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是实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关注的核心内容。根据2005年和2010年的2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运用GIS技术和土地利用转换矩阵等方法,分析了2005—2010年河南省土地利用结构的变化。从全省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和未利用地增加(增幅分别为6.71%和16.97%),而耕地和水域减少(减幅分别为1.26%和0.98%)。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耕地与林地、耕地与水域、耕地与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以及水域向未利用地的转变。从土地利用综合区来看,土地利用结构的数量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城乡工矿居民用地增加(增幅为3.70%~16.71%),耕地减少(减幅为0.48%~2.15%)。此外,中原城市群区未利用地和林地的增加、水域的减少,豫北区林地和水域的减少,豫西南区水域的增加,以及黄淮四市区草地的增加也较显著。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各区耕地和城乡工矿居民用地之间的空间位置的变换。此外,中原城市群区耕地和林地、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豫北区林地和水域向耕地的转变,豫西南区耕地向水域的转变,以及黄淮四市区耕地和水域之间的位置变换、耕地向草地的转变也较显著。研究结果为河南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的实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RS和GIS的县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赵小汎  代力民  王庆礼 《土壤》2007,39(3):415-420
基于RS和GIS技术,结合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定量分析了江西省新建县1991—2000年(分两个时段)的土地利用变化时空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耕地面积减少2199.181hm2,林地面积增加1655.375hm2,建设用地面积增加1880.467hm2,未利用地减少1290.016hm2,草地和水域面积变化不大。6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建设用地变化动态度最大,其次为未利用地,再次为林地和耕地,且研究区1991—2000年区域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为0.165%。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1991年、1996年、2000年分别为243.687、244.084、244.868,呈上升趋势。土地利用空间动态度仍以建设用地为最大,其次为未利用地和草地,耕地最小。同时,研究得出了各土地利用类型在研究时段的“涨势”或“落势”状态。新建县1996—2000年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动态度比1991—1996年有所下降,且土地利用变化逐渐由双向转移向单向不平衡转移转化。  相似文献   

3.
近30年来陕北黄土高原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基于1975年的Landsat MSS影像,1986年、1997年和2006年的Landsat TM影像,利用遥感影像的计算机自动分类和目视解译,得到这4 a的土地利用信息.利用ERDAS中的GIS分析模块和统计方法对这4 a的土地利用图进行统计分析,得到1975-1986年、1986-1997年和1997-2006年这3个时间段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数量、速度、幅度、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耕地经历了一个先增加后减少的过程,草地、林地先减少后增加,居民地一直处于增加状态,未利用地从整体上来说处于减少状态,只不过在中期有一定数量的波动;在前期和中期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基本一致,后期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有所增强;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是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主要是耕地、草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4.
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1977年的MSS,1997年和2006年的TM影像,获取3期多沙粗沙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数据,选取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动态转移矩阵、土地利用变化类型的多度和重要度指数,研究多沙粗沙区的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和林地面积均保持持续上升态势,耕地和未利用地呈下降趋势,草地呈先减少后增加的趋势,水域则呈先增加后减少的态势,与1977-1997年间相比,1997-2006年间土地利用类型间的相互转化有所增强;2)2期间土地利用流向基本一致,耕地和草地、草地和林地、草地和未利用地之间存在互动变化;3)耕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是本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导类型和主要方向,耕地和草地间的互动变化主要发生在片沙丘陵区和梁峁丘陵区,草地和林地间的互动变化主要发生在风沙丘陵区和土石山区,草地和未利用地间的互动变化主要发生在风沙丘陵区。  相似文献   

5.
四十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汤庆新  邵怀勇  仙巍  周万村 《土壤》2006,38(1):36-41
运用GIS空间分析方法,以1960年1:5万地形图、1972年、1986年和2000年LandsatTM/MSS影像数据为基础,分析了1960─2000年40年来嘉陵江中下游地区各土地利用类型数量变化和空间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60─2000年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总趋势是林地和草地减少,减少量分别为27087.0hm2和37696.5hm2,建设用地和耕地增加,分别增加15252.3hm2和14871.8hm2;但以1986年为界分为两个时期:1960─1986年土地利用的总趋势是林地大面积地转化为草地和耕地,林地面积减少;而1986─2000年间耕地向林地转化加快,导致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而耕地面积相对减少。在40年中建筑用地一直在增加。同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自然和人文特别是政策因素在动态变化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转移矩阵的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的]土地利用是影响水土流失变化的重要因子,通过分析准格尔旗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变化情况,掌握该区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去向,为分析该区水土流失状况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方法研究准格尔旗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结果]2014—2016年,准格尔旗各土地利用类型变化不显著,表现为林地、草地、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占地面积分别减少16.02,12.66和2.48km^2,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其他土地、耕地的占地面积分别增加18.63,10.53和1.72km^2;该区水土流失面积增加70.8km^2。[结论]准格尔旗减少的林地和草地主要转变为居民点及工矿交通用地和其他土地。结合水土流失数据分析表明,该区域水土流失面积的增加与林地和草地面积减少,以及林地和草地植被覆盖度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7.
基于CA-Markov模型的黄土塬区黑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   总被引:17,自引:6,他引:11  
研究黄土高原的土地利用变化,可为其生态建设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基于CA-Markov模型,分析了黄土高塬沟壑区黑河流域1985-2000年土地利用变化的趋势、速度、类型及其与地形的关系,并模拟了2015年土地利用情景。结果表明,黑河流域以耕地和中覆盖草地为主;1985-2000年林地和农地减少,草地和建设用地增加,其他类型变化很小;林地和草地相互转化与耕地转出是两大变化类型;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在沟壑区。CA-Markov模型模拟的2000-2015年土地利用将保持1985-2000年的变化趋势,因此,需加强耕地保护措施,推进退耕还林草工程,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时空格局演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利用1996年、2005年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和野外调查数据,运用ArcGIS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并基于DEM探究松花江流域哈尔滨段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区域土地利用空间位置转换面积小于其数量变化,土地利用变化面积大小顺序为:林地>耕地>草地>水域>未利用地>建设用地;土地利用转化过程以耕地-林地、草地-林地和未利用地-林地为主,其中耕地-林地相互转换最为剧烈,林地、水域和建设用地具有较高的保留率,草地、未利用地和耕地具有较高的转换率;海拔300~600 m、坡度大于25°的区域,以林地-耕地和草地-耕地为主,局部存在滥垦草地、毁林开荒等现象。该区域是黑龙江省重要粮食产区,此研究有助于加强土地资源的保护和实施退耕还林、还草等农林复合经营措施,对缓解人地矛盾、实现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及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典型东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赵哈林对东北农牧交错区的界定范围,选取内蒙古库伦旗,科尔沁左翼后旗以及辽宁西部的康平县和法库县四县为代表,利用1987年、1995年、2003和2007年4个时期土地利用数据,运用ArcGIS和ArcView,分析1987-2007年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结果表明:研究期间,农田和草地大幅度减少,未利用地用地面积显著增加,林地和建设用地保持较小增长,水域面积减少幅度不大.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农田转化为草地(转化面积为1060.88 km2,占2007年草地面积的27.19%)和未利用地(转化面积为280.10 km2)、林地转化为草地(转化面积77.95 km2)、草地转化为未利用地(转化面积为1265.07 km2).人口压力和生态政策是影响该区域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相似文献   

10.
青海省海西州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与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995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4期土地利用数据,采用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分析方法,从间隔层次、类别层次和转移层次3个方面对海西州1995—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及稳定性予以研究,深入分析了海西州不同层次土地利用强度变化过程与模式。结果表明:(1)间隔层次,海西州1995—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强度表现为慢速变化,2010—2018年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呈快速变化。(2)地类层次,1995—2018年间,耕地和城乡、居民和建设用地(城居建设用地)变化活跃。1995—2000年水域变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2000—2010年水域、林地和草地变化相对活跃;2010—2018年间,水域和林地变化活跃,未利用地变化表现为稳定状态。(3)转移层次,1995—2018年增加的草地主要来源于未利用地、水域以及林地;耕地和城居建设用地向草地的转变过程均呈现出一种稳定的避免性系统转换模式;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变为城居建设用地,耕地向城居建设用地转移表现出稳定的倾向性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11.
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特征的遥感分析(英)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使用TM影像和参与性农村评估获取的数据,研究了1986-2005年间重庆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1986-1997年间,耕地转为建设用地、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是重庆市3个最大的土地转换类型,而1997-2005年,这一转换则体现为耕地退为林地、建设占用耕地、耕地转换为水体和未利用地开垦为耕地或林地.建设用地的扩张以耕地的减少为代价,而同时又有大量的草地和未利用地开垦成耕地.林地的快速增加来源于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开发和建设用地的复垦.同时,三峡工程的修建也使得沿江及其支流的部分耕地转换为水域.然而,驱动重庆土地利用变化的这一特征,其主要原因在于政策安排和土地利用覆盖的原始格局.前者决定短时期内重庆土地利用变化的基本方向,而后者则在大的环境背景下,决定重庆土地利用变化异质性的根本性力量.研究有助于理解后备资源短缺下的土地资源压力,对制定合适的土地管理时间策略,监测生态系统状况和态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北方农牧交错带是中国北方农业和畜牧业交错地带,是中国典型的生态脆弱区.选取陕西省北部靖边县为研究区,以1990,2000和2010年3期TM/ETM+影像及社会经济数据为基础,利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转移矩阵分析了靖边县1990-2010年土地利用变化及其驱动因素.研究表明:(1) 1990-2010年,靖边县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呈现增加态势,耕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为减少态势.(2) 1990-2010年,靖边县土地利用变化主要发生于2000年之后,其中尤以建设用地的快速增加为特点.(3) 1990-2000年,靖边县耕地、林地和草地之间的相互转变数量较大,且共同向建设用地转变.这种变化主要集中于北部风沙滩区.(4)经济的快速发展尤其是油气等资源的开采是靖边县建设用地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退耕还林还草等政策的实施,是耕地、林地、草地发生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相似文献   

13.
地形因子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支持下,分析了1954—2005年海拔高度和坡度因素对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去近50 a,三江平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剧烈,其中耕地增加了2.25倍。与耕地面积急剧增加相对应的是湿地、林地和草地的大幅度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在不同海拔高度的地表区域有不同的表现,其中耕地的增加主要发生在海拔200 m以下的地貌部位,尤其是海拔100 m以下的地貌部位;湿地面积的减少也主要发生在海拔200 m以下的地貌部位,其中大部分发生在海拔100 m以下的地表单元。林地与草地在各个海拔高度区间的变化趋势呈波动状态。城乡工矿用地在各个海拔高度区间都有一定的变化,其中海拔200 m以下变化尤为明显。三江平原耕地面积在各个坡度级别上均呈增长趋势,在坡度小于1°的地貌部位增加最多。坡度大于10°时,耕地面积的增长比例非常小。林地、草地和湿地的变化均主要发生在坡度小于1°的地貌部位。水域、城乡工矿用地的变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小的地貌部位。  相似文献   

14.
Lake Qinghai, the largest saline lake in China, covers 4234 km2 (2007) with a catchment area of 29 660 km2 on the northeastern margin of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 The ecosystem of the lake is extremely vulnerable and sensitive to global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interference. However, little information is available on land use/cover change (LUCC) in Lake Qinghai watershed. Using a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IS) and remote sensing (RS), this study analysed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pattern in Lake Qinghai watershed between 1977 and 2004 and discussed major environmental issues in this area. LUCC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grassland (63 per cent) and water body (18 per cent) dominated in the watershed and the magnitude of the land use and land cover change was generally low; the percentage of the change of various land types relative to the total area was less than 1 per cent. From 1977 to 2004, cropland, sandy land, bare rock, salinized land, swampland and built‐up areas increased by 0·43, 0·35, 0·24, 0·06, 0·03 and 0·03 per cent of the total area, respectively; in contrast, water body, grassland and woodland decreased by 0·99, 0·22 and 0·05 per cent, respectively. Moreover, the area of LUCC tended to expand from places around the lake to the upper reaches of the watershed during the last three decades. The LUCC transition pattern was: woodland converted to grassland, grassland converted to cropland and water body converted to sandy land. Lake level decline and grassland degradation are major ec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Lake Qinghai watershed. The level and area of the lake decreased at the rate of 6·7 cm a−1 and 6·4 km2 a−1, respectively, between 1959 and 2007, resulting in sandy land expansion and water quality deterioration. Lake level decline and area shrinkage was mainly attributed to climate change, but grassland degradation was mainly resulted from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 (increasing population, overgrazing and policy).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生态效应评价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基于1986,2003年两期遥感影像解译获得的吴起县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生态系统价值衡量土地利用类型相对生态价值,对吴起县退耕还林的生态效应进行了综合评价.(1)1986-2003年间,吴起县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林地、草地面积显著增加,耕地面积大幅度减少,其中,63.55%的耕地转换成林地和草地.(2)吴起县的生态环境指数从0.507上升到0.747,生态环境指数明显增加.其中,林地对区域生态环境指数增长贡献明显,从0.058增长到0.368.说明吴起县退耕还林还草带来了较好的生态效应,整体的生态环境质量得到了极大改善.  相似文献   

16.
北京郊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京郊3个具有不同功能的区(县)为例,利用从1996年、2005年TM影像中获取的土地利用数据,在分析研究区近1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基础上,通过构建生态价值指数(EVI)和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价值转移率(TREV),从土地利用变化所引起的各类型间生态价值转移的方向、幅度等方面对北京郊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996—2005年研究区的林地、草地、建设用地增加,而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减少,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速度依次为建设用地 > 水域 > 耕地 > 草地 > 林地 > 未利用地;从区域看,土地利用相对变化速率从快到慢依次是城市功能拓展区(朝阳区)、城市发展新区(顺义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密云县);从类型变化看,以耕地、水域的转出和建设用地的转入为主。研究时段内研究区的生态价值指数总体呈下降的趋势,各区县的区域生态价值指数差异较大,且相对差异还在扩大,其指数下降速度从快到慢依次是朝阳区、顺义区、密云县;同时从分布变化看,EVI中值波动区减少,EVI较低区和EVI低值区增加,导致了研究区总生态价值指数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剖析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的演变方向和程度,是认识该区侵蚀环境演变趋势,评价区域水土流失动态的重要基础性工作.通过收集黄土高原水蚀风蚀交错区典型代表流域——神木县六道沟流域1990、1995、2002年土地利用信息和2010年遥感影像,结合近期实地调查结果,分析该区耕地、林草地和工矿用地等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在流域内分布格局的变化态势.结果表明:1)1990-2010年,流域林草地面积占总面积比例由35.74%增加到62.79%,耕地面积比例从33.87%锐减至7.61%,坡耕地和旱梯田向林草地大量转移,耕作区域向沟缘线以下沟谷地转移和集中,沟缘线以下耕地面积占耕地总面积比例由13.82%上升至74.04%,工矿用地作业面积由0.28 hm2扩展到14.89 hm2,煤矿开采趋于活跃;2)就影响侵蚀环境演变的流域下垫面条件而言,地表覆被,尤其沟缘线以上坡面植被显著改善,但煤矿开采活动的活跃,一方面对流域内林草生长及土地利用方式存在着极大影响,另一方面,对侵蚀环境的人为恶化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分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苏州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沈非  查良松  李军利  朱丽 《土壤》2007,39(6):958-963
在苏州市1985年、2000年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基础上,利用分形模型,计算出耕地、林地、草地、水域、居住与工矿用地、未利用土地6种不同地类的分维数、稳定性指数以及平均分维数和平均稳定性指数,并对15年间土地利用类型的分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苏州市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具有分形结构.从1985年至2000年,林地、草地以及居住与工矿用地趋于规则、稳定;耕地、水域用地趋于复杂、不稳定;未利用土地没有变化;苏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不够稳定,土地利用形态趋于复杂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