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滇池流域农田,重点是滇池滨湖区和入滇河流柴河流域,选择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种植年限大棚采集土壤样品进行气相色谱(ECD)分析。结果表明,试区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检出率为95.9%,OCPS的残留量范围、平均值分别为nd-63.4 μg·kg-1、6.3 μg·kg-1,以p,p′-DDE为主要残留物,98.3%的样点达到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50 μg·kg-1)。与国内同类报道相比,滇池周边土壤中OCPS的残留较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有机氯残留量排序为:设施栽培〉水稻田〉露天菜地〉荒草地〉坡耕地;不同大棚种植年限土壤中,棚龄长于15 a的 OCPS残留量要明显高于棚龄短于15 a的,而棚龄短于15 a的,土壤中OCPS含量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
辽东与山东半岛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2008年在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15个市县采集了265个土壤样品,对其10种有机氯农药进行了分析,研究该地区土壤中硫丹、HCH和DDT残留情况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山东半岛土壤中硫丹残留量为6.30μg kg-1,为辽东半岛的9倍;HCHs残留量为4.82μg kg-1,为辽东半岛的1.3倍;辽东半岛土壤中DDTs残留量为45.70μg kg-1,为山东半岛的2.5倍。山东半岛α-HCH、p,p′-DDE、p,p′-DDT的检出率均高于80%,辽东半岛β-HCH、p,p′-DDE检出率均高于80%。不同种植方式,辽东半岛土壤OCPs残留量:果园玉米地菜地草地水稻田;山东半岛土壤OCPs残留量:果园菜地玉米地麦田棉田。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该地区硫丹残留量相对较低,HCHs和DDTs残留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2008)一级标准的土壤样品分别占样品总数的4.53%和9.05%。  相似文献   

3.
利用GC-ECD对环鄱阳湖区11个县市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测定的数据,研究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残留状况,并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蔬菜地土壤中HCHs、DDTs、氯丹和六氯苯均有检出,且DDTs、HCHs的残留量较高,总有机氯农药含量范围为2.39~47.28μg·kg-1。从整体上分析,处于工业分布区域的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高于其他区域。有机氯农药组成特征研究表明,该地区土壤中除个别采样点有机氯农药主要来自于早期残留外,大部分地区有新的污染源输入。与国内其他地区蔬菜地土壤相比,环鄱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有机氯农药含量较低。生态风险分析显示,环鄱阳湖区蔬菜地土壤中HCHs残留对于土壤生物的风险较低,而DDTs可能对鸟类和土壤生物具有一定的生态风险。  相似文献   

4.
选取位于珠江三角洲的惠州市为研究区域,对该市土壤进行了系统采样分析,测定了42个表层土壤样品中的17种有机氯农药的含量。利用多元地统计和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7种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状况及空间分布情况。结果表明,17种有机氯农药在42个土壤样品中均有不同程度的检出,其中p,p′-DDE检出率为100%,3种有机氯农药检出率在90%以上,6种有机氯农药的检出率在80%以上。其中六六六和滴滴涕残留较普遍,但并未达到污染水平。分析显示,近期可能仍有新的六六六输入土壤环境,而滴滴涕则主要来自过去施用农药的残留。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惠州市土壤HCH和DDT含量处于较低水平。主成分分析显示上述17种有机氯农药可以由5个主成分反映,分别对应于工业HCH的使用、自然因素、林丹的使用以及七氯和艾氏剂等农药的使用。采用克里格插值法对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有机氯农药在研究区分布存在很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ECD)对滇池周边不同年限大棚土壤中六六六(HCHs)和滴滴涕(DDTs)残留量进行了测定, 探讨其残留分布特征。结果表明: (1)大棚种植年限对土壤中残留量影响显著, 种植年限长于10 年的大棚土壤中HCHs 和DDTs 的残留量显著高于年限短于10 年的大棚, DDTs 是有机氯农药(OCPs)的主要组成成分;短于10 年的大棚间, 土壤中HCHs 和DDTs 残留量差异不显著。(2)不同土层中, HCHs 残留量在土壤剖面上的变化趋势不明显, 而DDTs 在表层土壤(0~20 cm)中残留量显著高于下层。(3)从HCHs 和DDTs 的同系物组成来看, HCHs 以β-HCH 残留量最高, 部分样点中p,p′-DDT/(DDD+DDE)比值大于1。可判断HCHs 残留主要是过去施用的残留物, 而DDTs 仍有新的污染输入, 有待进一步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6.
苏南某市农田土壤有毒有害元素分布状况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安琼  董元华  王辉 《土壤》2005,37(2):147-151
本研究选择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较高,且工农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平衡,具有蔬菜种植较长历史的苏南某市为试点区,重点探讨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分布规律,以及土壤利用方式、轮作方式、作物品种及种植年限对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及分布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供试区土壤中各种重金属含量离散较大,Hg、As、Pb、Cr、Cd、Cu含量范围分别为0.05~2.35、4.28~42.90、22.50~106.50、49.80~101.70、0.09~2.16和15.00~125.40mg/kg。试区土壤有毒有害元素Cd、Pb、Cu及Zn比杭州近郊土壤中的含量低,Ni含量较高;除Cu外,试区土壤有毒有害元素含量(均值)As、Cd、Pb和Zn含量均低于香港菜园土;轮作方式和不同作物的种植对土壤中部分有毒有害元素的积累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并不突出;蔬菜种植年限对土壤中有毒有害元素的积累有明显的影响作用,轻度熟化菜园土中有毒有害元素的含量明显高于中等熟化菜园土。  相似文献   

7.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蔬菜残留问题随着其广泛使用受到公众的极大关注。本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柱后衍生-荧光检测法分析了苏南某市4种不同种植方式下(传统菜地、露天蔬菜基地、大棚蔬菜基地和水稻田)68个蔬菜样品和32个土壤样品中10种N-甲基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涕灭威、涕灭威砜、涕灭威亚砜、杀线威、灭多威、残杀威、克百威、3-羟基克百威、甲萘威和灭虫威)的残留量,结果表明在蔬菜中检出的氨基甲酸酯农药残留水平多处于0.2~23μgkg^-1,土壤中为0.1~10μgkg^-1;土壤中3-羟基克百威和灭虫威全部检出,其最高检测浓度分别为10μgkg^-1和1.64μgkg^-1,其他农药仅有少数检出。尤其,克百威的代谢物3-羟基克百威在土壤和蔬菜样品中均全部检出,且部分蔬菜,如空心菜、茄子和芹菜中3-羟基克百威的浓度高达0.4~4.8mgkg^-1。这可能是由蔬菜对其生物利用的有效性不同造成的。此外,不同种植方式下土壤与某些蔬菜中(西红柿、辣椒和上海青)3-羟基克百威的含量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但统计结果表明相互间的差异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8.
长期过量施肥可导致蔬菜地土壤养分大量累积、养分利用效率下降和环境污染风险增加。以浙北平原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测试方法研究了菜地土壤氮和磷的积累及其淋失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蔬菜地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 P)和NO3-N呈明显的积累;蔬菜种植年限为〈2、2~5、6~10、11~20、20~30和>30a的表土全P平均分别为0.66、0.75、1.07、1.49、2.40和2.12g·kg-1,有效P平均分别为13.2、37.8、42.2、70.2、137.9和101.7mg·kg-1,NO3-N平均分别为9.15、13.58、50.18、46.48、73.28和74.20mg·kg-1,同时土壤N和P垂直下移渐趋明显。土壤水溶性磷含量随土壤有效磷(OlsenP)积累的变化存在一个明显的突变点,相对应的土壤OlsenP临界值约为60mg·kg-1。随着种植年限增长,蔬菜地地表径流中氮和磷浓度呈明显增加,利用年限为20~30a的蔬菜地径流中可溶性P和NO3-N浓度分别约为利用年限〈2a蔬菜地的13.12和9.48倍。研究认为,长期超量施肥已导致这一地区蔬菜地土壤养分的过度积累,在蔬菜生产中应重视和提倡平衡施肥,控制土壤氮磷的积累。  相似文献   

9.
通过野外采样及室内分析研究了三七不同种植年限土壤中主要污染物积累以及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功能多样性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Zn、Cr、Cd、As、Ni、Hg、Cu含量均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其中As、Cd污染程度最严重;随着三七种植年限增加,土壤中重金属Cu、Cr累积量增加。有机氯农药五氯硝基苯及毒死蜱在土壤中也存在一定程度的残留,其平均含量分别为42.6和79.4μg/kg。随着三七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能力逐渐增强,群落物种均一度发生变化,而土壤脲酶、脱氢酶活性呈明显的先提高后下降的趋势。冗余分析表明As、Ni对土壤微生物活性及多样性起主要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土壤通报》2015,(5):1240-1244
采用气相色谱仪检测技术,对万州区10个乡镇的中药材种植区土壤中的HCHs和DDTs两类有机氯农药(OCPs)进行分析,并对残留的有机氯农药的残留现状及其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万州区中药材土壤中,存在DDTs和HCHs两类有机氯农药。不同乡镇的有机氯农药残留水平差异显著,DDTs、HCHs的变化范围分别在55.33~95.36μg kg-1和2.57~7.77μg kg-1之间,分布区域规律性不强;DDTs、HCHs有机氯农药在土壤中的检出率也不一样,各组分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异,p,p'-DDE最高,达到100%,γ-HCH最低为76.3%,由此可以看出,万州区中药材产区土壤农残分布较广,但都在安全范围之内,符合中药材GAP标准。  相似文献   

11.
In the late 1980s, citrus plantations in the area of Villarreal (Spain) showed injuries similar to those previously reported for boron and fluorine toxicity. The area was affected by the disposal of industrial wastewater, mainly from ceramic industries. Conjunctive uses of surface water, groundwater and wastewater for irrigation had taken place. A survey was conducted at 25 orchards to assess leaves and soil for their boron, fluorine, lead, nickel and zinc contents. Wastewater and groundwater were also analyzed to corroborate the presence of these pollutan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h boron and fluorine contents were greater than those reported as excess at the most part of the orchards included in the study. Heavy metals toxicity effects were not confirmed. Boron pollution was attributed to industrial wastewater spills and fluorine contamination from atmospheric pollution.  相似文献   

12.
代勇  马文  潘晖辉  黄刚 《土壤》2003,35(5):438-439
通过试验研究, 中耕比免耕增产达显著水平, 667m2 增产量为10.0kg, 增产率为13.3%。中耕比免耕产值增收30元, 而费用却多开支60元, 增产并不增收。本文认为, 油菜比较经济的生产措施是667m2 深施颗粒油菜专用复合肥50.0~l00.0kg 一次作底肥, 结合施用旱地除草剂之后, 不再中耕追肥管理。  相似文献   

13.
POLYPHENOLS IN PLANT, HUMUS, AND SOIL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4.
15.
东莞市土壤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代表物及其来源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7  
2002年10~12月采集东莞市各地土壤样品64个,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对土壤中的16种优先控制的多环芳烃(PAHs)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东莞市土壤中16种PAHs平均含量413μg/kg,含量较高的几种组分分别是菲、萤蒽、屈、苯并[b]萤蒽、芘。与PAHs总含量相关性较好的7种组分分别为屈、苯并[a]蒽、苯并[b]萤蒽、苯并[k]萤蒽、苯并[a]芘、茚并[1,2,3]芘、二苯并[a,h]蒽;所有相关系数R2均超过0.9000,可作为东莞市土壤中PAHs的代表物。北部平原水乡的PAHs污染明显高于南部丘陵山区、水乡上游保护区以及中部过渡带。化石燃料高温燃烧产物的大气沉降为东莞市土壤中PAHs的主要来源。东莞市农业土壤中PAHs含量显著低于天津市受污染严重的农业土壤。  相似文献   

16.
17.
关中东部地区全新世土壤发育及记录的水文事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华县老官台全新世黄土-古土壤高分辨率的研究,揭示关中盆地在全新世曾有两个重要的湿润多雨、地表径流活跃的时期。其中第一个时期发生在全新世初期的90 0 0~85 0 0aBP ,它表现为末次冰期结束后气候在向全新世大暖期发展过程中,湿度的增加滞后于温度的增加。第二个时期发生在4 0 0 0~36 0 0aBP ,此时正是夏代文化发展的时期,在研究地点周围,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加强了面流侵蚀和堆积作用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河北曲周盐渍土区的地下水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河北曲周县盐渍土区浅层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基本化学性质、主要化学组分及其形式和微量元素的状况及分布等化学特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资料表明,该区地下水化学类型以Cl-SO4型为主,其次为SO4-Cl型。阳离子以Ca∧2 为主,其次为Na∧ 。各地下水化学类型可用于3种特征指标,即rHCO3/r(Cl SO4)、rSO4/rCl和rNa/r(Ca Mg),加以区分。地下水矿化度平均3.11gL∧-1,最高达17gL∧-1。以Cl-SO4和SO4-Cl型的矿化度和离子强度较高。全区纳吸附比较低,基本上无钠害问题。饱和指数表明,地下水中石膏和硬石膏呈非饱和状态,而方解石、霰石呈过饱和状态。除主要游离子外,化学组分形式中CaSO∧04、MgSO∧04、CaHCO∧ 3和MgHCO∧ 3等配合物和配离子的相对浓度较高。地下水中微量元素Cr、Cd和Fe的含量较高,应注意其水质问题,除Zn外,各微量元素浓度均与矿化度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9.
土壤物理学研究的现状、挑战与任务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新近土壤物理学研究进展,论述了土壤物理学在土壤学中的定位和在自然科学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从研究的对象、内容、尺度、理论、方法和测定技术方面,阐述了土壤物理学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新形势下土壤物理学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土壤物理学研究未来10年5个方面的主要任务,即: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土壤物理问题,土壤结构形成过程及其稳定性,土壤中能量传输和物质运移过程,土壤性状及过程的时空变异与尺度转化,土壤物理过程与土壤化学、土壤生物过程的耦合。  相似文献   

20.
河北曲周盐渍土区土壤元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地处华北冲积平原的曲周盐渍土区土壤元素全量 (ST)、1∶1浸出液(SE)和土壤溶液 (SS)中各元素的浓度范围和特征 ,及其与地下水中元素的联系。土壤元素全量主要与土壤质地 (反映了矿物组成 )有关 ,只有盐渍化严重的土壤 ,易溶性元素对其全量的增加有一定影响。元素在土壤溶液和 1∶1浸出液中的浓度差异受土壤水分状况的影响。各土层元素在SE中的含量占全量的百分率 ,其平均值和变异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该元素的可溶性和移动性。土壤—地下水系统中 1m和 2m土层的大部分元素在 1∶1浸出液中的浓度平均值与地下水矿化度和与地下水中相应元素的浓度值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 ,无相关关系的元素 ,大多属迁移系数较小的元素。文中还以例说明了不同盐渍化程度土壤 1∶1浸出液中元素浓度垂直剖面特征 ,以及与地下水中相应元素浓度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