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卡那霉素对杨树和刺槐外植体生长与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进  康薇  王慧  刘凯于  洪华珠  彭建新 《核农学报》2006,20(2):116-117,131
卡那霉素(Km)对中嘉8号杨芽苗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随着浓度的提高,芽苗存活率逐渐降低,当Km≥60 mg/L时,存活率为0。Km对宽叶刺槐茎段的分化和芽的生长有较大影响,Km=10 mg/L时,促进分化,分化频率达100%,高出对照11.1%;Km≥40mg/L时,抑制芽的生长,芽的黄化率为100%;Km≥60mg/L时,没有芽的分化。因此,中嘉8号杨、宽叶刺槐遗传转化用卡那霉素为选择剂是合适的。  相似文献   

2.
水稻新品种“白粳一号”是通过有性复合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在2004-2005年吉林省中早熟组区域中,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4.8%;在2005年吉林省中早熟组生产试验中,该品种比对照“长白9号”增产4.2%。“白粳一号”具有优质、耐盐碱、抗病、分蘖力强、抗倒伏、适应性广等优点,于2006年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3.
濮绍京     
《农业信息探索》2008,(4):F0004-F0004
专家简介 濮绍京(1964-),男,江苏泰州人,硕士,副教授。1990年7月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作物遗传育种专业。主要研究方向:小豆育种及其成果产业化。育成“京农6号”、“京农7号”、“京农8号”等小豆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毛乌素沙地三种荒漠灌木根系分布特征与土壤水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全根系挖掘法,调查研究了风沙地生境中的黑沙蒿、杨柴、沙木蓼的根系分布特征;对根际不同土层土壤水分含量进行了观测,确定3种植物根系分布和土壤水分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杨柴的根系分布范围为地下0-280cm,主要分布在20-110cm,占总根重的65.86%;沙木蓼的根系分布范围0-180 cm,主要分布在0-80cm,占总根重的68.29%;黑沙蒿的根系分布范围0-240cm,主要分布在0-60cm,占总根重的62.14%。3种不同植物根系垂直分布形态特征,杨柴为“V”型分布,黑沙蒿为“伞”型分布,相比之下沙木蓼分布比较均匀。各土层中,除杨柴0-20cm土层根系分布较少外,黑沙蒿和沙木蓼表层根系分布较多;0-60cm土层中分布的根系密度最大,均表现为从土壤表层到深层逐次递减趋势;植物根系分布对土壤水分的响应显著,根系集中分布区域土壤含水量明显减小;黑沙蒿根际平均土壤水分含量最大,沙木蓼次之,杨柴最小,其与根系分布、水分利用策略密切相关。在水分资源竞争中,植物根系分布特征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明确马铃薯抗湿性, 筛选耐湿品种, 本文采用盆栽淹水处理的方法, 以国内外14 个马铃薯品种资源为试验材料, 研究了低氧胁迫对植株生长的影响, 并利用湿害指数(WI)、抗逆系数(ARC)以及聚类分析方法分析了不同马铃薯品种资源幼苗耐低氧性的差异, 对14 个供试品种资源进行了耐低氧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与正常栽培(对照)比较, 淹水处理显著降低了“乌洋芋”、“早大白”、“Favorita”和“Vagor”品种的植株鲜重、植株干重、新叶数、株高和根系长度, 其平均抗逆系数为0.61~0.68, 这4 个品种对根际低氧胁迫敏感; 而“竹根”、“藏薯1 号”和“克新12 号”品种在低氧逆境下, 植株生长受到的抑制相对较小, 其平均抗逆系数在0.90~0.93,说明其对低氧胁迫的抗性较强; 其余7 个品种( “克新16 号”、“克新18 号”、“713NS51-5”、“717NS78-7”、“Cersa”、“458 DTO-33”和“川芋”)的平均抗逆系数在0.75~0.83,对低氧胁迫有一定的抗性。此外, 在淹水处理第8 d 时,“Vagor”和“Favorita”的湿害指数均达到3.0, 死亡率分别为47%和50%, 耐湿性最差; “克新18 号”、“乌洋芋”和“早大白”的湿害指数为2.5~2.8, 耐湿性较差; “竹根”、“克新12 号”、“藏薯1 号”和“克新16 号”的湿害指数为0.2~0.8, 耐湿性最强; 其余品种(“713NS51-5”、“717NS78-7”、“Cersa”、“458 DTO-33”和“川芋”)居中, 湿害指数为1.4~1.9。综合抗逆系数(ARC)、湿害指数(WI), 结合聚类分析的评价结果, 将供试的14 个马铃薯品种分为4大类: 耐低氧品种(“竹根”、“藏薯1 号”和“克新12 号”), 中等耐低氧品种(“克新16 号”、 “713NS51-5”、“717NS78-7”、 “458DTO-33”、“川芋”和“Cersa”), 不耐低氧品种(“克新18 号”、“乌洋芋”和“早大白”), 低氧敏感品种(“Favorita”和“Vagor”)。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土壤-植被系统碳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盐渍区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壤-植被系统固碳潜力耦合关系的研究对以植被建设、增加碳汇为目的的盐渍区最优土地利用方式的实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研究以滨海撂荒盐碱裸地为对照,连续观测和定量描述栽植3年和10年的柽柳林、栽植2年和8年的人工枸杞林及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结合地膜覆盖下的棉田的土壤有机碳和植被生物量的动态变化过程,探讨滨海盐渍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植被系统固碳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区域碳储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柽柳、枸杞的栽植及结冰灌溉结合覆膜等土地利用方式在撂荒盐碱地实施后,土壤-植被系统固碳能力明显增强,且土壤容重显著减小;栽植10年的柽柳林和栽植8年的枸杞林土壤-植被系统碳储量最高,分别为118.24 t·hm~(-2)和96.27 t·hm~(-2),比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结合地膜覆盖棉田增加58.51 t·hm~(-2)和36.54 t·hm~(-2),比撂荒盐碱裸地增加83.39 t·hm~(-2)和61.42 t·hm~(-2)。2)对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固碳趋势研究发现,栽植3年的柽柳林和栽植2年的枸杞林土壤-植物系统固碳速率较高,分别为10.08t·hm~(-2)·a~(-1)和2.71 t·hm~(-2)·a~(-1)。冬季咸水结冰灌溉结合地膜覆盖棉田固碳速率较低,仅为0.53 t·hm~(-2)·a~(-1)。栽植10年的柽柳和栽植8年的枸杞样地,植株固碳速率明显减慢,土壤-植被系统表现为一个弱的碳源。春季地表覆膜处理棉花存活率低且植株成熟后秸秆被移除,碳储量每年净减少0.86 t·hm~(-2)。撂荒盐碱裸地在无外源碳补充的条件下表现为碳源,土壤-植被系统碳储量减少速率为1.42 t·hm~(-2)·a~(-1)。综上所述,滨海盐渍区人工栽植柽柳和枸杞是提高区域碳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滨海土壤I-69杨根际无机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滨海脱盐土壤或轻度盐渍土壤上不同林龄I -69杨根际、非根际无机磷存在形态、数量和有效性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I -69杨根系活动能明显提高根际土壤供磷能力 ,3、5、11年生I -69杨根际有效磷明显富集 ,富集量分别为3 .87、4.3 2、4.3 5mg/kg ;Ca2 -P在不同林龄I -69杨根际含量明显高于非根际土 ,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R/S随林龄增大分别是 2 .15、2 .5 9、5 .5 4;Ca8-P在 5、11年生I -69杨根际明显富集 ,而Ca10 -P明显亏缺 ;不同林龄I -69杨根际、非根际土Al-P、Fe -P和O -P含量无明显差异 ,盐渍土壤中它们的生物有效性较低。  相似文献   

8.
比较研究了“中棉23”、“中棉24”、“春矮早”、“豫棉17”、“抗虫棉1号”、“新高抗5号”、“抗虫棉试验种”,“中棉9409”、“中棉9409-”、“豫棉9-44”、“中棉12-53”、“奉行锭93089”和“晋远820”引进棉花品种在“矮密早膜”栽培模式下的田间产量、农艺性状及性状间关系。结果表明,在约15万株/hm^2密度下,株高控制在75cm左右产量最高;生育期长短与出苗天数关系最大,与开花-吐絮期天数关系次之,表明促早出苗和缩短开花-吐絮期天数是促早熟的关键。按对缩节胺(DPC)的反应可分为敏感型、中间型和迟钝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综合证评判出“豫9-44”、“秦远93089”、“中12-53”、“晋远820”、“豫棉17”为可优选品种。  相似文献   

9.
基于主成分-聚类分析的崩岗侵蚀强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湖北省通城县杨垄小流域崩岗群的崩岗侵蚀强度,提高评估的可靠性,使用RTK测量崩岗,获取崩岗面积、主沟坡降、内部平均坡度等11个参数,将其作为崩岗侵蚀强度分析的评价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崩岗侵蚀强度参数的4个主成分因子,得出选择的16个崩岗侵蚀强度。结果表明:杨垄小流域不同崩岗侵蚀强度分为3类:2号,5号,10号,11号为高度侵蚀;8号,15号,16号为中度侵蚀;其余为轻度侵蚀;小流域的中高度侵蚀型崩岗面积占崩岗群总面积的2/3以上,侵蚀面积较大。依据分类结果,可针对不同崩岗存在的风险因素制定对应的风险控制方案和措施,有利于崩岗的防治。  相似文献   

10.
在重庆市涪陵区进行榨菜根肿病控防示范试验,结果表明:(1)"根肿消"、"嘉特生物肥2号"对榨菜根肿病的控防效果较明显,分别比对照高95.6%,62.2%;(2)从青菜头产量结果看,"根肿消"比对照高9.7%,"嘉特2号"比对照高4.2%。  相似文献   

11.
水稻生产不同栽植方式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2,自引:9,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机械化种植是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乃至全国水稻生产机械化的瓶颈之一。为探索不同栽植方式对水稻生产的影响,对人工直播与机械直播、人工插秧与机械插秧、人工抛秧等不同栽植方式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同条件下,不同栽植方式的产量差异不大;机械栽植能确保稳产,与手工栽植方式相比不减产,并能减少成本、增加工效;机械直播是当前实现“两高一优”农业,促进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一种重要栽植方式。  相似文献   

12.
不同供锰量对小麦生理生化的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溶液培养试验研究缺Mn、低Mn和正常供Mn对小麦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 ,缺Mn与低Mn均使敏感品种“京冬 8号”生长量显著降低 ,NO3- N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显著增加 ,而氨基酸含量除供Mn 0 0 0 1 μmol L处理显著降低外 ,其他处理间均无明显差异 ,各项指标均表现为低Mn比缺Mn影响更大 ,蛋白质电泳中低Mn较缺Mn以及其他处理缺失了 2条蛋白质带。且敏感品种“京冬 8号”比抗病品种“临远 70 6 9”表现更明显  相似文献   

13.
<正> 一、流域概况 高泉沟流域位于定西县东南部团结乡境内,总面积9.168km~2。根据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区划,该区属于北部中高原半干旱温凉农区,地处我国生态环境脆弱带腹地。全流域自北而南地势逐渐升高,海拔高度2056~2447m,其制高点为黄河水系祖历河流域与渭河流域的分水岭。流域被Ⅰ号、Ⅱ号两条干沟切割,形成“两沟一梁四面坡”的地貌特征。Ⅰ号沟贯穿南北,总长5km左右,为流域输沙的主要通道;Ⅱ号沟于交汇口自西南方向溯源而上,长度及侵蚀规模均不及Ⅰ号主沟,为流域输沙的次要通道。主沟两侧分布有上百条二级支沟,沟长大于50m的支沟有69条。流域沟壑密  相似文献   

14.
山东省沂源县在流域治理、退耕还林项目中采取“先机修梯田后还林”的办法 ,治理效果好。具体做法是 :对坡面小于2 5°、水土流失严重的沙石山岭顺坡地 ,采取先利用推土机整修为田面宽 4~ 12m、堰高 0 5~ 1 8m的土坎梯田 ,再结合农业综合开发与产业结构调整 ,栽植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为深入探讨黄河三角洲地区盐碱地低效防护林形成的机理,选取林地破损的杨树林分(杨-1)为研究对象,以林地未受到破损的杨树林分(杨-2)为对照,对其林分生长情况、林地土壤及林下植被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杨-1林分的郁闭度、林木保存率都要明显低于对照杨-2,林木生长因子的胸径、树高比对照略低,但枝下高和冠幅2个因子与对照皆存在显著性差异(P 0. 05);杨-1林分外观生长情况明显比对照杨-2差,林木叶片受盐害的株数远高于对照。(2)杨-1林分的林地土壤密度、孔隙度、盐碱状况、有机质及养分含量(速效钾、有效磷和速效氮含量)等理化性质指标与对照杨-2相比,均明显变差,差异在显著-极显著水平。(3)杨-1林分的植被种类和植被生长量均低于对照杨-2,生长状况亦较对照差,其林下植被中湿生植物数量减少,原不耐盐植物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较为耐盐耐旱的植物。  相似文献   

16.
穴状衬膜客土基盘水盐动态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试验地泥质盐化土进行穴状衬膜和配置客土基盘等措施的改造,并对含盐量不同的Ⅰ号、Ⅱ号、Ⅲ号台田穴内穴外水盐动态数据进行收集,研究减少大规模客土绿化,简单而又切实可行的盐碱地绿化种植模式。结果表明:Ⅰ号、Ⅱ号、Ⅲ号台田穴内含水率值及电导率值与穴外相比,穴内平均含水率值均高于穴外,且靠近苗木根系处20—40cm土层含水率值达到最大;穴内的平均电导率值均低于穴外,且在60—80cm土层由于石砾隔盐层的排盐阻盐作用电导率值最低。研究结果表明:穴状衬膜客土基盘能够有效地减少栽植穴内水分蒸发渗透和穴外土壤盐分的渗入,起到了保水阻盐的作用,为苗木生长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局部土壤环境。因此,此造林模式可降低土壤含盐量,进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比单纯客土造林费用低,加之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7.
华北地区冬春干旱日益频繁, 而环渤海区微咸水资源丰富。探讨微咸水在冬小麦造墒或冬灌中应用的可行性, 对充分利用该区域的微咸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华北地区不同生态型冬小麦品种(水旱兼用型“石家庄8号”、旱作型“晋麦47”和抗盐型“小偃81”)为试验材料, 采用盆栽方式, 分析了微咸水对冬小麦萌发和苗期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 微咸水对“石家庄8号”和“小偃81”的萌发无影响, 使“晋麦47”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显著降低, 而3个品种冬小麦的胚芽鲜重对微咸水处理无响应。微咸水处理抑制冬小麦根系的生长, 而促进了地上部的生长, 使“石家庄8号”、“小偃81”和“晋麦47”的根冠比分别降低51.6%、32.3%和36.8%, 使叶绿素含量分别提高38.5%、26.0%和12.9%。微咸水促进冬小麦的地上部生长, 提高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但是对冬小麦苗期的根系生长有抑制作用。微咸水处理提高3个品种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 主要是由于降低了冬小麦的单株耗水量。  相似文献   

18.
草原工程侵蚀区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内蒙古草原大型露天煤矿开采形成的人工再塑地貌为研究对象,针对水土流失特点,结合自然气候、立地条件等因素,以快速恢复工程侵蚀区受损植被、减少水土流失为目的,通过水土保持措施组合配置试验,研究草原工程侵蚀区人工再塑地貌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人工再塑地貌平台植被恢复采用“栽植灌木+种草”的措施配置灌木保存率为85.4%,草本植物盖度76%,土壤风蚀量比其他样区减少30%~85%;边坡植被恢复采用“栽植灌木+种草”模式和“生物笆+灌木”模式植物盖度达60%以上,抗蚀保土能力较强;通过秩和比法进行综合效益评价,“生态袋+种草”和“栽植灌木+种草”两种模式在治理投资成本与水土保持效益方面结合较好,水土流失防控效果明显,可在草原工程侵蚀区人工再塑地貌边坡水土流失治理中优先应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营养液水培,研究了根际低氧胁迫下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 iBR)对2个抗低氧能力不同的黄瓜品种(“绿霸春四号”和“中农八号”)叶和根组织中抗氧化系统及根系中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营养液添加1×10-3m g/L 24-ep iBR能显著提高黄瓜植株叶和根组织抗氧化酶SOD、POD活性,对CAT活性无明显影响,降低了O.2-和M DA含量,同时,根系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显著提高;与抗低氧性较弱的品种“中农八号”相比,24-ep iBR处理对抗低氧性强的品种“绿霸春四号”效果更明显,表明外源24-ep iBR处理通过促进抗氧化酶活性和蛋白含量的提高,降低低氧胁迫下植株体内RO S含量,增强植株低氧逆境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不同栽植密度的大区试验结果表明,杂交水稻Q2优3号在中等肥力的稻田下,以每667m2栽植1.11万窝,窝植2谷苗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