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苏联土壤分类和命名乃系建立在В. В. 道库恰耶夫所确定的原则上,这一原则后来又为其学生和后继者详加研究。苏联土壤分类的基本单位是发生学土类,发生学土类的划分是以土壤特性、成土过程和成土因子的结合研究为依据。  相似文献   

2.
新疆地区盐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土壤通报》2020,(2):253-262
为研究新疆地区盐土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问题,选取了该地区8个典型的盐土剖面,通过分析其成土环境、剖面形态特征及物理化学性质,根据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确定8个剖面的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并划分出其所属高级和基层分类单元。结果表明,供试剖面包括盐结壳、钙积层、石膏层、盐积层等11个诊断层和诊断特性,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可划分为盐成土1个土纲,正常盐成土1个亚纲,干旱正常盐成土、潮湿正常盐成土2个土类,普通干旱正常盐成土、潜育潮湿正常盐成土等6个亚类;按照土族和土系划分标准,划分为壤质混合型石灰性温性-普通干旱正常盐成土等7个土族和陶家宫系等8个土系。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全新统冲积物发育土壤的系统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胡瑾  慈恩  连茂山  肖淘  丁宁宁  孙洪光  王秀 《土壤》2018,50(1):202-210
为明确重庆市第四系全新统(Qh)冲积物发育土壤在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中的归属,本文以该成土母质发育的土壤为研究对象,挖掘9个典型土壤剖面,通过野外观测、分层取样及理化性质分析等,依据现行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检索,对其进行分类和命名,并与发生分类进行参比。结果表明:9个供试土壤剖面分别归属于雏形土和新成土2个土纲,5个亚类,其中5个为石灰淡色潮湿雏形土,1个为铁质简育常湿雏形土,1个为斑纹简育湿润雏形土,1个为潜育潮湿冲积新成土,1个为石灰潮湿冲积新成土;隶属于发生学分类潮土土类的6个供试剖面分别归为系统分类中淡色潮湿雏形土、简育常湿雏形土和简育湿润雏形土3个土类,而隶属于发生学分类新积土土类的3个供试剖面则分别归为系统分类中淡色潮湿雏形土和潮湿冲积新成土2个土类。结合成土环境分析可知,地形、气候和母质是影响重庆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物发育土壤系统分类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河南省成土母质与土壤空间分布多样性的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成土母质作为土壤发育的主要形成因素,二者间的关系密切。选取河南省作为研究区,从多样性的角度运用经典的仙农熵测度方法分析成土母质和土壤要素的构成组分多样性、不同母质基础上各土壤分类级别的多样性特征,并运用改进的仙农熵公式研究5 km×5 km网格尺度下不同成土母质对土类空间分布离散程度的影响及不同成土母质和土壤的空间分布多样性特征和相关性。结果表明:(1)成土母质类型虽少,但其构成组分多样性高于土类,这与二者分类系统的分支率有关;(2)6类母质类型中,残积、坡积物母质面积最大且发育土壤类型最为复杂;15种土壤类型与6类母质之间的关系有一对多、一对一和多对一3种类型;(3)不同母质上发育的土类的空间分布离散性程度不同,残积、坡积物母质上分布的优势土类为粗骨土,河流冲积物和河湖相沉积物母质上的优势土类分别是潮土和砂姜黑土,洪积物和黄土与红土母质上发育较好的两种土类为黄褐土和褐土,风积物母质上仅发育了风砂土一种土类;(4)潮土和河流冲积物母质分别是是河南省面积最大、空间分布多样性值最高的土类类型和成土母质类型,且成土母质与土类空间分布多样性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综上,河南省的6大类成土母质与15种土类的构成组分多样性和空间分布离散性程度存在差异,且二者的空间分布多样性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蔡凤歧 《土壤》1983,15(1):21-24
土类以上的土壤高级分类问题,迄今在我国还很少进行讨论。1978年全国土壤分类会议拟定的中国土壤分类暂行草案,在土类之上仅根据土类间的发生和性状的共性初步归纳出富铝土、淋溶土、半淋溶土、钙层土、石膏-盐层土、盐成土、岩成土、半水成土、水成土、水稻土、高山土等11个土纲[1]。  相似文献   

6.
南京城市土壤的特性及其分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6,自引:6,他引:5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卢瑛  龚子同  张甘霖 《土壤》2001,33(1):47-51
研究了南京城市土壤的 pH和磷素特性 ,并对城市土壤的分类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 ,南京城市土壤趋向碱性并具有明显的富磷特征 ;建议增加城镇表层 ,在人为新成土下增加城镇人为新成土土类 ,下设浅层城镇人为新成土、粗骨城镇人为新成土、还原城镇人为新成土、紧实城镇人为新成土和普通城镇人为新成土亚类。  相似文献   

7.
以土壤形态学特征为诊断依据划分土壤类型,能够使本科生更容易掌握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以砂质新成土(中国土壤发生分类划分的风沙土)为例,对比了中国土壤系统分类、美国土壤系统分类和世界土壤资源参比基础三种土壤分类体系对砂质新成土划分的形态学诊断标准。同时,结合野外土壤剖面调查和室内数字土壤类型图分析,探讨了新疆砂质新成土调查的方法问题。结果表明:三种土壤分类体系对砂质新成土诊断依据并不完全一致,但都强调土壤质地为壤质细砂或更粗。新疆至少有干旱砂质新成土和干润砂质新成土两个土类。利用数字化土壤类型图分析了新疆砂质新成土的空间分布,单纯依靠小比例尺的数字化土壤图来判定单个土体系统分类土纲的归属,结果可能会有偏差。对于某一剖面土纲的归属,必须要结合野外调查来确定。本研究能够为新疆和其他地区砂质新成土的调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述了辽宁滞水湿润均腐土的成土条件、形成特点、基本属性及其分类,并对亚类的增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中塿土发生特性与分类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雁冰  常庆瑞  黄洋  刘梦云 《土壤》2019,51(2):211-216
塿土是关中地区受人类活动影响深刻的重要农业土壤,而对其发生分类及系统分类的归属仍有较大争议。本文综述了塿土的形成过程和成土过程特点,塿土发生分类归属的变更,系统分类的主要诊断层、诊断特性和诊断现象,高级分类单元归属及空间分布,基层分类单元的主要诊断指标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展望了塿土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包括3个方面:①深入理解人为影响下塿土的成土过程,定量化分析覆盖层的形成过程;②开展塿土覆盖层厚度调查,界定堆垫表层的厚度标准;③进行土壤普查,建立塿土代表土系。  相似文献   

10.
陶澎  林春野  冯泉 《土壤学报》1995,32(2):126-131
根据我国北部草原系列土壤中10种微量元素的实测结果,用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方法研究了母质和土类因素对该地区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并以主成分得分的调整独立方差为依据,探讨了成土作用对土壤微量元素含量影响的方向,强度及地域分异特征。研究结果证实,不同母质和土类单元草原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有明显差异,其中母质单元间的差别尤为显著,影响草原土壤表层微量元素含量的主要成土因素包括两种类型:导致元素含量下降的淋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测定土壤中土霉素残留量,建立了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提取以及测定潮土、红壤、紫色土中土霉素残留量的方法。土壤中土霉素残留经提取缓冲溶液进行有效提取,经过DVB固相萃取小柱纯化、无水甲醇洗脱和氮气流浓缩后,经HPLC测定。对提取缓冲液、流动相以及流动相pH值、有机相与无机相的比例以及流速等测定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提取液为Na2EDTA-Mcllvaine,流动相为乙腈∶0.01mol/L磷酸二氢钠(pH值2.5,V∶V=10∶90),温度25℃,流速1.2ml/min,检测波长350nm对3种不同性质的土壤中土霉素残留量的测定最为合适。应用本方法进行土壤中土霉素残留量的测定,土霉素含量与峰面积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n=9)分别为红壤0.997,紫色土0.995,潮土0.987;检出限分别为红壤0.11mg/kg,紫色土0.17mg/kg,潮土0.09mg/kg;回收率(n=18)分别为红壤80.7%~128.8%,紫色土70.5%~100.0%,潮土61.5%~103.9%;相对标准偏差(RSD, n=18)分别为红壤7.1%~28.2%,紫色土11.9%~38.1%,潮土4.1%~17.0%。本方法简便、准确,适合于测定不同土壤中土霉素残留量,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2.
孙慧珍  张道明  吴汮 《土壤学报》1992,29(3):265-271
地下金属管道在滨海盐土、盐化潮土及黄潮土等弱度淋溶型土壤中腐蚀严重,10年内即可出现多处穿孔,最大孔蚀速率可达1.5毫米/年。穿孔多少主要与土壤的电阻率、含盐量和含氯量有关,其中氯离子含量的影响最大。在砂姜土、棕壤、黄垆土、褐土、栗钙土等中度淋溶型土壤中腐蚀较轻,一般10年内不会出现穿孔。强度淋溶的鳝血水稻土、红壤性、赤红壤性水稻土及赤红壤腐蚀最轻,最大孔蚀速率<0.01毫米/年。处于嫌气状态的南方沼泽性水稻土地区,由于出现微生物腐蚀,最大孔蚀速率可达0.5毫米/年。  相似文献   

13.
淹水条件下土壤中元素迁移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甘霖  龚子同 《土壤学报》1993,30(4):355-365
本文研究了淹水条件下水稻土的两种主要母土的元素活化迁移规律及其地球化学特征。结果表明,淹水条件下淋溶迁移元素来源于不同的母体;铁,锰,钙,镁等元素的活化作用加强,迁移能力增加,元素的迁移序列中锰的迁移能力已接近钙,镁等活泼元素;两种土壤中元素的迁移序列不同。性质相似的元素在迁移过程中具有相似的行为,相互之间有很好的相关性,因而在统计区分中位置靠近。引起元素在土壤中活化迁移的过程包括还原,重碳酸化,  相似文献   

14.
可溶性有机碳在典型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及机理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徐基胜  赵炳梓 《土壤》2017,49(2):314-320
定量分析可溶性有机碳(DOC)在不同土壤上的吸附行为可为DOC在不同地区土壤中的去向及污染风险评估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河南潮土(包括砂质、壤质和黏质3种质地)、江苏黄泥土、江西红黏土和海南砖红壤等典型土壤为吸附介质,采用一次平衡法比较了DOC在不同土壤中的吸附容量及平衡液中DOC的结构变化。结果表明,供试土壤对DOC的吸附可用修正的Langmuir模型拟合。最大吸附量(Q_(max))从高到低依次为红黏土(2 892.67 mg/kg)、砖红壤(1 969.77 mg/kg)、黏质潮土(1 803.03 mg/kg)、黄泥土(1 003.84 mg/kg)、壤质潮土(989.31 mg/kg)和砂质潮土(441.18 mg/kg)。黄泥土的亲和系数(k)最大(2.53×10~(–3)),其次为砖红壤、红黏土和3种潮土。吸附后,除砂质潮土和壤质潮土外,其他土壤平衡液的芳香性均降低。相关性分析表明无定形氧化铝显著影响了Q_(max),而氧化铁的形态(无定形、络合态和低结晶态)决定了k值大小。红黏土、砖红壤和黄泥土更容易吸附DOC中的芳香族成分,主要吸附机制可能为配位体交换;砂质潮土和壤质潮土主要为阳离子架桥,而黏质潮土同时存在这两种吸附机制。  相似文献   

15.
北京地区2种类型土壤优先流染色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野外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室内图像解析技术,对北京地区2种类型土壤(淋溶褐土和潮土)进行了优先流染色形态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样地土壤用浓度为4g/L的亮蓝溶液27.3L染色后,淋溶褐土基质流深度均值为7.72cm,潮土为8.56cm,潮土优先流发生相对滞后;(2)淋溶褐土的优先流比、染色面积比、最大染色深度和长度指数均大于潮土,优先流现象更明显;(3)淋溶褐土优先路径集中区较多,侧向流较发达,且染色面积比和土壤深度相关性大于潮土,两者关系更密切;(4)2种类型土壤的土壤质地和土壤有机质与染色面积比显著相关(P0.01),直径为1~3mm的根长密度也和染色面积比呈显著相关(P0.05)。淋溶褐土优先流现象比潮土更明显,2种类型土壤对优先流染色特征影响较大的为土壤质地、土壤有机质和直径为1~3mm的根长密度。  相似文献   

16.
旱作区典型土类穿透阻力分布特征及耕层厚度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不同土类的穿透阻力变化特征与影响因素,针对中国黄淮海旱作区与东北旱作区的潮土、褐土、黑土、黑钙土、砂姜黑土与棕壤共6种典型土壤,测定了0—40 cm穿透阻力,分析其垂直分布特征,建模分析了0-20 cm内穿透阻力与土壤理化性质(含水量、容重、质地、有机质含量)的量化关系,基于趋势分析,确定了不同土类的耕层厚度。结果表明:(1)在0—40 cm土层内,穿透阻力有着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先增加后稳定的特征。平均穿透阻力最小的土类和亚类分别为黑钙土1.188 MPa和普通暗潮土0.819 MPa,最大的为褐土1.706 MPa和壤质石灰性潮土1.829 MPa。(2)在0—20 cm范围内,针对不同土类,不同建模方法的建模效果不同,偏最小二乘回归适用于潮土、黑土、棕壤,对褐土、砂姜黑土使用多元线性回归效果较好,随机森林回归则适用于黑钙土。开发的经验公式有助于阐明穿透阻力的变化因素。(3)Mann-Kendall法和Pettitt法可以客观地确定并检验耕层厚度,旱作区典型土类耕层厚度从大到小依次为褐土22.5 cm,潮土21.5 cm,棕壤20.0 cm,黑钙土16.0 cm,砂姜黑土15.0 cm,黑土14.0 cm,褐土、潮土、棕壤区可适当深耕,种植根系发达的作物,黑钙土、砂礓黑土、黑土区需要多加保护,减少大规模农机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潮土肥力演变与施肥作用的长期定位试验初报   总被引:69,自引:6,他引:63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1994年在河南封丘潮土上,对几种主要肥料的效益。以及不同施肥条件对土壤养分供应能力的影响进行了长期定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潮土的生产潜力很大,贫瘠的潮土单施N肥或P肥收效甚微,只要N,P肥配合施用,其交互增产作用极显著,如一旦停止施肥,产量又将急剧下降到很低水平,在富K的潮土上,连续五年不施K肥和有机肥,对小麦产量尚不构成影响,然而耕层土壤中的速效K以每年3.8mg/kg的速度下降,已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土壤分类四十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子同 《土壤学报》1989,26(3):217-225
建国以来土壤分类是不断完善的过程。涉及全国的土壤分类系统至少有9个。可分为三个时期。解放初,采用美国马伯特土壤分类系统,以土类为基本单元,土系为基层单元,其中就有我国特有的山东棕壤、砂姜黑土和水稻土等类型;从1954年开始采用土壤发生分类系统,之后陆续提出了一些新土类,如黄棕壤、黑土、白浆土、砖红壤性红壤等,接着由于对耕地土壤的普查,充实了水稻土、明确了潮土、灌淤土和塍土等的独立土类地位。并提出了其他许多磷质石灰土等新土类。目前正在开始以诊断层如诊断特性为基础、结合我国丰富土壤类型的实际,在已有基础上,建立具有我国特色、具有空量指标的土壤系统分类。但这需要有一个较长的研究和完善过程。  相似文献   

19.
温度和水分对华中地区菜地土壤氮素矿化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研究华中地区菜地土壤的矿化特征和矿化规律,拟定菜地土壤合理的氮肥施用量,本文以华中地区两种典型菜地土壤——黄棕壤和潮土为研究对象,利用室内连续培养试验研究了温度、水分对菜地土壤矿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棕壤的矿化速率和氨化速率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硝化速率在15%和25%含水量下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在35%含水量下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潮土矿化速率在15%含水量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而在25%和35%含水量下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硝化速率在15%和35%含水量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25%含水量时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降低;氨化作用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黄棕壤的矿化量在含水量为25%、温度35℃时高达34.9 mg.kg 1;潮土的矿化量在含水量为25%、温度为25℃时最高,为63.9mg.kg 1。不同温度下潮土矿化量均大于黄棕壤。黄棕壤的氨化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硝化速率随含水量的增加而降低,矿化速率则在含水量25%时最大。潮土的氨化、硝化和矿化作用随水分变化不明显。本研究还发现,25%的含水量是黄棕壤微生物活性的水分临界点,潮土的水分临界点不明显。通过对土壤氮素的矿化速率与水分含量和温度之间的函数关系模拟发现,黄棕壤模拟效果好于潮土。  相似文献   

20.
我国4种土壤磷素淋溶流失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磷素是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限制因子,地表水磷的污染负荷主要来源于农业面源污染。采集黑土、潮土、红壤和水稻土4种土壤,采用土柱模拟的试验方法,研究磷素在4种土壤剖面中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土壤渗漏液中TP、TDP的含量、动态变化以及流失量特征。结果表明:(1)不同类型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差异性显著,由高到低依次为水稻土潮土黑土红壤;黑土、红壤和水稻土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都表现出,随土壤深度的增加,不断降低;而潮土剖面呈上下层高,中间低的分布格局。(2)4种土壤渗漏液中占主导的磷形态不一致,潮土以MRP占主导,黑土和水稻土以DOP为主,而红壤则以PP为主。土壤磷素动态变化方面,潮土表现为TP含量先减后增再减,TDP含量先增后减;黑土表现为TP含量先增后减,TDP含量持续下降;红壤和水稻土TP和TDP含量变化不显著。(3)相关分析表明,4种土壤中Olsen-P与渗漏液中TP呈指数关系,具有极显著相关性。(4)4种土壤TP、TDP下渗流失量都以潮土最高,其次是黑土和水稻土,红壤流失量最小,磷素流失以TDP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