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评价焦作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动态,以便进一步提高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优化经济结构,确保污染物的持续减排。[方法]以综合性、代表性、可比性和可操作性为原则,结合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节能减排形势要求,从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人群健康5个要素入手构建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法确定权重,从时间序列角度评价健康水平的相对状况。[结果]2006—2012年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逐年提高,活力和人群健康指数不断增加,组织结构指数小幅波动,恢复力和服务功能指数显著增加但显现波动。其中,经济结构变动是组织结构小幅波动的原因,污染物排放量和固废综合利用率的变化是城市恢复力及服务功能变化的主要因素。[结论]优化经济结构,确保污染物的持续减排是提高焦作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李静锐  张振明  罗凯 《水土保持研究》2007,14(3):173-175,179
中国是一个森林覆盖率低、森林资源匮乏的国家。由于各种因素,森林生态系统有不同程度的退化。因此,研究中国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保护现有的森林资源以及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从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角度出发,选用复合结构功能指标评价方法。同时,在生态系统健康理论基础上,以活力(V)、组织结构(O)和恢复力(R)为评价指标,根据中美合作项目八达岭森林健康研究的数据,对八达岭地区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建立一套相应的森林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及其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城市是一种高度人工化的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系统健康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从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论述了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及其相关特性,并分析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的影响因子,在遵循评价指标原则的基础上,选择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功能的维持、人群健康状况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5个要素,建立了一套相对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为促进城市生态系统健康发展、实施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管理提供某些依据。  相似文献   

4.
黄会平  张岑  韩宇平 《水土保持通报》2009,29(4):205-208,228
利用遥感影像、DEM和调查数据,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利用3S技术,生成各参评因子的专题栅格图层.运用层次分析法,从影响生态系统健康的自然和人文因子的角度出发,选择活力、组织结构、负荷能力、恢复力、生态系统功能维持、外部投入及人群健康状况作为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7个要素,构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健康等级划分为:很健康、健康、中度健康、一般病态和疾病5级.研究结果表明,该县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一般病态面积占到45%~50%,而且从1991年-2002年-2006年病态面积逐年增加,健康面积逐步缩小,反映出榆中县2006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2002年和1991年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5.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石家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是制定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政策的依据。结合石家庄实际情况,选取活力、组织力、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人群健康状况构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均方差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2005—2009年石家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石家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由2005—2007年的亚健康水平提升到2008—2009年的较健康水平。其中有利因素为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不利因素为活力与人群健康。主要胁迫因子为人均生活用水量、实际利用外资、万元GDP能耗、R&D经费比重、环保投资占GDP比重、居民人均收入、高层次人才比重。最后,提出了提升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粤北山区社会-生态-经济系统恢复力及其协调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唐波  肖欣 《水土保持通报》2020,40(5):218-226,241
[目的] 对粤北山区5市的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恢复力进行测度和协调度评价,为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以恢复力的视角构建了社会—生态—经济耦合系统的理论框架和评价体系,并建立二元和三元协调度模型。[结果] ①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恢复力总体上升,社会子系统和经济子系统恢复力增速较为缓慢,生态子系统恢复力有所下降;②社会—经济—生态系统恢复力等级空间明显,社会子系统恢复力等级升高,呈现“四周高中间低”的特点,经济系统恢复力呈现出“东高西低”的特征,生态子系统恢复力等级出现了下降的趋势。③生态—经济系统濒临失调,社会—生态系统基本协调,社会—经济系统初级协调;社会—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度仍然处于轻度失调阶段。[结论] 粤北地区耦合系统的恢复力有待提高,特别是生态系统恢复力。后期应该注重社会—生态—经济系统的协调和和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内涵及其在国内外的实践.以体现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作为出发点,构建了由生态安全、社会发展、环境保障、人群健康4个方面量度,19个单项指标组成的和田河流域中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客观赋值的变异系数法作为评价方法,借鉴生态医学将健康诊断标准分为五级.对进一步开展和田河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提出三点展望.  相似文献   

8.
海南岛自然资源丰富,生态环境质量良好,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海南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选取着重体现出生态系统的特征,反映出生态系统健康变化的总体趋势.通过海南岛生态系统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维持、人类健康影响5个方面来构建海南岛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衡量海南岛生态系统健康状况.采用模糊数学评价模型进行计算,得出2005年海南岛生态系统属“健康状态”,隶属度为0.2982.  相似文献   

9.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与否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开展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可为制订城市规划、生态和环境保护规划提供科学的依据。以重庆市为例,选取城市生态系统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服务功能和动态变化5个方面,作为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确定指标的权重,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对重庆市2004—2011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分析,另外,为了反映重庆市生态系统健康的优劣程度,选取上海、青岛和成都2011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与重庆作横向对比评价。结果表明:重庆市2004—2011年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呈逐年良性发展态势;在2011年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对比评价中,上海最优,成都其次,重庆第三,青岛相对最差。最后,提出了改善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生态系统健康影响因子及评价方法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概念、内涵及其影响因子,从生态学层次(包括生态系统水平、群落水平、种群及个体水平)、物理化学层次(包括水质、大气质量状况、土壤物理化学性质等)、人类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层次(包括社会稳定性、收入指数、人口增长率等)等三大方面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指标体系。具体的介绍了生态系统健康的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的评价方法和计量模型,最后提出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所急需解决的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对太原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评价、预测和科学调控,选取活力、组织结构、恢复力、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人群健康状况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法对2000-2009年太原市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动态变化进行了分析.构建了生态系统健康的灰色预测模型,以实现对太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水平的前景预测.结果表明,2000-2009年太原市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整体呈上升趋势,20002006年生态系统健康水平呈现由不健康向临界状态逼近的态势,2007年进入临界状态.研究表明太原市生态系统正在向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基于灰色预测模型,预测太原市将在2018年生态系统达到较健康水平,2049年生态系统健康达到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该文基于VOSviewer和Histcite文献计量方法,以CNKI数据库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中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文献为对象,通过对文献数量、高频关键词的分析,总结国内外恢复力研究的脉络和内容演变。研究发现:1)生态系统恢复力研究领域发表的文章数量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文献主要来源于美国;2)国际恢复力研究经历了从基础理论到政策管理及技术应用,各个方向存在相互的引证关系,分析研究热点的时序演化发现,2000年前,以恢复力的内涵和基础理论为研究重点;2001-2010年间,珊瑚礁的测度模型及提升路径成为热点;近10 a来,恢复力研究领域进一步扩大,研究方法更加多样化;3)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的恢复力研究起步较晚,侧重于应用基础研究,集中于恢复力的工程措施、调查监测手段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相似文献   

13.
周启刚    彭春花    刘栩位    向宇峰  周浪   《水土保持研究》2022,29(5):310-318
健康的生态系统可保障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三峡库区作为我国重点生态环境保护区域,其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是判断库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为综合诊断全面蓄水后三峡库区消落带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研究以景观生态学理论和遥感影像数据为基础,从生态系统活力、组织力和恢复力3个方面构建VOR模型,定量评价消落带10年间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结果表明:(1)VOR模型可适用于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2)10年间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水平总体保持良好状态,其中改善型健康特征总面积占比最大,为44.47%,消落带健康状况呈现逐年稳定并改善趋势;(3)空间分布上,健康水平数量结构呈“凸”形分布态势,库腹消落带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好于库首和库尾;(4)库首消落带生态系统活力值偏低,低值面积占库首消落带面积比超过60%,需要重视。综上,通过评价消落带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可为三峡库区消落带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提供参考和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水文恢复力是流域或生态系统维持水文稳定性的重要参考指标,深入研究植被结构和水文恢复力之间的关系是未来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生态水文学的重要方向.但目前水文恢复力对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等不同干扰方式的响应机制还缺乏系统的研究,水文恢复力的形成机制及其与植被结构的关系也尚无全面的认识.系统总结了当前水文恢复力的主要概念,从水分利用...  相似文献   

15.
稳定性是生态系统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的能力,是维持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关键。近年来全球植被稳定性面临重大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研究逐步成为生态学的热点问题。本文综述了稳定性的定义、空间格局及其影响机制,指出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目前研究发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一个多维结构,主要包括抵抗力、恢复力和时间稳定性三个方面。稳定性及其影响机制具有很强的空间异质性与尺度依赖性,主要表现为在站点尺度由生物多样性等生物因素控制,而在区域及全球尺度则由温度、降水、辐射等非生物因素控制。目前植被稳定性的研究中尚存在数据源噪声难以去除,量化方法未标准化等问题。未来稳定性的研究可逐步由站点等局部尺度向区域、大陆等全局尺度扩展,并形成标准化的稳定性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从"人-海"复合生态系统整体视角,分析了海洋生态系统的耗散结构特征;依据耗散结构及信息熵理论和方法,从熵流和熵产生两方面构建了"海洋生态系统演化指标体系",以海洋大省山东省为例,对海洋生态系统的演化趋势进行了熵变分析;采用可持续发展评估模型,以综合协调的观点探索海洋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结果显示:(1) 2006-2013年,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的内部负反馈机制始终占优势,系统向有序方向发展,且2009年之后系统的内部活力上升,健康、稳定性趋强;(2) 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的资源承载能力、价值产出能力及综合环境管理能力都不断增强,综合可持续发展能力呈上升趋势;(3) 山东省海洋生态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不断提升,2013年已进入较高级发展状态;海洋社会经济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总体协调发展能力处于波动上升时期。  相似文献   

17.
土壤动物与土壤健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动物与土壤健康息息相关,土壤动物多样性和功能能够灵敏反映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引起的土壤扰动。同时,土壤动物还通过与生物和非生物组分间的相互作用对地上生态系统产生反馈作用。当前土壤动物在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中的应用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土壤线虫、节肢动物和蚯蚓等类群,仍缺乏基于土壤动物的系统性评价指标。因此,本文围绕土壤动物在指示土壤健康方面的潜力,系统总结了现有基于土壤动物的土壤健康评价指标,强调未来应建立和完善土壤动物基因组信息数据库,挖掘土壤动物的功能性状,加强土壤食物网结构和生态功能的研究,建立集成土壤动物物种多样性、功能性状和土壤食物网的指标体系,从而促进土壤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