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中国水土保持》1989,(7):16-22
机械修梯田施工技术研究,是为探求不同地形(陡坡、缓坡、均整、不均整)下的最佳施工方案,和提高相对工效的施工技术及途径。不规整地形采用推土机等正向运土机具施工,规整地形采用机引犁、铲抛机等侧向运土机具施工工效较高。机修梯田所需机工时,应用梯田土方需功量与使用机具的运土基本功率之比,得到理论计算和实施基本符合的效果。提高机修梯田相对工效的途径,一是从规划、设计和施工方法上尽量减少修平土方需功量;二是从改进机具和施工技术上提高机具的运土功率。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总结了推土机、机引犁、铲抛机、平地机修筑梯田的基本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2.
《中国水土保持》1989,(11):40-43,30
<正> 二、修梯田机具配套作业试验研究 目前,我国在机械修梯田施工中还没有一种机械能高效地完成不同土质和地形条件下的修梯田各个工序,为充分发挥各种施工机具效能,提高修梯田综合施工工效,在协作试验研究中,各成员单位结合生产实践,进行了现有机具条件下的机组配套和多机联合作业修筑梯田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土保持》1989,(4):14-21
黄河中游地区机械修梯田试验研究,是原水电部黄河水利委员会70年代组织的水土保持重点科技协作攻关项目。经七年协作试验研究和五年推广应用,对不同类型区机械修梯田合理规划设计、经济适宜机修方案和施工技术、机具研制和配套作业,提出了系统的研究成果。这项研究成果已由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和山西省水利厅联合主持通过鉴定。专家们认为,该研究成果在梯田建设理论和实践上有所创新,在国内同类研究领域中居领先地位,是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该成果已在黄河中上游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篇协作研究报告,本刊作了部分删节,其附件——机械修梯田规划设计研究、机械修梯田施工技术研究、机械修梯田机具研制及配套作业试验研究三个专题研究报告,本刊也将陆续摘要刊载。  相似文献   

4.
《中国水土保持》1989,(8):34-38,41
<正> (三)主要机具修梯田的施工工效 研究施工工效的目的有二:一是为推广实施机修梯田求得施工的工效定额,作为计算机修梯田成本费用的主要依据;二是作为研究机修梯田施工中提高相对工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保护性耕作条件下的深松技术试验(简报)   总被引:14,自引:8,他引:6  
针对立柱式深松机在作业过程中存在的缠绕堵塞、牵引阻力大等问题,该研究提出在原深松铲前方加装一个松土铲或圆盘刀两套研究解决方案,研制了机具,并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带圆盘刀式深松机性能较好,相比立柱式深松机和带松土铲深松机,牵引阻力、油耗及松土沟的沟宽都有所降低;对作物残茬和杂草切割效果明显。带圆盘刀式深松机能有效地抑制作业后土壤水分的蒸发,可广泛用于秸秆覆盖条件下的深松作业。  相似文献   

6.
该文研制了逆转刀辊与开式推土铲组合的切抛土部件。应用模糊试验分析方法,对其升抛土能力进行了模糊分析及预测。试验表明,凹形铲刀逆转刀辊与开式土铲组合的切抛土部件,一次可完成切、碎、升、抛、平整土壤等项作业,简化了盐田铺膜机的整机方案;该研究为新型农田逆转旋耕机和盐田铺膜机设计提供了优良的切抛土部件。  相似文献   

7.
<正> 软埝田是把培地埂与修软埝结合起来的一种梯田形式。采用推土机推、压筑埂与拖拉机耕翻相结合修筑软埝田,是机械施工治理旱塬缓坡地的一种新方法。这种工程形式和推犁结合的施工方法,我们从60年代开始试验,70年代示范推广,已在隰县修软埝田4.6万亩。实践证明,推犁结合修软埝田,具有工效高、速度快、质量好、省劳力、投资少、施工技术简单、易于推广等优点,而且修筑当年就可增产,颇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8.
《中国水土保持》1989,(6):35-37
<正> 三、机修梯田土方调运规划 机械修梯田中,解决好挖、填土方平衡,并在此基础上做好土方合理调运规划,可避免因盲目施工而造成大量窝工浪费。 (一)土方平衡 土方平衡,就是在每块梯田施工之前,规划并在现场定出一条施工开挖线,使挖土方量与填土方量相等(或机引犁向上翻土与向下翻土时间相等)。开挖线的测算随地形条件、施工机具、施工方法不同而异。 1.机引犁修梯田,一般在坡度平缓的规整坡面上进行,地畛沿等高线布设,田面基本等宽。开挖线的测算依施工方法的不同而分两种情况: (1)机引犁上下结合翻土法修梯田,土方运  相似文献   

9.
驱动式碎土除草多功能马铃薯中耕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传统锄铲式中耕机在土壤黏重板结情况下碎土率和除草率低、培土效果不佳等问题,该文设计了集深松碎土、铲除杂草、侧深施肥、培土起垄等多功能于一体的驱动式马铃薯中耕机,并对机具关键部件进行设计与分析,确定了深松铲、碎土刀、培土器的结构以及工作参数,在设计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田间试验,并与锄铲式中耕机进行对照试验。田间试验表明:本文所研制的驱动式中耕机碎土率为95.1%、除草率为96.3%、伤苗率为1.2%、土壤蓬松度达到21.5%、油耗为13.2 kg/hm^2,满足相关标准作业指标要求。对照试验表明:相较于传统锄铲式中耕机,驱动式马铃薯中耕机碎土率提高3.3个百分点、除草率提高3.1个百分点、伤苗率降低1.6个百分点、土壤蓬松度提高2.7个百分点、油耗降低28%,明显优于其作业效果,满足国家标准碎土率≥85%、伤苗率≤5%、除草率≥90%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深松旋耕组合作业机的研制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根据国内中等功率拖拉机配套农机具的研究现状,以机组匹配理论为依据,研制了与中型拖拉机配套的深松旋耕组合作业机,并进行了单独深松、单独旋耕和组合工况的试验。试验表明所研制的机具在作业时能充分发挥拖拉机的动力性,减少拖拉机的功率消耗。机具配置的深松铲和旋耕刀片排列合理,深松扰动影响宽度和旋耕宽度相匹配,作业时波动范围较小,偏牵矩对拖拉机方向的稳定性基本没有影响。机具的研制也为与大功率拖拉机配套新型农机具的开发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1.
激光控制平地系统控制技术的研究与试验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该文基于模糊控制理论,研制开发了一套与中国常用中等功率拖拉机匹配、面向旱田土地精细平整作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激光平地机的控制系统。试验结果表明:研制的液压控制装置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泵的卸荷压力为0.4 MPa,平地铲提升时的滞后时间为80 ms,下降时的滞后时间为44 ms,并且无静沉降;激光控制平地系统的平整精度可达到2.5 cm,作业效率0.81 hm2/h。  相似文献   

12.
杆齿式残膜回收机卸膜过程分析及高速摄像试验   总被引:8,自引:8,他引:0  
为解决残膜回收中卸膜不可靠、卸膜率低的问题,基于MB(Majumdar-Bhushan)接触分形理论,分析杆齿式残膜回收机卸膜工作过程中拾膜杆齿和卸膜刮板间的接触载荷与形变量的关系及其动力学影响因素。运用ANSYS软件对拾膜杆齿和卸膜刮板的接触过程进行仿真分析,并通过高速摄像试验追踪了拾膜杆齿末端的运动轨迹,测量卸膜过程中拾膜杆齿与卸膜刮板前端的最大形变量。结果表明,当拾膜机构转速为36 r/min时,拾膜杆齿和卸膜刮板前端的最大形变量分别为15.741、49.733 mm;当机具行进速度为0.85 m/s且机具行进速度与拾膜杆齿轴线速度比为1.5时,机具有较高生产效率,能保证可靠卸膜。该研究结果可为拾膜、卸膜机构的运动参数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水稻秸秆收集与连续打捆复式作业机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单体打捆机捡拾联合收获后田间滞留的水稻"站秆"及"残茬"收净率较低,以及圆捆打捆机绕线卸捆时需停机导致作业效率低等问题,该文将现有水稻联合收获机的脱粒清选和粮箱等装置与圆捆打捆装置置换,在输送槽出口与打捆装置集料口处设置集料装置作为缓存区,采用自动控制技术控制各功能部件连续作业,最终研发出集切割、捡拾、收集、打捆、集捆等功能于一体的田间水稻秸秆收集与连续打捆复式作业机。田间性能试验表明:在作业档的工况条件下,作业速度越快,成捆效率越高,但圆柱规范度程度越差;经测定,整机以中速档(1.1 m/s)连续作业3.4 h后,其成捆率为98%,生产率为0.4 hm2/h,秸秆收净率为95%。该研究为机械化收获后有效提高秸秆利用率以及实现农业生产中农机具的一机多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的增氧性能评价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改善池塘养殖环境,设计了一种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由光伏供电装置和水面行走装置搭载涌浪机而成,能在水面沿钢丝绳移动并利用涌浪机的波浪增氧和水层交换作用,大范围扰动水体并为池塘增氧。该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机械增氧效率检测、提水能力测定和池塘增氧能力测定3个试验,评估太阳能增氧机的机械增氧性能、水层交换性能和实际应用效果,以期全面了解移动增氧机增氧能力。结果表明,该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最大机械增氧能力为1.24 kg/h,动力效率2.59 kg/(k W·h);最大提水能力1 254.4 m3/h,提水动力效率2 613.3 m3/(k W·h);并在晴好天气白天(09:00—19:00),在对照组底层溶氧为3.1~3.8 mg/L时,大幅度提升池塘底层溶氧水平,最高时达7.8 mg/L,维持池塘上下溶氧均匀度72%~84%,极大改善了底层溶氧环境。数据表明移动式太阳能增氧机具有良好的机械增氧和水层交换性能,因而能有效改善池塘底层溶氧环境,提高上下水体溶氧均匀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太阳能增氧机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5.
<正> 青海省东部浅山地区,坡耕地水土流失严重,土质瘠薄,产量低而不稳,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为了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加快农田基本建设步伐,改变农业生产条件,增加粮食产量,自70年代以来,在组织人工修梯田的同时,开展了机械修梯田的试验研究和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16.
利用中国西北充沛的光热及干燥空气资源,考虑节约热风的能源消耗等因素,设计了一套适用于玉米果穗和籽粒分两级干燥工艺的太阳能集热通风干燥系统,系统安装了可自卸平置式物料床,方便玉米果穗的干燥与卸载;控制系统可根据干燥仓内温度的变化实现对通风干燥系统的自动控制。试验表明,此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将玉米果穗干燥,利用该太阳能集热通风干燥系统进行玉米果穗的两级干燥,干燥时间较一次干燥工艺缩短了18 h,平均降水速率每小时比玉米果穗一次干燥提高60.8%。该系统设计为我国育种干燥工艺及其相应设备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西昌黄联土林的成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昌黄联土林位于安宁河左岸的谷坡地带,它是发育在一套冰水冻融泥石流堆积体之上的地貌景观。文中重点阐述了土林发育的自然地质背景:气候、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水文地质条件等,提出了土林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地形地貌条件、内外动力地质条件、气候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特殊地貌景观。具有一定规模的黄联土林拥有独特的观赏价值和一定的科学价值。  相似文献   

18.
改进颗粒组构力学模型模拟筒仓卸粮成拱细观机理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冯永  李萌 《农业工程学报》2018,34(20):286-293
现有研究表明筒仓卸粮成拱和粮食的内外摩擦密切相关,但现行相关离散元模拟采用单一圆形颗粒,模拟粮食的真实接触面积要小很多,不能客观反映卸粮过程粮食的摩擦情况,也较难还原卸粮成拱现象的细观动态过程。该文针对离散元模拟中圆形颗粒的内摩擦力小于真实粮食内摩擦力的缺陷,在已有PFC离散元程序基础上,添加了黏度系数较大的微型颗粒模拟粉尘,建立了一种改进颗粒组构力学模型,采用几何方法判断圆形颗粒间的接触情况,推导出基本单元间力-位移关系。基于典型事故案例和室内试验成果,采用建立的颗粒组构力学模型模拟了卸粮成拱动态过程中圆形大颗粒间以及圆形小颗粒与仓壁之间的力-位移关系。研究表明在卸粮过程中,切应力在剪切位移达到0.3 mm的过程中,迅速提高,达到最大值切应力的60%,所得的切应力位移图与其应力特征曲线与试验成果基本吻合。以试验结果曲线各点值为标准值,改进后模拟结果曲线值的标准差相比改进前减小37%,说明曲线相似度更高,利用该模型可更加客观反映筒仓卸粮成拱的动态细观机理。该文提出的改进颗粒组构力学模型,不仅可用于模拟卸粮成拱机理模拟,而且对于模拟散颗粒流动特性、散体-仓壁相互作用机理都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规模化水产养殖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水产养殖园区是推动水产养殖业规模化生产的一种重要形式,对于促进中国水产养殖业生产方式转变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浙江省为例,采用随机前沿方法分析了水产养殖产业园区的技术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规模化水产养殖园区提高了养殖生产效率园区技术效率,技术效率从建成前的0.673上升到建成后的0.712;2)水产养殖园区标准化水平提升了养殖业技术效率,对技术无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0003;3)疾病控制设备对技术无效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回归对系数为0.0033),这意味着过度的基础设施投资将导致设备闲置,阻碍了提高技术效率;4)品牌建设对提高养殖技术效率起到积极作,回归对系数为0.0033;5)龙头企业对提高技术效率有最大的积极作用,渔业合作组织次之,养殖大户促进作用最小,三者对技术无效率的回归系数分别是-0.0017、-0.0015和-0.0008;而普通养殖户的回归系数则为0.0012,不利于提高养殖技术的效率。上述结果至少具有如下政策启示:应加大对水产养殖园区生产要素的投入,基础设施投入应遵循规模适度原则,注重品牌建设和创新渔业组织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