨条件的试验误差,并评估该试验方法在坡面侵蚀模拟中的适宜性。结果表明:(1)低雨强(≤60 mm/h)时,对于间歇性降雨试验,坡面细沟产沙大幅降低,误差达-40.8%,伴随着沟宽、沟深和割裂度等形态指标的减小,误差介于-33%~-45%;产流误差较小,为0.4%。(2)高雨强(≥90 mm/h)时,产流产沙、细沟形态的各项指标误差均不大,为3%~12%,对试验结果影响相对较小。(3)在采用间歇性降雨试验方法时,建议采用高雨强试验条件(≥90 mm/h),才能准确模拟天然降雨的细沟侵蚀过程,且在高雨强时应控制间歇性降雨试验每一阶段的降雨历时,避免累积产沙量的持续快速增长而导致细沟侵蚀剧烈发展,误差进一步增大。由于土壤性质的区别,该试验结果在其他区域的适用性还有待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可为坡面细沟侵蚀的过程与机理研究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降雨径流污染及其控制述评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从降雨径流污染特点,径流过程,土壤侵蚀过程和泥沙传输过程,说明水土流失是一种严重的降雨径流污染形式,分析了讨论了水土保持措施对降雨污染的难度,提出了水土保持措施设计的3条原则。  相似文献   

19.
基于次降雨小流域侵蚀产沙过程的复杂性、非线性,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确定了影响次降雨小流域侵蚀产沙量的关键因子,包括浑水径流深、洪峰最大流量、降雨量和30min最大降雨强度。建立了向量机回归支持下的次降雨小流域侵蚀产沙预测模型。利用60次侵蚀产沙实测资料,对模型预报精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基于支持向量回归的次降雨流域侵蚀产沙预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预测精度平均为在86%。该研究为揭示次降雨小流域土壤侵蚀规律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典型淤地坝淤积机理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调查典型淤地坝挖取剖面采集土样的基础上,利用库容曲线和宴测淤积厚度求得每层淤积泥沙薰。根据大水对大沙的原则,反演淤积层所对应的次侵蚀性降雨。通过层淤积量与其相应次侵蚀性降雨的最大30min降雨强度I30降雨量P,降雨侵蚀力R,平均降雨强度I等4个指标的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无泄洪设施的淤地坝坝地每层淤积量与次侵蚀性降雨的I30,P,R关系密切,并建立了淤积量与I30.P,R的三元回归方程,计算值与实测值拟合较好,从而为淤地坝水毁问题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