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建国  袁玲 《土壤学报》1997,34(2):152-159
红紫泥、灰棕紫泥、红棕紫泥依次是四川盆地典型具有代表性的酸性、中性和石灰性紫色土。它们的全硒含量为79.57-298.45μg/kg,平均212.32μg/kg。其中,红棕紫泥〉灰棕紫泥〉红紫泥;并且,红棕紫泥全硒量的变幅较小,后两者的变幅较大。在土壤剖面中,全硒含量存在着明显的分布规律,即母质〉耕作层〉心土层〉底土层。石灰性紫色土含有较多的Ca-Se;酸性紫色土含有较多的Fe-Se。土壤水溶性硒  相似文献   

2.
选择重庆市4种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灰棕紫泥两种、红棕紫泥和灰岩黄壤各一种),接种促生根瘤菌,研究了拉巴豆的结瘤性能、生长情况、光合速率、营养品质及矿质养分等。结果表明,在微酸性和酸性灰棕紫泥土壤上,拉巴豆的生长、生理、光合、产量和品质显著优于灰岩黄壤和红棕紫泥。在微酸性灰棕紫泥(pH 6.14)和灰岩黄壤(pH 6.45)上,接种根瘤菌能形成根瘤,但在酸性灰棕紫泥(pH 4.09)和碱性红棕紫泥(pH 7.50)上,形成根瘤极少或不形成根瘤,说明土壤酸碱度过高和过低均抑制根瘤形成。接种根瘤菌形成根瘤之后,不同程度地改善了拉巴豆氮、磷营养,提高了其净光合速率,促进了生长,增加了生物量,改善了品质。拉巴豆生物量,氮、磷吸收量,收获后土壤有效氮、磷含量与根瘤重量呈显著正相关,故根瘤重量可反映根瘤活性。此外,在微酸性灰棕紫泥土壤中,拉巴豆的根瘤数量虽然比灰岩黄壤少53.32%,但根瘤体积较大,根瘤重量为灰岩黄壤上的1.66倍,接种效应总体上优于灰岩黄壤。所以,在重庆市的拉巴豆栽培中,选择微酸性和酸性灰棕紫泥,并接种根瘤菌有益于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低分子量有机酸(草酸、柠檬酸、酒石酸)作用下淋出液及土壤(紫色潮土和灰棕紫泥)性质的变化,以期为三峡库区的环境管理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间歇式土柱模拟试验进行研究。[结果]高浓度低分子量有机酸(≥50mmol/L)能够破坏灰棕紫泥的酸碱缓冲体系,当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浓度≥50mmol/L时,灰棕紫泥土壤pH值均从8左右降到了4.11以下;而紫色潮土的缓冲性能较强,经淋溶后土壤pH值变化不大,仍然维持在6.84~8.71左右,与空白处理差异性不显著。另外,灰棕紫泥淋出液电导率变化较紫色潮土明显,高浓度低分子量有机酸处理下,灰棕紫泥淋出液电导率最高值达到了34.400mS;灰棕紫泥在3种低分子量有机酸淋洗下淋溶出离子量的大小顺序为:柠檬酸酒石酸草酸。[结论]低分子量有机酸的酸解作用和络合作用是影响淋出液pH值、淋出液电导率和土壤pH值变化的主要原因,并能够参与紫色潮土和灰棕紫泥的化学和生物化学过程。低分子量有机酸的存在对三峡库区水环境恶化存在一定的风险。  相似文献   

4.
四川盆南紫色土水分特征及抗旱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川盆南紫色土水分特征及抗旱性能的研究表明,土壤有效持水量和水分移动性是决定紫色土抗旱性能的最重要因素;紫色土抗旱能力是暗紫泥>灰棕紫泥>红紫泥、棕紫泥>红棕紫泥>粗暗紫泥;中壤>重壤>粘土>砾质土;有机质对提高紫色土水分有效性和抗旱能力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紫色水稻土硅有效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通过田间试验和土壤培养试验研究了紫色水稻土有效硅含量的概况,影响因素及施硅效应。结果表明,紫色水稻土施硅肥有不同程度的增产效应,增产幅度〉10%的土壤占55%。土壤有效硅含量为红紫泥田〈灰棕紫泥田〈红棕紫泥田。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灰棕紫泥水稻土占全县稻田面积的60%,为弄清该类土壤理化性状、养分含量状况、化肥利用率、施肥种类、数量和搭配比例与水稻产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3417”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灰棕紫泥水稻土中等肥力水平大眼泥田,在稿秆还田基础上,以每667m。施N9.2kg、P2054.8kg、K204.8kg为最佳产量和最佳经济效益配肥方案;(2)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主导因素,在施氮基础上,磷、钾肥的合理搭配对提高水稻产量具有明显效果;(3)在灰棕紫泥水稻土上施用撒可富复合肥比施用等量常规肥增产效果明显;(4)在灰棕紫泥水稻土上施用硼肥对水稻增产效果不明显:(5)在灰棕紫泥水稻土上加锌处理增产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7.
以三峡库区分布最广的紫色潮土、灰棕紫泥为对象,通过室内间歇式土柱淋洗试验,探讨了淋溶液酸度及低分子量有机酸对土壤磷迁移淋失的影响。结果表明,淋溶液酸度对磷的溶出具有一定影响,溶液偏酸或偏碱均促进了磷的淋出。2种土壤磷的淋出能力差异较大,灰棕紫泥中的磷更易淋出,草酸和柠檬酸可显著促进灰棕紫泥土壤磷的淋失,而对紫色潮土磷淋出的促进作用不明显。随有机酸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增强,100mmo/L草酸和柠檬酸的处理使灰棕紫泥可溶性总磷累计淋出量分别较对照(0.344mg)增加了4.40,15.32倍。柠檬酸的促进作用高于草酸,两者对磷淋出的影响是其酸解和螯合作用的综合结果。  相似文献   

8.
主要紫色土电导率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研究初步探讨了四川丘陵区暗紫泥、灰棕紫泥、棕紫泥和红棕紫泥4种主要紫色土电导率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这四种主要紫色土的平均电导率为185.62±44.33μScm-1,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机质、pH和容重与土壤电导率有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其中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和土壤容重与土壤电导率呈极显著相关,土壤有机质和pH与土壤电导率呈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三峡库区分布最广的紫色潮土、灰棕紫泥为对象,采用室内土柱模拟淋洗试验,研究了淋溶液中3种简单有机酸(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对三峡库区2种典型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潮土和灰棕紫泥2种土壤中磷均以Ca10-P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48.93%和28.20%,活性磷(Al-P、Fe-P、Ca2-P和Ca8-P)总量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13.12%和36.91%。添加50mg/kg的外源无机磷经陈化后,磷主要向Al-P形态转化,2种土壤中Al-P分别增加了1.49倍和0.71倍,活性磷总量分别占无机磷总量的19.53%和43.51%。淋溶过程中,有机酸的存在对于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具有显著影响,有机酸促进了土壤磷向高活性形态转化,从而增加了土壤磷的淋出风险。灰棕紫泥土壤上,草酸、柠檬酸和酒石酸添加量同Fe-P和Ca10-P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r(Fe-P)分别为-0.938,-0.865,-0.935,r(Ca10-P)分别为-0.933,-0.896,-0.916,P0.01,N=12],有机酸对Fe-P和Ca10-P的活化效应显著。2种土壤有机酸对无机磷的活化能力为灰棕紫泥紫色潮土。灰棕紫泥上,草酸和酒石酸处理土壤有效磷与Fe-P和Ca10-P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r≤-0.795,P0.01,N=12),而柠檬酸处理下灰棕紫泥有效磷与各形态无机磷之间的相关性规律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水稻旱育秧苗在四川盆地三种土壤(灰潮土、红棕紫泥、老冲积黄泥)上的生长适应性和营养状况。表明旱秧因受水分胁迫作用,较水秧植株矮小、分蘖弱、生长慢、根系少,但根细而分枝多、根毛多;从生长状况比较,旱秧在老冲积黄泥上适应性最好,灰潮土次之,红棕紫泥最差;施敌克松、硫磺、铁肥和锰肥对旱秧生长有促进作用,但作用大小因土而异。旱秧较水秧锰吸收显著减少,铁吸收也有减少但不如锰显著,严重缺  相似文献   

11.
不同土壤抗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该对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资阳水土保持试验所布设的7种土壤试验小区,用模拟降雨装置进行了土壤抗蚀性能的初步试验研究,结果表明:(1)7种土壤的抗蚀能力大小依次为:冷沙黄泥>棕紫泥>红棕紫泥>灰色潮土>红紫泥>黄红紫泥>暗棕紫泥;(2)7种土壤的么径流过程累积量与降雨历时、产沙过程累积量与降雨历时,径流过程累积量与产沙过程累积量之间均有显的线性相关关系,以及6种土壤的土壤含水量与开始产流时间之间有非常  相似文献   

12.
以底物浓度、pH、温度、培养时间作为处理,采用靛酚蓝比色法测定灰棕紫泥土脲酶动力学参数和反应条件。结果表明,灰棕紫泥土脲酶酶促反应V0与[S]的关系呈二次线性关系,[S]为11.67%时,V0达极大值;Km值在中性、35℃环境下较小,Vmax值在中性环境下较大,与温度呈二次正相关;脲酶酶促反应最适pH值为6.9、最适培养时间为24h、最适底物浓度为10%、最适温度为45℃。  相似文献   

13.
砾石对丘陵紫色砾质土持水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红棕紫泥、灰棕紫泥、棕紫泥原状土和扰动土的持水性实验,研究了砾石对丘陵紫色砾质土持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考虑砾石的情况下,原状土饱和含水量减少0.70%~10.70%,田间持水量减少2.07%~4.33%;砾石含量<10%,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与砾石含量关系不明显;砾石含量>10%,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随砾石含量减少而增加;在0~30 kPa吸力段,原状土和扰动土的持水能力、幂函数拟合式的α值、原状土物理性黏粒含量、扰动土比水容量都随砾石含量减少而增大;原状土的比水容量随砾石含量减少而减小.  相似文献   

14.
磷影响下根际无机砷的形态分布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两种有代表性的紫色土的水稻盆裁试验结果表明,磷的加入可减轻受砷污染的红紫泥中砷对水稻的毒害;但磷的加入会加剧受砷污染的红棕紫泥中砷对水稻的毒害。根际无机砷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试验土壤上,根际砷各形态都比非根际高,砷在根际呈富集状态;在根际环境的作用下,红紫泥中,磷的加入加剧了砷由有效态砷(Al-As、Fe-As)向相对无效态砷(O-As)转化,砷对水稻的毒性减弱;红棕紫泥中,磷的加入加剧了砷由相对无效态砷Fe-As和Al-As向有效态砷Ca-As和A-As(表示水溶态砷及松结态砷)的转化,砷对水稻的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江津柑橘果园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根据江津市柑橘果园土壤71个灰棕紫泥土样的分析资料,应用统计方法,探讨pH和盐基饱和度的关系。土壤pH与盐基饱和度呈y=8.4451x2+115.54x-305.28,R2=0.8541非线性正相关,且受占优势的交换性Ca2+制约。分析了盐基饱和度的可能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6.
苯甲酸钠对土壤亚硝酸还原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改进的α-荼胺-对氨基苯磺酸比色法研究了苯甲酸钠对紫色土亚硝酸还原酶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钠对灰棕紫泥土亚硝酸还原酶酶促反应的抑制能力随苯甲酸钠浓度的增大而增强,苯甲酸钠的加入,降低了V0、Km和Vmax值,表明苯甲酸钠对土壤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类型表现为反竞争性抑制作用;苯甲酸钠是一种优良的反硝化抑制剂,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磷影响下根际无机砷的形态分布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两种有代表性的紫色土的水稻盆栽试验结果表明 ,磷的加入可减轻受砷污染的红紫泥中砷对水稻的毒害 ;但磷的加入会加剧受砷污染的红棕紫泥中砷对水稻的毒害。根际无机砷的形态分布研究表明 :试验土壤上 ,根际砷各形态都比非根际高 ,砷在根际呈富集状态 ;在根际环境的作用下 ,红紫泥中 ,磷的加入加剧了砷由有效态砷 (Al As、Fe As)向相对无效态砷 (O As)转化 ,砷对水稻的毒性减弱 ;红棕紫泥中 ,磷的加入加剧了砷由相对无效态砷Fe As和Al As向有效态砷Ca As和A As(表示水溶态砷及松结合态砷 )的转化 ,砷对水稻的毒性增强  相似文献   

18.
重庆紫色母岩及土壤As、Hg环境地球化学基线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掌握紫色土类中As和Hg在不同发育阶段土壤中元素含量的理论值(基线值),在重庆市合川区系统采集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紫色母岩及其不同发育程度的各土种样品,利用土壤"钛值"法测定和验证土壤发育程度;通过对土壤全量As、Hg的测定,采用标准化方法,建立紫色土类中灰棕紫泥土属As、Hg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模型。结果表明:侏罗系沙溪庙组(J2s)紫色母岩发育的土壤As、Hg的环境地球化学基线均表现为随土壤发育加深而轻度累积,As基线值大小顺序为母岩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大眼泥紫黄泥,而Hg的基线值大小顺序为母岩石骨子土半沙半泥土紫黄泥大眼泥;Hg在土壤发育过程中的富集程度约大于As;深度发育土中As和Hg的化学基线值分别为5.94 mg kg-1、29.0μg kg-1,可作为重庆地区中性紫色土亚类、灰棕紫泥土属土壤污染评价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锰酸钾和双氧水氧化法,研究比较重庆市6种不同类型土壤有机质的抗氧化稳定性。结果表明:(1)采用KMnO4氧化法评价土壤有机质化学稳定性应控制适宜的氧化剂浓度,KMnO4浓度<0.1mol/L时,主要氧化土壤中的易氧化有机组分,浓度为0.3mol/L的KMnO4可较好地反映土壤有机质的抗氧化能力差异,6种土壤有机质抗氧化能力高低顺序为缙云山黄壤腐殖层>紫色潮土>嘉陵江沿岸冲积土>灰棕潮土>矿质黄泥>灰棕紫泥紫色土。(2)土壤有机质的化学稳定性与pH、有机质含量、<0.001mm粘粒含量以及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含量均存在明显的相关性,其相关特性在KMnO4高、低浓度时表现不同。(3)双氧水氧化法可较好地反映不同土壤密度分级土壤有机质的抗氧化稳定性,灰棕潮土、紫色潮土和矿质黄泥均随酸度增大而提高;灰棕潮土和紫色潮土轻组有机质(LFOM)抗氧化能力明显高于重组有机质(HFOM);矿质黄泥和缙云山黄壤腐殖层LFOM和HFOM抗氧化能力无明显差异;研究发现农地土壤其有机质氧化率随酸度增加而连续提高,但林地土壤有机质氧化率变化幅度较小,均小于50%。  相似文献   

20.
以消落带的3种典型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模拟培养,探讨外源磷在不同土壤中的形态转化特征及其与磷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外源磷添加量的增加,各种磷形态的增幅因土壤种类不同而异;相同外源磷添加量下,紫色潮土和棕紫泥向有机磷(OP)的分配比例比矿质黄泥高,棕紫泥和矿质黄泥向无机磷(IP)的转化趋势比紫色潮土明显,铁/铝磷(Fe/Al-P)和钙磷(Ca-P)均以矿质黄泥的增幅最大;添加200mg/kg磷达到分配平衡后,3种土壤中磷均以IP为主要形态,占总磷(TP)的64%~80%,IP均以Ca-P为主要形态,约占TP的54%~69%,而Fe/Al-P形态所占比例较低;随外源磷添加量的增加,有效磷(Olsen-P)含量呈非线性增加,当外源磷添加量50mg/kg时,土壤Olsen-P达到极限阈值,紫色潮土和棕紫泥的极限阈值接近或高于土壤磷淋失突变点(25mg/kg);各形态磷对于Olsen-P的贡献因土壤种类不同而异,紫色潮土以OP的直接正向贡献最大,棕紫泥的各形态磷贡献相近,而矿质黄泥则以Fe/AlP的直接贡献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