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生态系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虽然世界的发展都是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进行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从某种角度上来讲,生态系统的破坏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着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做好生态系统的修复工作。基于此,主要对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以及技术方法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
西气东输工程沿线陕西段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是一个新近提出的概念,其理论尚在发展之中。研究以西气东输工程陕西段为例,从保证管道安全和解决工程中的生态问题入手,提出了管道工程沿线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框架,对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进行了初步的应用。制图分析得出陕西段主要生态系统有丘陵黄绵土农田生态系统、丘陵黄绵土丛生禾草草原生态系统、平原黄绵土农田生态系统、沙地生态系统等。水土流失敏感性分析显示3个标段均有超过80%区域属敏感区,水土流失很严重。生态系统中关键生态单元主要有6处,包括丘陵沟壑区梁峁穿越,腰岘穿越,中小冲沟穿越,河流凹岸(陡崖)穿越,大开挖河流,固定、半固定沙丘穿越。在生态系统功能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区域基本生态安全格局设计,并针对关键生态单元进行了关键生态安全格局设计。  相似文献   

3.
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环境影响及其生态化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隧道建设日趋增多,在其施工技术提高和修建规模增大的同时,隧道工程行为对生态环境也产生了深远影响。论述了隧道工程行为的内涵及其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分析了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效应,包括物理效应、化学效应、生物效应和社会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隧道工程行为生态化理念,并从勘测设计、施工和后期运营等几个方面探讨了隧道工程行为生态化策略。通过隧道工程行为的生态化策略可较好消减其对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干扰和破坏,减轻对生态系统健康的威胁,为实现隧道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密云县麻子峪水源涵养试验示范工程由北京佛西亚应用生态工程学研究所具体实施,项目从2004开始,历时3a。该工程是按照生态系统整体恢复理念设计的,工程主要包括荒山改造工程,恢复湿地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野生中草药种植、抚育工程,农民生涯教育中心工程和环境教育工程。麻子峪水源涵养示范工程的经验告诉我们,开展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要充分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设计和自然演替规律,要知道生态自我修复需要较长时间,要坚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尊重自然规律,因地制宜,重视植被恢复,也要重视动物生存、栖息和繁衍,要妥善处理生态、生产和生活的关系,突出水土保持的综合性。建议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修复的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5.
道路工程胁迫下生态系统适宜性是生态效应的逆向研究,它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以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稳定性为标准,探讨生态系统对道路工程建设的适宜程度.生态系统适宜性的时空差异性构成其特有的属性特征,空间上表现为系统属性上和工程建设性质上的差异性,在时间上表现为对公路不同建设时期的适宜性差异.生态系统适宜性研究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临界阈值确定、指标体系和评估模型的建立.通过工程建设的干扰强度与系统稳定性的比较,确定生态系统适宜性的临界阈值,采用AHP法并选取工程强度指标、系统特征指标,建立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最终基于三个基本假设的前提,构建了适宜性评估理论模型,为适宜性的量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国外缓冲带护岸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金潮  刘劲 《水土保持通报》2010,30(6):145-147152
河岸带是河流生态系统与陆地生态系统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一个重要过渡带,具有明显的边缘效应。通过对各国缓冲带护岸技术的引进和生态设计思想的借鉴学习,提出了适合我国的河岸带护岸的设计过程、方法及原则,并介绍了国外常见的护岸工程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田水利工程发展能够给当地带来经济效益,在发展水利工程的同时必须选择一条绿色发展之路,使得农田水利工程和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结合贵州市三穗县的农田水利工程的实际情况,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研究了灌溉、排水工程、植被等因素与生态系统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工程边坡生态修复是工程建设项目生态修复的大难题,国家尚未提出针对工程边坡生态修复的目标要求,大量的工程边坡治理的技术目标主要是满足工程安全,未能从全面恢复生态功能的要求开展生态修复。根据生态文明建设和“碳达峰、碳中和”发展要求,结合大量工程实践提出:建设工程边坡治理应将安全、环保、生态三大目标统筹考虑;生态修复的目标不仅仅是绿化,而是按照生态学理论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边坡生态功能修复的基本原则是安全优先、突出生态功能、注重景观、区域生态协调;基本途径是根据边坡的工程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及土壤条件,通过现代生态修复技术构建边坡植物立地条件,科学搭建边坡区域的植物群落,实现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修复。以修复边坡的森林生态功能为例,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总结了边坡森林型生态系统重建模式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自1999年起辽宁省沈阳市康平县实施的生态系统恢复工程的成效进行评估,利用多期Landsat影像解译了康平地区陆表生态系统时空分布特征;利用气候要素回归分析、生态系统转移矩阵以及生态系统综合人类扰动指数等研究方法,对康平地区自1984年以来的陆表生态系统格局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对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实施20年来的生态系...  相似文献   

10.
生态林资源既是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因此,在国家"绿色发展""生态建设"等发展主题下,生态林建设逐渐成为林业工程的重点内容。从防护林和特种用途林两个层面阐述了生态林建设在林业工程中的重要作用,提升人们对生态林建设的重视程度,推动我国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健康、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11.
土地整理对生态系统服务影响的评价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整理是实现土地资源集约利用,提高土地生产力和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土地整理所带来的生态效应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生态系统服务的角度切入评价其服务的变化是土地整理研究的发展趋势。本文通过介绍不同土地整理工程类型、特点及其产生的生态效应,论述土地整理对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并结合当前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理论的研究进展,从能值分析、物质量评价和价值量评价3个角度评价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并对比三者的异同点及其相关指标体系。同时,结合不同土地整理案例总结了不同生态系统服务计算方法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的应用效果。通过介绍生态评价在土地整理生态系统服务中的重要性和景观生态设计在土地整理中的应用,指出了我国目前土地整理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城市公园不仅是人们游憩的空间,也是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一个重要场所。基于此,以城市公园生态景设计策略为研究对象,对当前城市发展快速而导致的气候变暖等现实状况展开生态景观设计策略探讨,具体从城市生态景观划分、城市生态状况评估、景观设计中"绿色生态化"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公园生态景观设计生态策略。以减缓气候暖化的速度,美化城市环境,改善城市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浅议生态系统健康诊断数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生态系统健康学是近年来出现的一门探讨资源环境管理对策的综合性新学科。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概念的由来、内涵。就如何诊断生态系统健康提出了一些指标,并引入工程模糊集理论建立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数学模型,供进一步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4.
论土地利用工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土地利用工程是适应生产力发展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根据土地生态系统平衡的原理,采用工程和生物相结合的综合工程技术,在人类生产活动中,一方面改变原来的土地生态系统平衡,同时建立新的生态平衡。它是随着生产发展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从夏商时期到现在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大发展了。土地利用工程的内容,包括开发土地,扩大农业生产的基础,土地利用,台理利用土地资源;治理土地,建立新的生态平衡;保护土地,防止遭受新的破坏。它与其它学科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土地利用工程综合地研究土地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各有关学科是研究本专业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5.
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土壤保持效益可以看作是由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林草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功能的增加量。参考国内外关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土壤保持功能的评价方法,采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恢复费用法对固原市原州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土壤保持经济价值进行了估算。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年土壤保持总价值为8634.39万元,其中减少养分损失价值为8148.62万元,减少土地废弃价值为19.43万元,减轻泥沙淤积灾害价值为466.35万元。  相似文献   

16.
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研究进展和展望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农田生态系统是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中最活跃的碳库。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对温室气体减排及研究全球气候的变化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研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碳循环模型是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最有效的手段。该文综述了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流动过程,介绍了碳素在不同碳库以及碳库不同组分之间迁移转化的规律,梳理了从1960年至今的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模型并进行了分类,阐述了国际主要模型以及中国自主开发的碳循环模型的应用情况。未来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研究方向为:1)探索农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2)从空间时间上完善对碳循环过程的研究;3)考察氮循环、水循环、微生物与碳循环的关系;4)利用碳循环模型来估算不同的管理实践下碳在不同农田的再分配;5)开发利用碳循环模型,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提供相关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多样性是农村复合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也是系统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农村复合生态系统多样化的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系统设计的基本步骤,并据此给出了设计后系统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18.
退耕还林地生态系统作为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其生态健康状况代表了退耕还林工程实施的效果,代表其生态服务功能和资源自我更新的能力。基于退耕还林生态效益和森林健康两方面构建的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体系,以吴起县为例,对陕北地区退耕还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研究,提出该区维持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也为其他地区退耕还林生态健康评价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土壤呼吸是全球碳循环中重要的流通途径之一,是陆地生态系统最大的二氧化碳释放源,也是碳循环的研究领域中一个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土壤呼吸是土壤中生物与周围环境之间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以被看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明白影响该土壤生态系统里面生物和环境要素、相互作用过程以及其对该系统所排放出二氧化碳的影响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影响土壤呼吸的主要因素,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有机质和氮含量、生物因子以及人类活动与土壤呼吸的相互作用方式,概括了影响土壤呼吸因素之间的关系,并对土壤呼吸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特殊的地形地貌和自然气候环境,决定了该区水土流失治理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首要措施。在水土保持众多治理措施中,沟道坝系生态工程有着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是整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在项目建设时只有用系统平衡的理论分析和研究,才能保证它与整个生态系统相互协调,持续发展。本文就其坝系工程在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内涵、作用和地位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