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经济治理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粤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发展现状,从地质地貌、水文气候、土壤植被、人口压力、社会经济条件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详细分析了粤北岩溶山区土地石漠化的成因及机理,认为脆弱的岩溶生态环境是土地石漠化形成的内因,落后的社会经济条件和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是土地石漠化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和诱发因素。结合当地的自然、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了3种治理石漠化的生态经济模式,即保护型治理模式、生态农业型植被恢复模式和非农产业替代型治理模式。  相似文献   

2.
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及其对策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给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与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特征的辨识,着重从多样性和易损性、容量、生物生产力与生物量、敏感性和承灾能力等5个方面的分析,阐述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特征,根据我国西部大开发中生态建设的要求和贵州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需要,提出了适度开展生态移民、加快小城镇建设等适合贵州岩溶山区生态系统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3.
岩溶区开发建设项目的不断开展,是对岩溶区土地产生破坏和影响的重要因素。本文以贵州省典型岩溶地貌类型为代表,从岩溶地区土地的生态脆弱性和对环境影响的敏感性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发现在人类活动干扰下峰丛峰林类土地比较容易产生退化,溶丘溶原类土地脆弱可能性比峰丛峰林类小;岩溶地区各土地类型均比较敏感。从而揭示对这类土地进行开发利用时容易产生的问题和敏感程度,提醒土地使用者加以注意并进行防范处理。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汶川地震灾区生态脆弱性等级差异与空间格局特征,对合理规划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指导作用。选取资源成因、环境成因和社会经济3大体系的16个指标构建了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DARE法和生态脆弱度对其评价指标进行加权分析计算,建立了4个等级生态脆弱性。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中心带及秦巴山地生态脆弱性最强,西部高原区域的生态脆弱性较强,山前平原地区为中度,东部丘陵地区生态脆弱性次之,并分析了土地利用规划现状和地震次生灾害分布对生态环境影响,证明了评价结果符合汶川地震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  相似文献   

5.
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初探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关注并保障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是实现区域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础。在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系统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域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的概念和研究的理论基础。在研究技术与方法上提出了应用RS与GIS—EIS耦合技术进行评价、预警、仿真和优化,从而构成生态脆弱地区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研究的完整体系。  相似文献   

6.
贵州喀斯特山区土层薄,土壤贫瘠,生态环境脆弱,肥力高、富含腐殖质的表土非常珍贵。表土剥离对保护土地资源、提高土壤质量意义重大,在现行经济技术可行的条件下,要求表土有多少、剥多少。总结了贵州喀斯特山区一般性表土剥离与防护经验、临时占压且受扰动浅的表土防护措施、露天开采项目表土剥离特点、高海拔山区表土剥离特点等。  相似文献   

7.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优化模式及对策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阐述了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的发展现状,以贵州岩溶山区为例,详细分析了石漠化治理的难点与症结,探讨了石漠化治理应坚持的四条原则石漠化治理与产业化相结合、层次性和时序性原则、生态补偿及市场导向原则;在此基础上结合西南岩溶山区的自然、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从生产(技术)、生态、生活与发展等三个层面提出了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治理的生态经济优化模式与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土地的干预程度也越来越大,导致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巨大改变,引发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特别在一些生态环境脆弱的山区,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对生态环境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严重阻碍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对湘西山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以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城市的扩张,该区居民、工矿和交通等建设用地持续扩大,耕地面积减少,耕地质量下降,天然林破坏严重,生态功能减弱。相应地,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导致了诸多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加剧,水质恶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使该区生态环境质量下降。  相似文献   

9.
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三峡库区是典型的生态敏感区域,巫山县地处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滞后。研究基于ArcGIS10数据处理平台,结合成本加权距离,选取自然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环境因素等4个方面的7个因子综合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多因素综合评价。将巫山县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评价结果划分为4个等级: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和不适宜用地,其面积分别占农村居民点总面积的9.52%、50.87%、34.58%和5.03%。研究该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适宜性,根据自然条件本底因素,结合库区社会经济发展条件进行适宜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是破解生态环境问题的关键,不仅有利于库区土地资源实现合理利用,而且有助于保护土地资源,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石漠化是特指湿润的喀斯特(岩溶)地区的一种土地退化现象和过程.我国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西南岩溶山区,以贵州为中心的桂、滇、川、渝、鄂、湘等省(市、区)最为集中,面积达54万km2,是全球三大岩溶集中连片区中面积最大、岩溶发育最强烈的典型生态脆弱区.本文分析了石漠化的成因,提出了控制人口增长、改革耕作方式、健全政策法规、发展生态农业等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